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化疗对小细胞肺癌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就诊并接受化疗的48例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健康献血者和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健康工作人员共48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卡铂联合依托泊苷化疗,连续治疗3周为1个疗程。记录对照组及观察组化疗前后血清VEGF水平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其中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包括CD+3细胞分数、CD+4细胞分数、CD+8细胞分数及CD+4/CD+8细胞比值。结果观察组化疗前血清VEG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化疗后血清VEGF水平低于化疗前(P0.05)。对照组CD+3细胞分数、CD+4细胞分数、CD+8细胞分数及CD+4/CD+8细胞比值高于观察组化疗前,观察组化疗后CD+3细胞分数、CD+4细胞分数、CD+8细胞分数及CD+4/CD+8细胞比值高于化疗前(P0.05)。结论化疗能有效降低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改善患者免疫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厄洛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球蛋白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9月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吉非替尼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厄洛替尼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免疫蛋白(Ig G、Ig A、Ig M)水平及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细胞分数和CD+4/CD+8细胞比值)。结果观察组患者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21例、疾病稳定18例、疾病进展3例,对照组患者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1例、疾病稳定25例、疾病进展12例,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WBC,PLT,Ig G、Ig A、Ig M水平,CD+3、CD+4、CD+8细胞分数及CD+4/CD+8细胞比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洛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确切,且对免疫球蛋白水平及T淋巴细胞亚群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维生素D治疗对2型糖尿病合并呼吸道感染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唐山市协和医院2013年1—3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呼吸道感染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安慰剂,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骨化三醇胶丸;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代谢指标(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25羟维生素D3水平)和细胞免疫指标(CD+3、CD+4、CD+8细胞分数及CD+4/CD+8比值)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25羟维生素D3水平及治疗后血清磷、碱性磷酸酶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钙、25羟维生素D3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CD+3、CD+4、CD+8细胞分数及CD+4/CD+8比值和治疗后CD+4、CD+8细胞分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D+3细胞分数及CD+4/CD+8比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维生素D治疗可增强2型糖尿病合并呼吸道感染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肺叶切除术对早中期肺癌患者免疫功能及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在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胸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开胸手术,观察组患者给予胸腔镜辅助肺叶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术前和术后第7天免疫功能指标(CD+4细胞分数、CD+8细胞分数及CD+4/CD+8细胞比值)及术前、术后第7天、术后第30天心肺功能指标〔包括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呼气峰值流速(PEF)、6分钟步行距离(6MWD)〕。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引流管放置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清扫淋巴结组数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CD+4细胞分数、CD+8细胞分数及CD+4/CD+8细胞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观察组患者CD+4细胞分数、CD+8细胞分数及CD+4/CD+8细胞比值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FEV1、FVC、PEF及6MW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观察组患者FEV1、FVC、PEF高于对照组,6MWD长于对照组(P<0.05),而术后第30天两组患者FEV1、FVC及P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0天观察组患者6MWD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腔镜辅助肺叶切除术治疗早中期肺癌效果较好,能有效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改善心肺功能,增强运动耐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华蟾素胶囊联合PC化疗方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免疫功能、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及生存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3月陕西省核工业215医院收治的晚期NSCLC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PC化疗方案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华蟾素胶囊联合PC化疗方案治疗;3周为1个化疗周期,两组均连续治疗4个化疗周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包括CD_3~+细胞分数、CD_4~+细胞分数、CD_8~+细胞分数、CD_4~+/CD_8~+细胞比值)、血清CA125水平及生存期。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D_3~+细胞分数、CD_4~+细胞分数、CD_8~+细胞分数、CD_4~+/CD_8~+细胞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CD_8~+细胞分数低于对照组,CD_3~+细胞分数、CD_4~+细胞分数、CD_4~+/CD_8~+细胞比值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CA125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血清CA125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平均生存期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华蟾素胶囊联合PC化疗方案可有效改善晚期NSCLC患者免疫功能,降低患者血清CA125水平,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益肺清化颗粒联合NP化疗方案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聊城市中医医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NP化疗方案,治疗组患者在NP化疗方案基础上加用益肺清化颗粒治疗,两组患者均以21 d为1个周期,治疗2个周期后观察临床疗效。观察两组患者近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临床证候、免疫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CD+3细胞分数、CD+4细胞分数、CD+8细胞分数及CD+4/CD+8细胞比值〕变化及化疗期间毒副作用。结果两组患者近期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3.077,P=0.058)。治疗组患者中医临床证候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u=-0.716,P=0.043)。治疗前两组患者CD+3细胞分数、CD+4细胞分数、CD+8细胞分数及CD+4/CD+8细胞比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CD+3细胞分数、CD+4细胞分数、CD+8细胞分数及CD+4/CD+8细胞比值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白细胞计数下降发生率、血小板计数减少发生率及恶心、呕吐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肺清化颗粒能有效提高行NP化疗方案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毒副作用,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失衡状态,并探讨针对性免疫干预。方法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2011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52例老年COPD患者,其中合并T2DM患者34例,随机分为COPD+T2DM未干预组16例和COPD+T2DM干预组18例;单纯COPD患者18例作为单纯COPD组;并选取同期体检健康的老年人20例作为对照组。单纯COPD组患者给予常规COPD对症治疗,COPD合并T2DM患者给予常规COPD及T2DM对症治疗;COPD+T2DM干预组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胸腺五肽免疫治疗,10 mg/d,皮下注射,连用14 d;COPD+T2DM未干预组不额外加用任何免疫制剂。记录对照组T淋巴细胞亚群(CD+4细胞分数、CD+8细胞分数、CD+4/CD+8细胞比值)和血清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IL-4)水平及IFN-γ/IL-4,比较治疗前后单纯COPD组、COPD+T2DM干预及为干预组患者CD+4细胞分数、CD+8细胞分数、CD+4/CD+8细胞比值和血清IFN-γ、IL-4水平及IFN-γ/IL-4变化。结果治疗前单纯COPD组、COPD+T2DM干预及未干预组患者CD+4细胞分数、CD+4/CD+8细胞比值均低于对照组,CD+8细胞分数均高于对照组,且COPD+T2DM干预及未干预组患者CD+4细胞分数、CD+4/CD+8细胞比值均低于单纯COPD组,CD+8细胞分数均高于单纯COPD组(P0.05);治疗后3组患者CD+4/CD+8细胞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OPD+T2DM干预组CD+4细胞分数高于单纯COPD组及COPD+T2DM未干预组,CD+8细胞分数低于单纯COPD组及COPD+T2DM未干预组(P0.05)。治疗前单纯COPD组、COPD+T2DM干预及未干预组患者血清INF-γ水平、INF-γ/IL-4均高于对照组,血清IL-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COPD+T2DM干预及未干预组患者血清INF-γ水平、INF-γ/IL-4均高于单纯COPD组,血清IL-4水平均低于单纯COPD组(P0.05);治疗后COPD+T2DM干预组血清INF-γ水平、INF-γ/IL-4低于单纯COPD组及COPD+T2DM未干预组,IL-4水平高于单纯COPD组及COPD+T2DM未干预组(P0.05)。结论老年COPD合并T2DM患者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存在CD+4/CD+8细胞比值及Th1/Th2细胞比值失衡,Th细胞亚群向Th1细胞极化趋势明显,治疗中加用免疫调节剂胸腺五肽后可有效抑制Th1细胞极化趋势,改善T淋巴细胞免疫状态。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联合双黄连口服液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枣庄矿业集团枣庄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两组患儿入院后均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双黄连口服液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CD+3细胞分数、CD+4细胞分数和CD+8细胞分数)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清IL-6、IL-8和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清IL-6、IL-8和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血清IL-6、IL-8和TNF-α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CD+3细胞分数、CD+4细胞分数和CD+8细胞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CD+3细胞分数、CD+4细胞分数高于对照组,CD+8细胞分数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CD+3细胞分数、CD+4细胞分数高于治疗前,CD+8细胞分数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联合双黄连口服液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改善免疫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朱小鹏 《临床肺科杂志》2012,17(12):2245-2246
目的观察胸腺肽α1联合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7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n=38)仅采用吉西他滨+顺铂方案(GP方案)化疗,观察组(n=38)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胸腺肽α1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及外周血T细胞亚群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52.6%)明显高于对照组(36.8%)(P<0.05);观察组治疗后CD3+、CD4+、CD4+/CD8+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P<0.05),而治疗后CD8+明显降低(P<0.05)。结论胸腺肽α1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明显增强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康艾注射液联合音乐疗法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胸腔镜术后化疗血清肿瘤标志物及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接受电视胸腔镜手术的老年NSCLC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化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康艾注射液,两组均联合音乐疗法。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内皮生长因子(VEGF)、癌胚抗原(CEA)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两组毒副反应及焦虑、抑郁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VEGF、CEA、NSE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血清VEGF、CEA、NSE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及CD4~+/CD8~+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CD3~+、CD4~+及CD4~+/CD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Ⅲ~Ⅳ级毒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焦虑、抑郁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艾注射液联合音乐疗法可有效降低老年NSCLC胸腔镜术后化疗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有助于保护机体免疫功能,同时降低化疗毒副作用,有助于改善患者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艾迪注射液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GP方案化疗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GP方案化疗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艾迪注射液联合GP方案治疗。结果观察组近期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整体生活质量、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都高于对照组(均P0.01),乏力、咳嗽、呼吸困难、胸痛都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治疗后,两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指标CD3+、CD3+CD4+、CD16+CD56+及CD4+/CD8+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降低,但观察组患者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艾迪注射液联合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能够促进化疗药物发挥良好抗癌功效,减轻化疗对患者生活质量及免疫功能损伤程度,且不增加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组生长激素联合无创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重组生长激素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与T淋巴细胞亚群(CD_4~+细胞分数、CD_8~+细胞分数、CD_4~+/CD_8~+细胞比值)、氧化应激指标(SOD、MDA、GSH)及住院时间、病死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FEV1、FEV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EV1、FEV1/FVC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D_4~+细胞分数、CD_8~+细胞分数、CD_4~+/CD_8~+细胞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_4~+细胞分数、CD_4~+/CD_8~+细胞比值高于对照组,CD_8~+细胞分数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SOD、MDA、GS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SOD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MDA、GS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组生长激素联合无创正压通气可有效改善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及免疫功能,减轻患者氧化应激反应,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左西孟旦对老年扩张型心肌病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肌功能与相关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4年5月在我院心内科就诊的53例扩张型心肌病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西地兰,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左西孟旦注射液治疗。对2组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情况和相关免疫指标变化进行评估。结果 2组患者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前,2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左心室射血分数和脑钠肽(BNP)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BNP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t=4.843,P<0.05)。治疗前2组患者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NK细胞和免疫球蛋白G(Ig 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4^+细胞亚群,NK细胞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Ig 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5.978,P<0.05)。结论左西孟旦能够显著改善老年扩张型心肌病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肌功能,同时能够使CD4^+、CD8^+、CD4^+/CD8^+、NK细胞等免疫指标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肺癌患者外周血CD8+CD2+8、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86例肺癌(肺癌组)、65例肺良性肿瘤患者(良性组)及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外周血中的CD8+CD2+8、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结果肺癌组术前CD8+CD2+8、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分别为17.35%±3.03%、9.65%±2.01%,术后分别为12.97%±2.29%、12.23%±2.19%;良性组分别为12.22%±2.22%、14.91%±2.49%,对照组分别为11.81%±2.19%、15.22%±2.55%;肺癌组手术前后、肺癌组与良性组、对照组比较,P均<0.01;肺癌组术后与对照组比较,P均<0.05。外周血CD8+CD2+8、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水平与肺癌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与病理类型无关(P>0.05)。结论肺癌患者外周血中CD8+CD2+8调节性T淋巴细胞水平降低、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水平升高;外周血CD8+CD2+8、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水平检测有助于肺癌的临床分期及疗效判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应用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抑制剂联合仑伐替尼治疗老年中晚期原发性肝癌(PLC)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7年2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56例PLC患者被分为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28例,分别给予仑伐替尼治疗或替雷利珠单抗联合仑伐替尼治疗。评估客观缓解率(ORR)和局部控制率(LCR)。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细胞PD-1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结果 在治疗3月末,两组ORR(42.9%对25.0%)和LCR(78.6%对64.3%)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CD3+、CD4+和CD8+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而CD4+/CD8+细胞比值及细胞PD-1和CTLA-4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aFGF、b...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树突细胞与细胞因子诱导杀伤(DC-CIK)细胞疗法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6年5月四平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晚期NSCLC患者5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2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长春瑞滨联合顺铂(NP)化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在NP化疗方案基础上接受DC-CIK细胞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表型〔包括T淋巴细胞(CD_3~+)、辅助性T细胞(CD_4~+)、辅助/诱导T淋巴细胞(CD_3~+CD_4~+)、抑制/细胞毒T淋巴细胞(CD_3~+CD+8)、自然杀伤细胞(NK)、自然杀伤性T细胞(NKT)〕及临床疗效、毒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外周血CD_3~+、CD_4~+、CD_3~+CD_4~+、CD_3~+CD+8、NK、NKT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外周血CD_3~+、CD_4~+、CD_3~+CD_4~+、CD_3~+CD+8、NK、NKT分数低于观察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外周血CD_3~+、CD_4~+、CD_3~+CD_4~+、CD_3~+CD+8、NK、NKT分数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外周血CD_3~+、CD_4~+、CD_3~+CD_4~+、CD_3~+CD+8、NK分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外周血NKT分数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毒副作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单纯化疗,DC-CIK细胞疗法联合化疗对NSCLC患者的实体瘤控制效果更佳,能更好地提高患者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微卡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伴尘肺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1月重庆市荣昌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初治涂阳肺结核伴尘肺患者12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2H3R3Z3E3/4H3R3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微卡治疗,对照组患者则给予0.9%氯化钠溶液作为安慰剂。比较两组患者病灶吸收情况、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痰菌转阴率及随访1年痰菌复阳率,记录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病灶吸收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CD+4细胞分数、CD8细胞分数及CD+4/CD+8细胞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D+4细胞分数及CD+4/CD+8细胞比值高于对照组,CD+8细胞分数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痰菌转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随访1年痰菌复阳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中4例出现极轻微不良反应。结论微卡有助于促进初治肺结核伴尘肺患者病灶吸收,改善患者免疫功能,降低痰菌复阳率,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12年6月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收治的病毒性脑炎患儿60例,其中轻、重型患儿各30例,分别作为轻型组、重型组。同时选取健康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轻型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重型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大剂量甲泼尼龙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比较3组受试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重型组不同预后患儿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轻型组患儿CD+3、CD+4、CD+8细胞分数及CD+4/CD+8细胞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组患儿CD+3、CD+4细胞分数均低于对照组、轻型组,CD+8细胞分数、CD+4/CD+8细胞比值均高于对照组、轻型组(P0.05)。重型组预后良好患儿治疗后CD+3、CD+4细胞分数及CD+4/CD+8细胞比值均高于治疗前,CD+8细胞分数低于治疗前(P0.05);重型组预后不良患儿治疗后CD+3、CD+4细胞分数及CD+4/CD+8细胞比值高于治疗前(P0.05),而治疗前后CD+8细胞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常伴有T淋巴细胞亚群改变,检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有助于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自体免疫细胞联合紫杉醇+顺铂(TP)化疗方案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4月至2011年4月来该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晚期NSCLC患者65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TP化疗方案,观察组采用树突细胞-杀伤细胞(DC-CIK)联合TP化疗方案进行治疗。疗程结束后,流式检测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CD3+CD4+、CD3+CD8+、CD16+CD56+、CD4+CD25+细胞的比例,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后的机体免疫功能变化;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血清癌胚抗原(CEA)和细胞角蛋白19可溶性片段(CYFRA21-1)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累积生存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淋巴细胞比例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外周血血清CEA和CYFRA21-1含量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相比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累积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体免疫细胞联合紫杉醇+TP化疗方案能够显著改善老年晚期NSCLC患者免疫功能,有效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3+、CD4+、CD8+、CD4+4的表达水平。方法取6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及22例健康正常人外周静脉血,应用流式细胞仪检验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实验组)与健康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中(对照组)CD3+、CD4+、CD8+、CD4+4的表达水平。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CD3+、CD3+CD4+、CD3+CD8+、CD4+4在淋巴细胞中的比例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实验组占总淋巴细胞的比例分别为48.07±10.33%、30.93±6.68%、17.13±3.37%、55.45±4.35%;对照组CD3+、CD3+CD4+、CD3+CD8+、CD4+4占总淋巴细胞的比例分别为58.83±10.88%、34.89±6.45%、23.91±4.42%、62.85±7.56%;但鳞癌与腺癌组CD4+4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鳞癌组CD4+4所占比例为61.32±8.06%,腺癌组为64.43±6.76%。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CD4+4的表达水平较正常组均低,其表达水平与组织类型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