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我们观察到慢性病毒性肝炎的发病过程始终是一个邪正交蒸的过程,由于病程较长,病情缠绵而导致机体处于一种正气日渐耗散、邪毒稽留不退的状态,日久则常因肝郁气滞、热毒蕴结、气虚无力、阴虚火旺、阳气虚衰而导致气血瘀阻,最后致气血阴阳失调、虚实夹杂,而疾病的关键即是"瘀血".  相似文献   

2.
不寐之病,病位在心(神明之心),与脾、肾、肝、肺也密切相关。病因方面,内有七情、痰瘀与体虚,外有火邪之侵袭。病机不外虚实两端,气血精津不足致心神失养,气滞、血瘀、痰火等邪致心神不宁。单一证型有八:痰火扰心、火郁灼心、滞气郁心、瘀阻心络、心虚胆怯、心脾两虚、心肾阴虚和心肾阳虚。至于治疗,补虚泻实、调整阴阳。  相似文献   

3.
不寐是指因外感或内伤等致心肝胆脾胃肾等脏腑机能紊乱.气血亏虚、阴阳失调而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不寐的症状不一,轻者入眠困难,或眠而不酣,时寐时醒,醒后不能再寐,严重者整夜不能入寐 。  相似文献   

4.
208例中风恢复期患者的中医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风又称脑卒中,中医认为年逾四旬以后,阴气自半,气血渐衰,阴阳失调,脉络空虚,由邪乘虚入中经络,气血痹阻,肌肉筋脉失去濡养,或形盛气衰,痰湿素盛,外风引动痰湿,痹阻脉络而致喎僻不遂.  相似文献   

5.
咳嗽为临床最常见的病证之一,由失治误治,迁延日久,而致顽笃缠绵者甚多,考咳之所生无不由邪之干肺,气道失畅无不由痰之痹阻,故驱邪祛痰辄为止咳宁嗽之第一要务。然痰有寒热之异,证有虚实之殊,求咳之寒热虚实在四诊中莫贵于辨痰之色、质、量、味、形、嗅为之可靠。因咳嗽病位在肺,且肺又为贮痰之器,由器而排出之痰,常能真实反映病证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下抑郁症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为抑郁症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查阅医藉,整理历代医家观点,从虚、实、虚实夹杂三方面入手,探讨脏腑、气血阴阳失调对于抑郁症发病及其治疗的影响。结果:抑郁症初期多实,以气滞、痰证、血瘀多见,日久可见脏腑气血阴阳亏虚。结论:抑郁症病机复杂,实则气滞、痰凝、血瘀,虚则气血阴阳耗损,病久虚实夹杂,治疗上需辨证审因,但顺气开郁为其总则。  相似文献   

7.
手足口病在祖国医学中属"时疫"和"温病"范畴,为湿热疫毒侵袭所致.其病因为外感时邪疫毒,内伤湿热蕴结,心火炽盛;病位在肺、脾、心三脏;  相似文献   

8.
手足口病在祖国医学中属"时疫"和"温病"范畴,为湿热疫毒侵袭所致.其病因为外感时邪疫毒,内伤湿热蕴结,心火炽盛;病位在肺、脾、心三脏;  相似文献   

9.
手足口病的辨证施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足口病在祖国医学中属"时疫"和"温病"范畴,为湿热疫毒侵袭所致.其病因为外感时邪疫毒,内伤湿热蕴结,心火炽盛;病位在肺、脾、心三脏;  相似文献   

10.
手足口病在祖国医学中属"时疫"和"温病"范畴,为湿热疫毒侵袭所致.其病因为外感时邪疫毒,内伤湿热蕴结,心火炽盛;病位在肺、脾、心三脏;  相似文献   

11.
<正>不寐(Insomnia),通常称为"失眠""不得卧"等,中医学认为,人体正常的睡眠机制,是阴阳相互转化,阴阳之气调和通达的结果。如破坏这种规律,会出现不易入寐或寐而易醒,醒后不寐,重者彻夜难眠的表现。不寐是由阴阳失调,阳不入阴所导致神志不安的病证。所以针对失眠病机针灸治疗的关键有两点:第一就要通过调整阴阳气血脏腑,补虚泻实,使阴阳之气  相似文献   

12.
手足口病在祖国医学中属"时疫"和"温病"范畴,为湿热疫毒侵袭所致.其病因为外感时邪疫毒,内伤湿热蕴结,心火炽盛;病位在肺、脾、心三脏;  相似文献   

13.
手足口病在祖国医学中属"时疫"和"温病"范畴,为湿热疫毒侵袭所致.其病因为外感时邪疫毒,内伤湿热蕴结,心火炽盛;病位在肺、脾、心三脏;  相似文献   

14.
病毒性心肌炎,属于祖国医学“心悸”、“怔忡”及“胸痹”范畴。系由于肺卫气虚,在气不固,温热邪毒乘虚侵袭,累及于心,其毒邪宿于血脉,因而出现一系列心系病证的临床症状。我们将本病分为热毒侵心、气阴两虚、心气不足、痰湿内阻及气滞血瘀五个证型进行辨治。通过98例临床观察,对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机理及证型与疗效的关系作了初步分析,认为本病为虚中挟实,各个证型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都有瘀血的病理改变。因此,治疗本病的首务为扶正祛邪,但还需将活血祛瘀药物的运用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结果,热毒侵心、气阴两虚及心气不足型的显效率与有效率均高于痰湿内阻及气滞血瘀型,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为89.8%,表明以中医药为主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15.
作者通过回顾近年来有关冠心病病因病机研究文献,认为外感"六淫"、情志失调及饮食不节乃冠心病触发或加重因素;气滞血瘀痰浊是冠心病的主要发病因素;阴阳气血亏虚是冠心病的重要发病基础,脏腑功能失调是冠心病的主要病理特征;虚实夹杂是冠心病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16.
1精神护理及动静结合 1.1避免情志失调中医认为"心主神志","心主血脉","悲伤肺","喜伤心",心气是推动血液在脉中周流不息运动的动力.老年人多见心气虚,常易因劳累焦虑过度,耗损心血,使心失所养,神不守舍,导致心悸怔忡、失眠等症.而心血不足,心气虚,又可使气血运行减弱,致使血脉瘀阻.因此,对于肺心病患者应多鼓励安慰,使之情绪愉快,安心休养,并应保证安静、舒适的休养环境,使之睡眠良好,防止因各种不良因素而使病情加重.  相似文献   

17.
目的:火郁,是指阳气郁遏不达所导致的一类特殊火热病理现象。本文通过火郁证对抑郁障碍伴失眠的辨证论治及治法方药分析得出,初步探讨从"火郁"论治抑郁障碍伴失眠的理论依据及临床应用。方法:火郁证其核心内容就是强调治疗的因势利导。而抑郁障碍伴失眠多由情志变化引起,情志不遂,肝失疏泄,初则气机郁结,若日久则可见气郁化火,更甚者气滞血瘀。故纵观病机,无非气血失衡,从心、肝入手,舒畅气机,即为"火郁发之"。火郁的治疗,宜因势利导,宣畅气机,使其外达。临床上抑郁障碍伴失眠多为内伤火郁,常见的几种治法为疏肝泻火、清心泻火、升散阴火、化瘀逐热和涤痰泻火。升降散其辨证运用的关键是气机失调,只要是气机失调,无论虚实寒热,都可以运用升降散加减来调节脏腑气机,恢复阴阳气血平衡。结果:临床上抑郁障碍伴失眠多为内伤火郁,"火郁发之"就是因势利导,通过宣发郁热,透邪外出,以达到气机开合升降协调,恢复阴平阳秘,为其核心治法。火郁的治法,宜因势利导,宣畅气机,使其外达。气机失调者,无论虚实寒热,都可以运用升降散加减来调节脏腑气机,因此,升降散为火郁证的主方之一。结论:抑郁障碍伴失眠者,"火郁发之"为其核心治法。升降散为其主方。  相似文献   

18.
黄药子消症汤治疗子宫肌瘤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肌瘤属中医学“症瘕”、“月经量多”等病证范畴。气滞、血瘀、痰湿互结于胞宫,是其基本病因病理。而导致气滞血瘀、痰积常与外邪(如湿热等)侵袭,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病至后期往往见气血亏虚,阴阳失调,痰湿留滞不去。故其论治多从益气活血、破瘀祛痰兼软坚散结入手。本人自拟黄药子消症汤治疗子宫肌瘤多获良效。  相似文献   

19.
肺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内经》"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强调了肺系受邪以及脏腑功能失调均能导致咳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韩明向教授长期从事中医内科疾病的诊疗工作,临床经验丰富。认为不明原因发热病因病机在于气血阴阳失调,脏腑失衡。以脾为本,补气血阴阳消虚火,祛病邪清实热为基本治法,辨证施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