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手术方法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鼻腔表面麻醉和下鼻甲黏膜下浸润麻醉后,在0°鼻内镜下应用微波等离子体手术系统,对120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行筛前神经鼻中隔支切断,下鼻甲打孔消融,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结果:随访6个月以上,总有效率94.2%(113/120),显效90.0%(108/120).结论:通过手术方法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近期效果良好,安全可靠,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鼻腔副交感神经活动性增高是常年性变应性鼻炎(perennial allergic rhinitis,PAR)发病的一种重要因素。既往应用翼管神经切断术作为治疗常年变应性鼻炎的手术方法之一,因创伤较大,且术后存在不同程度的眼干症状,故病例选择有一定限制。为了探讨更加简便、微创且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法,我们对33例常年变应性鼻炎患者,于鼻内窥镜下行筛前神经及下鼻甲射频热凝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低温等离子消融治疗部队官兵肥厚性鼻炎的远期疗效。方法:采用低温等离子刀行下鼻甲打孔消融治疗179例部队官兵肥厚性鼻炎,术后半年以上观察远期效果。结果:采用VAS评分法,鼻塞患者一次消融后,评分在0—1分81例(93.10%);二次消融评分在0~1分6例(6.90%)。所有患者未见明显并发症,无萎缩性鼻炎。结论:低温等离子消融下鼻甲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疗效显著,具有操作简便、低温、微创、安全及并发症少等优点,而且远期疗效好,不需住院,不影响部队官兵的日常训练。  相似文献   

4.
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体治疗变应性鼻炎68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鼻内窥镜下低温等离子体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对68例变应性鼻炎的患者在鼻内窥镜的照明下用等离子热凝治疗筛前神经区及翼管神经区。结果:术后症状消失58例,有8例在2月内复发但均较术前减轻,经再次治疗症状消失,有2例无效,近期显效率97%。结论:鼻内窥镜与等离子结合治疗变应性鼻炎,术后反应轻,疗效明显,无并发症,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低温等离子下鼻甲消融治疗鼻塞的效果。方法对1284例鼻塞患者采用美国杰西低温等离子RX45刀头行下鼻甲打孔消融。结果鼻塞患者一次治愈1135例(占88.40%),二次治愈70例(5.45%),鼻塞症状缓解71例(5.53%),无效8例(0.62%)。结论低温等离子治疗鼻塞效果显著、操作简便、微创、不破坏粘膜的正常生理功能,无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下鼻甲骨折外移加下鼻甲低温等离子消融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方法选择168例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85例,对照组83例。观察组给予下鼻甲骨折外移加下鼻甲低温等离子消融,对照组给予下鼻甲骨折外移加下鼻甲部分切除。术前及术后6个月均用VAS评分标准评价患者鼻塞的主观感觉,并观察术后鼻甲黏膜修复情况及鼻腔干燥、出血、粘连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前鼻塞VAS评分为8.25±0.76,对照组为8.22±0.81,术后6个月观察组为2.45±0.88,对照组为2.69±0.97。两组术前和术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明显并发症,对照组并发鼻腔干燥6例,鼻出血5例,两组间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下鼻甲骨折外移加下鼻甲低温等离子消融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损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具有重要的临床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龚维熙  陈伟  王恩彤  张宝林 《人民军医》2007,50(11):680-681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联合射频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常年性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50例(手术组),行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与射频处理筛前神经;对常年性变应性鼻炎伴鼻中隔偏曲20例(对照组),行药物治疗。术后均随访1年。结果:手术组显效37例(74%),有效10例(20%),无效3例(6%),总有效率94%;药物组显效2例(10%),有效11例(55%),无效7例(35%),总有效率65%。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与射频联合处理筛前神经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我们应用半导体激光治疗变应性鼻炎 118例 ,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1998年 5月至 2 0 0 1年 5月 ,共治疗变应性鼻炎患者 118例 ,男性 67例 ,女性 5 1例 ;年龄 11~ 78岁 ,平均 43 5岁 ;病程 1 5~ 16年 ,平均 6 9年。2 方法 患者取坐位 ,以 1%丁卡因加少量 0 1%肾上腺素棉片行鼻腔粘膜表面麻醉。以英国产DIOMEDⅡ型半导体激光 ,输出功率为 9~ 14W可调 ,以接触式方法切除下鼻甲部分 ,切断筛前神经 ,治疗范围包括 :下鼻甲前端内侧面(深约 3mm ,长约 6mm) ,鼻中隔前上方 ,相当于筛前神经鼻中隔支分布区…  相似文献   

9.
低温等离子射频鼻甲消融术在肥厚性鼻炎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手术在肥厚性鼻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70例确诊患者在局麻下行低温等离子鼻甲消融术。结果主观症状明显改善,有效率达100%。结论低温等离子射频鼻甲消融术可以应用于临床,并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肥厚性鼻炎是耳鼻喉科门诊的常见病、多发病。该病常导致鼻塞、呼吸困难,或继发鼻窦炎、下呼吸道感染,或加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病情[1]。近年来,我科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加强手术前后的护理工作,使手术疗效明显提高,避免了手术后的并发症。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病例选自2009-03~2009-11间行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住院患者,共60例,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9~48岁,平均37.6岁。伴有鼻中隔偏曲11例,鼻窦炎9例,鼻息肉2例。病程6~30年。1.2手术方法:鼻腔麻醉,鼻甲黏膜血管收缩满意后,零度鼻内镜暴露一侧下鼻甲,Cob latorl主机功率输出调到6档,选用45号刀头蘸少许生理盐水,置于下鼻甲前端踩下切割键,刀头发生消融作用后顺势将刀头沿下鼻甲黏膜下缓慢向后推进,直至下鼻甲尾部的游离端,换踩电凝键,并缓慢退回刀头,历时15~20 s。2结果本组60例120侧下鼻甲中,58例116侧下鼻甲均一次治愈;另2例(因鼻中隔偏曲同期行鼻中隔黏膜下矫正术)各有一侧鼻腔通气略差,下鼻甲仍有轻度肿大。在下鼻甲再做2条消融线。3...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等离子低温射频消融术治疗下鼻甲肥厚导致鼻塞的疗效.方法 对76例下鼻甲黏膜肥厚致鼻塞患者采用鼻内镜下等离子低温射频消融术治疗双侧下鼻甲,术前及术后1个月和3个月应用视觉模拟评分表(VAS)来评价鼻塞的主观感觉.结果 患者术前鼻塞VAS评分左侧为7.8±0.4,右侧为7.5±0.8;术后1个月左侧为5.6±0.3,右侧为5.3±0.6,术后3个月左侧为3.0±0.9,右侧为3.3±0.6.左右侧VAS评分分别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鼻内镜下等离子低温射频消融术是治疗下鼻甲黏膜肥厚导致鼻塞的一种微创、疗效确切和方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鼻内镜下行鼻腔多部位射频技术治疗变应性鼻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多部位射频治疗常年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方法:对46例药物不能控制症状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局麻后在鼻内镜的直视下,暴露易过敏区,选用针形单极或双极射频探头分别于易过敏区热凝两侧蝶腭孔和筛前神经及下鼻甲。结果:46例患者术后显效42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100%;术后1年,显效39例有效21例,总有效率96%。结论:鼻内镜下射频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视野清楚,术区定位准确,不出血,疗效好,安全性高,副作用少,易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分析半导体激光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联合下鼻甲骨折外移治疗肥厚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征得患者知情同意后纳入研究的临床收治的肥厚性鼻炎患者176例,随机分为联合组62例,应用半导体激光进行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联合下鼻甲骨折外移手术;外移组51例,单纯进行下鼻甲骨折外移术;激光组63例,单纯进行激光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术。记录术中及术后1、4和8周的各项临床数据,对比观察三组治疗前后各个时间段鼻腔黏膜纤毛输送(MTR)、鼻塞VAS评分情况及临床疗效等。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前、术后1周,MTR和鼻塞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4和8周,联合组MTR和VAS评分明显好于另外两组,其次为外移组(P0.05)。三组间显效率和有效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半导体激光下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联合下鼻甲骨折外移治疗肥厚性鼻炎,临床效果好,有效保护下鼻甲黏膜,对鼻塞症状改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近三年来 ,我院在鼻内镜引导下应用Nd∶YAG激光行翼管神经阻断术治疗变应性鼻炎 ,取得了一些经验和体会 ,现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1 临床资料  4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中 ,男性 2 2例 ,女性18例 ;年龄 18~ 5 5岁 ,平均年龄 36 5岁。全部病例中均有阵发性喷嚏 ,大量水样鼻涕和鼻塞等症状。鼻镜检查 ,鼻粘膜呈明显水肿者 13例 ,鼻粘膜呈苍白、充血或浅蓝色者 2 7例。按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1 ] 记分 6~ 8分。2 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 ,2 %丁卡因加肾上腺素棉片鼻腔粘膜表面麻醉。将中鼻甲人工骨折并向内测 (鼻中隔侧 )翻转以增宽手术进路。在…  相似文献   

15.
吸切器在下鼻甲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肥厚性鼻炎、下鼻甲代偿性肥大、常年性变应性鼻炎以及下鼻甲息肉样变等所致的机械性鼻塞,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仍然是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我科自2000-01-2003-12在鼻内窥镜手术时,用吸切器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常年性鼻炎分为变应性鼻炎和非变应性血管运动性鼻炎,发病机理不同,但皆与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有关。翼管神经切断术治疗本病已有多年,但疗效并不令人满意。近年来研究表明,鼻腔副交感神经至少有两个来源:翼管神经和筛前神经,筛前神经分布于鼻腔粘膜浆液腺高密度区和鼻腔敏感部位鼻丘等部位。根据鼻内副交感神经来源及分  相似文献   

17.
鼻通气不佳常因慢性鼻炎、下鼻甲肥厚、常年变应性鼻炎以及下鼻甲息肉样变等原因造成,常规的方法是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但常规手术在术中术后出血较多,术后鼻腔内填塞纱条止血,填塞物刺激使患者极为不适。自上世纪80年代后曾用钳压止血法进行下鼻甲切除,但仍避免不了手术后鼻腔填塞换药出血带给患者痛苦。为进一步减少术中、术后出血,缩短填塞时间或不填塞,近年来我们设计并施用内镜下钳夹下鼻甲激光切除术,取得满意疗效。资料方法1.临床资料慢性肥厚性鼻炎21例,鼻中隔偏曲伴下鼻甲肥大者10例,常年变应性鼻炎6例,下鼻甲桑椹状改变7例,共44…  相似文献   

18.
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因其发病机制复杂?治疗比较棘手,笔者根据国内外治疗经验,对47例经各种药物治疗疗效不佳,排除伴有鼻中隔偏曲、下鼻甲骨性肥大、鼻窦炎、鼻息肉等情况的患者,在鼻内镜下采用Nd:YAG激光照射双侧蝶腭孔、筛前神经鼻内支分布区、下鼻甲黏膜,切断蝶腭神经、筛前神经、下鼻甲黏膜下副交感神经丛,临床效果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鼻内镜下Nd∶YAG激光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4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因其发病机制复杂,治疗比较棘手,笔者根据国内外治疗经验,对47例经各种药物治疗疗效不佳,排除伴有鼻中隔偏曲、下鼻甲骨性肥大、鼻窦炎、鼻息肉等情况的患者,在鼻内镜下采用Nd∶YAG激光照射双侧蝶腭孔、筛前神经鼻内支分布区、下鼻甲黏膜,切断蝶腭神经、筛前神经、下鼻甲黏膜下副交感神经丛,临床效果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鼻内镜鼻窦炎、鼻中隔手术对早期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61例患有慢性鼻窦炎、鼻中隔偏曲合并早期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患者采用鼻内镜下行鼻窦开放、鼻中隔矫正手术,观察对早期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治疗效果。全部病例术前均行鼻内镜及鼻窦CT检查,术后随访1年以上。结果:61例患者中,54例(88.52%)患者术后无鼻塞症状或鼻塞症状明显改善,鼻腔通气良好或改善,下鼻甲大小、形态和色泽基本接近正常或较前改善。结论:鼻内镜鼻窦炎、鼻中隔手术对早期慢性肥厚性鼻炎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对避免其它方法治疗引起下鼻甲干燥或萎缩等(破坏粘膜的功能)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