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0 毫秒
1.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与防护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与防护措施及效果。方法采取对手术室护士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职业危害与防护的调查。结果各种职业危害因素都会对手术室护士造成职业危害,应加强自我防护意识和做好保护措施。结论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很多,应正确认识其职业危害性,通过总结和分析,增强了手术室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制定相应的护理防护措施,维护自身安全,使其身心健康得以保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及自我防护。方法充分认识手术室危害因素引起的职业危害。结果针对这些职业危害因素采取相应的防护,提高手术室护士自我防护意识。结论通过行之有效的防护措施可使职业危害降到最低,从而维持手术室护士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常见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以提高手术室护士职业的安全。方法对手术室护士常见的职业危害总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结果手术室护士要做到对生物因素、化学因素、X线照射、激光辐射、生理因素、心理社会因素的防范,避免不良情况的发生。注意自我身心调节,以健康的身体适应手术室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张莉 《淮海医药》2012,(4):366-367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及自我防护措施。方法通过临床实际情况和查阅资料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手术室护士面临的诸多因素的危害。结果对手术室常见的几种职业危害因素采取了有效的防护措施,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结论应加强手术室护士职业防护的教育和培训,尤其是年资较低的年轻护士,以提高手术室护士的职业防护意识。提供相应的防护用具,使防护措施落到实处,最终确保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健康。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手术室护士职业安全及防护措施。方法统计手术室内多种理化因素出现的危害性及工作人员身心因素产生的危害性,并制定相应防护措施。结果根据手术室职业危害因素,实施相关防护措施,有效提高职业安全性。结论基层医院手术室提高防护水平,使得护士增强自我防护意识,有效提高护士职业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向红归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1):335-337
目的提高县级基层医院手术室护士对职业危害因素的认识,提出防护措施,保证手术室护士的安全。方法通过临床观察、分析和总结,认识到手术室内存在多种理化因素的危害,也存在工作人员身心因素的危害。结果针对手术室各类职业危害因素,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及制定可行的、科学的管理方法。结论县级基层医院手术室通过加强防护知识和技巧的学习,树立自我防护意识,规范操作,确保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门诊采血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及其防护措施。方法抽取40名门诊采血室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掌握门诊采血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结果经过分析与总结,门诊采血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主要有生物损伤因素、物理性损伤因素、化学性损伤因素、社会心理因素等。防护措施:针对上述几种职业危害因素实施生物损伤防护措施、物理损伤防护措施、化学损伤防护措施以及社会心理因素防护措施。结论门诊采血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较多,护士应提高警惕,采取防护措施保护自己的生命健康与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士在手术室的职业危害以及自我防护的方法。方法采用调查分析的方法对我院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和防护措施进行分总结。结果所有被调查的手术室护士均有不同程度的职业损伤,并且手术室护士接受自我防护知识的培训较少,大多数护士不能做到较完善的防护措施。结论目前手术室护士对周围的损伤防护性差,应加强职业防护知识的培训教育,丰富专业知识和技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手术室护士面临的职业暴露危害因素分析,制定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方法总结分析手术室护士工作中存在的各种职业伤害因素,制定并落实防护措施。结果手术室环境中存在诸多影响手术室护士身心健康的有害因素,防护不当易引起职业性危害,采取积极的防护措施,可最大程度减少损伤。结论重视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安全防护教育与培训,规范人员行为,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立完善的防护措施,提高了手术室护士自我安全防护意识和自身防护能力,促进了护士身心健康,以尽量减少和避免各种职业危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作为从事特殊护理工作的群体,手术室护士工作时常暴露于多种职业危害中。本文对手术室护士的常见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性危害、社会心理因素等常见的职业危害进行分析探讨,并对相应的职业危害提出对应的防护措施。手术室护士需要保持身心平衡及良好的工作状态,高质量、高水平地完成手术的配合工作,做一名称职的手术室护士。  相似文献   

11.
手术室工作人员经常暴露于血液、体液、锐器、射线、有害气体等危险因素之中,国内外对护士的职业性危害及防护做了大量的研究,马来西亚学者Tan将护士的职业危害分为四类: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等。现将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对策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谈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淑兰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125-125,128
为了提高手术室护士对职业危害因素的认识,保证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安全。现分析手术室护士工作中遇到的危害,采取相应防护措施。有效的防护措施能减轻对手术室护士的危害。手术室护士通过加强自身防护知识和专业知识学习,提高专科技能和心理素质,大大保证了手术室护士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3.
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与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杰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112-113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的职业性危害,提高其自身防护意识.方法:对手术室护士的职业暴露、紫外线空气消毒、甲醛消毒、戊二醛消毒、吸人性麻醉剂废气、放射线、噪声等对人体健康存在潜在危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手术室护士职业具有高度危险性.结论:一定要充分重视由于消毒剂、麻醉、烧灼烟雾、医疗废弃物、噪声等对手术室环境的污染,提高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做到及时有效地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使职业伤害降至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14.
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与防范措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芦秀云  李霞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0):99+102-99,102
探讨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的因素及防范措施。在工作中找出了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的因素为工作压力、生理危害、有害气体、病毒感染的危害,笔者采取了相应的防护措施,增加了手术室护士的防范意识,提高了心理素质和技术操作能力,保证了手术室护士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5.
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及有效防护措施。方法调查分析我院手术室护士工作中遇到的职业危害问题并积极采取相应防护措施。结果运用有效防护措施,使护士身心伤害大大降低。结论应从思想上提高防护意识,降低职业危害,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身心健康的护理人员,热爱本职工作,胜任本职工作。  相似文献   

16.
杨蓉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7):284-285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职业安全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方法通过观察和资料查阅针对手术室常见的危害因素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结果正确的防护措施可以减少有害因素对人体的损伤。结论增强手术室护士防范意识加强防护措施力求将职业安全的危险因素降至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17.
<正>职业暴露是医疗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职业危害,其中护士的损伤率居首位,尤其以手术室护士表现最为突出。为了最大限度地做好手术室护士的职业暴露防护,作者分析了职业暴露的分类、危害和产生原因,并提出了具体的防护措施。1职业暴露的分类和危害1.1物理性职业危害因素:1锐器伤:手术室锐利器械的频繁传递,所以锐器伤是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的主要因素。我国是乙肝、丙肝感染的高发区,通过针刺伤或其他经皮方式暴霹于HBV、HCV和HIV病[1]  相似文献   

18.
李芳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1):153-154
目的:通过对手术室护士日常工作中的危险因素认知情况的调查,探讨相应的安全防护对策。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地4所医院中138名在岗手术室护士作为考察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对职业危险因素、职业防护现状及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将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手术室护士对职业危险因素的认知程度较高,但对某些职业性损伤认知程度较低,与之相应的防护行为有待提高。结论: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认知有待加强,科室应制定相关的防护措施,提供必需的防护用品,减少职业危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手术室环境对护士的危害及防护措施的可行性。方法通过临床观察和分析手术室环境存在的有害因素,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结果手术室内的多种有害因素都可通过相应的防护避免或减少对护士身心造成危害。结论减少或消除造成职业危害的各种因素是防护措施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游景红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3):684-685
鉴于产科护士工作的特殊性,产科人员经常暴漏在病原体、物理性、化学性等多种各种有害刺激造成的有害影响,本文通过对产科护士职业危害因素进行调查,从机械性损伤、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等综合分析,并提出了相关防护措施,认为净化职业安全教育,提高防护措施,预防感染及针对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的防护,同时加强心理调节,提高适应能力,可减少职业危害因素损伤,最大限度地保护护士和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