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5 毫秒
1.
目的:观察乙酰半胱氨酸对放射性肺损伤的干预作用及对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0例肺癌患者按随机抽号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放疗;治疗组于放疗同时应用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每次600 mg,2次/d。两组放射治疗前、后测定血浆TGF-β1,比较两组放射性肺损伤发生情况。结果放射治疗前后两组血浆TGF-β1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6.52、2.76,均P<0.01);对照组急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为35.48%,高于治疗组的28.13%(χ2=5.16,P<0.05)。结论乙酰半胱氨酸能抑制放射治疗后血浆TGF-β1的过度表达,可有效降低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值得在肺癌等胸部肿瘤放射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小剂量顺铂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评价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64例非小细胞肺癌老年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治疗3个月后比较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有效率为62.6%.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白细胞计数减少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放射性食管炎和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无明显高低之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小剂量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可以提高有效率,同时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益气活血中药治疗放射性肺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4例在我院接受三维适形放疗发生放射性肺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4例).对照组给予抗生素及激素等相应药物治疗,治疗组给予益气活血中药.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活血中药对放射性肺损伤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对放射性肺纤维化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疗后肺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4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双盲法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70例采用安慰剂治疗,实验组70例在放疗前3 d和放疗开始后7 d内接受乌司他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放疗后的肺损伤程度,在放疗后第8周和第22周两个时间点进行放射性肺损伤程度和肺功能评估。结果实验组在放疗后肺功能指标的降低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放射性损伤的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结论乌司他丁能降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放疗后的肺损伤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综合治疗方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126例经病理学证实为NSCLC患者分为三组,分别采用单纯放疗、单纯化疗、放疗+化疗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三组疗效.结果 综合治疗组近期疗效(73.8%)明显优于单纯放疗组(50.0%)和单纯化疗组(54.8%)(均P<0.05);1、2、3年生存率单纯放疗组与单纯化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与综合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综合治疗较单纯放、化疗是一种更为积极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张军  贾海威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4):2148-2149
目的 探讨多西他赛、顺铂联合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20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传统的MVP方案:丝裂霉素、长春地辛、顺铂联合治疗)30例和观察组(多西他赛、顺铂联合放疗)90例.结果 观察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性肺癌患者总缓解率和5年生存率均优于对照组(分别为60.0%、36.7%和43.3%、3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0.87、3.81,均P<0.05),两组消化道反应、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 =0.25.1.01、1.04,均P>0.05).结论 多西他赛、顺铂联合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远期疗效明显,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三维适形放射不同剂量分割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的近期疗效.方法 148例NSCLC随机采用三维适形放疗(3DCRT)(观察组,75例)和常规分割照射治疗(对照组,73例),观察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随访患者治疗后1、2、3年生存情况.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47例(64.4%),观察组总有效60例(8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0,P<0.05).对照组1、2、3年生存率为50.7%、24.7%、8.2%,中位生存期为13个月;观察组分别为73.3%、45.3%、20.0%,中位生存期为19个月.两组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07、6,94、4.22,均P<0.05).观察组血液系统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4.73,P<0.05),两组急性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 DC RT对晚期NSCLC近期疗效好,且治疗不良反应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参麦注射液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0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三维适形放疗同步TP(多西他赛+顺铂)方案化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给予参麦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T细胞亚群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前CD+3、CD+4、CD+8、CD+4/CD+8和CD+16 CD+5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应用参麦注射液后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参麦注射液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对提高机体免疫力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益气活血中药治疗放射性肺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4例在我院接受三维适形放疗发生放射性肺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4例).对照组给予抗生素及激素等相应药物治疗,治疗组给予益气活血中药.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活血中药对放射性肺损伤有良好的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性非小细胞肺癌调强适形放疗同期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0月本院收治的80例老年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实施顺铂联合紫杉醇治疗方案进行化疗,对照组同步实施常规放疗,观察组同步实施调强适形放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50豫,高于对照组的45.00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药物毒性反应主要有骨髓抑制、放射性食管炎、急性放射性肺炎,两组的骨髓抑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性食管炎、急性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性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调强适形放疗同期化疗与常规放疗比较,具有效果好、毒副反应轻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喜炎平联合头孢呋辛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9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患儿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头孢呋辛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喜炎平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55%(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罗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喜炎平联合头孢呋辛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安全可行,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观察在三维适形放疗和同步化疗基础上加上巩固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毒性,探讨巩固化疗的可行性。方法将106例符合条件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单纯同步放疗化疗组(对照组)和放疗化疗巩固组(实验组)。放疗采用三维适形技术,针对肺部原发灶及纵隔内≥1cm淋巴结,常规分割2Gy/次,总剂量给予DT:60~66Gy,锁骨上有淋巴结转移者采用6MV-X线加电子线常规分割放疗至总量DT:60~66Gy。化疗全部采用NP方案,单纯同步放化组化疗2周期,放化巩固组共化疗4周期。其中2周期化疗与放射治疗同步进行,分别在放疗开始的第1周与放疗结束的前1周给予;放化巩固组则在同步放化疗之后再另外给予2周期化疗。结果101例患者完成治疗计划。同步放化组与放化巩固组2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5%,85%。1、2、3年总生存率同步放化组为72%、42%、28%,中位生存期为14.2月;放化巩固组77%、49%、34%,中位生存期为17.9月。1、2、3年局部无进展生存率与中位无复发生存期同步放化组为60%、34%、19%和10.6个月;放化巩固组为68%、38%、25%和12.3个月。急性毒副作用主要有: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急性放射性食管炎、急性放射性气管炎及肺炎,加巩固化疗组的毒副作用明显高于不加巩固化疗组。结论在三维适形放疗和同步化疗基础上加上巩固化疗未能明显提高非小细胞肺癌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比较TPF方案诱导化疗联合同步放化疗与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57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诱导化疗加同步放化疗组(试验组,27例)和同步放化疗组(对照组,30例)。试验组TPF方案(多西他赛75mg/m^2,dl,顺铂75mg/m^2,分4~5d给药,氟尿嘧啶500mg/m^2,d1~5,q3W×2)诱导化疗+同步放化疗(IMRT加同步化疗:顺铂40[mg(m^2·周)]。对照组同步放化疗(IMRT加同步化疗:顺铂40[mg/(m^2·周)]。结果治疗结束3个月鼻咽病灶试验组CR率81.48%,对照组70%(P〉0.05),2年局部控制率试验组96%,对照组92.3%(P〉0.05),2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试验组92%,对照组88.5%(P〉0.05)。试验组Ⅲ一Ⅳ级白细胞减少与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PF方案诱导化疗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毒性反应稍高于同步放化疗组,在提高生产率方面较同步放化疗组并未取得明显的优势,有待于进一步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4.
韩蔷 《中国药业》2014,(17):12-13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甲泼尼龙用于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及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将医院收治的72例未接受治疗的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中等剂量组、小剂量组和常规治疗组,3组患儿均给予阿奇霉素治疗,中等剂量组和小剂量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分别给予5 mg/kg和1 mg/kg甲泼尼龙,同时选取来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24例健康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4组儿童治疗前、治疗后4 d、治疗后7 d血清TNF-α水平,以及3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结果中等剂量组和小剂量组患儿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 P〈0.05),住院时间、胸片部X线摄片阴影消退时间、发热时间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 P〈0.05);治疗前,治疗后4 d、治疗后7 d中等剂量组和小剂量组患儿TNF-α水平均无显著差异( P>0.05);中等剂量组和小剂量组患儿TNF-α治疗前、治疗后4 d高于健康对照组( P〈0.05),治疗后7 d与健康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P>0.05);常规治疗组治疗前,治疗后4 d、治疗后7 d 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P〈0.05)。结论中等剂量和小剂量甲泼尼龙均能够显著降低支原体肺炎患儿TNF-α水平,提高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15.
胡慧 《实用药物与临床》2013,(12):1133-1135
目的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3DCRT应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3DCRT方法,治疗组患者采用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放疗方法。对两组患者放疗后的近期疗效、临床症状改善率、急性放射性肺炎、食道炎及骨髓反应进行比较。结果①治疗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0%vs.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组的胸痛、血痰、气短及上腔静脉综合征等临床症状改善率分别为80.0%、70.0%、75.0%、85.0%,对照组分别为30.0%、25.0%、20.0%、4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组的急性放射性肺炎、骨髓抑制发生率分别为5.0%、10.0%,对照组分别为20.0%、3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3DCRT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可提高放疗疗效,在减轻放疗不良反应、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保护骨髓等方面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治疗骨转移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方法 收集2009年3月至2010年2月安阳市肿瘤医院放疗科收治的148例恶性肿瘤骨转移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综合组:放射治疗+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80例;单放组:单纯行姑息性放射治疗68例.两组放疗均采用6 mV-X线大分割体外照射,3 GY/次,5次/周,总DT30 GY;综合组药物治疗为唑来膦酸注射液4 mg+0.9%NaCl 100 ml静脉滴注,15 min输完.结果 综合组和单放组的疼痛缓解率分别是 92.5%,91.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比较无明显差异;骨转移灶再钙化有效率分别是68.8%,41.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缓解期:综合组6~20个月,单放组3~12个月.结论 唑来膦酸联合放疗治疗骨转移疗效明显,骨质修复、疼痛缓解期及患者生活质量均优于单纯放射治疗,并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是目前恶性肿瘤骨转移的常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并比较局部使用盐酸米诺环素和10%碘合剂治疗种植体周围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种植体周围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10%碘合剂牙周留置,观察组给予盐酸米诺环素进行治疗,3周为1个疗程,统计患者在治疗前后菌斑指数(PLI)、探诊深度(PD)和龈沟出血指数(SBI)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3周后,两组患者的PLI、PD、SBI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变化最为明显,观察组、对照组的PLI分别为(1.46±0.31)、(1.62±0.35),PD分别为(2.76±0.35)mm、(3.12±0.41)mm,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周后各指标均有上升。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3%、3.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米诺环素治疗种植体周围炎的疗效优于10%碘合剂,安全性高,但应每隔3周进行重复治疗,有利于种植体周围炎的彻底治愈。  相似文献   

18.
陈刘通  邱跃灵  殷建团 《中国医药》2012,7(12):1508-1509
目的观察应用匹多莫德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9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与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支气管扩张剂、呼吸肌锻炼、氧疗、营养及对症支持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匹多莫德分散片0.8g/次,口服,1次/d。疗程均为8周。2组治疗前后均测定生活质量评分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发作例数、住院治疗例数及住院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6个月,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发作发生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需住院治疗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减少[分别为(41.2±2.2)分比(49.3±2.1)分,28.3%(13/46)比84.4%(38/45),15.2%(7/46)比57.8%(26/45),(8.0±0.3)d比(14.0±0.4)d,均P〈0.05]。结论匹多莫德能有效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对减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急性加重的发作有确切效果。  相似文献   

19.
韩隆元 《中国医药》2012,7(2):163-165
目的 观察硫辛酸与依帕司他联合门冬胰岛素30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110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完全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5例.在注射门冬胰岛素30治疗的基础上,研究组静脉滴注硫辛酸300 mg/d,同时给予口服依帕司他片50 mg/次,3次/d,对照组给予依帕司他片50 mg,3次/d,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治疗后神经系统症状评分(NSS)、密西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评分(MDNS)、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的变化,并观察并发症的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4% (51/54),对照组总效率为67.3% (37/5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93,P<0.01);2组治疗后NSS、MDNS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研究组治疗后NSS、MDNS 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1±1.1)分比(5.2±1.3)分,(5.5±1.2)分比(7.9±1.4)分,P <0.05];2组治疗后MNCV和SNCV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但研究组治疗后MNCV和SNCV明显高于对照组[MNCV:正中神经(49.2±3.6) m/s比(43.2±3.9) m/s,腓总神经(48.8 ±3.1)m/s比(42.0±2.8)m/s;SNCV:正中神经(49.3±3.7) m/s比(42.6±2.7) m/s,腓总神经(45.7±3.2) m/s比(41.3±3.4)m/s,P<0.01].结论 硫辛酸与依帕司他联合门冬胰岛素30治疗可明显提高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