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穴位贴敷治疗产后尿潴留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穴位贴敷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诱导排尿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穴位贴敷治疗。2小时后观察2组孕妇排尿情况。结果:尿储留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首次排尿时间观察组早于对照组(P0.05);排尿后残余尿量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穴位贴敷治疗产后尿潴留可有效预防产后尿潴留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用于预防肛肠病术后尿潴留的疗效.方法:将123例肛肠科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1例在术后采用中药穴位贴敷,对照组62例常规予以局部热敷,吹口哨、听水声诱导,对症止痛,新斯的明针肌注.结果:尿潴留发生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11.47%与38.70%;导尿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4.91%与11.29%.就术后首次排尿时间、排尿通畅程度、首次排尿至排尿完全通畅的时间等进行对比观察,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中药穴位贴敷可明显减少术后尿潴留的发生,促进患者术后尽早排尿及排尿通畅,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艾灸联合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治疗胃脘痛(脾胃虚寒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河南省中医院2013年3月至2015年2月住院的160例胃脘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观察组给予艾灸、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胃脘痛症状的改善程度。结果:艾灸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后,观察组胃脘痛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结论:中药穴位贴敷疗法应用于脾胃虚寒型胃脘痛患者,可明显缓解症状,减轻痛苦。  相似文献   

4.
李英杰  孟丽君 《陕西中医》2010,31(8):1012-1013
目的:观察利水消肿类中药贴敷水道穴预防痔核手术后尿潴留的疗效。方法:采用赤小豆贴敷水道穴预防痔核手术后尿潴留158例,并设对照组,观察两组术后排尿时间。结果:治疗组在1h、2h、4h、6h内的排尿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利水消肿的功效。可有效预防痔核手术后患者尿潴留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李凤鸣 《陕西中医》2013,34(4):449-450
目的:探索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艾灸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集到的84例脾胃虚寒型胃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单纯使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艾灸,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10%,对照组总有效率78.57%,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组间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毒副作用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脾胃虚寒型胃痛采用中药穴位贴敷配合艾灸联合西医常规治疗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配合艾灸防治肾穿刺术后尿潴留的疗效。方法选择101例于省中医院行肾穿刺术后的患者,随机抽签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配合耳穴贴压及穴位艾灸,比较2组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首次排尿时间短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耳穴贴压配合穴位艾灸可促进肾穿刺术后患者排尿,预防肾穿刺术后尿潴留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隔葱艾灸中极穴配合按摩预防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即术后热敷膀胱并按摩,观察组采用隔葱艾灸中极穴配合按摩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排尿成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排尿成功率、术后尿潴留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排尿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葱泥敷中极穴艾灸配合按摩预防术后尿潴留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舒泉膏穴位贴敷联合TDP照射预防肛肠病术后尿潴留(脾肾两虚夹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肛肠病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予常规热敷干预,治疗组予舒泉膏穴位贴敷联合TDP照射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首次排尿时间、尿潴留发生率以及疗效。结果:治疗组术后尿潴留预防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7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首次排尿时间及尿潴留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舒泉膏穴位贴敷联合TDP照射预防肛肠病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蓝智玲 《新中医》2015,47(5):303-304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联合心理指导护理肛肠术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将180例肛肠术后尿潴留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各90例。对照组予热敷小腹部、听流水声、按摩小腹等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五苓散穴位贴敷联合心理指导的方法,2组均观察3天。彩超检测膀胱内残余尿量来评价临床疗效,记录采用导尿术患者尿管留置的时间。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90.0%,对照组85.6%,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尿管留置的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穴位贴敷联合心理指导护理肛肠术后尿潴留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熊正根  刘成全 《河南中医》2010,30(4):395-396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加艾灸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30例,在农历三伏天,分别采用中药背俞穴贴敷及中药背俞穴贴敷加艾灸。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91%,对照组总有效率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背俞穴贴敷加艾灸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艾灸联合中药贴敷在预防断肢再植术后便秘中的疗效。方法将86例断肢再植患者按住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在术后当天即行腹部按摩、饮食调控,并给予神阙穴中药贴敷;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艾灸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排便情况。结果观察组显效27例,有效12例,无效4例,有效率90. 7%(39/43);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13例,无效12例,有效率72. 1%(31/43)。2组患者排便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艾灸联合神阙穴中药贴敷能有效预防断肢再植术后患者便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俞露婷 《新中医》2020,52(12):187-189
目的:观察中药贴敷联合艾灸治疗肺癌晚期胸腔积液患者的疗效,并探讨其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肺癌晚期胸腔积液患者共82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41例。对照组予以顺铂注射治疗,并配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予以中药贴敷联合艾灸治疗,并配合针对性护理对策。比较2组临床疗效、胸腔积液深度及功能状态评分(KPS)。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68.29%,明显高于对照组39.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胸腔积液深度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小,且观察组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KP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升,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KP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贴敷联合艾灸治疗肺癌晚期胸腔积液疗效确切,同时配合针对性护理对策可促进胸腔积液吸收,提高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耳穴揿针联合穴位贴敷对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尿潴留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0月—2020年6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治疗的8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2组患者均在腰俞麻醉下行外剥内扎术。对照组术后将中药五苓散制成药饼贴敷于中极、关元、气海穴,贴敷时间4 h,治疗1次。观察组在穴位贴敷基础上予耳穴揿针,取穴为双耳肾、膀胱、三焦及输尿管,埋针时间24 h,治疗1次。比较2组患者术后首次排尿量、首次排尿尿等待时间评分、小腹症状评分及尿潴留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首次排尿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首次排尿尿等待时间评分、小腹症状评分及尿潴留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耳穴揿针联合穴位贴敷可以有效预防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患者尿潴留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孔祥运 《光明中医》2014,29(2):280-281
目的观察“中药硬膏热贴”治疗肛肠病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中药硬膏热贴”治疗术后尿潴留,对照组采用常规按摩下腹部及诱导排尿治疗;比较两组排尿时间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排尿时间提前和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硬膏热贴”治疗肛肠病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徐彩霞 《新中医》2020,52(2):149-151
目的:观察艾灸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效果。方法:纳入98例腹股沟斜疝患儿,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观察组采用艾灸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2组疗程均为1个月。比较2组患儿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复发率及治疗后的效果。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P<0.05),家长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半年复发率、1年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发挥了补益脾胃、升阳固脱、逐寒湿、行气血、透肝经的功效,有助于提升疗效、缩短病程,从而有效改善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并能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措施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简版:目的:观察耳穴贴压联合中药贴敷神阙穴治疗老年人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将128例肠道实热型功能性便秘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2组均给予饮食指导、生活习惯指导、心理护理和知识宣教等常规护理措施,对照组口服麻仁润肠丸,观察组采用耳穴贴压联合中药贴敷神阙穴进行治疗,2组疗程均为14天。……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艾灸治疗肛肠病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4年10月入院的肛肠病术后尿潴留患者60例,将60例符合肛肠病术后尿潴留标准的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将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嘱患者用热毛巾敷下腹部,按摩,听流水声诱导排尿。观察组在实施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采用艾灸关元、气海、中极穴等治疗方法,解除尿潴留。观察两组患者自行排尿情况,进行疗效对比。结果:二组经过艾灸治疗之后,病情都得到了有效的缓解,但观察组的恢复时间与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艾灸的温热及药物效应刺激局部穴位治疗肛肠病术后尿潴留的疗效观察,该研究具有操作安全,简便易行,疗效可靠,副作用小,患者易接受等优点,是一种无创伤的自然疗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贴敷配合灸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科2012年5月~2013年5月7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而观察组35例患者给予中药穴位贴敷配合艾灸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两组的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1.43%,而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0.00%,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配合艾灸治疗失眠,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药敷脐联合耳穴贴压治疗慢性肾衰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加麻杏滋脾胶囊,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结合中药敷脐联合耳穴贴压施治。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敷脐联合耳穴贴压治疗慢性肾衰便秘操作简便,疗效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排尿方联合艾灸对肛肠术后患者排尿情况的影响。方法:将131例随机分为中药联合艾灸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排尿方(桂枝、泽泻、通草、石韦、车前草),中药联合艾灸组艾灸关元、气海、中极穴施灸20min;对照组56例,术后给予排尿方但不实施艾灸。结果:中药艾灸组发生排尿困难或尿潴留患者占5.3%,对照组占17.9%,卡方检验显示两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药联合艾灸能有效预防肛肠术后排尿困难或尿潴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