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中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寒、热、温、凉四气,是以气味而成其性。同一药物,又可因炮制方法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性味功效。清·徐大椿《制药论》曰:“凡物气厚力大,无有不偏,偏则有利必有害,始取其利而去其害,则用法以制之,则药性之偏醇矣。”故临床用药时,或取其偏、或制其偏,以发挥最佳疗效。药物的炮制方法有制其形、制其性、制其质、制其味之不同,兹分述其与临床药物疗效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中药是我国医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衍做出了重要贡献。中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人民防病治病的重要武器。中药的性能和作用无有不偏,偏则利害相随,不能完全适应临床治疗的要求,这就需要通过炮制来调整药物的性能,以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中药炮制就是根据中医药理论,根据辩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临床使用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对中药加工的技术。没有经过正确、合理炮制的中药其临床疗效和安全都难以保障,本文就中药炮制的目的及与临床疗效的关系予以介绍和浅析。  相似文献   

3.
何俊标 《当代医学》2008,14(23):146-147
由于中药材大都是生药,其中不少药材必须经过特定的炮炙处理,才能更符合治疗需要,充分发挥药效.正如前人所说:"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性味反失."所以说炮制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药效,而少数毒性药和烈性药的合理炮制,更是确保用药安全的重要措施.因此不同的炮制方法对中药的临床疗效影响非常之大.  相似文献   

4.
由于中药材大都是生药,其中不少药材必须经过特定的炮炙处理,才能更符合治疗需要,充分发挥药效。正如前人所说:“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性味反失。“所以说炮制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药效,而少数毒性药和烈性药的合理炮制,更是确保用药安全的重要措施。因此不同的炮制方法对中药的临床疗效影响非常之大。  相似文献   

5.
由于中药材大都是生药,其中不少药材必须经过特定的炮炙处理,才能更符合治疗需要,充分发挥药效。正如前人所说:“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性味反失。”所以说炮制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药效,而少数毒性药和烈性药的合理炮制,更是确保用药安全的重要措施。因此不同的炮制方法对中药的临床疗效影响非常之大。  相似文献   

6.
中药芳香药,多是—些含易挥发成分的药物,如薄荷、紫苏、藿香等。中医对芳香药,是“取其气而不取其味”。所谓“取其气”,就是由其所含挥发性有效成分来起治疗作用。而挥发油常是此类药物的一些主要有效成分。挥发油的特性是,在水中溶解度较低和易于挥发。所以,芳香药在煎煮过程中,往往会有一部分挥发油损失,如果煎煮不得法,则损失更多而影响疗效。中医用药,很注意煎制方法,煎药方法得当与否,直接影响疗效。对芳香性药物,在汤剂或煎剂处方中标明“后下”,即在其它药物将要煎好时再加入同煎,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挥发油的过多损失。但按目前煎服药用法,则常是将处方中所有药物连同芳香药一起煎煮,这样自然会有较多挥发油损失而不能很好地  相似文献   

7.
用药配伍时要掌握一定的用药法度,相须使用则应注意以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合用,如麻黄配桂枝;相使配伍则强调主药和辅药,如黄芪配茯苓;相杀配伍主要是降低药物的毒性,而又能增强药物的作用,如小半夏汤中的半夏配生姜;相反可以为寒热性质相反的药物配伍应用,取其相互制约,相反相成之效,如麻杏甘石汤中的麻黄配石膏。另外尤须注意,药物的剂量可以影响主治病证,如小承气汤、厚朴三物汤和厚朴大黄汤。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还包括中药材的品种、产地、采集时间、贮藏方法、炮制方法、剂型、给药途径、剂量以及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病情等。  相似文献   

8.
不容忽视中药的炮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炮制是根据医疗和制剂的需要,使其在防病治病中发挥更好的疗效而进行的加工处理的方法.中药绝大部分是植物、矿物、动物等原生药材,一般不便直接应用,有的药材还具有某些偏性、毒性或副作用,必须经过适当的加工处理,才能达到预期的医疗效果.炮制与否或是否认真炮制,密切关系到药物的质量及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作为药工人员必须予与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中药的炮制、贮存和合理应用,直接影响到中医临床的效果。如药物炮制得法,贮存良好,使用合理,不仅能达到预期治疗目的,而且可以节约药物;反之,则有药不中的之虞,造成药物浪费。笔者从事中药工作20余年,现将自己对中药材炮制、贮存和应用的粗浅体会介绍于下。加工炮制要依法中药材取自植物、动物、矿物,其中的绝大多数经过加工炮制,可以降低或消除药物的不良反应,改良和缓和药物的性能,增强药物疗效,更好地满足  相似文献   

10.
<正> 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中药理论,按照医疗调配、制剂的不同要求以及药材的自身性质,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炮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临床的疗效。通过炮制可以改变药物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的性能,处方用药方能收到最佳疗效。 中药炮制主要包括药物采集后的净选加工处理和炮制成临床用药品,前者要求是适时和适度,如茵陈、苏叶、青蒿、大青叶等芳香类药物采后当及时摊开阴干,防止曝晒,反之不是发霉变质,便会因挥发油散失过多而降低药效,而非用药部分的去除却要因药而宣,其中包括去皮、头、毛、去心等达到药效专宏,或减轻药物的毒副作用,如莲子应去蕊而肉芯分开,肉能健脾  相似文献   

11.
中药炮制是中药直接用于临床前的必要加工措施,中药大多是生药,必须经过一定的炮制处理才能用于治疗,才能发挥其药效。因此根据不同药材的性质和治疗要求,必须采取不同炮制方法,有的药物不但需要加适宜的辅料还需注意操作,掌握恰当的火候。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性味反失。炮制是确保疗效和用药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中药的炮制与临床疗效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中药的炮制是根据中医中药的基本理论 ,中医临床用药的要求而制定的。其目的在于降低毒性 ,改变药性 ,提高治疗效果 ,保证药材质量及用药安全等 ,从古到今 ,历代医药学家对中药炮制均作了研究、探讨和总结 ,从而丰富了炮制的知识和理论。宋代《太平圣惠方》说 :“炮制失其体性……虽有疗疾之名 ,永无必愈之效 ,是以医者 ,必须殷切注意。”这充分说明炮制与中医临床的关系 ,并提醒医生必须十分注意中药的炮制。明代医家陈实功说 :“凡药必遵《雷公炮炙》入药 ,乃效 ,如未制 ,生药入煎 ,不为治病 ,反为…  相似文献   

13.
中药的有毒、无毒是中药的基本性能之一。古人在长期的应用实践中对中药毒性的认识及采用相应方法处理 ,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 ,保证用药安全有效的经验是非常宝贵的。近些年来 ,广大中药工作者对中药炮制制毒作用机理的研究作了大量的工作 ,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笔者归纳起来 ,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1 加热炮制降低毒性有的药物虽有较好的疗效 ,但因毒性太大 ,临床应用不安全 ,通过加热炮制除去或挥散部分有毒成分 ,使有毒成分的含量降低而降低其毒性 ;有的破坏或改变结构 ,使有毒成分消除或含量降低 ,从而扩大临床安全用药范围。其制毒机…  相似文献   

14.
《沈氏尊生书》为清代沈金鳌所著,沈氏重视经典方剂的运用,重视药物性味和炮制,善于阐发药物之精义,根据疾病的发作时间及时令用药,善用引经药以提高临床疗效,并自制诸多方剂供后人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中药临证实用小运用比较法,就忙把两味或两味以上的药物,根据它的性味、功用、主治,结合药物来源、药用部位、炮制方法等加以比较分析,找出共同点和不同点,区分它们的异同,从而掌握每味药的一般性能和特殊功用,以便临证用药更具有针对性。这样不但能避免因中药数量多、别名乡。加减变化多而导致认错、说错和写错,而且还能提高临床疗效r现不揣钱陋,试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比较。一、性味动用的比较性味是指中药的四气(性)五味而言,功用则是指药物对疾病的治疗作用。中药的性味是指导临床用药的重要理论依据,比较分析某些性味相…  相似文献   

16.
炮制对中药所产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原药材经过炮制后 ,不仅可以提高疗效 ,减弱或除去毒副作用 ,而且还能便于服用和制剂。笔者现将炮制对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生物碱类”、“甙类”药材所产生的影响简述如下。1 炮制对药物“四气五味”的影响四气五味是中药的基本性能 ,炮制可以改变这种性能。如黄连本为大苦大寒之品 ,经过产温的姜汁炮制后 ,其苦寒之性大为降弱 ,这种制法是以热制寒 ,可以抑制其偏性 ,称之为“反制” ;若用胆汁制黄连 ,则更增强黄连苦寒之性 ,这种使寒者越寒的制法称这为“从制”。又如生甘草 ,药性偏凉 ,能清热解毒 ,用蜜…  相似文献   

17.
中药炮制是在祖国医学药性理论指导下进行的.通过炮制从相得、相扶、相约三个途径达到性味损益,使之充分发挥疗效,更好地适应辩证的用药需要。中药是以植物药为主,含有多种有效成份和多方面的生理作用。炮制能使药物的某些生理作用突出地发挥出来,并能消减抑制另一些药理诈用。过于寒凉的药物、过于温燥的药物、过于攻伐的药物、过于滋赋的药物,都有害于人体的脏腑气血。使用不同的炮制方法.使偏者超纯,使烈者趋缓,或制其形,或制其性,或制其味,或制其质。l增强疗效:汤药是药物在水和热的条件下制备而得的,复方中的药物能均匀…  相似文献   

18.
中药饮片既是中医临床汤剂处方药的组方基础,又是中药制剂生产原料药的来源.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用药的安全有效。其质量的优劣取决于产地、种植加工。中药炮制,系指将中药材根据中医理论及其本身的性质,经过净制、切制或炮制等操作工艺,加工制成的饮片或炮制品,以适应医疗、调剂和制剂的需要,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故对疗效起着极大作用。  相似文献   

19.
李翠珍 《基层医学论坛》2014,(11):1444-1445
目的:探讨水蛭的炮制和临床应用。方法根据临床经验和相关文献资料探讨水蛭各种炮制方法对临床用药的影响。结果随着炮制水平的提高和炮制工艺的改进,最大程度地保留了药物的有效成分,提高了临床效果。结论水蛭作为经典的破血逐瘀药,临证应用广泛,近代研究对其生品及制品的临床疗效有不同看法。不同炮制方法会影响水蛭的有效成分,净制法对有效成分破坏最小。水蛭临床主要以其活血化瘀功效用于抗凝,抗血栓方面,疗效好且不良反应小,值得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中药炮制和临床疗效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从对药物的净选、使用不同的加工炮制方法改变药物性能(如四气五味)、加入不同的辅料等方面进行阐述分析炮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结果与结论炮制之后的中药可以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