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斌  张姣 《家庭用药》2014,(1):58-58
出生缺陷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极为重视的卫生问题。在发达国家或地区。出生缺陷是婴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在中国,出生缺陷也是围产儿和婴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大约有20%~25%的死亡是由出生缺陷造成的。  相似文献   

2.
刘华秀  周翠萍 《贵州医药》1997,21(3):159-161
贵阳地区1991~1995年出生缺陷平均发生率5.02‰,有出生缺陷围产儿死亡率482.49‰,无出生缺陷围产儿死亡率16.50‰,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本文对124例有出生缺陷围产儿死亡有关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3.
<正>出生缺陷是指出生时发现的人类胚胎或胎儿在结构或功能方面的异常,是造成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是影响出生人口素质的重要因素。山西省是全国出生缺陷的高发省份,为有效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掌握出生缺陷发生率动态变化,探讨出生缺陷发生的相关因素,为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有关干预措施提供依据。现对太原市迎泽区1999—2005年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出生缺陷指的是出生时就存在的各种身体、智力或代谢的异常。严重的出生缺陷可以导致围产儿死亡和儿童死亡,或造成终身残疾。  相似文献   

5.
颜幸燕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4):3758-3759
随着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疾病谱和死亡谱的变化,出生缺陷已成为婴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目前全世界关注的一个重大公共卫生问题[1].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优生优育,为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先后颁布了<母婴保健法>、<中国出生缺陷监测工作手册>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并将每年9月12日定为"中国预防出生缺陷日".  相似文献   

6.
对9390例围产儿进行监测,其结果:死亡320例<占34.07%>。死因依次为脐带因素,胎盘因素,先天畸形,胎位因素,早产,窒息缺氧及过期产。双胎的早产发生率是单胎的14.9倍。农村围产儿死亡高于城市,农民出生缺陷高于其他职业。本文还讨论了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7.
25960例围生儿的出生缺陷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生缺陷不仅是影响我国人口素质的重要因素,也是导致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精神负担和经济压力。为了解出生缺陷的发生率,探索影响出生缺陷的因素,提出降低围生儿出生缺陷的途径,我们对自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期间分娩的25960例围生儿的出生缺陷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对9390倒围产儿进行监测,其结果:死亡320例(占34.07%)。死因依次为脐带因素,胎盘因素,先天畸形,胎位因素,早产,窒息缺氧及过期产。双胎的早产发生率是单胎的14.9倍。农村围产儿死亡高于城市,农民出生缺陷高于其他职业。本还讨论了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9.
出生缺陷已成为我国婴儿死亡、儿童和成人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研究贵州省住院分娩出生缺陷情况,从1996年以来,在部分省、地、县医院实行了住院分娩出生缺陷病例报告制度。现对1996~2003年出生缺陷报告数据进行分析,以了解本地的出生缺陷水平及其规律,为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随着近代医学的进展,围产儿出生缺陷问题已成为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开展出生缺陷监测工作,目的是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及婴儿死亡率,更好地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自1996年起我院参加了全国出生缺陷监测网的监测工作,共监测5257例在我院分娩的围产儿,现将1996年—2002年监测的出生缺陷资料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11047例围产儿出生缺陷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宏 《江苏医药》2007,33(12):1265-1265
出生缺陷(BD)指新生儿在出生时就已经存在的缺陷,包括形态上的异常,也包括细胞的异常.在我国各大城市,出生缺陷也是围产儿和婴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为了解我院产科围产儿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发现引起出生缺陷的相关因素,探讨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的干预措施,对本院产科出生的11047例出生缺陷儿进行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出生缺陷(BD)是指由于先天性、遗传性和不良环境等原因引起的出生时存在的各种结构性畸形和功能性异常的总称。它往往是导致流产、死胎、死产、新生儿及婴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为了解医院出生缺陷儿的发生水平及流行病学特征,为临床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笔者对我院近10年的366例出生缺陷围生儿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出生缺陷发生现状及相关因素。方法:对湖北省云梦县人民医院2010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的围产儿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年间云梦县医院的出生缺陷发生率分别为14.94‰、20.35‰、19.85‰、15.13‰、14.54‰,平均16.86‰,无明显下降趋势(P>0.05);前5位出生缺陷依次是先天性心脏病、总唇裂、神经管缺陷、多指(趾)和肢体短缩,相关因素是孕妇年龄(P<0.05)和婴儿出生季节(P<0.05)。结论:应该加强三级预防的力度,并对主要缺陷类型进行重点防控;在25~30岁女性选择在夏季受孕可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掌握海淀区地区性出生缺陷状况及变化趋势,为制定有效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1998年2002年海淀区户口产妇分娩的孕满28周至产后7天围产儿进行监测,出生缺陷填写“出生缺陷登记卡”,用SPSS10.0进行数据的录入和分析。结果海淀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0.14‰,孕妇城镇居民、文化程度低、年龄≥35岁、胎儿男性为出生缺陷的高危因素。围产儿死亡出生缺陷构成比为43.7%。出生缺陷发生率前三位为先大性心脏病、肢体缺陷、唇腭裂。结论海淀区5年出生缺陷发生率维持在一个稳定的状念,稍高于北京市同期水平。要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必须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必须抓好孕前检查、产前诊断和孕前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5.
最新统计显示,出生缺陷已经连续十年成为导数上海新生儿死亡的第一位因素。医学专家呼吁。要从源头上降低出生缺陷开展,胎儿先天性缺陷的产前筛查及诊断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当前出生缺陷已成为婴儿死亡的主要原因,超声检查是我国出生缺陷十预二级预防中的重要一环,随着超声仪器的不断发展和超声筛查技术的不断提高,能及时发现结构异常.准确地诊断胎儿畸形,已成为产前检查的首选方法.具有无创性操作,重复性好等优点,可观察各个孕期胎儿形态及结构改变,对临床具有重要价值,为降低出生缺陷率,对2640例孕妇行产前超声检查,共筛出35例畸形儿,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影响出生缺陷发生的相关因素,制定干预措施。方法以三级妇幼保健网为依托,选择了3所县级以上医院、6个乡镇医院为监测点,对1997年1月1日至2005年12月31日间在监测点出生的28632例围产儿进行了出生缺陷监测。结果发现出生缺陷儿195例,各年度的出生缺陷发生率分别为5.30‰、6.38‰、6.04‰、6.55‰、7.75‰、7.50‰、7.40%、7.21%、7.59%,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出生缺陷前五位分别是多指、唇裂合并腭裂、脊柱裂、先天性脑积水及无先天性心脏病;产妇年龄大于30岁是出生缺陷的高危因素,发生率为11‰;孕母的学历高低与出生缺陷儿发生率有明显差别,大专以上学历的发生率为2.61‰,而高中以下学历的发生率为7.05‰;出生缺陷儿死亡是导致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为降低出生缺陷儿的发生,要采取早期干预措施,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选择最佳受孕年龄,做好出生缺陷危险因素筛查与风险评估、孕前咨询、宣传教育、卫生指导,构建防治出生缺陷的长效机制,减少缺陷儿的出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我市围产儿出生缺陷的发生情况,分析其相关因素并研究干预措施。方法按照《中国出生缺陷监测实施方案》进行各项具体监测工作,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13291名围产儿中出生缺陷82例,出生缺陷检出率为61.70/万,其中出生缺陷的84.15%为单发畸形,发生率最高的前三位因素依次是:唇裂、多指(趾)畸形、先天性脑积水。城乡出生缺陷检出率为44.84/万、89.29/万,差异有显著性,男女婴出生缺陷检出率为63.69/万、59.32/万,差异无显著性。不同季节出生缺陷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产母年龄≥35岁是出生缺陷的高危因素,出生缺陷围产儿死亡占同期围产儿死亡的35.25%。结论需进一步普及优生优育知识的宣传,做好围生期保健工作,对重点人群、地区、高发畸形,采取针对性的三级预防措施,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提高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19.
吴婉林  蒋小亚 《贵州医药》2004,28(7):651-651
出生缺陷(brith defects,BD)严重影响人口素质,是导致孕早期流产及死胎、死产、新生儿残疾的重要原因。提高围产保健质量,降低出生缺陷婴儿的出生率,出生缺陷的监测及干预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和分析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的动态变化,为上级和有关部门制定和采取预防措施,提供决策依据。方法:按照“中国出生缺陷监测中心”制定的出生缺陷诊断及统计标准,对黄浦区2001年—2003年的围产儿出生缺陷资料进行分析,出生缺陷的诊断以出生后临床诊断与B超为主。结果:监测围产儿13155例,围产儿出生缺陷169例,出生缺陷发生丰12.8%。结论:加强优生优育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产前诊断的技术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降低围产儿死亡丰和出生缺陷发生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