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丹参硫酸镁注射液是我院对病毒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退黄治疗的一种有效方法【门。近期出现1例在治疗期间服用氟呗酸胶囊而致肝损害,现报告如下:某男,29岁,因病毒性肝炎高脸红素血症入院。以丹参20M、25%硫酸镁20ml加入10%葡萄糖液500nd中静滴,每天一次,进行退黄治疗。在  相似文献   

2.
王怡  徐敏 《药物生物技术》2012,(4):321-323,327
本实验主要研究复方丹参注射液的退黄降酶保肝作用。采用四氯化碳(CCl4)、D-半乳糖胺(D-Gla)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对肝损伤的保护作用;采用异硫氰酸萘酯(ANIT)致小鼠急性黄疸模型,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对急性黄疸的退黄降酶作用。通过以上实验可以得出复方丹参注射液能明显降低CCl4和D-Gla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和总胆红素(T-BIL)含量;复方丹参注射液能明显降低ANIT致小鼠急性黄疸模型血清中ALT、AST、T-BIL和丙二醛(MDA)含量,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综上所述,复方丹参注射液具有退黄降酶保肝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3.
吕伟枝  蔡彩琴  魏晓玲 《海峡药学》2008,20(12):170-171
目的分析静滴复方丹参注射液致过敏反应及护理。方法通过对51例静滴复方丹参液7例致过敏反应患者的临床用药及出现反应的症状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均属于复方丹参注射液过敏反应。结论护士巡回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及时。有效控制了过敏反应的发展,减少过敏反应导致的损害。同时总结了护理经验,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苦黄注射液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病毒性肝炎高黄疸的疗效。方法:90例病毒性肝炎高黄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分别采用苦黄注射液联合丹参注射液综合治疗(治疗组)及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综合治疗(对照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在降低TBiL、ALT及AST方面,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7.8%,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8.9%(P<0.05)。结论:苦黄联合丹参注射液综合治疗病毒性肝炎高黄疸患者,退黄、降酶效果好,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吴婷  王文佳  李薇 《广东药学》2014,(10):716-718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溶血试验与体外细胞毒性反应。方法根据药理学试验方法学规定的溶血性试验方法及通过细胞毒性试验对不同浓度的丹参川芎嗪进行试验。结果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原液稀释10倍后,溶血与细胞毒性反应表现一致。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致溶血反应及细胞毒性反应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静滴复方丹参注射液致溶血尿毒综合征1例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静滴复方丹参注射液致溶血尿毒综合征1例王兴彬(山东省肥城市人民医院肥城271600)患者,女性,69岁,无药物过敏史,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注射液(上海第一生化药业公司生产,批号950606)16ml加低分子706代血浆500ml治疗冠心病,尚未全部滴入即...  相似文献   

7.
钱频非 《中国药业》2007,16(20):52-53
目的探讨培氟沙星注射液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49例培氟沙星注射液致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主要以消化系统损害、神经系统损害、皮肤及附件损害为常见,过敏性休克、肝损害虽少见,但程度严重。结论临床应重视合理使用培氟沙星注射液,以预防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低分子右旋糖酐与复方丹参配伍致过敏性休克2例沙县医院刘秀英例1,男,62岁。因患心血管疾病,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500ml,加复方丹参注射液8ml,静脉滴注。输注速度约60滴/min,3分钟左右患者出现烦燥,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口唇黑紫,继之呼吸...  相似文献   

9.
病毒性肝炎临床常用保肝及退黄治疗,我们在保肝治疗基础上,应用丹参提取物丹参酮ⅡA注射液治疗急性病毒性肝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丹参硫酸镁治疗肺心病心衰50例疗效观察乔新泽(河南省新野县人民医院473500)自1990,1~1994,1,我院共收治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90例,其中50例用丹参和硫酸镁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病例选择本组90例,男59例,女31例。年龄...  相似文献   

11.
《抗感染药学》2016,(1):114-117
目的:分析硝基咪唑类抗菌药物所致肝损害的特点、危险因素和致病机制,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国内外医药数据库平台,检索与下载硝基咪唑类致肝损害的病例报告,分析硝基咪唑类抗菌药物致肝损害的危险因素及其致病机制。结果:共检索到硝基咪唑类抗菌药物致肝损害病例报告51例,其中甲硝唑为32例,奥硝唑为17例,替硝唑为2例,塞克硝唑尚未见报道;中青年、女性患者和大剂量用药、疗程过长、联合使用肝毒性药物及饮酒等是致肝损害的危险因素;肝损害机制主要涉及药物或代谢产物对肝脏的直接毒性和免疫介导的过敏反应;5例因服用大剂量的甲硝唑致肝衰竭病死。结论:慎重选择用药人群,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用药,加强临床用药监测和严格硝基咪唑类药物的监管是预防硝基咪唑类肝损害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复方丹参注射液致肌肉震颤1例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复方丹参注射液致肌肉震颤1例王晓明崔惠珍(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人民医院277400)复方丹参注射液具有活血化瘀、扩张血管、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心肌缺血和心脏功能,临床常用于心绞痛、心肌梗塞、脑梗塞、脉管炎等治疗。不良反应除见有静滴能引起局部疼痛、红肿的...  相似文献   

13.
复方丹参注射液致局部疼痛、红肿6例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复方丹参注射液致局部疼痛、红肿6例分析孙素蓉,杨志宏(石家庄市第一医院050011)孟瑞雪(石家庄市妇产医院)复方丹参注射液具有活血化瘀、降气止痛功能,能扩张血管、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用于心绞痛、心肌梗塞等治疗。我院临床静滴复方丹参注射液致局部疼痛、...  相似文献   

14.
赤丹退黄颗粒是由赤芍、瓜娄、丹参等组成的复方中药制剂,具有凉血活血,清热祛湿等功效,主治血淤血热,湿热中阻所致重症黄疸肝炎。本文通过对α-萘异硫氰酸酯造成实验性大鼠肝内胆汁淤积模型,观察赤丹退黄颗粒对胆汁排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硫普罗宁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慢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给予硫普罗宁、复方丹参分别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对照组40例,给予强力宁、复方丹参等分别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观察2组效果。结果2组均有良好的改善肝功能及退黄作用,但治疗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普罗宁联合复方丹参治疗慢性肝炎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酚妥拉明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126例患儿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酚妥拉明联合硫酸镁组64例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酚妥拉明,氨茶碱组62例加用氨茶碱。结果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酚妥拉明组与氨茶碱组比较,总有效率有显著提高(0.01〈P〈0.05)。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酚妥拉明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有良好疗效,治疗剂量未见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甘利欣注射液防治抗结核药所致肝损害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甘利欣注射液防治抗结核药物所致的肝损害,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139例诊断明确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分为两部分:(1)一部分(105例)为预防肝损害加用甘利欣,全部乙肝5项,甲、丙肝抗体,ALT,BIL均正常。随机分为两组:...  相似文献   

18.
周先华 《医药导报》1996,15(6):337-337
近年来,丹参的临床应用有很多新进展,现简述如下:1 治疗急性腹泻丹参注射液治疗感染性腹泻,具有退热快,腹痛、腹泻短时间消失,有较强的抗菌、消炎、解痉、镇痛作用.丹参可改善微循环,能有效地防治腹泻引起的休克.据报道给水样便或脓白便的患者静滴5%葡萄糖注射液500ml内,加丹参注射液2ml/支(相当于生药3g)16ml,1次/d,3d一疗程,有效率高达92.31%.2 治疗低钾软病引起低钾软病的棉酚对心血管、肝、肾、神经及横纹肌细胞等均有毒性作用.丹参具有修复损伤的肝细胞和肌肉细胞,改善肝、肾、心血管功能的作用.用生理盐水1000ml加10%葡萄糖注射液1000ml,加31.5%谷氨酸钾80ml,25%硫酸镁20ml,5%氯  相似文献   

19.
寇咏梅 《天津药学》2004,16(5):33-35
目的:了解复方丹参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的情况。方法:通过检索1993-2003年国内30种公开发行的医药期刊中有关复方丹参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反应报道37篇,并对病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年间国内公开报道复方丹参注射液导致过敏性休克病例49例,其中导致死亡4例。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导致的过敏性休克,如抢救不及时,将危及生命,应引起临床、生产厂家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百乐眠胶囊致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药物治疗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根据入院用药史问诊,分析百乐眠胶囊中的首乌藤成分和肝损伤的相关性,参与治疗方案的制定、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护和用药教育,提供患者和医生常见致肝损害中药药品信息,并对致肝损害中药的管理级别和说明书不良反应的修改建议。结果:患者停用百乐眠胶囊并使用保肝、降酶和退黄药物治疗后肝功能明显好转,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并对致肝损害中药品种有所了解。结论:临床药师可通过用药史的问诊、参与治疗方案的制订和提供的药品信息,协助了医生诊断、帮助患者正确使用药物,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