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可是现在的孩子都喜欢得到别人的夸赞,而吝惜去夸赞别人。该如何让孩子学会主动的、发自肺腑的去夸赞身边的小伙伴与朋友呢?我开始煞费苦心的想法子。  相似文献   

2.
我有一本小册子,上面是成家20多年来大部分的人情债记录,每次看到,总是感叹时间流逝太快,也不免会有一些感动。这上面,有我们结婚时亲戚朋友送的彩金;有生女儿时收到的礼金;家里人生病别人来探望时送的礼品和钱等等。当然其中大部分我都是有机会还情的。但是,这本册子上的有些人,特别是一些长辈在我孩子结婚时送了厚礼,而他们的孩子早已结婚.好像一时没什么机会还,欠着人情的感觉让我心里总是不踏实。请拉拉编辑帮我分析分析。  相似文献   

3.
说服自己     
这个世界,最难说服的,是我们自己。说好了休假,却为一笔买卖,取消了酝酿已久的行程;说好要看淡得失名利,同事一升迁,心里便又禁不住暗潮汹涌;说好要关心健康了,却只在去医院看一回病人、去殡仪馆送一次逝者后,勉强坚持几天;说好要  相似文献   

4.
午饭时间,我在办公室不经意地哼唱歌曲,突然有好友大惊小怪地说,唉,怪了,我也正在心里唱这句呢?我自己也纳闷,这首歌明明是一首老歌了,很久没有人唱了,我怎么突然就想起了这首歌?而且同事居然也和我想到一起了?最近连续几次出现这样的巧合。不是我突然唱出了别人的“心声”,就是别人莫明其妙地唱出了我的“心声”。难道人与人之间真的有心电感应?人们常常有这种经验:有时正在谈论或者你刚刚想到一个人,这个人就出现了。于是,我们就感叹:真是“说曹操,曹操到”。如何从心理学角度来解释这类巧合现象呢?人们往往会轻易地忘掉一百次失败的预言,…  相似文献   

5.
<正>很多自卑者并不是瞧着别人都觉得好,反而觉得这个人很差劲,那个人也不好,可一旦有机会与之比较,又发现自己连他们都不如,岂不是更差劲,于是产生了浓浓的自卑情绪人人都自卑。形成自卑的过程大约有两种,一是在小时候跟成人的比较过程中,都有不如成人的深刻体验;再加上某些不太利于成长的环境,自卑的状态就可能凝固在心里。二是每个人对自己的事情都比较了解,对别人的事情比较不了解,在自己的视野下,神秘的那边被不自觉地赋予了一些同样神秘的力  相似文献   

6.
于炳绅 《长寿》2011,(5):27
现实生活中劝别人好劝,轮到自己就难了,我想这既有旁观者的清醒,也不排除旁观者的"站着说话不腰疼"!其实,真正解开自己心里的疙瘩,最后都要经过"自我看开"这一关。否则,任凭别人如何苦口婆心,也是徒劳。  相似文献   

7.
田治江 《长寿》2015,(2):25
在每个人的一生中,不但自己时刻需要别人的帮助,而且自己也会去帮助别人。别人帮助了自己,要知道感恩,这一点可能许多人都能做得到。相反,自己帮助了别人,却不能以恩人自居,这是许多人都做不到的。在江阴祝塘,有一位化名为"炎黄"的人,27年来一直给敬老院、希望工程、地震灾区汇款,人们始终都在寻找着这位做善事不留名的好人,但未有结  相似文献   

8.
身为女人,或许有太多的痛苦在为难着自己,人家的男朋友又有车又有楼,自己的男友却连个十平方的小单间都没有;别人的老公对老婆呵护有加,每天晚上过九点没到家必有电话问安,在家洗衣做饭任劳任怨,视老婆为掌上明珠;自己的老公即使自己加班到了晚上十一点连个信息都没有,回到家里,大老爷们似的坐着,还要你送汤送水的伺候他;别人也是年纪轻轻小女孩一个,可已经拿着高薪,身居要职;自己也老大不小了,却还是普普通通拿着低薪的小卒子一个,这样一来,便生出许多的不平衡,心里也不由得痛苦起来,总是在怨自己为何如此命苦,别人为何如此好福气?整天没有了快乐,心里都由那些烦恼的事情塞着!  相似文献   

9.
《健康》2008,(5)
有一位在文艺机构里兼任义工的小姐,工作认真,做事周到,脸上经常有微笑,一看就知道是善良的女子。有一次,我当面夸赞她善良。她笑着说:"如今人们恭维女子,如果那女子有几分好看,就夸奖她漂亮;若是丑得无法说漂亮,就说她聪明;聪明也实在说不上,就说她能干;连能干也显然不对,这才说她善良。所以,善良是其他优点全部说不上的时候,才派上用场的一  相似文献   

10.
最近,我收到一位远方读者的咨询信,她在信中写道“:在别人看来,我是一个随和温柔的女人,但在丈夫面前,我非常争强好胜,因为在我看来,在爱自己的人面前逞强,是上帝赋予女人的特权。我们的婚姻一直保持着这种姿态,我也习惯了这种姿态。可一个周末晚上,我们因一件小事争执起来,他没有像往常那样对我百依百顺,而是强行把我压在身下,于是我们有了一次截然不同的高潮体验。过去他总是对我小心翼翼,而这一次他特别自主,特别任性,我也特别顺应与服从,我们两个人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与快乐。当我们筋疲力尽地拥在一起时,已经完全忘记了这种高潮体…  相似文献   

11.
一份来自于离婚原因的调查报告表明,在导致夫妻关系恶化的众多因素中,挑剔、猜疑和揭短是夫妻和谐与美满的敌人。 挑剔,就是吹毛求疵,“鸡蛋里面挑骨头”,它对被挑剔者的心理损害相当大。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誉”,这是人们正当的心理需要,夫妻之间也是如此。自己辛辛苦苦、好心好意做一件事,得到的回报不是肯定和赞扬,反而是横挑鼻子竖挑眼,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心里只能是不快、委屈,甚至恼怒。好挑剔常见的原因有二:一是自以为是,总觉得比爱人高明,因而喜欢指手划脚、挑三拣四。二对爱人的期望过高,脱离实际。如果能把自己与爱人的关系摆正摆平,就不会再百  相似文献   

12.
二月七日是农历的正月初一,也是我们大家俗称的“大年”。每到这个时候,人们都希望把自己打扮的干净漂亮。这除了让别人看起来精神,也是为了祈盼来年的日子都象过年这几天一样精干而负有朝气。前一个月开始:人们往往在此时就开始准备年货了。如果您是一位负责家人衣食住行的主将,不妨现在就留心  相似文献   

13.
不知为何烦躁不安,总是唉声叹气。这时,心里很可能正在为“谁都不认可我”而烦恼。其实一句“你已经很努力”就足够了,可是,却没有人对你这样说。 不是每件事情都能得到别人的认可 在日本,“因努力而得到认可”是一种基本需求,因为这能带来安全感。然而在现代社会,与过程是否努力相比,结果更受到重视这一西方思维却逐渐成了主流。  相似文献   

14.
《药物与人》2012,(7):45-45
编辑同志:我今年21岁,一直有个难以开口的毛病,从小就会尿床,成年后依旧有,有时候是好几个月一次,但这段时间有点变多了,一个星期就尿一次床。这让我觉得很不好意思,心里有很大的负担,我不敢和其他任何人同床睡,深怕我这个怪毛病被别人知道。我不知道这是怎么了,医院我也不敢去,所以想询问你们,这是不是一种疾病,该怎么治疗?  相似文献   

15.
王举芳 《保健医苑》2014,(11):55-55
<正>老公是个缺少浪漫气质的人。我们谈恋爱的时候,他从来没有送花给我,也没有给我买过什么小礼物。看着别人的男朋友又送花又时不时搞点小惊喜什么的,我心里充满了羡慕,可是老公依旧是不解风情,也不理解我的小脾气是"吃醋",为此,我没少和他吵嘴。隔壁宿舍的学姐曾意味深长地对我说":男人嘛,是需要好好调教的,你没听说吗?男人就像一把琴,能演奏出什么样的曲调,全看你这个琴手的水平了。"我暗暗下定决心要培养老公的浪漫气质,没事就和他说谁的男朋友送什么礼物了、谁的  相似文献   

16.
正您好!最近一段时间有件事让我感到很苦恼,起因是我妈时常因为一点小事跟邻居发生冲突,我在上班时好几次被叫回家处理问题。导致冲突的原因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基本上都是我妈觉得别人占了她的便宜,她吃亏了,然后就跟别人起了冲突。我劝了她好几次,大家都住在一块儿,今天你借我一根葱,明天我借你一头蒜,这都很正常,有时候别人借了东西忘了还也是常事,也说不上谁吃亏了,没必要这么斤斤计较。可我妈闲着没事的时候就会琢磨这些事,想多了又觉得自己吃亏了,要找机会讨要回来。  相似文献   

17.
有些人觉得上了岁数钙流失是正常的,补了也不吸收.其实不然,补钙是人们一生都需要坚持的事.年龄大了补钙,不是补回以前丢失的钙,而是防止钙再流失.年纪大了,钙还能补得进去吗?用对方法就可以.  相似文献   

18.
<正>Q我的工作拖延症越来越厉害了,手头的任务每次都是到最后时刻才有紧迫感,似乎在手忙脚乱中才能找到工作的状态。我知道这样不好,尤其是会招致合作的同事或领导反感,但是不到最后关头我就提不起干劲,甚至别人一催问工作的事情我就会从心里抵触。这可怎么办?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你的职场拖延执行是因为你已经不喜欢手头的工作了,还是觉得那些工作没必要做,或是你本就是个缺乏规划的人?  相似文献   

19.
医生为人们的健康服务,但他们自身的健康却受到更多的威胁。他们每天接触高常人数倍的致病菌和病毒;急救、长时间的手术、夜间值班等工作使他们无法保持正常的生活起居规律;一针一药都维系病人的健康甚至生命,因此每日如履薄冰,压力巨大;长期举目病态愁容,看多了脓、血、畸形的肢体、病变的组织……这些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医生的身心健康。可以说,医生是最需要健康关爱的人群之一,但事实上他们在这方面得到的关爱却很少,原因就在于他们是医生。他们懂得人体解剖、生理、病理、诊断等很多知识,人们在健康这一问题上仰视他们,相信他们能解除别人的病痛,更能维护自身的健康,且医生的同事都是医生,  相似文献   

20.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北宋诗人王安石这一著名诗篇,把人们在春风明媚的新年到来时辞旧迎新、祈盼幸福的喜悦心情描绘得淋漓尽致。是的,站在新的一年的门槛前,人人心里都会涌动着一种春潮般的激情。这是人类思维活动的自然体现,反映了人们对过去一年的怀念和对新的一年到来时的遐想。同样的,值此新年到来之际,我们编辑部同人也都心潮澎湃,激情满怀,“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祝愿全体读者健康长寿,洪福永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