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丁丰盛  王朝明 《实用癌症杂志》2000,15(5):507-507,510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是指恶性淋巴瘤仅发生于胃 ,可伴有或不伴有局部淋巴结病变 ,与胃癌相比 ,胃恶性淋巴瘤较少见 ,其临床、治疗及预后均与胃癌不同。我院 1986年 1月至 1996年 12月收治 2 1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性 16例 ,女性 5例 ,年龄 30~ 6 5岁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较胃癌少,发病率约占胃恶性肿瘤的2—5%,占淋巴结外淋巴瘤的24%,占胃肿瘤的1.5—3.5%。我院经病理证实的32例,现将临床及病理材料分析如下: 材料与方法 自1970—1994年我院胃恶性淋巴瘤32例,将其病史及切片重新复习,并重新切片,部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及其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方法对31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免疫组化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患者有上腹不适、肿块、黑便或贫血等临床表现。31例中原发于胃底3例,胃体6例,胃角9例,胃窦13例。18例术前经胃镜活检确诊;所有病例做免疫组化染色及幽门螺杆菌监测,证实为B细胞型淋巴瘤29例,T细胞型淋巴瘤3例,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90.2%。全部病例均行手术治疗及术后辅助化疗。29例获得随访,5年生存率为45.1%。结论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多属B细胞来源,并且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胃镜检查是术前最有效诊断价值的方法之一。手术方式与胃癌相似,术后化疗与手术治疗同等重要,病理类型是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多发性胃癌报道甚多。但胃癌并发恶性淋巴瘤却为数不多.本例为一早期胃腺癌并发弥散性恶性淋巴瘤之病例.患者为一74岁男性白人,因中上腹痛三周而入院.经临床和钡透检查诊为胃窦部表浅性溃疡.胃镜下对溃疡缘活检报告为低分化腺癌.手术后病理检查尚有恶性淋巴瘤。组织学检查证实腺癌与淋巴瘤并存,二者之间之粘膜来找到瘤细胞。据统计,恶性胃肿瘤中95%为腺癌和肉瘤,二者发病率相近.胃肉瘤中多为平滑肌肉瘤或淋巴肉瘤.同时并发胃癌者并不少见。近来日本学者对早期胃癌进行了研究,发聊828例中的72例(占8.7%)为早期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胃淋巴瘤56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提高原发性胃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原发性胃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其诊断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术前误诊率为33.3%,手术切除率为97.2%.手术加化疗5年生存率,低度恶性胃淋巴瘤为80.0%,高度恶性胃淋巴瘤为33.3%.结论:胃镜活检能有效降低胃原发性淋巴瘤的误诊率.针对原发灶部位、大小、病理分期不同,采用手术、化疗、放疗和生物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可以提高原发性胃淋巴瘤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恶性胃淋巴瘤占胃癌以外胃恶性肿瘤的70%~80%,是仅次于胃癌的第2位高发胃肿瘤。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PET/CT)是最早也是最多用于病变定性诊断的核医学方法,其临床价值已经得到证实。本文报告1例确诊恶性胃淋巴瘤而PET/CT阴性的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影响胃恶性淋巴瘤患者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方法回顾分析73例胃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临床病理因素与其预后的相关关系。结果本组73例患者的1年、3年、5年累积生存率为89.5%、78.6%和71.4%。经单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治疗方式是影响胃恶性淋巴瘤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经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理分级、治疗方式是影响胃恶性淋巴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胃恶性淋巴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容易造成漏诊和误诊,病理分级和治疗方式是影响胃恶性淋巴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和胃镜特征.[方法]5例患者均经手术及病理学证实,观察其临床及内窥镜下表现.[结果]5例患者主要症状为中上腹隐痛或不适、上消化道出血、消瘦等;胃镜下主要表现为多发性溃疡,活检标本均为Hp( );病理类型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免疫组化分型为B细胞型.[结论]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无特异性临床表现,胃镜检查对其有确诊价值.  相似文献   

9.
26例胃原发恶性淋巴瘤的临床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提高胃原发恶性淋巴瘤的早期诊断率和长期生存率的方法。方法:对经手术和病理确诊的10例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进行分析。结果:10例经胃镜活检病理证实,16例均手术病理证实,随访22例,5年生存率50%(11例)。结论: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胃镜检查必须深挖多取才能得到阳性结果,结合X线及活检组织免疫组化检查可提高早期诊断率。治疗以手术后化疗(CHOP方案)为主,清除HP是治疗的关键,其预后与临床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PGL)的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经病理证实的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诊治情况.结果 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多发于胃窦、胃体部,低度恶性和早期的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预后较好.结论 重视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早发现、早诊断、手术治疗和术后化疗是治疗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郭严  钱跃卫 《陕西肿瘤医学》2010,18(7):1363-1365
目的:探讨纤维内镜活检查出胃癌的检出率及胃黏膜活检病理诊断中存在的问题。方法:对我科近三年胃黏膜活检1669例标本中诊断为胃癌的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诊断胃癌病例为148例,检出率为8.9%,年龄16—86岁,其中8例因需鉴别诊断、肿瘤组织量少等原因初诊为高级别异型增生可疑癌变或高级别异型增生,后经再次取材或胃切除手术后诊断为胃癌;2例初诊漏诊,后经复片后诊断为胃癌;所有胃黏膜活检病理诊断结果中有1例初诊为未分化胃癌,后行胃切除手术后修正诊断为恶性淋巴瘤。结论:纤维内镜对胃癌的检出具有重要价值,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检查方法;胃黏膜活检病理诊断虽常见,但实际诊断中仍存在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12.
胃良恶性病变并存,诸如胃溃疡并胃癌、慢性胃炎并胃癌、胃血吸虫病并胃癌、慢性胃炎并胃恶性淋巴瘤等,临床并非罕见。然而胃良恶性肿瘤并存,如胃癌与胃平滑肌瘤并存者却属少见。国内截至1984年仅见2例报告,且均为个案报道。我院外科自1971~1985年共收治胃癌728例,其中发现胃癌与胃平滑肌瘤并存者3例,占同期胃癌病例的0.4%。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原发于胃的恶性淋巴瘤,临床上局限于胃的淋巴组织,预后较好,五年生存率可达50%以上。其临床症状与胃镜检查常难与胃癌鉴别。术前 X 线检查是明确诊断及提供适当治疗方案的重要手段。本文收集我院收治的临床资料较完整的,均经 X 线钡餐造影和手术病理证实的25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作以下分析,探索其特性,以提高 X 线钡餐检查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纤维内镜活检查出胃癌的检出率及胃黏膜活检病理诊断中存在的问题.方法:对我科近三年胃黏膜活检1669例标本中诊断为胃癌的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诊断胃癌病例为148例,检出率为8.9%,年龄16-86岁,其中8例因需鉴别诊断、肿瘤组织量少等原因初诊为高级别异璎增生可疑癌变或高级别异型增生,后经再次取材或胃切除手术后诊断为胃癌;2例初诊漏诊,后经复片后诊断为胃癌;所有胃黏膜活检病理诊断结果中有1例初诊为未分化胃癌,后行胃切除手术后修正诊断为恶性淋巴瘤.结论:纤维内镜对胃癌的检出具有重要价值,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检查方法;胃黏膜活检病理诊断虽常见,但实际诊断中仍存在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原发性胃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其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临床表现以上腹疼痛不适、消瘦、腹部肿块为主,术前误诊率为35.7%,5年生存率,低度恶性胃淋巴瘤为89.5%,高度恶性胃淋巴瘤为55.6%。结论:胃原发性淋巴瘤是误诊率较高的胃部少见恶性肿瘤。治疗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有:病理分型、分期及综合治疗方案;提高对原发性胃淋巴瘤的认识及早期确诊可以提高原发性胃淋巴瘤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胃肠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对1986年8月至2007年12月外科收治的16例胃肠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中发生于胃10例,小肠3例,刚盲部2例.直肠1例。术前内窥镜活组织病理检查诊断胃肠道恶性淋巴瘤7例(45%):手术加化疗12例,单纯手术3例,单纯化疗1例。结论胃肠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术前诊断率低,内窥镜活组织病理检查是确立诊断的重要方法,早期诊断积极治疗是改善预后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胃反应性淋巴网织细胞增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胃反应性淋巴网织细胞增生症3例,临床上皆诊断为早期胃癌,并施行了根治性手术。术后病理均证实为GRLH。本病肉眼形态上极易与胃癌、尤其与早期胃癌混淆,病理组织上应与恶性淋巴瘤鉴别。其本质属于良、恶之间的交界病变,治疗上应持积极态度,以施行R_1式胃次全切除为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原发性胃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其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临床表现以上腹疼痛不适、消瘦、腹部肿块为主,术前误诊率为35.7%,5年生存率,低度恶性胃淋巴瘤为89.5%,高度恶性胃淋巴瘤为55.6%。结论:胃原发性淋巴瘤是误诊率较高的胃部少见恶性肿瘤。治疗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有:病理分型、分期及综合治疗方案;提高对原发性胃淋巴瘤的认识及早期确诊可以提高原发性胃淋巴瘤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临床罕见的脾原发恶性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1976年~1996年10例脾原发恶性淋巴瘤进行手术治疗,其中5例行单纯脾切除,4例行脾、胰尾切除,1例行脾、胰尾及部分胃切除。结果 10例术后病理证实,9例为非何杰金淋巴瘤均在术后1~12个月内死亡;1例何杰金氏病组织细胞为主型脾切除后一年辅以COPP方案化疗生存了8年。结论 脾原发恶性淋巴瘤的症状和体征无特异性,诊断比较困难,如彩超和腹部CT发现脾脏恶性占位即应考虑本病,及早手术取得病理证实后辅助化疗或放疗有望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0.
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是淋巴结外恶性淋巴瘤最为好发的部位(占27.8%)。但术前临床确诊较困难,易误诊为胃溃疡、胃癌,大多数病例需术后病理检查才能确诊。现将我院1966年—1986年经病理证实的6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