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联合元胡胃舒胶囊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疗效。方法胃食管反流病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雷贝拉挫钠肠溶胶囊治疗,观察组则予以雷贝拉挫钠肠溶胶囊联合元胡胃舒胶囊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2.3%,显著高于对照组6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与元胡胃舒胶囊联用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许氏胃咽合剂加减方在治疗脾虚型慢性胃炎合并慢性咽炎(以下简称胃咽合病)的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 45例胃咽合病患者,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23例)及对照组(22例)。对照组给予雷尼替丁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许氏胃咽合剂加减方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总疗效及胃镜检查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6.96%,对照组为54.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虚型胃咽合病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其效果优于单纯西药组。  相似文献   

3.
24.阿克吐Aclatonium napadisilate 本品为平滑肌收缩及消化道运动机能亢进药。动物体内外试验表明对胃,肠、胆道平滑肌有亢进作用,以对胃幽门前庭部位作用最为强烈。还能兴奋胆道口括约肌,使胆道末端运动亢进,胆囊内压升高,促进胆汁向十二指肠排出。临床用于消化道  相似文献   

4.
癌症晚期的患者因疼痛十分痛苦,甚至产生自杀念头。常用度冷丁及吗啡类毒麻药品又易导致成瘾性,为此我院近年来研制出一种中药止痛、抗癌具有两种作用的药物。经临床58例治疗观察,止痛快、作用长,并有一定抗癌作用,现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摘要:应用速效止痛抗癌丸(膏)治疗观察58例癌症晚期患者,男,37例,女,21例;胃肠癌晚期28例,肝癌晚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和胃止痛丸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幽门螺杆菌转阴情况。方法随机将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分为治疗组125例和对照组62例,治疗组口服和胃止痛丸每次10g,每日3次,对照组口服三九胃泰冲剂,每次10g,每日3次,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胃镜检查、活组织检查及幽门螺杆菌转阴情况。结果和胃止痛丸组治愈率为67.2%,显效率26.4%,总有效率99.2%,幽门螺杆菌转阴率48.3%,对照组分别为45.2%、24.2%、80.6%、1.7%,两组比较总有效率及幽门螺杆菌转阴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和胃止痛丸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缺血性肠病的临床特点及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结肠镜、影像学、病理或手术证实的48例缺血性肠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诊断、治疗及转归情况。结果 21例患者出现误诊,其中急性胰腺炎9例、急性胃肠炎6例、胃或十二指肠溃疡穿孔3例、药物相关性肠炎2例、有机磷农药中毒1例、总误诊率为43.75%,误诊时间1~4d不等;1例患者行部分小肠切除术治疗后痊愈出院,其余患者经静脉输液、针对性原发病治疗及抗凝、改善微循环等内科保守治疗后均有好转。结论缺血性肠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无特异性,易误诊,因此早期诊断是治疗该病的关键;缺血性肠病早期诊断后行抗凝、改善微循环等内科保守治疗可使多数病例好转。  相似文献   

7.
王婷婷  叶新彬 《海峡药学》2012,(12):204-205
目的观察六味木香联合奥美拉唑对胃食管反流病的作用。方法根据临床症状和胃镜结果将163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六味木香胶囊联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口服;对照组: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口服。各组疗程结束后复查胃镜,观察治疗后临床症状,内镜改善程度及不良反应。结果前后临床症状比较:治疗组有效率98.8%,观察组有效率8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下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91.4%,观察组有效率7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3.6%、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味木香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显著,价格适中。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雷贝拉唑与曲美布汀联合应用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为胃食管反流病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122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与对照组(6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雷贝拉唑与曲美布汀联合应用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雷贝拉唑与多潘立酮联合应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食管反流病问卷(GerdQ)评分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GerdQ评分为(11.1±2.8)分,与对照组的(11.7±2.4)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GerdQ评分(4.5±1.1)分低于对照组的(8.4±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7.1%,高于对照组的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雷贝拉唑与曲美布汀联合应用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效果优于雷贝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是临床上胃食管反流病治疗的一种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9.
季国增 《江西医药》2007,42(10):904-906
目的 观察兰索拉唑、法莫替丁联合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将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32例临床资料,于清晨空腹服用兰索拉唑30mg,夜间临睡前服用法莫替丁40mg,疗程8周.治疗前后,进行胃镜检查,观察临床症状及食管炎的改善情况.结果 症状评价:显效23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6%.胃镜评价:除9例非靡烂性胃食管反流病外,23例中显效12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1.3%.结论 兰索拉唑、法莫替丁联合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有较好的疗效,可作为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较好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正> 元胡止痛片为临床上常用的镇痛药物。其功能为理气、活血、止痛,常用于治疗气滞血瘀的胃痛、胁痛、头痛及月经痛。其主要成份为元胡、白芷。元胡辛、苦、温,归肝脾经,有活血、理气、止痛之功效。白芷辛温,归胃、大肠、肺经,其功能与主治为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以上两药皆有良好的止痛作用。本实验就此片剂的镇痛作用进行动物实验,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早产儿肺透明膜病行氨溴索和牛肺表面活性剂注射剂(珂立苏)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116例早产儿肺透明膜病,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分成两组,对照组52例单纯应用牛肺表面活性剂注射剂(珂立苏),观察组64例应用氨溴索联合牛肺表面活性剂注射剂(珂立苏),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后胸片X线评分和血气指标均改善,观察组改善幅度均比对照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产儿肺透明膜病行氨溴素和牛肺表面活性剂注射剂(珂立苏)联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病情.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并研究肝胆管结石再次胆道手术中利用胆-肠吻合术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98例肝胆管结石胆道再造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再次胆道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胆肠吻合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1.84%,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55.10%,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率更低,随访5个月,观察组复发更低,满意度更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胆肠吻合术对肝胆管结石再次胆道手术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缺血性肠病临床分析研究.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确诊为缺血性肠病的56例患者对其进行临床资料、诊断、治疗及转归情况分析.结果 56例患者中有26例出现误诊,其中包括11例急性胰腺炎、5例急性菌痢、4例胃或十二指肠溃疡穿孔、2例药物相关性肠炎、4例肠梗阻.总识诊率达46.42%,识诊时间为1~4 d 不等.结论 由于缺血性肠病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因此在临床中极易造成识诊.因此对患者进行早期临床准确判断是有效治疗该病的关键.治疗缺血性肠病早期诊断后进行抗凝、改善微循环等内科保守治疗处理可起到良好的疗效,使多数病例好转.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质子泵抑制剂与达立通颗粒联用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疗效。方法胃食管反流病患者90例,按照数字抽取原则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治疗,研究组则予以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联合达立通颗粒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1.1%高于对照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质子泵抑制剂与达立通颗粒联用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具有明显效果,且安全性高,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糖肠宁对2型糖尿病肠病的临床疗效并对血浆胃肠激素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随机将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糖肠宁,对照组思密达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及血浆胃动素(MTL)、生长抑素(SS)、P物质(SP)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MTL水平均明显下降,血浆SS、SP水平明显增高。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糖肠宁汤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多潘立酮片(吗丁啉)联合肠外营养治疗胃大部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临床疗效。方法胃大部切除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予以吗丁啉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肠外营养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营养指标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大部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患者予以吗丁啉联合肠外营养治疗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周雄坤 《中国药业》2013,(23):92-93
目的 观察多潘立酮联合肠外营养用于治疗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40例行胃大部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单独使用肠外营养的对照组,多潘立酮联合肠外营养的治疗组,各20例.观察比较两组营养状况、临床疗效和痊愈时间.结果 选取的780例胃大部切除术患者中有40例出现胃功能性排空障碍,发生率为5.13%,均发生在术后3~12d.两组治疗前后营养状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排空功能恢复时间治疗组为(14.34±0.72)d,对照组为(20.03±0.3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潘立酮联合肠外营养治疗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排空障碍患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非甾体解热镇痛抗炎药是临床上最常用的药物之一,据统计,其销售量仅次于抗生素,其适应症是广泛的,除对高热和多种疼症,术后伤口疼等有即时退热止痛作用外,还可解除多种风湿性疼痛的症状。非甾体解热镇痛抗炎药物既有突出的治疗作用也有其不良反应,临床主要表现为胃肠道反应。我们于1996年3~6月对115例病人分三组分别服用非普拉宗、芬必得、消炎痛对其止痛的效果和胃肠道反应进行临床观察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半夏泻心汤进行配伍加减,观察其对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78例2015年2月~2016年3月至我院进行诊治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每次给予20mg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口服治疗,每天2次,早晚空腹服用;观察组给予半夏泻心汤配伍加减进行治疗,煎汤分早、晚餐前服。所有患者治疗2个疗程后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并统计和比较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31例,总有效率为79.49%(31/39),观察组总有效37例,总有效率为94.87%(37/39),两组之间进行统计学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中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10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64%(10/39),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2例,发生率为5.13%(2/39),两组之间进行统计学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胃食管反流病应用半夏泻心汤加减进行治疗,不仅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减轻临床症状,而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叶爱琴 《海峡药学》2010,22(6):197-198
目的比较应用帕瑞昔布针联合布桂嗪针和自控镇痛泵(吗啡针联合芬太尼针)用于术后止痛的疗效。方法 40例术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帕瑞昔布针联合布桂嗪注射剂和吗啡针联合芬太尼注射剂用于术后止痛,观察临床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应用帕瑞昔布针联合布桂嗪针止痛效果优于吗啡针联合芬太尼针。结论帕瑞昔布针联合布桂嗪针止痛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