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何重荣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3):209-210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09年3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5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并与同期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的41例患者进行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方面,人工股骨头置换组患者较为优越,两组对比P>0.05,差异性不大,无统计学意义;全髋关节置换组翻修率(3.4%)明显低于人工股骨头置换组患者(14.6%),两组对比P<0.05,有显著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全髋关节置换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2%)明显低于人工股骨头置换组(17.1%),两组对比P<0.05,有显著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在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方面不如人工股骨头置换组,没有明显优势,但是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远期疗效较为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和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5~2009年我院收治的109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髋关节置换组和股骨头置换组,其中,髋关节置换组57例,股骨头置换组52例,比较这两组患者手术持续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早期并发症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手术持续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等情况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arris评分和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并发症明显小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相比较,前者疗效佳,并发症少,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比较全髋关节置换和人工股骨头置换在治疗老年人股骨颈股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治疗的135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人工股骨头置换组62例患者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而全髋关节置换组73例患者则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过程中的失血量、手术后的早期并发症及远期疗效等。结果全髋关节置换组的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人工股骨头置换组,但在失血量和手术时间上远远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组,而在早期并发症和住院时间等方面,两组患者之间的差距不具有显著性。结论全髋关节置换和人工股骨头置换在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上各有优缺点,应充分考虑患者的实际情况来采用相应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
刘瀚霖  汪晖 《北方药学》2011,8(9):61-62
目的:对比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与股骨头置换术用于股骨颈骨折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6年5月~2011年3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全髋关节置换组和人工股骨头置换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的并发症情况及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Harris全髋关节评分,综合评价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优劣。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组,术后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均逐渐恢复,但全髋关节置换术组1个月、3个月、6个月的Harris评分均明显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组,P值均〈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均是临床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但究其综合疗效来看,全髋关节置换术较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骨折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 将94例住院治疗的有移位的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两组,全髋关节置换术组和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组各47例,并比较两组疼痛、疗效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全髋关节置换术组远期临床疗效优于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组,术后并发症和疼痛的发生率均低于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组,差异显著.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远期临床效果优于双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相似文献   

6.
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 ,分析信宜市中医院收治的65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结果动力髋螺钉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短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组,P<0.05,全髋关节置换治疗组股骨头缺血坏死、股骨颈缩短、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动力髋螺钉治疗组。结论股骨颈骨折患者恢复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分别采用骨水泥人工半髋和全髋关节置换进行治疗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86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按照手术治疗的不同将其分为骨水泥人工半髋关节置换组(甲组)与骨水泥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组(乙组),各4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治疗的优良率等之间的差异。结果甲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均少于乙组(P<0.05);甲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治疗优良率略低于乙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疗效略好,较适合于身体状况较好的患者,骨水泥人工半髋关节置换适合于体条件较差者。  相似文献   

8.
李云鹏 《黑龙江医药》2012,25(5):766-768
目的:探讨内固定、人工股骨头置换和全髋置换在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中的价值。方法:对2008年1月~2011年10月收治的112例60岁以上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了随访研究,比较闭合复位内固定、人工股骨头置换和全髋置换术在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1年的功能评价、并发症以及二次手术率方面的差异。结果:闭合复位内固定组的手术时间、失血量、住院时间均为最低(P<0.05),但卧床时间最长,并发症和手术翻修率最高,术后1年随访功能最差;全髋置换术卧床时间短,并发症和手术翻修率低,术后髋关节功能最好,但手术创伤较大,对患者身体一般状况要求较高;人工股骨头置换的手术创伤比全髋置换稍小,但并发症发生率、手术翻修率较高,术后功能比全髋置换差。结论:全髋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特别是活动能力要求较高、期望寿命较长和身体一般状况好的老年患者,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并分析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 在本院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间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中随机选取66例纳入此次研究,分为两组,A组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B组则采取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各33例.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提示A组更为理想(P<0.05),两组治疗优良率则显示B组更为理想(P<0.05).结论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各具优点,前者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更小,而后者的远期疗效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股骨头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股骨颈骨折的老年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再手术率。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股骨头置换术组优于全髋关节置换术组(P<0.05);随访时间最长49个月,最短24个月,全髋关节置换术组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股骨头置换术组(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组临床疗效优于股骨头置换术组,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较股骨头置换术组差,临床上可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移位的头下型股骨颈骨折的中期疗效及生存质量。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某院入院并且确诊为头下型股骨径骨折的患者共130例,利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使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观察组使用全髋关节置换术,观察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髋关节功能的康复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经过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实施,各项指标都明显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观察组患者优良率为96.92%,对照组患者优良率为69.23%,观察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54%,采取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3.85%,全髋关节置换术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结论:在老年移位的头下型股骨颈骨折治疗中,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效果要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治疗效果,不仅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还可以加快关节功能的恢复,有效提升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临床疗效比较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髋关节置换术与骨折内固定术治疗新鲜移位的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发生新鲜移位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95例,随机分为内固定组47例和髋关节置换术组48例.内固定组行经皮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髋关节置换术组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评价手术疗效,观察术后早期并发症、远期并发症及再手术情况.结果 内固定组手术时间较髋关节置换术组短,术中出血量较髋关节置换术组少(P<0.05),下床活动时间较髋关节置换术组晚(P<0.05),2组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固定组Harris评分优良率显著低于髋关节置换术组(P<0.01).2组早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内固定组股骨头缺血坏死及骨不连的发生率显著多于髋关节置换术组(P<0.01);内固定组再手术率远高于髋关节置换术组(P<0.01).结论 老年新鲜移位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可获得较好的近期和远期疗效,减少并发症及再手术率,提高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比照。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8年5月9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组。对照组开展半髋关节置换手术,观察组开展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分析效果;手术出血总量以及手术所需时间、恢复髋关节功能的时间;施术前后患者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状态、Barthel指数、视觉模拟疼痛分数;股骨头坏死以及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效果、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状态、Barthel指数、视觉模拟疼痛分数、恢复髋关节功能的时间、股骨头坏死以及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和对照组比较有优势,P0.05。而观察组手术出血总量以及手术所需时间均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4.
王虎 《现代医药卫生》2014,(10):1510-1511
目的观察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对比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8年5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60例,其中A组(32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B组(28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B组,而B组的术后独立拄拐行走时间却明显长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髋关节功能评分基本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基本相当,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具有操作简单、手术创伤较低、手术时间较短且并发症发生率低,有利于高龄患者术后早期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人工股骨头置换和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86例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人工股骨头置换组和内固定组。观察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下地时间、住院时间、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与人工股骨头置换组比较,内固定组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缩短45.2%和24.9%,出血量减少35.4%,而下地时间延长了338.5%,在统计学上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术后1年人工股骨头置换组优良例数为35例(占85.4%),而内固定组仅为30例(占66.7%)(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更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对比全髋关节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8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和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等均要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也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股骨颈骨折的老年患者群体中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效果要明显显著于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但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可有效降低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因此,临床中选择治疗术式时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中国医药科学》2019,(22):254-256
目的探究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双极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效果差异。方法择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38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顺序为依据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9例。对照组患者行全髋关节生物型假体置换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双极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对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治疗后Harris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相比对照组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均具有良好的短期疗效,但是全髋关节置换术远期并发症风险低,髋关节功能恢复更理想,而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术创伤小,住院时间短,因此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疗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髋关节置换与单纯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情况.方法 分析本院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60例的临床情况,依据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全髋关节置换组30例和单纯股骨头置换组30例.结果 全髋关节置换组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术后疼痛和术后功能均优于单纯股骨头置换组,同时全髋关节置换组股骨头缺血坏死、股骨颈缩短、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全髋关节置换组,P 〈 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功能和疼痛效果较理想,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老年股骨颈骨折应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与股骨头置换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6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80例,将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40例作为对照组,将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40例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引流量和术中出血量均小于研究组,研究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研究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0.00%,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对照组优良率为87.50%,研究组优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个月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为(15.26±3.41)pg/mL,白介素-1(IL-1)水平为(3.26±0.81)pg/mL,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较低(P<0.05);研究组中2例发生并发症,其中切口感染和下肢静脉血栓各1例,总发生率为5.00%;对照组中有10例出现并发症,其中下肢静脉血栓4例,切口感染3例,髋部疼痛2例,关节脱位1例,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 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中采用股骨头置换术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均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但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给患者造成的创伤小,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炎性反应改善更为明显,并发症更少,具有更好远期疗效,临床可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合理选择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并评价人工骨头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及选择。方法选择从2005年1月至2009年10月住院治疗病例中,年龄,性别,随访时间及术式均相仿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48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5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种术式的住院时间,早期并发症相仿。中远期并发症,再手术率,人工股骨头置换组高,全髋关节置换组手术创伤大,但术后随访功能优良率较佳。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适合高龄或全身情况较差者。全髋关节置换术适合活动较多的老年移位的头下型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