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胃癌切端遗留癌 ,系指术后切端镜检有癌细胞而言 ,自1981- 0 1~ 2 0 0 0 - 12我院收治胃癌行手术切除后有切端遗留癌者 12例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7例 ,女 5例 ,年龄 35~ 76岁 ,平均 5 6岁。肿瘤位置 :胃近端 6例 ,胃中部 4例 ,胃远端 2例。肿瘤大小 :2~ 3cm2例 ,4~ 5 cm8例 ,5 cm以上 4例。镜检 :腺癌 5例 ,低分化腺癌 2例 ,未分化癌 3例 ,其他 2例。上切端癌遗留 9例 ,下切端癌遗留3例。生存≥ 1a8例 ,占 6 6 .7% ;≥ 3a3例 ,占 2 5 % ;≥ 5 a1例 ,占 8.3%。2 讨论胃癌手术切端遗留的原因及防治问题是肿瘤外科领域中探讨…  相似文献   

2.
胃癌切端遗留癌 ,系指术后切端镜检有癌细胞而言 ,自1981- 0 1~ 2 0 0 0 - 12我院收治胃癌行手术切除后有切端遗留癌者 12例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7例 ,女 5例 ,年龄 35~ 76岁 ,平均 5 6岁。肿瘤位置 :胃近端 6例 ,胃中部 4例 ,胃远端 2例。肿瘤大小 :2~ 3cm2例 ,4~ 5 cm8例 ,5 cm以上 4例。镜检 :腺癌 5例 ,低分化腺癌 2例 ,未分化癌 3例 ,其他 2例。上切端癌遗留 9例 ,下切端癌遗留3例。生存≥ 1a8例 ,占 6 6 .7% ;≥ 3a3例 ,占 2 5 % ;≥ 5 a1例 ,占 8.3%。2 讨论胃癌手术切端遗留的原因及防治问题是肿瘤外科领域中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阴茎癌有效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总结分析36例阴茎癌发病及治疗情况,其中鳞状细胞癌32例,乳头状瘤癌变4例;行阴茎部分切除术27例,阴茎全切并会阴部造口术9例,双腹股沟淋巴清扫术11例.[结果]30例获得随访.行阴茎部分切除术者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5%和70%,行阴茎全切术者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7.7%和75.8%,二者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包茎及包皮过长是导致阴茎癌的主要诱因.对于Ⅰ、Ⅱ期阴茎癌行阴茎部分切除术疗效确切,其3年、5年生存率与手术方式关系不大,而与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有明显转移者,应积极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切端快速病理检查在胃癌根治术中的必要性.方法:通过对398例胃癌行术中上下切端行快速病理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确定手术范围以求达到A级根治.结果:全组第一次快速病理检查35例(9%)切缘阳性:上切缘阳性19例(5%),下切缘阳性12例(3%),上下切缘均阳性4例(1%).第二次快速病理检查切缘均为阴性.结论:胃癌术中切缘快速病理检查能有效地检测出切缘癌残留,为确定合理切除范围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5.
MMP-9和uP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观察MMP 9和uPA在胃癌组织中的不同表达 ,分析它们在各种组织类型及不同分化程度的胃癌中的表达规律 ,探讨它们的异常表达与胃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MMP 9和uPA在 67例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1) 67例胃癌组织中MMP 9阳性表达 3 4例 (50 .75% ) ,uPA阳性表达 3 5例 (52 .2 4% )。 2 )MMP 9、uPA在低分化胃癌中的表达率均比高分化中的高。 3 )有淋巴结转移者的MMP 9、uPA阳性率比无转移者显著增高。 4)早期胃癌组、侵及肌层组和侵犯全层组MMP 9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7.69%、45.0 0 %、70 .59% ,差别有显著差异 (P <0 .0 1)。uPA亦然。 5)胃癌中MMP 9和uPA的表达呈正相关 (P <0 .0 1)。结论 MMP 9、uPA的表达均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 ,二者在胃癌的浸润和转移过程中可能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肿瘤医院周菊英等采用四君子汤加味联合化疗或加手术治疗的方法 ,治疗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 5 0例 ,并设单用化疗或加手术治疗 5 0例作为对照。结果 :治疗组存活 >1年者 4 4例 ,>2年者 32例 ,>3年者 2 0例 ,死亡者 32例 (包括 3年后失访 2例 ) ;对照组存活 >1者 34例 ,>2年者 2 2例 ,>3年者 9例 ,死亡者 4 1例 ,2组各年期生存率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1 ) ;2组化疗毒副反应比较亦有显著差异 (P <0 .0 1 ) ,治疗组患者的化疗毒副作用较对照组轻。广东省中医医院钟毅等以中药辨证论治治疗癌痛 5 4例 ,结果完全缓解 (CR) 2 2例 ,占 4 0 .74 % ;部分缓解 (PR) 2 0例 ,占 37.0 4 % ;轻度缓解 (MR) 9例 ,占 1 6 .6 7% ;无效 (NR) 3例 ,占 5 .5 6 % ;总缓解率为 94 .4 4%。其中气滞、血瘀、痰湿、热毒、阴虚各型缓解率均为 1 0 0 % ,阳虚型缓解率为 88.89% ,气血亏虚型缓解率为 33.33% ;而Ⅰ级疼痛缓解率为 1 0 0 % ,Ⅱ级疼痛缓解率为 96 .30 % ,Ⅲ级疼痛缓解率为 88.89%。说明中药辨证论治治疗癌痛对轻中度疼痛疗效较好 ,而对重度癌痛则应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方法治疗。安徽省黄山市中医医院朱来顺等以自制童子胶囊辅以相应中草药治疗脑肿瘤 1例 ,用药半年左右 ,患者呕吐、头痛、浮肿、眼突诸症消失 ,头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肿瘤医院周菊英等采用四君子汤加味联合化疗或加手术治疗的方法 ,治疗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 5 0例 ,并设单用化疗或加手术治疗 5 0例作为对照。结果 :治疗组存活 >1年者 4 4例 ,>2年者 32例 ,>3年者 2 0例 ,死亡者 32例 (包括 3年后失访 2例 ) ;对照组存活 >1者 34例 ,>2年者 2 2例 ,>3年者 9例 ,死亡者 4 1例 ,2组各年期生存率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1 ) ;2组化疗毒副反应比较亦有显著差异 (P <0 .0 1 ) ,治疗组患者的化疗毒副作用较对照组轻。广东省中医医院钟毅等以中药辨证论治治疗癌痛 5 4例 ,结果完全缓解 (CR) 2 2例 ,占 4 0 .74 % ;部分缓解 (PR) 2 0例 ,占 37.0 4 % ;轻度缓解 (MR) 9例 ,占 1 6 .6 7% ;无效 (NR) 3例 ,占 5 .5 6 % ;总缓解率为 94 .4 4%。其中气滞、血瘀、痰湿、热毒、阴虚各型缓解率均为 1 0 0 % ,阳虚型缓解率为 88.89% ,气血亏虚型缓解率为 33.33% ;而Ⅰ级疼痛缓解率为 1 0 0 % ,Ⅱ级疼痛缓解率为 96 .30 % ,Ⅲ级疼痛缓解率为 88.89%。说明中药辨证论治治疗癌痛对轻中度疼痛疗效较好 ,而对重度癌痛则应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方法治疗。安徽省黄山市中医医院朱来顺等以自制童子胶囊辅以相应中草药治疗脑肿瘤 1例 ,用药半年左右 ,患者呕吐、头痛、浮肿、眼突诸症消失 ,头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肿瘤医院周菊英等采用四君子汤加味联合化疗或加手术治疗的方法 ,治疗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 5 0例 ,并设单用化疗或加手术治疗 5 0例作为对照。结果 :治疗组存活 >1年者 4 4例 ,>2年者 32例 ,>3年者 2 0例 ,死亡者 32例 (包括 3年后失访 2例 ) ;对照组存活 >1者 34例 ,>2年者 2 2例 ,>3年者 9例 ,死亡者 4 1例 ,2组各年期生存率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1 ) ;2组化疗毒副反应比较亦有显著差异 (P <0 .0 1 ) ,治疗组患者的化疗毒副作用较对照组轻。广东省中医医院钟毅等以中药辨证论治治疗癌痛 5 4例 ,结果完全缓解 (CR) 2 2例 ,占 4 0 .74 % ;部分缓解 (PR) 2 0例 ,占 37.0 4 % ;轻度缓解 (MR) 9例 ,占 1 6 .6 7% ;无效 (NR) 3例 ,占 5 .5 6 % ;总缓解率为 94 .4 4%。其中气滞、血瘀、痰湿、热毒、阴虚各型缓解率均为 1 0 0 % ,阳虚型缓解率为 88.89% ,气血亏虚型缓解率为 33.33% ;而Ⅰ级疼痛缓解率为 1 0 0 % ,Ⅱ级疼痛缓解率为 96 .30 % ,Ⅲ级疼痛缓解率为 88.89%。说明中药辨证论治治疗癌痛对轻中度疼痛疗效较好 ,而对重度癌痛则应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方法治疗。安徽省黄山市中医医院朱来顺等以自制童子胶囊辅以相应中草药治疗脑肿瘤 1例 ,用药半年左右 ,患者呕吐、头痛、浮肿、眼突诸症消失 ,头  相似文献   

9.
p16基因蛋白在宫颈癌中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抑癌基因p16与宫颈癌的关系。方法 采用S P免疫组化法检测正常宫颈组织 8例、宫颈炎组织 12例、宫颈鳞癌组织 10 0例中 p16基因蛋白的表达情况。 结果 p16基因蛋白在正常宫颈组织、宫颈炎组织、宫颈鳞癌组织阳性表达率及表达强度依次降低 87 5 %、66 67%、3 9 0 0 % ,3者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p16蛋白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随临床分期级别的增高而降低 :0期 75 0 0 %、Ⅰ期 62 5 0 %、Ⅱ期 48 72 %、Ⅲ期 17 0 7% ,4者差异显著 (P <0 0 5 ) ;随分化程度的降低而降低 :高分化 62 96%、中分化 3 6 5 9%、低分化 2 1 88% ,3者有显著差异 (P <0 0 5 )。p16蛋白在有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中的表达为 2 1 43 % ,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 5 1 72 % ,2者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抑癌基因p16蛋白缺失与宫颈癌的发生、自然病程、恶性程度及淋巴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肿瘤医院周菊英等采用四君子汤加味联合化疗或加手术治疗的方法 ,治疗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 5 0例 ,并设单用化疗或加手术治疗 5 0例作为对照。结果 :治疗组存活 >1年者 4 4例 ,>2年者 32例 ,>3年者 2 0例 ,死亡者 32例 (包括 3年后失访 2例 ) ;对照组存活 >1者 34例 ,>2年者 2 2例 ,>3年者 9例 ,死亡者 4 1例 ,2组各年期生存率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1 ) ;2组化疗毒副反应比较亦有显著差异 (P <0 .0 1 ) ,治疗组患者的化疗毒副作用较对照组轻。广东省中医医院钟毅等以中药辨证论治治疗癌痛 5 4例 ,结果完全缓解 (CR) 2 2例 ,占 4 0 .74 % ;部分缓解 (PR) 2 0例 ,占 37.0 4 % ;轻度缓解 (MR) 9例 ,占 1 6 .6 7% ;无效 (NR) 3例 ,占 5 .5 6 % ;总缓解率为 94 .4 4%。其中气滞、血瘀、痰湿、热毒、阴虚各型缓解率均为 1 0 0 % ,阳虚型缓解率为 88.89% ,气血亏虚型缓解率为 33.33% ;而Ⅰ级疼痛缓解率为 1 0 0 % ,Ⅱ级疼痛缓解率为 96 .30 % ,Ⅲ级疼痛缓解率为 88.89%。说明中药辨证论治治疗癌痛对轻中度疼痛疗效较好 ,而对重度癌痛则应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方法治疗。安徽省黄山市中医医院朱来顺等以自制童子胶囊辅以相应中草药治疗脑肿瘤 1例 ,用药半年左右 ,患者呕吐、头痛、浮肿、眼突诸症消失 ,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BorrmannⅣ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影响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5例BorrmannⅣ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率计算,各亚组生存率差别的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采用Cox比例分析模型作其对生存率影响的多因素分析。结果 BorrmannⅣ型胃癌患者总的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57.9%、23.0%、13.5%,其根治性切除(R0切除)率为53.2%。单因素分析显示病变部位、大小、腹水、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站别、pTNM分期、胃切除范围、淋巴结清扫、联合脏器切除、根治度、淋巴管癌栓、断端残留、淋巴结转移率与BorrmannⅣ型胃癌预后显著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pTNM分期、胃切除范围、淋巴管癌栓、断端残留是影响BorrmannⅣ型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BorrmannⅣ型胃癌生物学特性独特,恶性程度高,预后差,治疗上尽可能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杜绝切缘残留,对BorrmannⅣ型胃癌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Gastric stump carcinoma, also known as remnant gastric carcinoma, is a malignancy arising in the remnant stomach following gastrectomy for a benign or malignant condition. Enterogastric reflux and preexisting risk factors in a patient with gastric cancer are the major contributors to the development of gastric stump carcinoma. The occurrence of gastric stump carcinoma is time-dependent and seen earlier in patients operated on for malignant rather than benign diseases. The tumor location is predominantly at the anastomotic site towards the stomach. However, it can occur anywhere in the remnant stomach. The pattern of lymph node involvement and the type of surgery required is distinctly different compared to primary gastric cancer. Gastric stump carcinoma is traditionally considered a malignancy with a dismal outcome. However, recent advances in 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strategies have improved outcomes. Recent advances in molecular profiling of gastric stump carcinoma have identified distinct molecular subtypes, thereby providing novel therapeutic targets. Also, reports of gastric stump carcinoma following pancreatoduodenectomy and bariatric surgery highlight the need for more research to standardize the diagnosis, staging, and treatment of these tumors. The present review aims to provide an overview of gastric stump carcinoma highlighting the differences in clinicopathological profile and management compared to primary gastric carcinoma.  相似文献   

13.
B型超声在胃癌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19例近幽门端进展期胃癌患者进行了胃术中B型超声检查,观测声象图上胃壁结构层次的改变,判断癌在胃壁内浸润的边界,提示手术切除线。术后病理学检查验证结果表明,B超所定肿瘤浸润的边缘与显微镜下肿瘤浸润的边界一致,无胃切端癌残留,与采用临床估测法切除术的对照组相比(后者的发生率为13.6%)具有明显的差异,大大降低了胃切端癌残留的发生率。本文对术中B型超声的检查方法及其临床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酪氨酸激酶Syk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研究脾酪氨酸激酶(Syk)在胃癌、癌前病变、慢性胃炎及正常胃黏膜中的表达情况,探讨Syk表达与胃癌生成与转移的关系及意义。方法:采取免疫组织化学法对正常胃黏膜及不同病变胃黏膜组织标本中Syk蛋白进行检测。结果:Syk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减弱,其阳性率为35.00%,显著低于正常胃黏膜、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和不典型增生胃黏膜组织(100%,95%,86.36%,76.19%;P〈0.05);Syk蛋白表达缺失与胃癌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Syk蛋自在胃癌中表达缺失.Syk表达缺失与胃癌的生长和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5.
BACKGROUNDGastric stump cancer, also known as gastric remnant cancer (GRC), is one of the main complications of postgastrectomy syndrome, which usually occurs following Billroth II reconstruction. The predominant histological subtype of GRC is adenocarcinoma, whereas neuroendocrine carcinoma is relatively rare. In particular, there are few recently reported cases of mixed neuroendocrine carcinoma (MNEC) in the English literature. Here, we present an extremely rare case of MNEC of the gastric stump.CASE SUMMARYA 59-year-old patient presented to our department owing to chronic constipation. He had undergone subtotal gastric resection 35 years prior to admission because of benign peptic ulcer. After admission, the patient underwent several tests, and gastroendoscopy showed evidence of Billroth II gastrectomy and local thickening of the gastric stump mucosa at the gastrojejunostomy site, with bile reflux; pathological biopsy revealed adenocarcinoma. He was then diagnosed with GRC and underwent total gastrectomy, D2 Lymphadenectomy, and esophagojejunal Roux-en-Y reconstruction. Histo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of the specimen identified MNEC comprising MNEC (60%), adenocarcinoma (30%), and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10%). Postoperative adjuvant chemotherapy was initiated on September 17, 2020. Taxol plus cisplatin was administered for only one cycle because of severe liver function damage, and the regimen was changed to etoposide plus cisplatin on October 10, 2020 for five cycles. The patient recovered, with no recurrence after 6 mo of follow-up.CONCLUSIONGastric MNECs (GMNECs) is a rare type of GRC. This study presented the unusual occurrence of GMNEC in the gastric stump. This case will contribute to improvements in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carcinogenesis, biology, pathology, and behavior of GMNEC and GRC.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残胃癌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上海新华医院普外科收治的32例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2例患者确诊残胃癌距首次手术时间平均为21年;初次手术行Billrotn II式胃大部切除术24例;残胃癌发生在吻合口18例;残胃手术切除率为73.3%.结论 残胃癌大多发生于初次胃部分切除术后10年以上,多发生于Billroth II术式,癌病变主要位于吻合口附近.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根治性手术是残胃癌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胃癌急性穿孔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庄文  吕汝琦  周勇  张明鸣 《华西医学》2002,17(2):192-193
目的:探讨胃癌急性穿孔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对我院1998年-1999年间45例胃癌急性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胃癌穿孔多见于高龄,均为进展期溃疡型癌,病理多为低分化或未分化腺癌(37/45例,82.2%),全组45例行单纯穿孔修补20例,姑息性胃癌切除10例,胃癌根治切除15例,3种术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0%、10%、13%;术后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6.1个月、16个月、26个月,全组2例死亡均为单纯穿孔修补病例。死亡原因为脏器功能衰竭和局部再穿孔。结论:胃癌穿孔常表现为年龄偏大,全身情况差,溃疡及穿孔直径大,邻近器官转移或侵润等,术中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警惕性,应积极手术治疗,尽可能行姑息性或根治性胃癌切除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切缘癌残留的相关形成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切除的340例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切缘癌残留24例,对肺癌术后切缘癌残留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34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术后切缘癌残留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高分化组低于低分化组(P〈0.05);与病理类型和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肺癌的分化程度是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切缘癌残留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livin和P53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0份胃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livin和P5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胃癌组织中livin和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7.5%和52.5%,癌旁正常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和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livin表达阳性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P<0.05),Ⅲ+Ⅳ期胃癌组织中livin及P53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Ⅰ+Ⅱ期(P<0.05);livin与P53蛋白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 livin与P53蛋白异常表达与胃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有关,其表达对临床上判断胃癌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胃癌神经旁浸润 (perineural invasion,PNI)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 132例行胃癌根治术病例的胃癌组织的石蜡标本行苏木素 -伊红 (HE)染色。当肿瘤细胞浸润神经束或神经束膜时 ,判断为 PNI阳性 ,并进一步分析PNI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PNI在 5 1.5 %的病例中呈阳性。PNI与 L auren分类 (P<0 .0 1)、肿瘤大小 (P<0 .0 1)、浸润深度 (P<0 .0 0 1)、淋巴结转移 (P<0 .0 0 1)、淋巴管浸润 (P<0 .0 0 1)和 TNM分期 (P<0 .0 0 1)密切相关。但PNI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位置和血管浸润均无关。结论 :胃癌神经旁浸润与肿瘤的进展密切相关 ,其可能有助于判断胃癌患者的预后 ,并应在常规病理报告中列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