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目的探讨肺癌误诊为肺脓肿原因。方法分析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999.2~2013.4月间收治的18例支气管肺癌误诊为肺脓肿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结果部分肺癌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与肺脓肿极为相似,而造成病人延误诊治,结论医护人员应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及时为患者进行胸部CT、纤支镜、经皮肺穿刺等检查,并正确诊断疾病,避免误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肺癌36例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误诊的常见原因。方法回顾分析36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误诊原因。结果临床表现不典型、认识不足及影像学检查不全面是误诊的主要原因。肺结核、肺炎是肺癌的主要误诊疾病。结论掌握肺癌的临床特点,多种影像检查与临床结合是减少误诊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金烨  戴莉莉  陈晓红 《临床肺科杂志》2012,17(7):1333-1334,1339
目的总结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Churg-Strauss syndrome,CSS)的诊治经验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本院收治诊断的2例被误诊的CSS患者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影像学表现、诊断和治疗的特点。结果 2例患者中1例被误诊为难治性哮喘,1例被误诊肺结核,提示CSS患者的临床表现早期可能与相关疾病很多相似之处,容易漏诊、误诊而延误诊治。结论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不足是误诊的主要原因,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程度,熟悉其病理生理,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是减少误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结节病39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结节病患者误诊常见原因,以提高结节病的诊断率,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0月至2006年9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病理证实为结节病的98例患者中39例误诊病例的临床表现及误诊原因。结果结节病起病隐匿,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以及对该病的认识不足是误诊的主要原因,肺结核、肺癌、淋巴瘤是结节病主要误诊疾病。结论掌握结节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并与实验室检查结合分析是减少误诊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肺癌的漏、误诊原因。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40例漏、误诊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总结,分析漏、误诊原因。结果临床表现不典型,认识不足及影像检查不全面是漏、误诊的主要原因。结论掌握肺癌的临床特点,多种影像检查结合及影像诊断与临床结合是减少漏、误诊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肺炎型肺癌临床特征。方法分析14例晚期肺炎型肺癌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诊断及治疗过程。结果肺炎型肺癌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发热、胸闷;胸部CT表现为大片状模糊阴影;抗感染治疗效果差;血象不高,伴有大量白色粘痰;EGFR-TKI显著延长晚期肺炎型肺癌生存时间。结论肺炎型肺癌极易误诊为肺炎,临床医生对本病认识不足是误诊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误诊的原因,寻找病程、组织学类型与手术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40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误诊原因。结果病人自身原因、临床表现不典型及辅助检查不全面是误诊的主要原因。肺炎、肺结核是主要误诊疾病。病程在3个月内,鳞癌患者的手术机会大。结论掌握肺癌的临床特点,各种检查与临床结合是减少误诊的主要措施;宣传教育及早就医也很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肺结核误诊为肺脓肿的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肺结核患者误诊为肺脓肿的误诊情况。结果 13例中痰凃片检出抗酸杆菌5例,支气管镜刷片及灌洗液检出抗酸杆菌7例,病理及液基细胞学检查符合结核改变者4例。结论对于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表现酷似肺脓肿的肺结核患者,注重病原学及组织学检查是减少误诊关键。  相似文献   

9.
老年人肺脓肿12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人肺脓肿临床病理特点和误诊的原因。方法 对我院尸检发现的老年人肺脓肿12例进行临床与病理特点的对照分析。男11例,女1例;年龄60~88岁。结果 12例生前均未诊断出肺脓肿。每例均患有冠心病、心肌梗死、高血压、脑血管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肿瘤等多种基础疾病中的2种或2种以上疾病。临床表现及X线胸片表现不典型。痰培养显示多数病例有2种或2种以上病原菌,主要为克雷伯氏杆菌、绿脓杆菌、白色念珠菌。尸检结果:单个肺脓肿3例,多发性肺脓肿9例。结论 老年人肺脓肿临床表现不典型是误诊和漏诊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结核病误诊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1 临床资料  本组 3 0例 ,其中男 16例 ,女 14例 ,年龄 14~ 80岁 ,平均 3 0 5岁 ,均为 1988~ 2 0 0 1年住院病例。误诊时间 :最短5d ,最长 2年零 2个月。以上误诊病例经X线胸片、抗酸杆菌、结核菌素试验、淋巴活检、脓肿穿刺、结肠镜、腹腔镜、CT或MRI及其他辅助检查以及术后病理诊断得以验证确诊。2 误诊原因分析  肺结核误诊为感冒、肺炎、慢性支气管炎并感染、肺癌、肺脓肿 13例。原因①肺结核轻型患者症状酷似感冒 ;②老年人肺结核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不典型 ;③老年人常伴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癌、心血管疾病、糖…  相似文献   

11.
肺炎性假瘤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朱金山 《临床肺科杂志》2010,15(12):1698-1699
目的探讨肺炎性假瘤的特点及临床处理。方法回顾分析20例肺炎性假瘤病例的临床表现,综合其临床特点。结果肺炎性假瘤患者约半数有呼吸道症状,X线及CT表现缺乏特异性,易与肺癌等相混淆。结论肺炎性假瘤临床诊断不易,对不明性质的肺部肿块,抗炎或抗痨治疗2周以上无效者,宜手术切除,以防肺癌漏诊。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icroscopic polyangiitis,MPA)肺部表现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对有肺部表现的3例MPA患者的诊断过程、误诊原因和胸部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例MPA患者都有肺部损害,以发热、咳嗽、咯血、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胸部影像主要表现为两肺弥漫性斑片状或大片磨玻璃样和实变阴影。3例MPA患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阳性。确诊前曾被误诊为肺炎、肺结核、间质性肺炎等。确诊后给予甲基强的松龙联合环磷酰胺冲击治疗,临床症状及肺部表现近期内迅速好转。结论肺是MPA的常见累及脏器之一。误诊原因主要是对本病及其肺损害的特点认识不足。  相似文献   

13.
王娅  李佺  陆兰英 《临床肺科杂志》2013,18(7):1272-1273
目的探讨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ABPA)的临床特点及误诊为肺结核的原因。方法分析9例误诊为肺结核的ABPA的临床表现、发病、影像学表现、诊断和治疗的特点及误诊原因。结果 9例病例均有慢性咳嗽、咳痰,5例有胸闷、喘息,所有病例长时间的误诊。胸部CT显示:单侧和(或)两侧片状浸润影,呈游走,中心性支气管扩张,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高,血清总IgE高,烟曲菌抗原皮内试验呈速发反应阳性。9例患者用激素及伊曲康唑治疗后症状改善,X线影像学明显吸收。结论 ABPA与肺结核有相似的临床表现和胸部X线影像学表现,临床医生应提高对ABPA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肺结核合并肺癌的临床特征与CT影像学特点,提高肺结核合并肺癌的诊断率。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45例肺结核合并肺癌老年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CT影像进行分析,并与同期单纯肺癌48例、单纯肺结核23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肺结核合并肺癌组胸痛、呼吸困难少于单纯肺癌组,乏力、盗汗多于单纯肺癌组;肺结核合并肺癌组发热、咯血少于单纯肺结核组,刺激性咳嗽、持续性胸痛和血性胸水多于单纯肺结核组(P〈0.05)。CT上肺结核合并肺癌组卫星灶、钙化影多于单纯肺癌组;团块影伴分叶、短毛刺、小泡征多于单纯肺结核组(P〈0.01)。结论在老年肺结核患者随访时,应警惕并发肺癌的可能,需结合病史及影像学表现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细支气管肺泡癌患者的临床特点、误诊原因及诊治经验。方法 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西安市结核病胸部肿瘤医院共收治各类肺结核患者22047例,最初误诊为肺结核而后证实为其他病变者203例,其中42例患者经病理组织学证实为细支气管肺泡癌;对42例误诊为肺结核的细支气管肺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细支气管肺泡癌的临床表现以咳嗽、咯痰(31例)、气短(23例)为主,其次为胸闷、胸痛(12例)、咯血或痰中带血(8例);影像学可分为3类,其中33例为孤立结节型,4例为肺炎型,5例为弥漫结节型;42例患者确诊细支气管肺泡癌前均误诊为肺结核,其中误诊为浸润性肺结核23例,肺结核瘤11例,亚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5例,肺结核合并浆膜腔积液3例;抗结核治疗症状反复或影像学无明显变化,最终通过手术或肺穿刺证实为细支气管肺泡癌。其中Ⅰ期患者20例。42例患者除2例随访未达到1年而失访外,其余均随访满1年或随访至患者死亡。全组随访1年中1例患者死亡,全组随访1年生存率为97.50%(39/40)。结论 细支气管肺泡癌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特异性不高,极易误诊为肺结核;应综合分析,提高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川南地区狸殖吸虫病的临床表现及误诊原因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003-2007年笔者所在教研室确诊的狸殖吸虫病患者44例,对其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史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临床表现因虫体侵害部位不同而异,如腹部不适、食欲减退、乏力、皮下包块,胸痛、咳嗽、头痛、呕吐、肢体麻木、瘫痪、呼吸困难、腹痛、腹泻等.44例患者初诊时仅5例怀疑为狸殖吸虫感染,38例患者在院外多次误诊,误诊率达86.3%.被误诊为结核性胸膜炎者9例,肺炎2例,肺结核3例,脑占位性病变7例,癫痫、败血症各2例,结核性心包炎2例,化脓性心包炎1例,肝脓肿、支气管扩张各1例,皮下肿瘤7例,睾丸肿瘤1例.结论川南狸殖吸虫病的临床表现复杂,无特异性症状,极易误诊,误诊原因与本省及外省的报道相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恶性胸膜间皮瘤(MPM)合并肺结核/结核性胸腔积液(TPE)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加强对该类疾病的认识,减少误诊误治。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2012年2月至2020年2月MPM并肺结核/TPE患者病例资料14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胸部影像特征等,以总结其特点。结果:剧烈且进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联合支气管镜对老年患者支气管异物的诊治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老年患者支气管异物的临床表现、肺部CT影像表现、支气管镜下特征及治疗方法。结果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咳脓痰、喘鸣、胸闷、咯血。常误诊为肺炎、肺癌、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等疾病,误诊时间1m~5年。17例肺部多层螺旋CT检查可见异物的直接表现,28例均经支气管镜成功钳出异物。23例镜下直接见到异物,2例异物被肉芽组织包埋,3例吸净脓性分泌物夹除脓苔后见到异物,3例经第2次气管镜检查取出异物,1例异物合并支气管肺癌。结论联合多层螺旋CT及支气管镜检查有助于老年患者支气管异物的诊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并殖吸虫病的临床表现、治疗及误诊情况,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率。方法:分析80例并殖吸虫病的临床类型、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治方法及误诊情况。结果:临床分型依次为胸肺型55例(68.8%);皮肤型18例(22.5%);腹型4例(5%);其他3例(3.7%)。临床误诊49例,占61.3%,多被误诊为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慢性支气管炎,其次为肺肿瘤、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结核性心包炎及颅脑肿瘤等。所有患者肺吸虫抗体检测均为阳性,90%患者白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升高,白细胞数为(10.91±4.99)×109/L,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为(1.65±2.07)×109/L,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为(39.40±19.17)%,经吡喹酮驱虫治疗后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下降至(9.20±10.17)%,且全部患者治愈。结论:并殖吸虫病临床表现复杂多变,临床误诊率高,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保持高度的警惕性,是减少误诊的关键。如能及时诊断和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