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目的 探讨低血钾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包括肾上腺醛固酮分泌腺瘤(APA)、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IHA)]患者糖、胰岛素代谢中的作用。方法根据有无低血钾将178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APA 103例、IHA 75例)分为低血钾组和正常血钾组,2组均行3h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和卧立位醛固酮试验,观察血糖、胰岛素变化与血钾之间的关系。结果低血钾组血钾曲线下面积、胰岛素曲线下面积、空腹胰岛素水平均低于正常血钾组(P〈0.05,P〈0.01);低血钾组血糖曲线下面积、卧位醛固酮水平均高于正常血钾组(P〈0.05);低血钾组糖耐量异常者为75.3%,正常血钾组为48.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APA和IHA中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分别为38.8%、57.3%,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低血钾是导致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中胰岛素分泌下降的可能原因之一;应警惕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合并代谢综合征的情况,并及时纠正其可能存在的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2.
阮园  沈建国  童钟杭 《浙江医学》2006,28(4):269-271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是由于肾上腺皮质肿瘤或增生致醛固酮分泌增多,引起潴钠排钾、体液容量扩张而抑制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S)系统。临床上以高血压、低血钾为主要特点,最常见的分型包括有肾上腺醛固酮瘤(APA)和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IHA)。APA患者手术能够治愈,而IHA患者往往手术疗效不佳,多考虑药物治疗,因此进行术前分型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对外科手术后病理明确诊断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进行立卧位试验回顾分析,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延误诊断一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是肾上腺自主分泌醛固酮增多所引起的,以高血压、低血钾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综合征,年轻女性发病居多,是继发性高血压最常见的原因,临床上仅有高血压而无低血钾表现者极易漏诊。近期我科收治长期在院外按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的原发陛醛固酮增多症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刘丽萍 《中外医疗》2010,29(11):65-65,67
目的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临床特征、诊断方法及治疗措施加深认识,以便使患者得到早期正确的诊断以及合理的治疗。方法对12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复习相关的文献报道,进行讨论分析。结果患者血浆醛固酮浓度升高,血浆肾素活性下降,二者比值升高,均支持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诊断。患者手术后病理提示为肾上腺腺瘤,术后临床症状得到改善。结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是容易漏诊误诊的疾病,通常的诊断方法需结合临床特征、影像学及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诊断,提高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确诊率。大部分原醛患者经药物或手术治疗后,血浆醛固酮恢复正常,高血压得到有效控制,血钾水平逐渐升至正常。本病治愈率较高,复发率低。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应正确的早期诊断,明确病因,规范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早期诊断(附18例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的早期诊断及各型间鉴别。方法:对我院10a来收治的18例P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肾上腺皮质腺瘤(APA)11例、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IHA)5例、ACTH依赖型醛固酮增多症1例、混合型1例。结果:18例均有高血压,16例有低血钾。根据血、尿醛固酮升高,血浆肾素活性低,血醛固酮与血浆肾素活性比值(A/PRA)>400,安体舒通试验阳性等做出PA诊断。早期低钾表现明显,CT等影像检查呈单侧病变,直立位醛固酮不增高、应用外源性血管紧张素Ⅱ后反应缺乏主要见于APA患者,IHA与之相反。结论:高血压患者伴自发性低钾或给予利尿剂后发生难纠正的低钾,均应警惕PA;A/PRA>400是APA患者较可靠的筛选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不同血钾水平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简称原醛症)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方法: 入选原醛症患者359例,根据血钾水平分为正常血钾组和低血钾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相关血生化指标、超声心动图检查指标,采用社区人群功能状态测定量表COOP/WONCA评估两组原醛症患者的健康状况。 结果: 低血钾组血浆醛固酮浓度显著高于正常血钾组(P<0.01);两组间左室收缩末期直径(LVSD)、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VDD)、左室后壁厚度(LVPW)、室间隔厚度(IVS)、左室射血分数(LVEF)无显著差异(P>0.05);而低血钾组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显著高于正常血钾组(P=0.032);以LVMI为因变量行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血浆醛固酮浓度、血钾对LVMI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COOP/WONCA功能状态测定量表分数显示, 低血钾组体能、日常活动、健康变化、整体健康的得分显著高于正常血钾组(P<0.01),而情绪、社交活动、疼痛得分与正常血钾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低血钾原醛症患者整体健康状况低于正常血钾原醛症,需要重视对原醛症尤其伴低血钾患者早期积极药物及手术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PA的诊治水平.方法 分析总结18例P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PA的临床表现以高血压为主,其次为低血钾,B超诊断敏感性低,13例醛固酮瘤患者经手术治愈,3例醛固酮病患者及2例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经药物治疗病情稳定.结论 手术治疗可使醛固酮瘤患者得到治愈,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药物治疗效果良好,轻、中年高血压病人应严格进行PA的相关检查,防止误诊.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临床较为少见。常易误诊为愿发性高血压及低钾周期性麻痹。作自1984年以来曾遇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兹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诊治水平。方法:对26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该病病史长,早期无特异临床症状,易于误诊;CT对腺瘤诊断率为92%,B型超声仅为50%,手术治疗配合术前药物治疗效果好。结论:定位诊断应充分依靠CT,术前应行抗醛固酮治疗,可单纯行腺瘤摘除术。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10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临床分析中,肾上腺皮质单侧腺瘤8例,增生1例。一侧腺瘤合并对侧增生1例。10例均有高血压、低血钾、肾上腺定位检查阳性所见,24小时尿钾(8/10)增多、血浆醛固酮水平(6/6)增高,血浆肾素活性(4/6)受抑制。作者还重点对本症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的选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