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保健与生活》2013,(1):I0024-I0024
耳呜指人们在没有任何外界刺激的情况下所产生的异常声音感觉,是听觉系统的一种错觉。现代医学认为,噪声、过度疲劳、睡眠不足、人体衰老、耳部疾病、血管疾病等因素,都会导致人体听神经功能失调、内分泌紊乱、内耳供血异常、内耳炎症等,  相似文献   

2.
正人类能够听到声音,需要经过两个过程。首先,声波从外界经过外耳、中耳传递到内耳,这是声音的传导过程。其次,内耳的毛细胞感受到声波的震动后,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经过听神经等的传递到达大脑皮层,并产生听觉,这是声音的感知和神经传导过程。如果病变导致第一个过程出现问题产生的听力损失为传导性耳聋而第二个过程出现问题,产生的听  相似文献   

3.
发声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必须经过人的外耳、中耳和内耳,然后再通过听神经传给大脑的听觉中枢后,才会使人听到声音。这个过程中的任何一个或几个环节出了毛病,听觉都会发生障碍,俗称耳聋。 耳接受声音的装置大致可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负责把声音传导过来,包括外耳道、鼓室和咽鼓管,叫做传音装置。另一部分负  相似文献   

4.
目的:根据骨传导原理,采用矩形压电双晶片作为声振动元件,将音讯信号转变为振动信号,经由脑颅骨刺激听神经使人产生听觉,设计压电骨传导听觉装置。方法:利用有限元对矩形压电振子进行仿真分析,提出矩形压电振子支撑方式及结构参数的优化方案,提高装置在听觉低频信号区域发声效果。对矩形压电骨传导听觉装置进行实验测试,得此结构装置的测试曲线和性能参数。结果:实验研究表明,矩形压电骨传导装置能很好实现骨传导听觉装置的功能。结论:应用仿真分析矩形压电振子的振动位移及基频、阻抗等特性结果,作为骨传导听觉装置结构尺寸的参数,所制作的样机与电磁式骨传导听觉装置对比测试表明,矩形压电双晶片的骨传导听觉装置具有效率高、结构简单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社会中,助听器已成为听觉障碍者不可缺少的听觉辅助器具。所谓听觉障碍,就是听力发生问题,听不清或听不见声音。我国人口众多,听觉障碍者为数不少。据1987年调查,我国0-14岁的聋儿有182万人,而且每年以2~4万的速度递增。而老年人需要配戴助听器的则更多。我国老年人口已达1亿,据估计,需要助听器的在一千万以上。 听觉障碍通常可分为两大类:传导性和感觉神经性。传导性是声音传导路上某个部位的功能出现障碍,可发生在外耳或中耳,或两处同时发生。感觉神经性较复杂,涉及到  相似文献   

6.
人的听觉是靠声音的传播和内耳的感音以及神经传导、大脑皮层综合分析来完成的。若发生传导和感音神经性耳聋,孩子失去听觉,就不会模仿大人说话,变成哑巴。因此,特别要注意保护幼儿听力。  相似文献   

7.
<正>耳鸣是一种与外界刺激无关,患者产生异常声音感觉,表现为听觉功能紊乱的常见症状。耳鸣的发病原因比较复杂,它与疲劳、睡眠、月经周期、情绪因素、炎症、外伤、肿瘤、激素和神经递质、头部血液循环状态及内耳缺血缺氧状态等都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8.
《保健医苑》2012,(6):55
<正>耳鸣是指在没有任何外界刺激条件下产生的异常声音感觉。科学界目前尚未查明耳鸣的形成原因,不过耳鸣患者处理听觉信息的大脑区域——听觉皮层通常都有损伤。德国研究人员称,个性化设计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儿迁延性黄疸对脑神经功能产生影响的关系问题。方法:对281例迁延性黄疸的高危儿及无黄疸的高危儿对照组通过反应黄疸对脑神经毒性作用的敏感指标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结果进行资料整理和统计分析。结果:迁延性黄疸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传导延长的比例明显高于无黄疸组,且随黄染波及的范围增大而增高;另外黄疸组男孩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传导延长的比例高于女孩,经卡方检验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虽然无明显的神经症状,增高的胆红素特别是间接胆红素对脑神经功能会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应重视小儿迁延性黄疸并给予积极干预,防止小儿脑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儿迁延性黄疸对脑神经功能产生影响的关系问题.方法:对281例迁延性黄疸的高危儿及无黄疸的高危儿对照组通过反应黄疸对脑神经毒性作用的敏感指标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结果进行资料整理和统计分析.结果:迁延性黄疸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传导延长的比例明显高于无黄疸组,且随黄染波及的范围增大而增高;另外黄疸组男孩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传导延长的比例高于女孩,经卡方检验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虽然无明显的神经症状,增高的胆红素特别是间接胆红素对脑神经功能会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应重视小儿迁延性黄疸并给予积极干预,防止小儿脑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外部性脑积水患儿进行脑电图、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分析其脑神经电生理功能。方法:使用MEB-7102型诱发电位仪、LQWY-N8型脑电图仪对370名脑积水婴儿进行检查。结果:49.5%的患儿脑电图异常,存在脑细胞功能障碍,66.8%的患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有听觉传导的异常。结论:对有临床症状的外部性脑积水患儿应引起足够重视,结合脑电图、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结果,了解各项参数指标的变化,能及早发现神经系统的损害,并可作为评估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手段之一,以期早期发现、定期追踪、酌情治疗。  相似文献   

12.
《健康博览》2013,(4):14
在今年全国爱耳日(3月3日),上海市听觉医学中心临床部公布调查显示,1800名被调查的学龄青少年中,有15%左右的青少年耳朵处于疲劳状态,有听觉衰弱情况。同时,原先多在成年人中出现的耳鸣现象,青少年中也为数不少。临床已证实,人交谈的声音为60分贝,人的听觉能承受最强的声音为90分贝,但一些歌厅、网吧的声音强度超过115分贝。许多青少年喜欢用手机耳机听音乐或长时间呆在音响很大的歌厅或网吧,时间一长,人的听觉功能会受到损害,轻者听觉能力下降,重者完全失去听觉能力。长时间使用手机耳机,使声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外部性脑积水患儿进行脑电图、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分析其脑神经电生理功能.方法:使用MEB-7102型诱发电位仪、LQWY-N8型脑电图仪对370名脑积水婴儿进行检查.结果:49.5%的患儿脑电图异常,存在脑细胞功能障碍,66.8%的患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有听觉传导的异常.结论:对有临床症状的外部性脑积水患儿应引起足够重视,结合脑电图、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结果,了解各项参数指标的变化,能及早发现神经系统的损害,并可作为评估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手段之一,以期早期发现、定期追踪、酌情治疗.  相似文献   

14.
婴幼儿缺铁性贫血治疗前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文广  陈振声 《营养学报》1997,19(3):296-300
对50例缺铁性贫血(IDA)患儿补铁前及其中45例补铁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提示缺铁性贫血可引起小儿听觉传导通路的周围性损害,主要表现为BAEP波形分化不良,反应阈提高,Ⅰ,Ⅲ,Ⅴ波绝对潜伏期(PL)延长,少数缺铁性贫血患儿Ⅰ-Ⅲ峰间期(IPL)达临界值,而Ⅲ-Ⅴ波IPL无异常改变。经补铁治疗,贫血纠正后,BAEP各参数恢复正常,说明这种听觉功能改变是可逆的。提示:对婴幼儿缺铁性贫血应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5.
主观性耳鸣     
耳鸣是人们的听觉分析器官对外界或体内产生的各种刺激所引起的一种听觉紊乱的现象。主观性耳鸣是指在无声源的条件下只有本人才能听到的一种异常声音,他人不能闻及,故又称自觉性耳鸣。主观性耳鸣有高调与低调之分,时间有短暂与持久之别,有间断性  相似文献   

16.
铅、汞、锰中毒伴发周围神经损害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调查铅、汞、锰中毒对周围神经的损害。方法 对病例组73人和对照组39人进行了植物神经功能检查和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检测。结果 病例组的植物神经功能异常和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异常的检出率均比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 铅、汞、锰对周围神经均可产生损害。中毒性周围神经病可用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检测作为诊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用于去除诱发耳声发射中伪迹的导出非线性响应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过去十年中,从微解剖学到生理学,外周听觉系统的研究几乎完全集中在耳蜗内部及其听觉末端器官具有发射(自发或者诱发)声信号能力的主动过程“’。耳科学过去一直认为耳蜗是机械/生物电换能器,“被动”地对外界声刺激发生反应,将经过外耳、中耳滤波处理过的声刺激振动能量转换为生物电能,形成神经冲动沿听觉传导径路向中枢传导,投射到浙叶听皮层,引起听觉。OAES的发现彻底改变了传统的观念,为耳蜗内主动机制的存在给出了直接的证据,从而促使对耳蜗功能的认识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耳蜗的柯替氏器(organofC0rti)内,更…  相似文献   

18.
心脏的正常节律是由窦房结控制的,窦房结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耳交界处,窦房结细胞具有自律性,能自动地产生节律性兴奋,兴奋沿着传导组织传入心室,使心室产生节律性舒缩。当窦房结的自律性或传导组织出现异常,导致了心跳节律发生变化时称为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按其发生原理可分为冲动起源异常和冲动传导异常两大类,冲动起源异常又分为窦性心律失常和异位心律,而冲动传导异常分为生理性、病理性和房室间传导途径异常。 凡是影响引起节律性兴奋的产生和传导的因素都可造成心  相似文献   

19.
听觉的外周感受器官是耳,为人类有声语言互通信息、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人的耳朵能听到2~16万赫兹声音,而最敏感的频率在1~3千赫兹之间。外耳道是声波传导的通路,可与波长4倍于管长的声波产生最大的共振作用,外耳道长2.5~3.5厘米,它作为一个共鸣腔的最佳共振频率约为3800赫兹,这样的声音强度大约可提高12分贝。奇怪的是脑部血管的血流声频率在这个范围内我们却无法听到,至今还是个谜。说话时声音主要通过骨骼传入自己的耳朵,  相似文献   

20.
声音是借空气传导的。所谓声音实际上是一种振动的波,也叫声波,声波从外界传到耳内后,冲击和振动着鼓膜,然后又振动里面的三块听小骨,它们形成共振,将声波扩大继续向内传导,传到听觉神经末梢部分,刺激听神经末梢,使之兴奋,经过听神经传至大脑后,就能分辨出各种各样的声音。所以说,平时正常人耳朵里是完完全全寂静无声的,如果在清静的山野里,万籁俱静,只能感觉到自己的心赃“噗通噗通”的跳动声音。这样就好象一台没有任何杂音的最好收音机一样,听起声音来,就非常清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