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胃溃疡1号方联合序贯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PU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Hp呼气试验阳性PU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5例,实验组采用自拟胃溃疡1号方联合序贯疗法治疗,对照组运用序贯疗法治疗,停药4周后,检测Hp.[结果]2组患者治疗停药1个月后Hp转阴率显著不同,临床疗效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1.1%,对照组为80.0% (P<0.05).[结论]应用胃溃疡1号方联合序贯疗法治疗Hp阳性PU,Hp转阴率高,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快,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祁门县近5年来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特点及与几个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了祁门县人民医院2011-01/2015-12,5年来胃镜检查诊断为消化性溃疡的病例资料.结果:5年中共6438例患者接受胃镜检查,检出消化性溃疡1381例,消化性溃疡检出率为21.45%,5年来本地消化性溃疡检出率无明显改变(χ2=7.979,P=0.092),且多发于春秋季节,但四季发病变化不大.消化性溃疡多发于男性,1381例患者中男981例(71.0%),女400例(29.0%),男女比为2.45∶1,十二指肠溃疡多发(占54.53%),其次为胃溃疡(占30.92%),但男女患者溃疡发病部位无差异(χ2=7.231,P=0.124).消化性溃疡多发于中青年,平均年龄为47.70岁±13.71岁,十二指肠溃疡的平均年龄比胃溃疡年轻7-8岁,不同部位消化性溃疡的年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Z=85.884,P=0.000).本组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阳性率较低,为40.3%(557例),其中十二指肠阳性率为42.36%,胃溃疡为36.07%,食道溃疡为22.00%,复合性溃疡的阳性率为51.08%,残胃溃疡的阳性率为16.67%,不同部位消化性溃疡H.pylori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异(χ2=20.968,P=0.000).结论:消化性溃疡多发于中青年男性,本地好发于春秋季,主要与不良生活习惯有关;十二指肠溃疡最多,胃溃疡次之;本地区消化性溃疡患者H.pylori感染率较低,与居民的医从性差,服药后再行胃镜检查出现假阴性有关,H.pylori感染仍是消化性溃疡的重要致病原因.  相似文献   

3.
维吾尔族消化性溃疡38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本地区维吾尔族(简称维族)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并发症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方法对2002年1月~2009年12月在我院住院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维族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本组资料消化性溃疡患者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32例(占86.68%),胃溃疡36例(占9.4%),男女之比为3.16:1,男性明显多于女性。(2)消化性溃疡的高发年龄段为中年,共215例(占56.14%),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多见于中青年,共302例(占90.96%),胃溃疡见于中老年,共32例(占88.89%)。(3)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并发症是出血69例(95.83%),其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49例(占71.01%)。(4)消化性溃疡Hp检出356例(占93.47%),其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中Hp检出318例(95.78%),胃溃疡中的Hp检出30例(占83.33%)。结论本组消化性溃疡患者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多见于中青年,胃溃疡多见于中老年,消化性溃疡的常见并发症主要是出血,消化性溃疡Hp感染检出率高,患者无种族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比较天津市南开区中医医院收治的116例2型糖尿病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实验组)和110例非糖尿病消化性溃疡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分析两组患者消化性溃疡发生部位、最大直径、治疗效果、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根除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上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患者胃溃疡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50.00%vs 36.36%),十二指肠溃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31.03%vs 50.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消化性溃疡最大直径>10.0 mm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31.90%vs 25.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愈合率和H.pylori根除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8.45%vs40.91%、45.33%vs 7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贫血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6.72%vs 59.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消化性溃疡发病部位主要为胃部,病灶直径较大较深,出血风险更高,临床治疗难度更大,愈合和H.pylori根除效果较单纯消化性溃疡者差.  相似文献   

5.
北京29所医院1999年度消化性溃疡患病情况分析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30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情况及变化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地区29所医院1999年胃镜检查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资料,并与北京地区前两次统计结果及国内部分城市统计结果相比较。结果在64874例胃镜检查中,检出消化性溃疡8832例,检出率为13.61%。其中十二指肠溃疡6179例,占69.96%;胃溃疡2058例,占23.30%;其他溃疡(包括复合溃疡和吻合口溃疡)595例,占6.74%。三级医院消化性溃疡检出率为13.16%,二级医院为19.11%(P<0.01)。城区医院消化性溃疡检出率13.23%,近郊区医院为13.55%,远郊区医院为20.59%(与前两者相比,P<0.01)。北京市市民消化性溃疡检出率为13.83%,外地来京人口为11.62%(P<0.01)。结论(1)北京地区消化性溃疡患病率呈逐渐下降趋势,特别是十二指肠溃疡,但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仍明显多于胃溃疡。(2)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北京地区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低于南方大城市,而高于东北和西北地区;提示自北向南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呈逐渐升高趋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海岛地区军人上消化道出血(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UGIB)的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四一三医院近年来收治的146例次UGIB患者的病因,比较军人组与非军人组病因构成及其差别(例如消化性溃疡,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恶性肿瘤各自所占的百分比),分析军人组病因构成的原因.结果:海岛地区军人UGIB患者的年龄较轻、男性为主,出血部位以胃和十二指肠更多见.病因中消化性溃疡占85.2%,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占3.7%;非军人UGIB病因中消化性溃疡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分别占33.6%和35.3%,军人组中消化性溃疡比例明显高于非军人组(P0.001)而军人组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明显低于非军人(P0.001),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及恶性肿瘤相关出血两者比例差别不大(P0.05).两组的内科保守治愈率分别为96.3%和92.7%.结论:海岛地区军人UGIB病因有别于一般人群,以消化性溃疡为主,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发病率较低.绝大多数军人UGIB患者的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溃疡散联合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PU)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PU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克拉霉素及阿莫西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溃疡散治疗,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复发率、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理气和胃汤治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阳性胃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HP阳性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5例.对照组使用抗HP三联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口服理气和胃汤.观察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溃疡治愈率、HP转阴率以及复发率.[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溃疡治愈率、HP根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溃疡复发率及HP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与样本量少有关.[结论]理气和胃汤联合西药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胃溃疡患者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症状,并有可能降低胃溃疡患者胃溃疡的复发率及HP复发率.  相似文献   

9.
上消化道出血急诊内镜检查1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诊内镜在诊断与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中的价值;进一步了解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方法]对130例患者在发病24、48 h内行内镜检查,对比24与48 h内内镜检查的确诊率,同时进行镜下止血治疗48例.[结果]24 h内进行检查的患者确诊率为98.9%,48 h内检查确诊率80.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8例镜下止血均成功,消化性溃疡并出血占79.7%.[结论]急诊内镜检查在诊断与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中具有重要价值,可减少误诊误治,可镜下止血并能估计预后.消化性溃疡并出血居上消化道出血各种病因之首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浆促胃泌素(GAS)、生长抑素(SS)水平与消化性溃疡及其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将15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按中医证型分为5型:气滞证33例、郁热证32例、阴虚证32例、虚寒证30例、瘀血证31例;健康体健者30例为对照组.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空腹静脉血GAS与SS.[结果]①消化性溃疡组与对照组血浆GAS、S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血浆GAS、SS水平下降的顺序是:瘀血证>郁热证>气滞证>对照组>阴虚证>虚寒证;③中医证型比较:虚证与实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而虚证与虚证、实证与实证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GAS、SS可能参与消化性溃疡的病理生理过程;它们的血浆水平可以作为消化性溃疡辨证分型辅助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大黄对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相关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将NSAIDs相关消化性溃疡96例,分为大黄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方法为口服奥美拉唑和清除幽门螺杆菌;大黄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大黄粉口服.观察并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大黄治疗组痊愈19例(39.6%),好转26例(52.4%),无效3例(6.2%),总有效率93.8%;对照组痊愈16例(33.3%),好转22例(45.8%),无效10例(20.8%),总有效率79.2%;经x2检验,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黄粉与西药结合治疗NSAIDs相关消化性溃疡疗效更优.  相似文献   

12.
洛赛克加立止血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疗效观察枣庄市立医院(277102)枣庄市山亭区人民医院吕祥龙高孝忠吕毅我们应用洛赛克加立止血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102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男82例,女20例;年龄18~73岁。其中胃溃疡18例...  相似文献   

13.
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消化性溃疡32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复方丹参注射液为常用的活血化瘀中药 ,我们用其治疗消化性溃疡 32例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一般资料 :同期经胃镜证实的活动性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 6 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 (复方丹参注射液组 )和对照组(常规药物组 ) ,分别为 32例、30例。两组的年龄、性别、病史、溃疡面积等无显著差异 ,伴有心、脑、肝、肾疾病及消化性溃疡并发症者排除在外。治疗方法 :治疗组 32例患者口服复方丹参注射液 (含丹参、降香各 2 g) ,每次 4 m l,每日 3次。对照组 30例患者口服西咪替丁 80 0 mg/ d,同时服用丽珠得乐。两组于治疗 4周后复查胃镜。结果 :1胃镜检…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胃肠粘膜内皮素-1(ET-1)在消化性溃疡发生中的作用,作者应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了对照组(慢性浅表性胃炎)(10例)、胃溃疡(28例)和十二指肠溃疡(13例)粘膜内ET-1的浓度。结果显示:胃溃疡活动期粘膜内ET-1浓度(7.37±2.90 pg/mg)高于对照组(4.45±1.70 pg/mg)和胃溃疡愈合期(5.64±1.05 pg/mg)(P<0.01,P<0.05),与十二指肠溃疡活动期(6.85±3.37 pg/mg)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5)。愈合期胃溃疡粘膜内ET-1浓度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1)。不同程度的活动期消化性溃疡粘膜内ET-1浓度之间亦无显著性差异(P>0.2)。结果提示胃肠粘膜内ET-1与消化性溃疡关系密切,可能在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的分布规律,以内镜下改变及病理学分析为节点,揭示溃疡的特点,更好地指导今后的临床及科研工作。方法收集2 870例胃镜检查人群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胃镜检查结果及相关病理结果。行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复合性溃疡分组并对收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总检出率为13.62%,男女之比约为2.6∶1,年龄(49.41±15.26)岁,3~6月份检出率显著高于其他季度,3年消化性溃疡的年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消化性溃疡直径1 cm占74.15%,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阳性占71.64%。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溃疡、复合性溃疡、食管溃疡检出率占消化性溃疡的48.19%、46.48%、4.18%、1.15%。十二指肠溃疡与胃溃疡之比约为1.04∶1。溃疡部位以十二指肠球部前壁溃疡、胃窦部前壁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窦者、食管下段最多见,恶性溃疡占胃溃疡、复合性溃疡、食管溃疡的8.92%、2.50%、27.27%。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复合性溃疡、食管溃疡H.pylori感染率分别为74.84%、66.94%、86.67%、72.73%。结论根据上海市嘉定地区消化性溃疡病的检出率分析有必要在50岁以上人群中全面开展胃镜工作,全面提高消化性溃疡诊疗水平,检测H.pylori感染等。全面了解上海消化性溃疡的发病规律,为如何降低本市人群中消化性溃疡疾病的发病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湖北十堰地区部分人群近10年来消化性溃疡和上消化道肿瘤胃镜检出数据的变化.方法 收集本院1997年1月~2006年12月行胃镜检查的部分湖北十堰地区患者7212.5例,对确诊为消化性溃疡和食管癌、胃癌的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2000年~2006年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镜检出率较1997~1999年明显下降(P<0.01),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平均年龄为40.1岁,男女比为4.7:1.0.胃溃疡检出率近10年无明显变化(P>0.05),胃溃疡患者平均年龄为46.8岁,男女比为5.8:1.0.消化性溃疡冬春两季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夏秋两季(P<0.01).食管癌和胃癌的检出率近10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湖北十堰地区近10年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镜检出率明显下降,至2002年维持低水平,这可能与我们正规有效地进行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和强有力抑制胃酸分泌治疗有关,而食管癌和胃癌检出率仍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伴有消化不良症状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及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电节律,以及奥美拉唑治疗对其胃电节律及症状的影响.方法 以38例具有消化不良症状的消化性溃疡患者(胃溃疡20例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8例)、19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及1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取glasgow评分表及胃电图描记方法评价2周口服奥美拉唑(20 mg,2次/d)的治疗前后消化不良症状的改变程度及胃电节律的变化.结果 2周奥美拉唑治疗后,3组消化不良患者的消化不良评分较前均明显下降(P<0.05),胃溃疡组和十二指肠溃疡组下降较功能性消化不良组更加明显(P<0.05).治疗后健康志愿者胃电节律未观察到改变(P>0.05).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电正常百分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而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则较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奥美拉唑治疗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及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消化不良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仅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胃电节律有影响.  相似文献   

18.
作者对五年来经内窥镜检查诊断为消化道溃疡患者按年龄分为60岁以下、60~79岁、80岁以上三组,对其特征及发病因素进行研究。结果 (1) 高龄患者消化性溃疡的特征:各年龄组中胃溃疡所占比例,依次为48%,78%,85%,随年龄增长比例增加,反之,十二指肠溃疡的比例随年龄增长而减少。胃溃疡中胃体部溃疡所占比例依次为15%,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并对比不同类型的抗消化性溃疡(PU)的药物用于儿科临床的疗效.[方法]选取2008~2010年间儿科就诊的幽门螺杆菌(HP)检测呈阳性的PU患儿188例,通过计算机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94例.A组除了采取临床常用口服西药外,另加服我院特制的中药合剂;B组仅服用A组的西药;2组均连续用药4周.观察A、B组患儿的溃疡愈合及HP根除率的比例,HP完全根除与未完全根除患儿之间的溃疡愈合比例.治疗结束后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2组患者溃疡复发率.[结果]通过4周的治疗,A组患儿的溃疡愈合率及HP根除率均高于B组(P<0.05),2组中HP完全根除的患儿溃疡愈合率高于HP未完全根除的患儿,在1年的随访中A组溃疡复发率低于B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科PU的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方良华  高惠莲  高超 《山东医药》2003,43(28):39-39
1998年 4月至 2 0 0 1年 10月 ,我们应用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 30例 ,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 37例 ,女 2 3例 ;年龄 31~ 6 0岁。均经胃镜或钡餐检查确诊为活动性消化性溃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30例 ,其中治疗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2 7例 ,胃溃疡 3例 ;对照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2 6例 ,胃溃疡 4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无明显差异。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奥美拉唑 2 0 mg,每天 1次 ,早晨空腹口服 ,疗程 4周。对照组给予雷尼替丁 15 0 mg口服 ,每天 2次 ,疗程 4周。治疗期间两组均不加用其它止痛、抗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