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在混合痔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将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综合外科治疗的108例混合痔患者围手术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中医护理临床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疼痛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创面愈合优良率为52例(96.30%)、护理满意度为53例(98.15%),对照组的创面愈合优良率为44例(81.48%)、护理满意度为43例(79.63%),观察组两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出血、水肿、疼痛、尿潴留等并发症发生率为3.7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8h、首次排便时、术后48h VAS疼痛评分分别为(3.36±1.08)分、(3.11±1.42)分、(2.52±0.8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21±1.34)分、(4.47±1.13)分、(3.45±0.5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在混合痔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效果显著,遵循中医辨证施护的理念,给予整体护理,能有效减轻术后疼痛,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创面愈合效果,提升护理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牛秀德 《河北中医》2015,(2):311-313
目的观察基于微创理念下环状混合痔选择性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6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8例予选择性切除术,对照组68例予中医传统外剥内扎术,观察2组术中所需时间、术中出血量、首次排便时肛门疼痛程度、创面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提前(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术后首次排便时创面疼痛轻(P<0.05)。结论基于微创理念下环状混合痔选择性切除术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张传举 《新中医》2022,54(9):34-36
目的:观察止痛如神汤加减对混合痔术后患者疼痛及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混合痔患者8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外剥内扎手术治疗,术后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止痛如神汤加减治疗。比较2组术后第2天、第4天及第6天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统计疼痛消失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水肿消失时间,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8%,高于对照组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天、第4天,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6天,2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消失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水肿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止痛如神汤加减可以缓解混合痔术后患者疼痛程度,缩短疼痛时间,减轻水肿,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混合痔中医护理方案优化措施及实践效果。方法:选择混合痔手术患者133例,按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66例和观察组67例,对照组术后采用混合痔中医护理方案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优化中医护理方案并实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改善效果,评价患者对中医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除术后出血(P>0.05)外,术后疼痛、尿潴留、水肿、便秘症状改善效果及满意度,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混合痔中医护理优化方案,能明显改善术后并发症,提升护理效果和患者满意度,值得肛肠科借鉴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超声刀联合套扎疗法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应用超声刀联合套扎疗法治疗,对照组30例应用外剥内扎术治疗。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简称VAS评分)评价术后疼痛情况;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住院天数及创面愈合时间;观察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组VAS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创面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2组均未出现尿潴留、肛门狭窄、肛周感染等并发症情况。结论超声刀联合套扎疗法治疗混合痔安全有效,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创面愈合快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苦参汤加减熏洗对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创面愈合、疼痛及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6例混合痔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术后第2天给予高锰酸钾坐浴,观察组术后第2天给予苦参汤加减熏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创面愈合时间、疼痛及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ore, VAS)、肛门功能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9.07%,观察组有效率为95.3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肛管高压带长度短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短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肛管舒张压、肛管最大收缩压及肛管静息压高于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参汤加减熏洗可减轻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疼痛程度,改善肛...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混合痔围手术期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混合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方法后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疼痛程度较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混合痔围术期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创口的早日愈合以及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方案在混合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12月于漯河市中医院治疗的混合痔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方案,对比两组术后疼痛情况及伤口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伤口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混合痔患者实施中医护理方案可有效减轻术后伤口疼痛感受,促进伤口愈合,利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干预在混合痔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70例混合痔手术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护理,研究组加用中医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疼痛改善情况并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不同时段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疼痛评分呈明显下降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混合痔术后患者疼痛,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评价中西医结合快速康复护理对环状混合痔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环状混合痔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最后完成实验患者共95例,观察组48例,对照组47例。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快速康复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护理。比较2组临床疗效、患者术后疼痛及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等,比较术前1天、术后第3天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6 (IL-6)水平。结果:术后6 h、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观察组视觉模拟(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观察组WBC、CRP、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快速康复护理应用于环状混合痔的治疗,降低了手术应激引起的炎症反应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加快了术后恢复,也提高了患者围手术期舒适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对混合痔术后患者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2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观察组给予康复新液,疗程7 d。然后,检测术后3、7、14 d症状(大便出血、肛周疼痛、肛门水肿)评分、创面愈合率、创面愈合时间、炎症因子(TNF⁃α、IL⁃6)变化。结果术后14 d,观察组症状评分、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创面愈合率升高(P<0.05),创面愈合时间缩短(P<0.05)。结论康复新液熏洗可缓解混合痔术后患者症状,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中医熏洗技术在外科术后患者的应用效果及风险管理策略。方法:选择2022年在医院外科接受肛肠疾病手术的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术后西医干预策略,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中医熏洗技术。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10 d的疗效、患者在术后第1 d和术后第10 d的疼痛情况及创面渗液量、患者在术后第1 d和术后第10 d的创面水肿情况、患者在术后两个月的时间内的创面愈合情况、患者在最后一次随访时的肛门功能情况。结果:在术后10 d,观察组患者的疗效分级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在手术后第1 d,两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及创面渗液量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后第10 d,两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及创面渗液量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数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手术后第1 d,两组患者的创面水肿情况评分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后第10 d,两组患者的创面水肿情况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数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和评价八宝痔疮膏对混合痔术后疼痛及创口愈合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94例混合痔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治疗组术后采用八宝痔疮膏外敷,对照组术后给予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对2组患者术后第1、3、5、7d疼痛症状进行评分,并对2组治疗前后疼痛症状评分进行比较,同时观察疼痛消失时间、疤痕增生情况及创口愈合时间。结果治疗组对疼痛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消失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比较,治疗组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混合痔术后患者采用八宝痔疮膏外敷,可减轻术后疼痛,缩短创口愈合时间,值得临床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4.
朱超 《国医论坛》2020,(2):10-12
目的:探讨加味当归芍药汤在环状混合痔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12例环状混合痔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6例。两组均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术后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生素静脉滴注与生肌玉红膏外敷,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加味当归芍药汤口服及坐浴。经治10d,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创面疼痛(VAS评分)情况,以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64%(53/56),高于对照组的82.14%(46/56)(P<0.05);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环状混合痔患者术后在常规治疗与生肌玉红膏外敷基础上联合加味当归芍药汤口服及坐浴,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联合普济痔疮栓对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及肛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10例混合痔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全部患者均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术后对照组采用普济痔疮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中药熏洗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检测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肛门功能指标(肛管最大收缩压、肛管舒张压、肛管静息压、肛管高压带长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记录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肛管最大收缩压、肛管舒张压、肛管静息压均明显升高(P均0.05),肛管高压带长度均明显缩短(P均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熏洗联合普济痔疮栓治疗可促进混合痔术后创面愈合,明显改善肛门功能,减轻疼痛,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向世力  路永超  詹林浩 《山东中医杂志》2023,(11):1171-1175+1202
目的:观察龙槐止血汤联合咖啡酸片治疗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疗效。方法:选择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术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咖啡酸片及中药安慰剂,观察组患者给予咖啡酸片和龙槐止血汤。术后1 d、3 d、7 d、14 d评估两组患者出血评分、黏膜评分、疼痛评分和水肿评分;术后第30天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收集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至痊愈期间尿潴留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出血评分、黏膜评分均呈下降趋势,术后7 d、14 d,观察组出血评分和黏膜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均于术后3 d出现峰值,之后持续下降;术后3 d、7 d、14 d,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水肿评分均呈下降趋势,术后7 d、14 d,观察组水肿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发现,观察组平均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01),出现尿潴留患者的例数少于对照组(P=0.04)。结论:龙槐止血汤联合咖啡酸片可以加快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术后止血,减轻患者术后水肿、疼痛症状,加快创口愈合,降低术后尿潴留...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骶尾部藏毛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骶尾部藏毛窦切除后创面面积≥12 cm2的4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1例,2组藏毛窦切除后创面均给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2组患者创面肉芽生长良好后均给予Ⅱ期手术缝合,比较2组患者Ⅱ期手术时间、Mc Gill疼痛评分、创面愈合时间、护理满意度及VSD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Ⅱ期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均0.01),Mc Gill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VSD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随访0.5~4年均无复发病例。结论骶尾部藏毛窦切除后创面应用VSD配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减少并发症,促进创面愈合,提高患者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对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成功和提升护理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盛莹 《江西中医药》2023,(1):48-49+52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联合红外线理疗对混合痔术后肛门水肿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11月收治于我院的88例混合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红外线理疗联合中药熏洗。对比2组创面愈合、肛门疼痛、水肿及护理效果情况。结果:干预7 d后,观察组创面表皮生长率高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肛门疼痛、水肿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95.45%)高于对照组(79.55%),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红外线理疗联合中药熏洗能够促进混合痔术后肛门水肿患者创面愈合,有效减轻肛门疼痛及水肿,增强护理效果,加快患者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19.
张丽娜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31):151-151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对混合痔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将84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前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疼痛护理,比较、分析术后疼痛评分及疼痛控制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疼痛控制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疼痛护理可减轻混合痔手术患者术后疼痛,提高疼痛控制满意度,应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坐浴对混合痔患者术后创面疼痛及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行高锰酸钾溶液熏洗坐浴治疗,观察组行中药熏洗坐浴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与并发症等。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相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洗坐浴有助于缓解混合痔患者术后创面疼痛,防治并发症效果良好,治疗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