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治失眠方1桑白皮、陈皮、赤芍、桃仁各12克 ,柴胡、木通、半夏、苏子各10克 ,香附、大腹皮、甘草各15克 ,青皮14克。水煎 ,每天1剂 ,分2次服用。用药6剂。方2川芎、龙骨、牡蛎、紫苏、百合、白芍、琥珀、夜合花、知母各20克 ,共研细末 ,炼蜜为丸。每晚睡前1小时服9克。方3当归、茯苓、党参各100克 ,珍珠母125克 ,玄参、丹参、寸冬各75克 ,生地、桔梗、夜交藤、远志各50克 ,五味子62克 ,柏子仁25克 ,朱砂12 5克。共研细末 ,炼蜜为丸。每次9克 ,每天3次。30天为1疗程。方4龙骨、浮小麦各30克 ,麦…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应用温中健脾法治疗溃疡病106例,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本组106例,男86例,女20例,年龄18~75岁,均经胃镜或钡餐检查确诊。其中胃溃疡24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76例,复合性溃疡6例。合并有出血7例,慢性萎缩性胃炎16例。病程最长24年,最短14天。 主要症状及舌象、脉象:有胃脘疼痛、形寒肢冷、肢体倦怠、吐涎反酸、纳差食少、日淡不渴、消瘦、足肿、面色萎黄、大便溏薄、黑便等。主要舌象为舌质淡红、淡白、紫暗、瘀斑,舌体正常,齿痕、胖大,舌苔有薄白、白腻、薄黄、剥苔。脉象常见沉细无力、沉缓、弦、滑等。  相似文献   

3.
骨斑点症1例     
患者 男 ,2 8岁 ,未婚。近日劳累后再出现脐部疼痛来我院就诊。 10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脐部疼痛 ,呈持续性绞痛 ,恶心、呕吐 ,无畏寒、发热 ,无大便形状改变 ,经对症治疗症状缓解。体检 :一般情况尚可 ,上腹部轻压痛 ,无巩膜黄染 ,肝、脾肋下未及。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及隐血、血钙、血磷均正常。临床以腹痛原因待查 ,慢性阑尾炎收住院。X线片 :双侧股骨上、下端 ,双侧坐骨、耻骨、髂骨及骶骨 ,双侧胫、腓骨上、下端 ,双侧肱骨上、下端 ,双侧桡、尺骨上、下端 ,双侧腕骨及掌、指骨 ,双侧足跗、跖、趾骨 ,双侧肩甲骨、锁…  相似文献   

4.
治痤疮     
●中草药疗法 方 1 生地 30克,黄芩 21克,白蒺藜、玄参、赤芍、地肤子、苦参各 15克,当归、皂刺、枇杷叶、蝉衣各 12克,桔梗、甘草各 10克。水煎,每天 1剂,分 2次服用。 20天为 1个疗程,连用 1~ 2个疗程。 方 2 金银花 30克,野菊花 15克,连翘、黄芩、川芎、当归各 12克,桔梗、牛膝各 9克。随症加减:头晕目痛加龙胆草 12克;胸胁痛加柴胡 9克;尿黄加白茅根 30克。以上药物水煎,每天 1剂,分 2次服用。 5天为 1个疗程,连用 2~ 4个疗程。 方 3 黄柏、桑白皮、枇杷叶各 9克,人参、黄连、甘草各 6克。随症加减:皮损有结节、…  相似文献   

5.
蕨麻是蔷薇科鹅绒委陵菜PotentillaanserineL.膨大的块根,又名人参果、延寿草、莲菜花,藏语称“戳玛”,是藏医常用草药。《晶珠本草》记载此物“味甘,性良。秋天,性变温,故秋蕨麻质佳,春蕨麻性凉”。具有生津止渴、健脾益胃、益气补血、收敛止血、止咳、利痰的功效,主治吐血、崩中、病后贫血、脾虚泄泻、风湿痹痛、营养不良等症。其分布极广,横跨欧亚美三洲北半球温带;在我国,分布于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河北、陕西、甘肃、青海、西藏、新疆、四川、云南。笔者就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梨 梨味甘酸、性凉,有润肺凉心、消痰、止咳、降火、促进食欲、助消化等作用。但因性寒,故产妇、胃寒及脾虚泄泻者不宜多食。枣 红枣又名大枣,味甘、性温,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之功效。但食用过多,易损脾作泻,故痰多、积滞、齿病、秘结患者不宜食用。杏 杏酸甘、性温,有祛痰、止咳、润肠之功效,但杏含有酸性液汁,易腐蚀牙齿的珐琅质,小儿吃得过多易发生龋齿。香蕉 香蕉味甘、性寒,有止渴、润肠肺、通血脉、填精髓之功效。但香蕉中有镁元素,空腹食用易使血液中的镁含量升高,对心血管产生抑制作用,有害健康。因香蕉性寒,故脾胃虚寒、胃病…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笔者应用消风散(加减)及扑尔敏治疗小儿急性荨麻疹3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35例,1~6岁16例,6~12岁19例,最小者2岁。女性21例,占60%,男性14例,占40%。病程1~7d不等。复发者15例,占42.86%。 应用方法:消风散《外科正宗》基本方,当归、生地、防风、蝉退、知母、苦参、胡麻、荆芥、苍术、牛蒂子、石膏各3~6克,甘草、木通各1.5~3克。加减法:风热甚者加银花、连召,湿热甚者加地肤子、车前子,血分热甚者加赤芍、紫草,风寒者去当归、生地、  相似文献   

8.
治扭挫伤     
●胸部扭挫伤方1瓜蒌12克 ,降香、郁金各10克 ,香豉、枳壳、川芎各8克 ,栀子、桔梗各6克 ,田七4克。水煎 ,每天1剂 ,分2次服用 ,连用10剂。方2川乌、草乌各30克 ,广木香、血竭、肉桂、当归各24克 ,公丁香、地鳖虫、红花、桃仁、川芎、乳香、没药各18克。共研细末 ,水泛为丸。每天3克 ,分2次服用 ,连用15~20天。方3参三七、白芥子、桃仁各1.5克 ,共研细末 ,分2次用温开水或黄酒送服。方4山楂100克 ,细辛10克。共研细末 ,加黄酒适量 ,外敷患处 ,每天1次 ,用药1~2次。●腰部扭挫伤方1葛根30克 ,当…  相似文献   

9.
胡波  谭华炳 《西南国防医药》2012,22(12):1438-1439
病例女,42岁,咳嗽、发热4 d,头痛、呕吐、腹泻2 d,于2011年4月13日入院。4 d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发热,咳少量白痰;2 d前头痛、呕吐、腹泻、乏力,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大便呈黄色稀糊样,无喘息、胸痛、心慌、咯血、呕血、腹痛、便血、尿痛、尿频等。病后精神、食欲、睡眠欠佳,小便正常,体力下降。从事农业生产,无外伤、肝炎、结核、高血压、药物过  相似文献   

10.
氟中毒1例     
患者女,22岁。汉族,在内蒙高氟区居住18年。15岁开始,牙遇冷、热、酸、甜均感酸痛,并伴有齿龈出血。16岁开始,走路过多或久坐即感腰背酸痛。近3年,症状加剧,并伴关节疼痛。牙痛、倦怠、失眠、全身大小关节和肌肉疼痛逐日加重。后背、腰有时有蚁走感,并有排尿费力、大小便障碍。1989年10月因高热、恶寒、全身酸痛等症状恶化而住院治疗。其父、母、兄妹6人均有氟斑牙,其母、二哥有关节  相似文献   

11.
泛影葡胺过敏试验发生休克死亡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某,女,46岁。左下腹疼痛两月,加重半月,夜间痛难以入睡。无药物过敏史。经输液,抗感染治疗1周无效。于1997年2月28日来我院门诊。查体:左下腹压痛明显。B超示左下腹有一5.5cm大小混合性光团,似与子宫相连,性质待定。需作CT加强扫描明确诊断。缓慢静注30%泛影葡胺1ml后,立刻出现打呵欠,流鼻涕、眼泪、口吐大量粘液。心慌、紫绀、呼吸困难、昏迷。脉搏摸不到、血压为零。迅速给氧、输液、吸痰。反复用肾上腺素三次;地塞米松、非拉根、多巴胺、间羟胺、碳酸氢钠、呼吸三联针。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心电监护等。半小时后死亡。讨论 泛影葡胺是离子型碘造影剂,临床用途广泛。发生严重反应如休克、昏迷、惊厥者为0.01%~0.06%。致死反应更少见,为0.0025%~0.0074%。  相似文献   

12.
毒虫伤在野外作业人群中是常见病,常规方法治疗,疗程长,见效慢,笔者采用穴位注射地塞米松治疗,疗效迅速,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毒虫主要是蜈蚣,皇蜂,射工,臭虫。本组成人12例,儿童1例,受伤部位集中在手、足、胫、肘、头面等易暴露部位,伤口及其周围软组织高度肿胀、发热、疼痛、伤口流出清澈粘稠液体。其中8例受伤在2d以上,均在当地医院静脉或肌肉注射抗生素、激素,外涂软膏等,治疗数日,未显效。 方法:选用四肢伤口就近穴及阿是穴,如合谷、内关、曲池、小海、鱼际、解溪、丘墟、足三里、阴陵泉、阳陵泉、承山等。头面部选用合谷、内关等。根据经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59岁,农民。主诉腹痛、呕吐、腹泻、高热,神智不清反复发作3天急诊入院。缘于1984年8月18日中午,吃了未蒸熟的甲鱼十多分钟后,感上腹不适、疼痛并阵发加剧。恶心,呕吐6、7次,吐后腹痛暂时缓解。19日中午起解黄色水样便5、6次,伴畏寒、发热,体温39.8℃。静滴“庆大霉素”、“氯霉素”后热退。20日凌晨又恶心、呕吐,畏寒,食欲稍减,上午吃苹果两个。中午12时30分突然跌倒、抽搐、尿失禁、大汗淋漓、神志不清。体温42℃,血压50/40,四肢湿冷,颈项强直,巴彬斯基氏征( ),经输液及对症处理,下午5肘40分转我院。当时血压测不到,白细胞总数18200,中性80%,淋巴20%。立即静滴间羟胺、多巴胺并收入院。  相似文献   

14.
一、本刊欢迎论著、论著摘要、病例报告、综合报道、经验介绍、技术交流、讲座、综述、读片窗、国内外学术动态、影像学征象等类型的文稿。二、要求:1.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创新性,有理论或实践意义,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文字精炼、通顺,数字准确,必要时应做统计学处理,书写工整规范。论著、综述、讲座等文稿一般不超过5000字,论著摘要、病例报告等文稿以500~1000字为宜。2.文题力求简明、醒目并能反映文章的主题。中文文题一般以20字以内为宜。3.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作者单位名称及邮政编码紧随作者姓名下方,并均置于文章首页。4…  相似文献   

15.
1临床资料患者男,59岁。因1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咯血症状入院。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外伤、输血等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性疾病史,有吸烟史。入院时偶有咳嗽,无咳痰、发热、胸闷、气促、胸痛、盗汗、纳差、消瘦等表现,无血尿、黑便等病史。查体: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余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6.
石榴的果实色泽艳丽,子粒晶莹,红如玛瑙,白若水晶,酸甜多汁,清凉爽口。石榴汁液中水分含量高达79%、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亦在17%以上。每100克果实中,维生素C的含量可达11毫克以上,比苹果和梨高1~2倍。此外,石榴中还含有苹果酸和枸椽酸、粗纤维以及钙、磷等矿物质。石榴性味甘、酸、温、涩、无毒,入肺、肾、大肠三经,有收敛、止痢、杀虫、开胃等功能。石榴分酸、甜两大类。甜石榴偏重于治疗咽喉干燥、大渴难忍、醉酒不醒等,而酸石榴可以用来治疗痢疾腹泻、血崩带下、遗精、脱肛、虚寒久咳、消化不良、虫积腹痛等症。石榴皮中含鞣质10%~21%、…  相似文献   

17.
1 病例报告患者男,67岁。因支气管炎静滴青霉素致畏寒、寒颤,肌注肾上腺素1mg后,出现意识不清和四肢抽搐,急送我院。既往无高血压病、糖尿病、哮喘、过敏及类似昏迷、抽搐史。查体:体温36.7℃,呼吸46/min,血压24/14.67kPa,神志不清、两眼上翻、牙关紧闭、四肢抽搐、小便失禁。每次发作持续5~15s,间隔5~15min。唇绀、颈静脉怒张、桶状胸、双肺闻及音,伴哮鸣音。心率180/min,律齐,心音有力,未闻及杂音。胸片示肺血增多,肺门阴影增大、模糊。心电图示室上性心动过速。化验:白细胞8.4×109/L,中性0.90。血糖19.8mmol/L(静注前标本),尿糖(…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27岁。因双眼发红、发痒、流泪3天就诊。查体:眼睑及球结膜充血,无分泌物,无倒睫、滤泡,裸眼视力左5.0、右5.2。考虑为结膜炎,给予氯霉素、醋酸可的松滴眼液治疗2天,效果不明显,遂再次就诊。给予头孢唑啉钠5g、地塞米松注射液5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3天后复诊出现视物模糊、面部潮红、出汗、胸闷、心悸、乏力、头晕。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为中国科协统一管辖下、由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专业医学学术刊物,以体育与医疗卫生系统从事科研、临床、教学等工作的科技工作者、医务工作者、教练员和院校广大师生为主要读者对象。本刊的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体育、科技、卫生方针政策以及“双百”方针,贯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运动医学科研与临床工作的重要进展,促进国内外运动医学学术交流,为增强我国国民体质和提高体育运动技术水平服务。一、主要刊登内容:运动生理、运动生化、运动营养、运动医务监督、运动创伤、运动康复、运动解剖、医疗体育、反兴奋剂的科研成果,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心理学、体质研究等相关领域的科研成果,中医中药在运动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成果,反映国内外运动医学发展趋向的综述及学术动态等。二、主要栏目:专家论坛、论著、技术方法、综述、探索与争鸣、科研报道与临床研究、病例报告、队医园地等。三、对来稿的要求1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数据真实准确,文字通顺精练,逻辑层次分明,重点突出,一般不超过6000字。来稿请打印清晰,一式两份,行距适当,标点正确,外文字大小写、上下角标、符号、斜体等要清楚。英文摘要隔行打印。2文题力求简明、准确地反映文章的主题。3作者及单位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单位名称写在作者姓名之下,包括单位全称、所在省市名及邮政编码。对不同单位的作者,需在其姓名右上角和单位名称前加注不同的阿拉伯数字序号。4摘要和关键词论著需附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摘要一般包括目的(Obiective)、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结论((Conclusion)4个部分,各部分冠以相应的标题。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中文摘要400字左右,英文摘要400个实词左右。英文摘要尚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名、国名和邮政编码,作者应列出前3位,3位以上加“et al.”。5引言主要说明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等,应开门见山,简明扼要。6对象(材料)与方法应翔实、具体,使他人有重复验证的可能性。凡是已有文献记载的,一般引用文献即可;若对文献记载的方法进行了改进,则应详细写明改进之处;若系创新的方法,则更应详细说明。应写明统计检验方法。7结果应真实、准确地表达研究所获得的数据。数据须经统计学处理。8讨论是结果的延伸,应紧紧围绕结果进行分析,阐明事物的本质,并与前人的有关结果进行比较,作出恰如其分、令人信服的结论。9总结简述主要研究结果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20.
野菊花,别名野黄菊花、山菊花、甘菊花、苦薏,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野菊的头状花序。野菊生于山野荒地,秋、冬季(9至11月)花初开放时采摘,晒干或蒸后晒干,供药用。野菊花含挥发油,油中含菊醇、菊酮、樟脑、樟烯等。此外,野菊花中还含野菊花内酯、野菊花素A菊甙、木犀草素等。其味苦、辛,性微寒,入心、肺、肝经,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平肝明目之功效。临床上用其治疗多种炎症及五官科、外科等疾患,疗效确切。脑脊髓膜炎取鲜野菊花30克、金银花15克、大青叶和生石膏各20克,水煎,日服2次,连服3~5日。流行性腮腺炎取野菊花15克、大青叶20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