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产妇在产后进行穴位中药贴敷对产后子宫复旧与减少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自然分娩或刮宫产术后尤妊娠期及分娩期并发症的产妇2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符140例,每组各有自然分娩70例及剖宫产术后产妇各70例。观察组在进行常规产后护理外,在产后3小时至6天内均进行每天1次的产后穴位中药贴敷;对照组产妇产后只进行常规产后护理。观察两组产妇的子宫复旧情况及恶露持续时间。结果:观察组产妇子宫底高度、恶露持续时间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八位中药帖敷能有效加强子宫复旧,减少产后出血量,是一项操作方便,预防产后出血的中医“治末病”方法,值得临床推广歧用。  相似文献   

2.
范丽霞 《新中医》2019,51(3):243-245
简版:目的:观察中药足浴联合常规治疗与护理对产后疲乏的康复效果。方法:将284例产妇根据不同的护理措施分为对照组109例和观察组175例。2组均给予产后常规治疗与护理措施,观察组加用中药足浴。2组均连续施护4-5天。采用产后疲乏量袁(PFS)评价产后疲乏程度,并观察产妇的汗出程度、睡眠情况和胃纳情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药足浴对促进剖宫产术后康复作用.方法:选择在我院分娩的产妇2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于顺产6小时,剖宫产于手术后24小时,生命体征平稳,知情愿意情况下给予足浴;其余同对照组相同常规产后护理.结果:观察组的泌乳时间、泌乳量、宫底高、恶露量与对照组有明显的差异性.(P〈0.01).结论:中药足浴对产后康复有显著促进作用.全面提高产妇产后恢复速度及质量.  相似文献   

4.
朱娴  范丽霞 《新中医》2021,53(10):167-170
目的:观察在常规康复护理措施基础上给予中药足浴和足底按摩对产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40例自然分娩的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2组均给予产后饮食护理、心理护理、母乳喂养宣教和产后康复治疗仪干预等常规康复护理措施,观察组加予中药足浴与足底按摩,2组均干预7 d。记录2组产妇的首次排尿时间、首次排气时间、疼痛消失时间、泌乳始动时间,统计产后7 d的血性恶露消失情况和子宫下降高度,计算产后7 d内产后尿潴留、多汗、睡眠障碍及泌乳障碍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首次排尿时间、首次排气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及泌乳始动时间均较对照组加快(P0.01)。产后7 d,观察组血性恶露消失率为68.57%,高于对照组的47.14%(P0.05);观察组子宫下降高度大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产后尿潴留、多汗、睡眠障碍及泌乳障碍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在常规康复护理措施基础上给予中药足浴和足底按摩,能显著促进自然分娩产妇产后的早期康复,减少产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恶露排出与子宫复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产后按摩对泌乳及子宫收缩的影响。方法:100例自然分娩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常规分娩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产后康复按摩,观察两组产妇子宫收缩及产后泌乳情况。结果:观察组泌乳始动时间短,泌乳充足率高,宫缩情况良好,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后早期采用子宫及乳房按摩能够缩短始动泌乳时间,增加泌乳量,促进子宫收缩。  相似文献   

6.
〔摘 要〕 目的:分析联合中医封包与产后康复治疗仪治疗对产妇心理状况的效果。方法:选取广州医科大学附属 第六医院产科 2019 年 8 月至 2020 年 3 月期间收治的 200 例产妇,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100 例。 两组产妇均在住院时、产后 1 d 各填写一次焦虑量表和抑郁量表,产后 1 d 填写数字疼痛评分表评估产后宫缩疼痛评分, 观察组在产妇分娩后转入病房后立即联合中医封包与产后康复治疗仪进行治疗促进产后康复,对照组在产妇分娩后转 入病房后不使用中医封包,仅使用产后康复治疗仪促进产后康复。观察两组产妇的产后宫缩痛评分、尿潴留发生率和 心理状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的子宫收缩疼痛评分为(1.38 ± 0.862)分,低于对照组的(2.43 ± 1.12)分,差异具有 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产妇的尿潴留发生率为 4 例(4 %),低于对照组的 14 例(14 %),差异具有统计 学意义(P < 0.05)。干预前两组产妇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干预后观察组产妇的 SAS、SD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产妇产 后联合中医封包与产后康复治疗仪有效缓解子宫收缩疼痛,减轻疼痛程度,并可一定程度降低尿潴留发生率,改善产 妇舒适度,从而改善产妇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产妇产后康复中应用中药穴位贴敷、熏洗泡足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2019年1月—2020年12月于南昌市第一医院建档立卡分娩的112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排列法进行分组,包括常规组56例,于产后施行常规护理;中医组56例,于产后施行常规护理+中药穴位贴敷+熏洗泡足,观察护理3 d后宫底高度、恶露量、泌乳情况及护理前(产后6 h内)、护理3 d后焦虑(SAS)、抑郁(SDS)评分变化。结果 中医组宫底低于常规组(P <0.05),且恶露量少于常规组(P <0.05);中医组泌乳分级优于常规组(P <0.05);护理后,中医组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低于同时期的常规组(P <0.05)。结论 中药穴位贴敷、中药熏洗泡足能够促进产妇的产后泌乳及康复,同时改善其心理状态,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剖宫产术后的康复护理中应用中医情志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2年3月—2014年5月在我院行剖宫产分娩产妇中选取78例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产妇分为观察组39例,对照组39例,对照组行术后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情志护理干预,观察2组产妇的康复情况及产后心理状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泌乳时间及首次下床时间同对照组产妇比较,均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SDS评分以及SAS评分同对照组产妇比较,均明显较低(P0.05)。结论对于剖宫产产妇,在术后康复护理中应用中医情志护理,可有效改善剖宫产分娩产妇心理状况,促进其产后恢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产妇分娩过程中心理护理对分娩方式、产程与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妇产科进行分娩的初产妇140例,将产妇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产妇采取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产妇最终阴道自然分娩61例(87.14%)、剖宫产9例(12.86%),与对照组相比剖宫产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产妇总产程为(432.8±129.6)min、产后出血量为(185.2±58.1)ml,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减少(P〈0.05)。讨论: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能够有效缓解产妇对于疼痛的恐惧和敏感,能够提高产妇的依从性,改善肌肉紧张状况,加速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  相似文献   

10.
郑秀华  梅玲倩  赖筱俐 《新中医》2019,51(3):237-24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对产妇身心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90例自然分娩产妇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74例和观察组116例。对照组给予产后健康知识宣教、心理护理和饮食护理等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给予中医情志护理、耳穴压豆、中药足浴和穴位按摩等中医康复护理措施。记录产后第1、3、5天的出血量和疼痛情况,随访记录血性恶露持续时间,记录尿潴留、便秘、奶胀、产褥感染、抑郁、失眠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测量产后第5天的宫底高度,产后6周评定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10)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结果:产后第3、5天,观察组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观察组产后并发症累积发生率为14.91%,低于对照组的39.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观察组血性恶露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1),产后第5天宫底高度低于对照组(P 0.01),产后6周EPDS-10评分和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能有效促进产妇的身心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产妇在产后一周内进行康复按摩促进子宫复旧,预防晚期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自然分娩或割宫产术后无妊娠期及分娩期并发症的产妇各100名,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10。例,每组各有自然分娩及剖宫产术后产妇各50名。观察组在进行常规产后护理外,在产后24小时后至产后7天内均进行每天1次的产后康复按摩;对照组的产妇产后只进行常规产后护理。观察两组产妇的子宫复旧情况及恶露持续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妇子宫底高度、恶露持续时间及晚期产后出血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产后康复按摩能促进子宫复旧,有效减少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生,有利于产妇康复。  相似文献   

12.
摘 要目的:探索综合疼痛护理对产妇产后宫缩痛及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 2015 年 5 月至 2020 年 6 月期间收治的 400 例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200 例。对照组产妇给 予以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并行综合疼痛护理进行干预,比较两组产妇的宫缩疼痛情况及不 良情绪。结果:产后 24 h 及 48 h,观察组产妇的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 义(P < 0.05)。产后 28 d,两组产妇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且观察组产妇的 SCL–90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产后 28 d 观察组产妇的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为 (10.39 ± 3.26)分,低于对照组的(12.56 ± 5.17)分,且观察组产妇的抑郁人数为 57 例,少于对照组的 103 例,差 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针对分娩产妇应用综合疼痛护理进行干预,能够有效缓解其产后宫缩痛,改 善其不良情绪,降低产后抑郁比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产后按摩对产妇的心理及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分娩的初产妇1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产后给予常规护理配合产后按摩;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产妇产后的心理及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疼痛、睡眠质量、产后抑郁程度等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后康复按摩对产妇身心健康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围生期心理干预对产妇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92例孕妇为对照组,社区产后访视165例孕妇为观察组,对照组予常规孕期检查及产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围生期心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产后32天抑郁情况。结果:产后32天及产后3个月观察组SDS量表及SAS量表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怀孕初期阶段实施心理干预有助于改善产妇分娩后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能保证产妇产后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康复情况的影响.方法:本文按照随机数字法将16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针对观察组剖宫产产妇实施综合的护理干预措施,并与仅给予传统护理的对照组进行了术后康复情况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疼痛及生理功能恢复等康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产妇手术前、手术后实行护理干预,对其术后康复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产妇分娩过程中进行护理干预对产妇的影响。方法:50例自然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25例及对照组25例,比较两组产程时间、产后出血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疼痛程度。结果:两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宫缩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产妇分娩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可缩短产程时间,降低疼痛程度及产后出血发生率,确保产妇顺利分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产褥早期药浴预防产后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2月在我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320例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0例,观察组按中医护理方案实施护理,分娩72h予中药泡浴,1次/d,共3次,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产妇产后恢复及追踪产后病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在子宫复旧、乳汁分泌、切口愈合、睡眠等方面优于对照组,且无产后身痛、关节痛等产后痹症及产后缺乳、产后脱发发生。结论:产褥早期药浴能有效预防产后病,针对性强,效果好。  相似文献   

18.
叶素笑  陈多妹 《新中医》2018,50(10):204-206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护理对剖宫产产妇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剖宫产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产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中医情志护理、食疗护理、催乳与母乳喂养护理、疼痛护理等系列康复措施。近期评价离床活动时间、排尿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和泌乳时间,统计涨奶率、术后48 h数字疼痛评分法(NRS)评分,远期(产后8周)记录产伤恢复情况、子宫复旧情况、恶露情况、抑郁发生情况、有无乳腺炎和产褥感染。结果:观察组离床活动时间、排尿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和泌乳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涨奶率10.00%,低于对照组的25.00%(P 0.05);观察组术后48 h NR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产后8周,2组产伤恢复和产褥感染发生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 0.05);观察组子宫复旧不良、恶露不尽、乳腺炎和抑郁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中医综合护理能提高剖宫产产妇近期和远期的康复效果,具有较好的推广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敷贴及中医护理用于产后子宫复旧的效果。方法选取84例进行自然分娩或者接受剖宫产手术产妇,均于2019年3月—2020年5月入组。以随机、双盲法分组,各42例。对照组以常规护理支持,观察组于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中药穴位敷贴及中医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子宫复旧优良率为95.2%,对照组为81.0%,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产后24 h出血量较对照组更少(P 0.05),产后恶露持续时间较对照组更短(P 0.05),产后腹痛持续时间较对照组更短(P 0.05)。结论对分娩产妇实施产后中药穴位敷贴及中医护理,可提升产后子宫复旧效果,防止子宫复旧不全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产妇分娩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9月至2009年6月在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产妇100例为观察组,另选同期住院分娩的产妇10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产科护理,观察组在常规产科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及产后出血的情况.结果:观察组行剖宫产分娩者5例(5%),对照组25例(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686,P<0.05).观察组发生产后出血(≥500 ml)者1例(1%),对照组15例(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315,P<0.05).结论:心理护理应用于产妇分娩不仅能够降低剖宫产率,而且能够减少由于心理因素所造成的产后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