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APP17肽对D-半乳糖脑病小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为进一步探讨APP17肽对脑老化的临床治疗意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雄性昆明小鼠66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C组)、D-半乳糖对照组(D组)、APP17肽治疗组(P组),每组动物22只。用D-半乳糖制备脑老化模型,并皮下注射APP17肽对D-半乳糖脑老化小鼠进行治疗,3个月后取脑组织做Bcl-2,Bax,CREB,Akt,AIF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D-半乳糖脑病小鼠海马内Bax,AIF阳性反应神经元细胞数目多,细胞计数与C组及P组有显著性差异;胞质与突起深染,而正常小鼠及APP17肽保护的D-半乳糖小鼠海马阳性细胞数目少,染色淡;D-半乳糖小鼠海马内Bcl-2,CREB(cAMP反应结合蛋白),AKt阳性细胞数目少,染色淡,细胞计数与C组及P组有显著性差异;而正常小鼠及APP17肽保护的D-半乳糖小鼠海马阳性反应神经元细胞数目多,胞质与突起深染。结论促进凋亡的Bax,AIF(凋亡诱导因子)在D-半乳糖小鼠海马表达增加;与凋亡呈负相关的Bcl-2,CREB,Akt在D-半乳糖小鼠海马表达降低APP17肽能影响D-半乳糖脑病小鼠脑内Bcl-2,Bax,CREB,Akt,AIF的表达,使之接近正常。  相似文献   

2.
背景:D-半乳糖衰老模型具有与人类自然衰老相类似的生化改变,蛋白磷酸酯酶1在D-半乳糖脑老化小鼠表达降低是否与脑老化过程有关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目的:探讨APP17肽及救脑益智胶囊水提液对D-半乳糖脑老化小鼠海马蛋白磷酸酯酶1表达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观察。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和宣武医院脑老化研究室。材料:实验于2003-07/2004-07在首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完成,选用雄性昆明小鼠40只。购自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方法:将昆明小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D-半乳糖对照组、APP17肽治疗组、中药小剂量治疗组、中药大剂量治疗组,每组动物8只。脑老化小鼠模型D-半乳糖组,APP17肽治疗组,中药小剂量治疗组,中药大剂量治疗组4组每日皮下注射半乳糖50mg/kg体质量,同时在APP17肽治疗组皮下注射APP17肽,每次每只小鼠注射含APP17肽0.35μg的生理盐水0.1mL,1次/d,连续注射3个月。中药治疗组分别给予0.3g/kg和1.0g/kg的救脑益智水提液(由北京朝阳门医院和山西曲沃传统医学研究所研制,其主要成分有:党参、白术、龟甲、穿山甲等)灌胃,1次/d。两个对照组每天注射和灌注等量的生理盐水,3个月后取脑组织做蛋白磷酸酯酶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主要观察指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各组动物海马蛋白磷酸酯酶1的表达。结果:40只小鼠均进入结果分析,无脱失值。D-半乳糖小鼠和大剂量救脑益智胶囊水提液治疗组小鼠海马蛋白磷酸酯酶1阳性细胞数目少,染色淡;正常小鼠、APP17肽保护和救脑益智胶囊水提液小剂量治疗的D-半乳糖小鼠海马阳性反应神经元数目多,胞浆与突起深染。结论:抑制凋亡的蛋白磷酸酯酶1在D-半乳糖小鼠海马表达降低。APP17肽和小剂量救脑益智胶囊水提液治疗能影响D-半乳糖脑病小鼠脑内蛋白磷酸酯酶1的表达,使之接近正常。而大剂量救脑益智胶囊水提液治疗无此作用,其量效关系特点还需要进一步考察验证。  相似文献   

3.
背景:D-半乳糖衰老模型具有与人类自然衰老相类似的生化改变,蛋白磷酸酯酶1在D-半乳糖脑老化小鼠表达降低是否与脑老化过程有关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目的:探讨APPl7肽及救脑益智胶囊水提液对D-半乳糖脑老化小鼠海马蛋白磷酸酯酶1表达的影响。 设计:随机对照观察。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和宣武医院脑老化研究室。 材料:实验于2003—07/2004—07在首都医科大学文验动物中心完成,选用雄性昆明小鼠40只。购自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方法:将昆明小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D-半乳糖对照组、APP17肽治疗组、中药小剂量治疗组、中药大剂量治疗组,每组动物8只。脑老化小鼠模型D-半乳糖组,APP17肽治疗组,中药小剂量治疗组,中药大剂量治疗组4组每日皮下注射半乳精50mg/kg体质量,同时在APP17肽治疗组皮下注射APPl7肽,每次每只小鼠注射含APP17肽0.35μg的生理盐水0.1mL,1次/d,连续注射3个月。中药冶疗组分别给予0.3g/kg和1.0g/kg的救脑益智水提液(由北京朝阳门医院和山西曲沃传统医学研究所研制,其主要成分有:党参、白术、龟甲、穿山甲等)灌胃,1次/d。两个对照组每天注射和灌注等量的生理盐水,3个月后取脑组织做蛋白磷酸酯酶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主要观察指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各组动物海马蛋白磷酸酯酶1的表达。 结果:40只小鼠均进入结果分析,无脱失值。D-半乳糖小鼠和大剂量救脑益智胶囊水提液治疗组小鼠海马蛋白磷酸酯酶1阳性细胞数目少,染色淡;正常小鼠、APP17肽保护和救脑益智胶囊水提液小剂量治疗的D-半乳糖小鼠海马阳性反应神经冗数目多,胞浆与突起深染。 结论:抑制凋亡的蛋白磷酸酯酶1在D-半乳糖小鼠海马表达降低。APP17肽和小剂量救脑益智胶囊水提液治疗能影响D-半乳糖脑病小鼠脑内蛋白磷酸酯酶1的表达,使之接近正常。而大剂量救脑益智胶囊水提液治疗无此作用.其量效关系特点还需要进一步考察验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李氏5号方水提液对D-半乳糖老化小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级联反应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C组)、D.半乳糖模型组(D组)、李氏5号方大剂量药物治疗组(L组)、中剂量药物治疗组(M组)、小剂量药物治疗组(S组)。D,L,M,S4组每日皮下注射半乳糖65mg/kg。L,M,S3个治疗组分别灌胃李氏5号方0.6,0.3和0.15g/kg,连续3个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海马神经元(凋亡诱导因子(AIF),Bax细胞色素C(Cyt C),Bcl-2的表达。结果:模型小鼠海马神经元AIF,Bax,Cyt C的阳性细胞数分别比正常对照小鼠增加4.4倍、6.2倍和4.4倍.而Bcl-2则仅为正常小鼠的12%。李氏5号方水提液3种不同剂量均不同程度使这4种蛋白质表达的异常有所恢复,但未能达到完全正常水平。结论:D-半乳糖老化小鼠的海马神经元存在明显的凋亡级联反应,李氏5号方水提液对改善凋亡级联反应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李氏5号方水提液对D-半乳糖老化小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级联反应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C组)、D-半乳糖模型组(D组)、李氏5号方大剂量药物治疗组(L组)、中剂量药物治疗组(M组)、小剂量药物治疗组(S组)。D,L,M,S4组每日皮下注射半乳糖65mg/kg。L,M,S3个治疗组分别灌胃李氏5号方0.6,0.3和0.15g/kg,连续3个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和WesternBlotting检测海马神经元(凋亡诱导因子(AIF),Bax细胞色素C(CytC),Bcl-2的表达。结果:模型小鼠海马神经元AIF,Bax,CytC的阳性细胞数分别比正常对照小鼠增加4.4倍、6.2倍和4.4倍,而Bcl-2则仅为正常小鼠的12%。李氏5号方水提液3种不同剂量均不同程度使这4种蛋白质表达的异常有所恢复,但未能达到完全正常水平。结论:D-半乳糖老化小鼠的海马神经元存在明显的凋亡级联反应,李氏5号方水提液对改善凋亡级联反应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6.
背景:胰岛素在脑内通过胰岛素受体底物发挥作用,APP17肽有神经营养功能,可能通过影响胰岛素受体底物改善胰岛素缺乏引起的糖尿病脑病。 目的:制备小鼠糖尿病模型,观察APP17肽对糖尿病小鼠胰岛素受体底物1的影响。 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宣武医院脑老化研究室。 材料:实验于2003-09/10在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及宣武医院脑老化研究室完成,选择雄性昆明小鼠1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和APP17肽治疗组3组,每组6只。 方法:①糖尿病组和APP17肽治疗组小鼠按200mg/kg剂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3d后测尾部非禁食血糖,大于15mmol/L者被认为糖尿病模型建立。②APP17肽治疗组于糖尿病造模2周后皮下注射APP17肽,每次0.35μg/只,1次/d,共注射2周。正常对照组大鼠不干预。③给链脲佐菌素4周后,处死动物取脑组织进行胰岛素受体底物1免疫组化染色。 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小鼠脑胰岛素受体底物1阳性细胞形态及分布。 结果:18只小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糖尿病组胰岛素受体底物1阳性反应细胞广泛分布于皮质、海马、丘脑、下丘脑等部位,而正常对照组及APP17肽治疗组仅在皮质、海马见有阳性反应细胞,且着色淡。②糖尿病组、正常对照组及APP17肽治疗组脑海马胰岛素受体底物1免疫组化阳性反应细胞数分别为(28.7&;#177;1.5),(9.2&;#177;1.5),(10.1&;#177;1.4)个/10倍物镜,糖尿病组高于其他两组(P〈0.001)。 结论:糖尿病小鼠脑内多个区域的神经元存在较多的胰岛素受体底物1阳性细胞,APP17肽能使胰岛素受体底物1阳性反应细胞出现的部位和数量正常化,从而改善糖尿病小鼠海马神经元的退行性变。  相似文献   

7.
背景:胰岛素在脑内通过胰岛素受体底物发挥作用,APP17肽有神经营养功能,可能通过影响胰岛素受体底物改善胰岛素缺乏引起的糖尿病脑病。目的:制备小鼠糖尿病模型熏观察APP17肽对糖尿病小鼠胰岛素受体底物1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宣武医院脑老化研究室。材料:实验于2003-09/10在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及宣武医院脑老化研究室完成,选择雄性昆明小鼠1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和APP17肽治疗组3组,每组6只。方法:①糖尿病组和APP17肽治疗组小鼠按200mg/kg剂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熏3d后测尾部非禁食血糖熏大于15mmol/L者被认为糖尿病模型建立。②APP17肽治疗组于糖尿病造模2周后皮下注射APP17肽熏每次0.35μg/只熏1次/d熏共注射2周。正常对照组大鼠不干预。③给链脲佐菌素4周后熏处死动物取脑组织进行胰岛素受体底物1免疫组化染色。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小鼠脑胰岛素受体底物1阳性细胞形态及分布。结果:18只小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糖尿病组胰岛素受体底物1阳性反应细胞广泛分布于皮质、海马、丘脑、下丘脑等部位熏而正常对照组及APP17肽治疗组仅在皮质、海马见有阳性反应细胞熏且着色淡。②糖尿病组、正常对照组及APP17肽治疗组脑海马胰岛素受体底物1免疫组化阳性反应细胞数分别为(28.7±1.5),(9.2±1.5),(10.1±1.4)个/10倍物镜,糖尿病组高于其他两组(P<0.001)。结论:糖尿病小鼠脑内多个区域的神经元存在较多的胰岛素受体底物1阳性细胞熏APP17肽能使胰岛素受体底物1阳性反应细胞出现的部位和数量正常化熏从而改善糖尿病小鼠海马神经元的退行性变。  相似文献   

8.
背景:D-半乳糖老化小鼠脑内存在的β-淀粉样肽(β-amyloid,Aβ)产生过多,是否与脑老化过程有关?目的:观察中药救脑益智胶囊对D-半乳糖老化小鼠海马神经元A8及其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的实验研究。地点和对象:实验地点: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生化室。昆明小鼠60只,无特定病原体动物环境(SPF)级,雄性,体质量26—28g,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免疫印记方法,检测D-半乳糖老化小鼠模型海马神经元Aβ、β-分泌酶、内质网Aβ结合蛋白(endoplasmic reticulum amyloid β-peptide binding protein,ERAB)和早老蛋白-1的表达水平,并观察中药救脑益智胶囊的保护作用。主要观察指标:Aβ、β-分泌酶、ERAB和早老蛋白-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和凝胶转移电泳分析。结果:对照组小鼠海马CA1区神经元有少量的Aβ及其相关蛋白表达,而D-半乳糖老化小鼠海马CA1区神经元Aβ及其相关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意义(P<0.01),中药组上述各种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接近。结论:D-半乳糖老化小鼠海马神经元存在着Aβ及其相关蛋白表达的上调,中药救脑益智胶囊可使之恢复正常水平,对神经元具有一定的营养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背景D-半乳糖老化小鼠脑内存在的β-淀粉样肽(β-amyloid,Aβ)产生过多,是否与脑老化过程有关?目的观察中药救脑益智胶囊对D-半乳糖老化小鼠海马神经元Aβ及其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的实验研究.地点和对象实验地点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生化室.昆明小鼠60只,无特定病原体动物环境(SPF)级,雄性,体质量26~28 g,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免疫印记方法,检测D-半乳糖老化小鼠模型海马神经元Aβ、β-分泌酶、内质网Aβ结合蛋白(endoplasmicreticulum amyloid β-peptide inding protein,ERAB)和早老蛋白-1的表达水平,并观察中药救脑益智胶囊的保护作用.主要观察指标Aβ、β-分泌酶、ERAB和早老蛋白-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和凝胶转移电泳分析.结果对照组小鼠海马CA1区神经元有少量的Aβ及其相关蛋白表达,而D-半乳糖老化小鼠海马CA1区神经元Aβ及其相关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意义(P<0.01),中药组上述各种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接近.结论D-半乳糖老化小鼠海马神经元存在着Aβ及其相关蛋白表达的上调,中药救脑益智胶囊可使之恢复正常水平,对神经元具有一定的营养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糖尿病小鼠脑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的分布及APP17肽对其分布的影响,为多肽对糖尿病脑病和AD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雄性昆明小鼠体质量28~32g,鼠龄8周,共18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C组)、糖尿病对照组(DM组)和APP17肽治疗组(APP17peptide+DM组)。用链脲佐菌素诱发小鼠糖尿病模型,并皮下注射APP17肽(β-淀粉样肽前体蛋白319~335)给予治疗。4周后取脑组织进行IGF-1R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糖尿病组IGF-1R阳性反应细胞广泛分布于皮质、海马、丘脑、下丘脑等部位,而正常对照组及APP17肽治疗组仅在皮质、海马可见阳性反应细胞,DM组与C组、APP17peptide+DM组海马阳性反应细胞数分别为(22.3±1.7),(14.5±1.4),(15.2±1.1)个/10倍物镜。后两组与DM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0.1,0.2,P<0.001)。C组与DM+APP17peptide组小鼠海马IGF-1R免疫组化红、绿、蓝像素值分别为86±8,101±6,130±5(F=3.3,0.6,0.5,P<0.01)和84±6,102±6,132±6(F=1.2,6.0,7.0,P<0.01),且着色淡。结论:糖尿病小鼠脑内多个区域存在较多的IGF-1R阳性神经元,而APP17肽能使IGF-1R阳性反应细胞出现的部位和数量正常化。  相似文献   

11.
背景:Tau蛋白的过度磷酸化是痴呆的一个因素,国外学者研究发现APP17肽对其可能产生影响。目的:观察注射APP17肽后糖尿病小鼠Tau蛋白Ser202/Thr205磷酸化的变化。设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病理学教研室,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脑老化研究室。材料:实验在首都医科大学病理学教研室、北京市宣武医院脑老化研究室完成。选用8周龄雄性昆明小鼠18只,体质量28~32g,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糖尿病组,APP17肽治疗组,每组6只小鼠。方法:用链脲佐菌素选择性地破坏胰岛β-细胞,诱发小鼠糖尿病模型,并皮下注射APP17肽给予治疗。4周后取脑组织进行AT-8(抗Ser202/Thr205特异单抗)免疫组化染色。主要观察指标:①形态学观察。②AT-8分布。③免疫组化染色定量分析。结果:糖尿病组AT-8阳性反应细胞广泛分布于压后颗粒皮层、海马、丘脑、下丘脑等部位,而对照组及APP17肽治疗组仅在压后颗粒皮层、海马可见阳性反应细胞,且着色淡。结论:糖尿病脑内多个区域的神经元可能存在较多的AT-8阳性细胞,而APP17肽可能使AT-8阳性反应细胞出现的部位和数量正常化。  相似文献   

12.
背景:Tau蛋白的过度磷酸化是痴呆的一个因素,国外学者研究发现APP17肽对其可能产生影响. 目的:观察注射APP17肽后糖尿病小鼠Tau蛋白Ser202/Thr205磷酸化的变化。 设计:随机对照实验。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病理学教研室,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脑老化研究室. 材料:实验在首都医科大学病理学教研室、北京市宣武医院脑老化研究室完成。选用8周龄雄性昆明小鼠18只,体质量28-32g,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糖尿病组,APPl7肽治疗组,每组6只小鼠。方法:用链脲佐菌素选择性地破坏胰岛β-细胞,诱发小鼠糖尿病模型,并皮下注射APP17肽给予治疗。4周后取脑组织进行AT-8(抗ser202/Thr205特异单抗)免疫组化染色。 主要观察指标:①形态学观察。②AT-8分布。⑧免疫组化染色定量分析. 结果:糖尿病组AT-8阳性反应细胞广泛分布于压后颗粒皮层、海马、丘脑、下丘脑等部位,而对照组及APP17肽治疗组仅在压后颗粒皮层、海;马可见阳性反应细胞,且着色淡。 结论:糖尿病脑内多个区域的神经元可能存在较多的AT-8阳性细胞,而APP17肽可能使AT-8阳性反应细胞出现的部位和数量正常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李氏5号中药对D-半乳糖老化小鼠海马超微结构和磷脂酰肌醇酯3激酶(phosphatidylinoditide-3'OHkinase,PI3K)、胰岛素受体底物-1(insulin-receptorsubstrate-1,IRS-1)、胰岛素受体底物-2(insulinreceptorsubstrate-2,IRS-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32只小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C)组、D-半乳糖模型(D)组、李氏5号大剂量(L)组、中剂量(M)组、小剂量(S)组、多奈哌齐(A)组。D,L,M,S,A5组每日皮下注射半乳糖100mg/kg。L,M,S3个治疗组分别灌胃李氏5号方1.2,0.6,0.3g/(kg·d),A组多奈哌齐0.75mg/(kg·d)灌胃。4个月后,取小鼠海马CA1区组织进行电镜观察,行脑冷冻切片,用PI3K,IRS-1,IRS-2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①电镜结构显示,D-半乳糖老化小鼠海马CA1区神经元核固缩,线粒体、高尔基体等细胞器肿胀,血管足突细胞肿胀,管腔变窄;李氏5号中药保护可以明显改善这种现象。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3种抗体C组深染的阳性细胞在海马广泛分布,D组海马阳性反应细胞着色浅,少有突起,细胞数目少,分别为C组的48.8%,57.0%和60.8%。李氏5号方组染色结果与C组相似,A组亦有相同结果。结论:D-半乳糖老化小鼠海马CA1区出现明显超微结构病理改变,海马PI3K,IRS-1,IRS-2的表达明显下降;李氏5号中药保护能明显改善CA1区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李氏5号中药对D-半乳糖老化小鼠海马超微结构和磷脂酰肌醇酯3激酶(phosphatidyl inoditide-3’OH kinase,PI3K)、胰岛素受体底物-1[insulin-receptor substrate-1,IRS-1)、胰岛素受体底物-2(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2,IRS-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32只小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C)组、D-半乳糖模型(D)组、李氏5号大剂量(L)组、中剂量(M)组、小剂量(S)组、多奈哌齐(A)组。D,L,M,S,A5组每日皮下注射半乳糖100mg/kg.L,M,S3个治疗组分别灌胃李氏5号方1.2,0.6,0.3g/(kg&;#183;d),A组多奈哌齐0.75mg/(kg&;#183;d)灌胃。4个月后,取小鼠海马CAl区组织进行电镜观察,行脑冷冻切片,用PI3K,IRS-1,IRS-2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①电镜结构显示,D-半乳糖老化小鼠海马CA1区神经元核固缩,线粒体、高尔基体等细胞器肿胀,血管足突细胞肿胀,管腔变窄;李氏5号中药保护可以明显改善这种现象。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3种抗体C组深染的阳性细胞在海马广泛分布,D组海马阳性反应细胞着色浅,少有突起,细胞数目少,分别为C组的48.8%,57.0%和60.8%。李氏5号方组染色结果与C组相似,A组亦有相同结果。结论:D-半乳糖老化小鼠海马CA1区出现明显超微结构病理改变,海马PI3K,IRS-1,IRS-2的表达明显下降;李氏5号中药保护能明显改善CA1区超微结构病理改变,上调以上3项指标的表达。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D-半乳糖腹腔注射法致大鼠衰老的合适剂量,以复制可靠的大鼠衰老模型.方法 32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D-半乳糖低(15mg/kg)、中(30mg/kg)、高(60mg/kg)剂量组和假手术组四组,Y型迷宫测定各组大鼠认知能力;焦油紫染色,TUNEL法检测其海马区细胞形态学变化、神经元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p-AKt表达水平.结果 和假手术组相比较,其他三组大鼠错误次数增加、时间延长,海马区锥体细胞层损伤严重,可见较多TUNEL阳性神经元,p-AKt活性明显降低,尤以D-半乳糖高剂量组最明显.结论 D-半乳糖高剂量组大鼠认知障碍、海马区细胞凋亡及p-AKt表达障碍最明显,可以复制出与衰老大鼠程度近似的模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高糖培养海马神经元凋亡影响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新生24 h Sprague-Dawley大鼠,取海马神经元原代培养,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组、槲皮素组、槲皮素+Akt抑制剂组和Akt激动剂组。各组在不同条件培养基中培养72 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神经元p-Akt、Akt、Bcl-2和Bax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糖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p-Akt/Akt和Bcl-2/Bax均明显减少(P0.01);与高糖组比较,槲皮素组、Akt激动剂组细胞凋亡率明显下降(P0.01),p-Akt/Akt和Bcl-2/Bax均明显升高(P0.01)。与槲皮素+Akt抑制剂组比较,槲皮素组细胞凋亡率明显下降(P0.01),p-Akt/Akt和Bcl-2/Bax均明显升高(P0.01)。结论槲皮素能够减少高糖培养下海马神经元的凋亡,其作用机制与增加Akt信号通路中Akt蛋白磷酸化的程度,进而增加Bcl-2蛋白的表达、抑制Bax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吡咯喹啉醌(PQQ)对D-半乳糖(D-gal)致培养大鼠海马神经细胞衰老损伤的影响.方法 体外原代培养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用大剂量D-gal诱致海马神经元老化损伤,用PQQ做保护研究,镜F观察神经元的形态变化,测海马神经细胞自由基的水平,流式细胞仪测细胞的凋亡率,免疫组化测Bax蛋白的表达.结果 体外培养8 d的海马神经细胞用D-gal处理后,细胞自由基水平升高,细胞的死亡率增加,Bax表达增强;预先给予PQQ处理后,细胞内自由基水平以及Bax的表达下降,细胞死亡率下降.结论 PQQ能廷缓D-gal引起的培养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的衰老.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GM1对D-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小鼠脑海马神经发生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了D-半乳糖小鼠致衰老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GM1干预对海马神经前体细胞的增殖、存活和神经元分化的作用。结果:在模型鼠海马DG区的颗粒细胞和CA1、CA3区可观察到锥形神经元的死亡,TUNEL阳性细胞位于神经前体细胞所在的颗粒细胞层和门区的交界处。GM1干预后明显保护海马区新生细胞的增殖和生存。结论:GM1通过对抗D-半乳糖导致的细胞凋亡和促进海马神经发生的途径发挥其延缓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限食和运动在抗脑老化中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雄性ICR小鼠60只,随机分为6组,即脑老化模型组(A组)、脑老化模型限食组(B组)、脑老化模型运动组(C组)、运动组(D组)、限食组(E组)和对照组(F组),每组10只,A、B、C组制备脑老化模型,B、E组限食,C、D组运动训练,分别干预10周后,以Morris水迷宫测试小鼠空间记忆和学习能力,以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测定海马神经元凋亡率。结果:A组逃避潜伏期(EL)大于F组(P<0.05),B、C组EL均小于A组(P<0.05)而与F组无差异,D、E组的EL与F组之间无差异;A组海马神经元凋亡率高于F组(P<0.05),B、C组神经元凋亡率低于A组(P<0.05)而与F组之间无差异,D、E组小鼠神经元凋亡率与F组比较亦无差异。结论:限食、运动具有防止脑老化性学习记忆能力下降的效应,并能有效减轻脑老化性神经元凋亡,但对正常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和神经元凋亡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0.
王晶  路毅  王蓉  赵妍  盛树力 《中国急救医学》2006,26(11):831-833,I0002
目的观察APP17肽对心肺复苏大鼠海马神经元CA1区胰岛素受体(IR)、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表达的影响。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对照组(对照组)、心肺复苏组(复苏组)、APP17肽组,每组8只。用窒息法制作大鼠心肺复苏模型。APP17肽组于自主循环恢复(ROSC)时立即静脉注射APP17肽3.33μg/100g体质量,约5mL;对照组和复苏组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2h后断头取脑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3组大鼠海马CAI区神经元IR、IRS—1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复苏组大鼠海马CAI区IR、IRS—1染色阳性神经元明显减少(P〈0.05—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复苏组相比APP17肽组IR、IRS—1阳性神经元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心肺复苏大鼠海马神经元IR、IRS—1表达降低,复苏早期给予APP17肽干预可使其表达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