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脐血血清促代谢因子(Betatrophin)水平变化与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体质量指数(BMI)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18-04~ 2020-03驻马店市中心医院GDM患者96例作为观察组,同期健康妊娠女性96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脐血血清Betatrophin水平及妊娠前、妊娠期BMI,观察组根据妊娠期BMI分类,对比不同BMI类型患者脐血血清Betatrophin水平,Spearman秩相关系数分析脐血血清Betatrophin与BMI关系.结果:观察组脐血血清Betatrophin水平、妊娠期BMI高于对照组(P<0.05);孕期BMI异常患者脐血血清Betatrophin水平高于孕期BMI正常患者(P<0.05);经Spearman秩相关系数分析,脐血血清Betatrophin水平与孕期BMI呈正相关(P<0.05);采用偏相关性系数校正饮食爱好、脐血血糖、脐血胰岛素、脐血HOMA-IR、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等混杂因素后,脐血血清Betatrophin水平仍与孕期BMI有关(P<0.05).结论:脐血血清Betatrophin水平变化与GDM患者BMI关系密切,孕期监测BMI变化有助于评价GDM病情为临床制定干预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孕前肥胖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母体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将98名GDM孕妇据孕前体质量指数(BMI)分为肥胖组53名和正常组45名。于产检时记录孕妇身高、体质量,计算BMI,观察2组GDM孕妇一般资料、分娩前并发症、分娩方式及新生儿情况。结果肥胖组孕妇年龄、体质量及空腹血糖水平高于正常组,妊娠期高血压及剖宫产发生率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肥胖组新生儿体质量高于正常组,巨大儿及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孕前肥胖对GDM孕妇母体及新生儿的结局有明显影响,临床医师应为肥胖的育龄妇女提供更全面的产前咨询与筛查,加强健康教育,以减少妊娠期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脂代谢异常对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的影响,为合理管理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提供临床参考.方法:106例妊娠女性分为妊娠期糖尿病(GDM组,n=50)组、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IGT组,n=24)组及糖耐量正常(NGT组,n=32).比较3组孕妇血脂水平、孕期体质量增加及相关围产资料.结果:GDM组总胆固醇(TC)及三酰甘油(TG)水平均高于GIGT和NG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孕妇分娩前体质量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且GDM组明显高于其他2组.GDM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孕妇术中羊水粪染及新生儿转入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概率高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孕妇空腹血糖、TG水平及孕妇孕期体质量增加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间存在正相关(r分别为0.528、0.632、0.585,P<0.05).结论: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积极控制血脂水平,可减少巨大儿的发生及围产期并发症,保障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4.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指妊娠期才发生或首次发现的不同程度的糖代谢异常,是妊娠期最常见的内科并发症之一.GDM临床常无典型症状,若不及时筛查和诊治,将导致胎儿窘迫、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新生儿窒息等多种母婴并发症,使孕产妇和围产期胎儿病死率大大增加,严重危害母婴健康[1].本研究对2150例孕妇进行GDM筛查,并对影响发病率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现做一详细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2007年6月至2010年1月在慈溪市人民医院、慈溪市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并行妊娠期糖尿病筛查的2150例孕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所有孕妇进行资料采集,调查内容包括孕妇年龄、BMI指数[肥胖标准以孕前BMI≥25为肥胖,<25为非肥胖,BMI=体质量/身高2 (kg/m2)]、孕次、产次、孕期反复阴道念珠菌病(VVC)、孕前糖尿病史、糖尿病家族史、多囊卵巢综合征史、自然流产史、胎儿畸形史、死胎史.  相似文献   

5.
刘秀芹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2):1879-1880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孕前体质量指数(BMI)对分娩方式及新生儿体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126例GDM患者,计算其孕前BMI,并依此分为肥胖组与正常组,对比两组患者分娩方式及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情况.结果 肥胖组56例患者中,自然分娩22例,剖宫产34例;正常组70例自然分娩44例,剖宫产26例,两组剖富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9300,P=0.0085);肥胖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2.5kg者2例,2.5 ~4.0 kg者43例,>4.0 kg者11例;正常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2.5 kg者2例,2.5~4.0kg者65例,>4.0 kg者3例,观察组2.5 ~4.0 kg体质量新生儿明显少于对照组(x2=6.5625,P=0.0104),同时>4.0 kg体质量新生儿显著多于正常组(x2=7.4290,P=0.0064).结论 孕前BMI较高GDM患者剖宫产率相对较高,同时娩出新生儿体质量相对较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锦州地区妊娠期糖尿病发病危险因素及其妊娠结局,进而有针对性的早期干预,减少妊娠不良结局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7年6月于锦州市妇婴医院产检的孕妇中,统计其相关资料,分析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及妊娠结局。结果锦州地区GDM发病率为10.83%。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孕前及分娩前BMI指数、血脂、不良孕产史、一级亲属糖尿病史、既往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史均是GDM的高危因素(P<0.05)。且GDM组妊娠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妊娠结局、新生儿情况均显著高于非GDM组(P<0.05);但组间剖宫产率、新生儿巨大儿及败血症的发生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锦州地区GDM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孕前及分娩前BMI指数、血压、血脂、一级亲属糖尿病史、既往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史等。因此,早期干预GDM的危险因素,会降低GDM的发生率,改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情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磺脲类药物受体(SUR1)不同基因型与体质量指数(BMI)、胰岛素抵抗之间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检测SUR1基因型,确定多态性。测定妊娠期糖尿病(GDM)不同基因型患者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结果:(1)同正常对照组相比,GDM患者c等位基因频率显著升高。(2)GDM患者SUR124内含子cc组BMI及胰岛素抵抗指标HOMA(Ri)显著高于ct组及tt组(P<0.05)。(3)GDM患者SUR131外显子3组BMI及HOMA(Ri)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UR124内含子cc基因型可能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肥胖及胰岛素抵抗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不同孕前体质量指数(BMI)对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59例PCOS合并GDM患者,按孕前BMI分为观察组(BMI<25 kg/m2,30例)与对照组(BMI≥25 kg/m2,29例).追踪两组患者最终的妊娠结局,对比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及新生...  相似文献   

9.
杨春红  成丽  王佳 《安徽医药》2016,37(11):1390-1393
目的 探讨孕妇血清、新生儿脐血中FABP4与血清PTEN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表达。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12月保定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30例为妊娠期糖尿病(GDM)组,选取同期正常妊娠孕妇30例对照组。临产前检测两组孕妇血清PTEN、FABP4及其两组新生儿脐血中FABP4的水平,空腹血糖(FBG)、血清胰岛素(FINS)、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HOMA-ISI),分析比较两组对象上述指标,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PTEN、FABP4、HOMA-IR、新生儿体质量、孕妇血脂水平、孕前BMI相关性。结果 GDM组孕妇临产前BMI、TG、FBG、FINS、HOMA-IR、HOMA-ISI、FABP4、PTEN、新生儿体质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TEN与血清FABP4、HOMA-IR存在正相关(P<0.05),血清FABP4与HOMA-IR存在正相关(P<0.05)。GDM组孕妇血清及新生儿脐血FABP4与新生儿体质量呈正相关(P<0.05)。结论 FABP4、PTEN参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发展,在孕期产生胰岛素抵抗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的新生儿血清胰岛素水平与出生体质量的关系。方法对38例GDM孕妇的新生儿进行血清胰岛素水平测定,与正常孕妇的新生儿相比较,进行血清胰岛素水平与出生体质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血清胰岛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观察组血清胰岛素水平与出生体质量的相关系数为γ=0.558,P=0.007。结论GDM孕妇的新生儿生后3d血糖正常后仍存在高胰岛素血症,新生儿的体质量与高胰岛素血症呈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对妊娠合并症等影响。方法对2010年5月至2013年3月来妇产科门诊建卡并行产前检查的具有糖尿病高危因素(糖尿病家族史、年龄>30岁、肥胖、巨大儿分娩史、无原因反复流产史、死胎、死产、足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儿分娩史、胎儿畸形史)孕妇共1439名,行GDM的筛查。于2012年8月至2013年3月对入选357例实行IADPSG2010诊断标准的高危孕妇为实验组;2010年5月至2012年7月入选1081例使用教科书GDM诊断标准组为对照组。因二者GDM诊断标准不同,将实验组与对照组GDM发病率及妊娠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显著升高。而实验组羊水过多、羊水过少、产后出血、巨大儿的发病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胎膜早破、及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发病率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新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扩大了妊娠期糖尿病患病人群,增加了GDM患病率,加强对妊娠期糖尿病人群的检查与治疗力度,降低多种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曾晶  凌金凤  闫凤  谢冠恩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8):1157-1158,1160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孕期体质量增长与胎儿出生体质量的关系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收集132例GDM患者孕期血糖、体质量、产前糖化血红蛋白(HbA1c)、分娩情况、新生儿体质量及并发症情况,按照孕前体质量指数(BMI)进行分组,研究在不同体质量基础上孕期体质量增长对胎儿及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 孕期体质量增加越多,胎儿出生体质量越高;体质量过轻组孕期体质量增加超过15 kg时,胎儿出生体质量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中随着体质量的增加,需要行剖宫产术和出现不良妊娠结局的比例也升高.结论 GDM患者孕期体质量增长与胎儿出生体质量相关,针对不同孕前体质量的GDM患者采取积极的饮食治疗措施,使孕期体质量恰当地增长,能控制胎儿出生体质量于合理范围,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出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孕前和孕期体质量指数(BMI)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120例GDM患者,根据孕前检测的BMI将孕妇分为低重组(BMI<18.5 kg/m2,23例)、正常组(18.5 kg/m2≤BMI<24.0 kg/m2,68例)、超重组(BMI≥24.0 kg/m2,29例).根据妊娠期BM...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孕期管理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病情缓解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入住该院的80例GDM患者按照抽签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检查及管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孕期系统化管理,对两组患者显性糖尿病发病率、孕期管理前后糖尿病相关指标[妊娠期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及体质量指数(BMI)]变化情况和妊娠结局及围生期新生儿结局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显性糖尿病发病率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管理前后FBG、2h PG、Hb A1c水平及BM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妊娠高血压疾病、剖宫产率、羊水过多、早产率及孕期感染率均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对照组巨大儿、胎儿生长萎缩、胎儿畸形、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及新生儿低血糖发病率均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对GDM患者提供系统化的孕期管理,能够对妊娠结局产生积极的作用,应加以推广并应用。  相似文献   

15.
张利明  余建会  刘三多  张琴 《贵州医药》2023,(12):1910-1911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对围产期孕妇母儿结局及其12月龄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院就诊的孕妇80例,根据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分为观察组(妊娠期糖尿病)和对照组(正常妊娠),各40例,比较两组围产期孕妇母儿结局及其12月龄婴儿生长发育情况。结果 观察组剖宫产率和HDCP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甲亢、甲减、PE、ICP、sPTB和PROM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孕妇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和小于胎龄儿、大于胎龄儿、转入NICU、低血糖症、围产期死亡、呼吸窘迫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12月龄体质量和BM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身长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1月龄、3月龄和6月龄体质量、身长和BMI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超重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新生儿6月龄肥胖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围产期GDM孕妇剖宫产率和HDCP发生率较高,新生儿1岁内肥胖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6.
李红艳  褚兆苹  代聪伟  冯静 《河北医药》2013,(14):2093-2095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与正常健康孕妇血清及脐血中preptin水平变化及其在妊娠期糖尿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妊娠期糖尿病患者(GDM组)33例,正常妊娠组(NGT组)33例,用ELISA方法测定preptin的浓度、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FINS)、血脂,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记录体重、年龄、孕周、新生儿出生体重、阿氏评分。结果 GDM组血清及脐血preptin水平明显高于NGT组(P<0.01);孕妇preptin浓度与孕妇年龄、FINS、糖筛后1h血糖水平、脐血preptin呈正相关(P<0.05)。孕妇及脐血preptin与新生儿参数无相关性(P>0.05)。空腹血清preptin与胰岛素呈正相关(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preptin水平升高,可能为早期检测妊娠期糖尿病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生的相关因素,提出干预措施.方法 对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在本院产科门诊常规筛查糖尿病的孕妇3100例,按年龄、孕前体重指数(BMI)、糖尿病家族史、不良妊娠史分组观察,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年龄、BMI、糖尿病家族史、不良妊娠史与GDM发病率呈正相关(P<0.05).结论 对大龄、超重、有糖尿病家族史、不良妊娠史的孕妇应加强糖尿病筛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保证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测定孕期血糖控制良好的妊娠期糖尿病母亲脐血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对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离子交换高压液相法(HPLC法)测定216例GDM母亲所生新生儿的脐血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记录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结果血糖得到良好控制的轻度糖代谢异常孕妇所生的216例新生儿巨大儿发生率为8.79%;低出生体质量儿发生率为7.41%。脐血糖化血糖红蛋白与新生儿体质量呈负相关,rs为-0.023,但相关性弱,对应的P=0.806,可认为脐血糖化血糖红蛋白与新生儿体质量无显著相关性。结论血糖得到合理控制的轻度糖代谢孕妇所生新生儿脐血糖化血糖蛋白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无明显相关;母亲孕期出现糖尿病,如血糖得到良好控制,巨大儿、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发生率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9.
王小玲  贾艳萍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5):2312-2313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对母儿的影响.方法:分析在陕西省妇幼保健院和陕西省地矿医院住院分娩的150例GDM患者及同期无GDM孕妇15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50例GDM患者106例剖宫分娩,44例阴道分娩,剖官产率70.67%.其中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36例,胎膜早破14例,早产12例,羊水过多18例,产后出血5例,产褥感染15例,巨大儿38例,低体质量儿11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10例,新生儿窒息4例,新生儿低血糖37例.对照组剖宫产率48.67%,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3例,胎膜早破15例,早产9例,羊水过多2例,产后出血1例,产褥感染2例,巨大儿3例,低体质量儿5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1例,新生儿窒息3例,新生儿低血糖2例.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母亲妊娠期高血压、羊水过多、产后出血、产褥感染发生率增加,剖宫产率增加,新生儿巨大儿、低体质量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增加,严重危害母儿健康.故加强GDM早期诊断及孕期规范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妊娠期糖尿病(CDM)的高危因素,提高孕期保健指导针对性.方法 选择CDM患者90例为试验组,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妊娠孕妇90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常见因素的差异,对有显著性差异的因素进一步做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高危因素.结果 试验组BMI> 25 kg/m2,年龄> 30岁,高血压史,妊娠失败史(死胎、流产等),巨大儿分娩史和GDM史等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或<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妊娠合并糖尿病高危因素主要有BMI、高血压和GDM史.结论 CDM发病因素较为复杂,产前筛查可以明确高危因素,但不能忽视对常见因素的干预,应该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评估,制定最适合孕妇的保健方案,从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