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技术战争条件下战伤救治原则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王玲 《西南国防医药》2005,15(2):223-224
新世纪,人们格外关注以高科技为主导力量而引发的世界新军事变革,同时也特别关注这场变革对未来战争将可能产生的诸多影响。尤其是人们看到,在现代高技术战争中特种武器的广泛应用,其所致战伤救治已经给世界军事医学发展带来了一系列全新的挑战。现就高技术战争条件下战伤救治原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野战常用救护技术训练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迎接新军事变革的挑战,适应新时期军事斗争需要,结合“亚热带地区战时护理技术规范”课题的研究,我们着眼战时,立足平时,拟定野战常用七项救护技术操作程序及标准,旨在通过开展广泛性的群众练兵热潮,提高战伤救护的基本功,完成“打得赢、不变质”的历史使命,实现保障有力的总目标,提高护理卫勤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新军事变革蓬勃兴起,战争形态已演变成信息技术为主导的高技术局部战争,后勤理论也发生了重要改变,认识到“后勤和作战同等重要”,卫勤保障作为后勤的重要方面,其地位和作用在新的战争形态下提到了一个新高度。现代战争眼战伤具有高发性、严重性和多样性的特点,严重影响战斗力,  相似文献   

4.
新军事变革的迅速兴起,对军事医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本文对新军事变革的特点以及对军事医学的要求进行了分析,并对军事医学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指出新军事变革必将促进军事医学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5.
焦小杰  方涛  樊毫军 《武警医学》2011,22(7):634-636
加世纪以来,世界军事强国逐渐兴起一场新军事变革,其实质是军队编制、作战方法和军事理论等方面的根本性变革。这场新军事变革是人类文明有史以来影响最为广泛、最为深刻的一次军事革命,势必深远影响未来的世界政治、经济、军事领域。军队卫勤变革是新军事变革必不可少的部分,主要包括卫勤思想观念、卫勤理论、卫勤体制、卫勤保障方法的变革,而其中着重提出了模块化卫勤的理论。  相似文献   

6.
新军事变革条件下战伤救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王正国 《人民军医》2006,49(8):437-439
新军事变革是指通过先进的技术和武器系统,创新的军事学说和作战概念,相应的组织编制等有机结合,使作战特点和作战方式发生根本性变化,军事能力得到极大提高。新军事变革产生的背景之一,是在目前科技水平条件下,现有武器的4大关键因素(射程、速度、精度、烈度)几乎达到了极限,因此须寻求新的思路。新军事变革的本质是信息化、智能化、一体化等现代军事技术导致军事理念和武器装备出现的新飞跃。新军事变革的客观标志是高技术武器大量生产并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7.
20世纪70年代末,前苏联总参谋长奥加尔科夫首次提出"新军事技术革命"[1].随着军事态势的发展,军事革命不再限于"技术",而包括了以信息化为特征的军事理论、武器装备、军队编成和战争形式等各方面[2].世界新军事变革将导致整个军事效能得到数量级的提高.先进技术和武器装备的驱动、创新军事理论需要的牵引、科学体制编制的保证三的有机结合,共同促进了军事变革的新一轮的进步.以世界新军事变革为契机,持续推进我军卫勤保障转型,加快建设与信息化战争相适应的军事卫勤保障基础,既是时代赋予我军军事卫勤保障的历史性课题,同时也是现行我军卫勤保障的战略性任务.从当前我军军事卫勤准备任务来看,不仅准备的时间越来越紧迫,而且对卫勤保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8.
眼战伤救治措施时效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适应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的战伤救治需求,应用现代创伤学、眼科学,以及时效救治等新的科学技术和理念,研究制定眼战伤救治时间、救治阶梯和救治措施等时效救治标准,并将眼科医学的新技术应用于军事卫勤保障,以求达到眼战伤的最佳救治效果。现就眼战伤救治措施的时效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在未来高技术战争中,亚热带丛林地区所特有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要求战伤救护必须适应现代战争的变化与卫勤保障模式的转变。为此,积极探索研究高技术条件下特殊环境中的战伤救治难点及与之相适应的救护训练对策,对加强军事斗争准备十分必要。1 高技术条件下的战伤救护难点随  相似文献   

10.
伤票发展情况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雷  贺祯  张寓景 《人民军医》2008,51(2):63-64
为适应新时期军事斗争卫勤准备的需要,2006年,总后卫生部修订下发了新版《战伤救治规则》,对战伤救治伤票内容进行了较大调整。为使部队医务人员了解伤票的有关情况,以便在战伤救治和平时卫勤训练中更好地使用伤票,本期摘登有关战伤救治伤票发展和应用的研究成果,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新军事变革的迅速兴起,对军事医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本文对新军事变革的特点以及对军事医学的要求进行了分析,并对军事医学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指出新军事变革必将促进军事医学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关于军事认知医学的预测及发展策略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新军事变革给军事医学提出新的挑战,认知科学的快速发展为军事认知医学的涌现奠定了科学基础,美军在军事认知研究方面已经有所探索.本文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军事认知医学的概念、研究内容,分析了其学科及技术平台基础,并就我军发展军事认知医学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3.
功能性胃肠病(FGIDs)在世界范围内高发,其分类、诊断及处理多参照2006年版罗马Ⅲ标准及2010年版罗马基金会常见胃肠道症状诊断流程.近年来高分辨率胃肠动力检测、磁共振排粪造影等新技术应用于临床,为理解胃肠道解剖与功能障碍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直观、高效的工具.蛋白质组学、MicroRNA表达谱、宏基因组学的研究为FGIDs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线索.FGIDs作为对军队人员危害最大的非战伤类疾病之一,其研究应该受到重视.这对认识该类疾病、提高诊断和防治水平、选拔特种军事人员、合理应用军事卫生资源等均具有重要的军事、经济、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分析美国海军战伤救治培训体系、管理制度及支撑条件等方面的特点,针对我军战伤救治培训现状与最新进展,提出了吸纳国际标准医学模拟课程,培训结果纳入军事考核内容,以及及时将最新科研成果运用于实战化训练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新军事变革对军事航空医学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高新技术在军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军队武器装备的升级换代、编制体制的调整、军事思想的创新等,使军事领域呈现空前活跃的局面,军事能力得到极大提高,战争形态也从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的方向演变。在这一背景下,军事领域发生了一场以信息化为本质特征的深刻变革,新军事变革也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战场医疗救护模式的变革,医疗救护单位的朝前配制与伤员救护快速反应机制的建立,要求战伤救治向更注重专科救治的模式发展.快速的伤情评估是确定救护观察重点和制定完善救护措施的前提与基础,也是战时伤员得到及时、有效救护的保证.本文期望通过探索战时规范化、快捷的专科伤情评估方法,提高我军未来颌面战伤救护水平.  相似文献   

17.
战伤早期救治研究的项目布局与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军事医学研究的目的是保持和提高部队的战斗力。为达此目的 ,必须针对现代高科技战争的特点、作战模式的变化以及未来战争中我军可能面临的新型武器威胁 ,对战伤救治研究进行科学布局并对研究项目进行有效的控制。1 未来战争对战伤早期救治研究的影响战伤早期救治是指我军师级救治机构以前对伤员实施的各种救治措施 ,对于降低阵亡率和伤死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未来战争中尤为重要。根据现代战争发展趋势 ,军事斗争卫勤准备至少要考虑三个因素的变化 :伤员后送难度明显加大、重伤员的比例增加及新武器导致的新型伤情。未来战争的作战模式…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目前中美两军战伤急救止血器材实际效果与研究进展,阐明中美两军急救止血器材实际应用的优缺点,总结中美急救止血器材的特征,比较中美两军多种战伤急救止血器材的研究,为新器材的改进设计提供依据.提出我军战伤急救止血器材应朝着多样化、实战化、智能化、规范化和新型化方向发展目标,以更符合未来战争需要.  相似文献   

19.
龚维熙 《人民军医》2009,(9):576-577
因外耳突出于头颅之外,遭受战伤的机会较多;中耳和内耳都深埋于颞骨之内,单独发生战伤较少,常与颅脑战伤同时发生,且容易遭受爆震伤。采用新理论、新观念、新方法、新材料用于解决耳战伤临床问题已成为战伤救治的重要内容。耳内镜、影像技术、医用高分子材料应用及显微血管吻合技术的进步使耳战伤的救治水平不断提高。现就耳战伤的处置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颅脑战伤急救程序与阶梯救治模式,以指导颅脑战伤的非专科救治.方法:调研现代战争颅脑战伤资料,参考国内外关于颅脑创伤的急救方案,结合我军战伤救治经验,分析颅脑战伤非专科治疗的急救程序与阶梯救治模式.结果:提出颅脑战伤急救ABCPED程序与适应信息化战争的阶梯救治模式.结论:此程序与模式的提出,有利于加强颅脑战伤的救治时效性,为我军制定颅脑战伤救治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