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 总结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的诊疗经验 ,观察头孢哌酮静滴加思密达、消炎痛保留灌肠对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的疗效。方法  12 0例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病人 ,入院后留大便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 ,随机分为 2组 ,对照组用头孢哌酮 10 0mg/ (kg·d) ,每 12小时 1次 ,静滴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思密达 3~ 9g/d、消炎痛 2mg/ (kg·d)保留灌肠 ,每 12小时 1次。结果 头孢哌酮药物敏感率为 10 0 % ,其余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治疗组比对照组退热天数、止泻天数、大便培养转阴天数、治愈天数均明显缩短 ,经t检验 ,P <0 .0 1。用药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头孢哌酮静脉滴注加思密达、消炎痛保留灌肠 ,对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1989年我院用氟(?)酸保留灌肠治疗27例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收到明显效果,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病例选择: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诊断标准: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解脓血便、粪检符合细菌性痢疾改变。两组临床表现及发病至入院时间大致相同。治疗组:男16例,女11例,年龄5个月~1岁4例,2~3岁9例,4~7岁10例,>7岁4例;对照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6个月~1岁3例,2~3岁8例,4~7岁9例,>7岁5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痢特灵保留灌肠对细菌性痢疾的疗效。方法 :将确诊为细菌性痢疾的 6 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2组患儿均给予静点先锋霉素V 5 0mg (kg·d)~ 10 0mg (kg·d) ,酌情给予对症支持治疗 ,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痢特灵保留灌肠 ,先用生理盐水 15 0mL~ 30 0mL清洁灌肠 ,10min后 ,用痢特灵 5mg (kg·d)~ 10mg (kg·d)加入生理盐水 2 0mL~ 5 0mL保留灌肠 ,1次 d ,连用 2d~ 3d。结果 :治疗组热退及止泻时间均比对照组明显缩短 (P <0 0 1)。结论 :痢特灵保留灌肠治疗细菌性痢疾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笔者运用中药结肠灵煎剂保留灌肠结合口服西药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儿 5 8例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来自 1990年 6月~ 2 0 0 1年 6月间我院儿科病人 ,本组病例采用双盲法分为两组 ,治疗组 (中药灌肠加西药组 )和对照组 (西药组 )。其中治疗组 5 8例 ,男性 34例 ,女性 2 4例 ;年龄 6岁~ 14岁 ,均值 (9 1± 1.7)岁 ;病程 5个月~3年 ,均值 (1 2 3± 0 .4 6 )年。对照组 32例 ,男性 2 0例 ,女性12例 ;年龄 6 7岁~ 14岁 ,均值 (9 3± 2 1)岁 ;病程 4个月~3年 ,均值 (1 2 7± 0 .5 …  相似文献   

5.
急性细菌性痢疾是夏秋季常见的传染病。我们应用黄连煎剂灌肠配合痢特灵口服治疗 30例使用抗生素治疗无效的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 ,与应用菌必治治疗组进行比较 ,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我院住院细菌性痢疾患者 6 0人 ,男 34人 ,女 2 6人 ,年龄 16~ 6 8岁 ,平均 37.2岁。符合难治性痢疾的诊断标准。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黄连煎剂灌肠 ,每次 10克黄连煎成 10 0ml,每日 1次 ,保留灌肠 ,灌肠前先用 0 .9%温盐水 5 0 0ml清洁灌肠 ,同时口服痢特灵片每次 0 .1,每日 3次 ,并给以对症治疗。灌肠管应使…  相似文献   

6.
1999年 6月~ 2 0 0 0年 7月 ,我院采用吡哌酸溶液保留灌肠联合抗菌药物治疗急性普通型菌痢 ,并同口服吡哌酸联合抗菌药物组进行比较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病例选择选择病例均为初治急性普通型细菌性痢疾住院患者 ,保留灌肠联合治疗组 50例 ,男 2 7例 ,女2 3例 ,年龄 1岁~ 50岁 ,平均年龄 32 .7岁。均有腹痛、腹泻 ,末稍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及镜检脓血便 ,发热者 45例 ,里急后重 43例 ,其中 2 6例大便培养出福氏痢疾杆菌。对照组 47例 ,男 2 6例 ,女 2 1例 ,年龄 6个月~ 45岁 ,平均年龄 30 .4岁。均有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思密达不同给药途径辅助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的疗效。方法:将96例确诊为细菌性痢疾的病人随机分为2组,Ⅰ组40例,Ⅱ组56例。2组除给予相同的抗感染,对症及支持治疗外,其中Ⅰ组给予思密达口服,Ⅱ组予思达保留灌肠,分别观察疗效。结果:2组病人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0.0%,98.2%,两者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急性细菌性痢疾病人用思密达保留灌肠疗效明显优于思密达口服。  相似文献   

8.
应用环丙沙量治疗急性菌痢 ,灌肠法给药较口服法给药有明显的优点 ,笔者报道 78例急性菌痢不同给药方法的疗效比较。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我院自 1996年 5月至 1999年 9月肠道门诊收治的 78例急性菌痢病人 ,其中中、轻型 49例 ,普通型 2 9例 ,重型及中毒型 ;78例均符合诊断标准[1] 。全部病人被随机分为两组 :保留灌肠组 44例 ,口服组 34例。两组年龄、性别、病情及病程长短、诊前用药情况均有可比性。两组病人的临床表现及一般情况、临床症状阳性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见…  相似文献   

9.
宋庆梅 《中外医疗》2011,30(36):102-102
目的 观察蒙脱石散灌肠联合口服补锌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的疗效.方法 细菌性痢疾患儿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2组均采用抗感染、补液、纠酸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蒙脱石散灌肠、口服葡萄糖酸锌.蒙脱石散剂量为1包加生理盐水10mL,肛管插入深度为10~20cm,保留5~10min,观察2组患儿治疗前后大便次数、性状、全身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显效33例,有效5例,无效2例,有效率95%;对照组显效28例,有效4例,无效8例,有效率80%,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蒙脱石散灌肠联合口服补锌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疗效显著,还可以明显缩短病程,减少腹泻病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
中药保留灌肠方法的改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我们在给慢性肾功能衰竭(简称CRF)病人进行中药保留灌肠的操作中,经常遇到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短这一问题。为此,我们改用一次性输液器缓慢滴注进行中药保留灌肠,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对象:本院住院CRF病人6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18~51岁,平均34岁。病因:慢性肾小球肾炎15例,慢性间质性肾炎8例,狼疮性肾炎3例,糖尿病2例,高血压1  相似文献   

11.
我科自1998年1月至2 0 0 2年12月,采用先予2 8℃生理盐水大量不保留灌肠,再给予云南白药保留灌肠两种灌肠法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80例,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6 0例,均为急性期住院患者,全部病例的诊断及分型均符合急性细菌性痢疾的诊断标准[1] 。按入院先后采取随机分组,两组患者均有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感。治疗组80例,男5 1例,女2 9例,年龄1~6 9岁,平均2 3.0±2 .6岁;其中普通型6 3例,轻型13例,中毒型4例;发热患者5 6例,热度37.6 - 41.3℃;腹泻每日7- 36次;血常规白细胞≥10×10 9/L者4 7例,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为探讨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细菌性痢疾的疗效价值.方法 将120例慢性细菌性痢疾患者,随机地分成三组进行治疗,即思密达灌肠组40例(A组)、思密达口服组40例(B组)、卡那霉素灌肠组40例(C组),三组用药疗程均为15d,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思密达灌肠组临床疗效高于其它两组.结论 思密达灌肠治疗慢性细菌性痢疾疗效肯定,值得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 ,以夏秋两季发病率最高。 1 998年 6月~ 1 0月采用自制中药灌肠合剂 ,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 ,取得满意疗效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 患者 85例 ,全部病例均符合细菌性痢疾诊断标准[1 ] 。随机分为治疗组 ,对照组。治疗组 45例 ,男 2 6例 ,女 1 9例 ;年龄 2~ 1 1个月1 0例 ,1~ 6岁 2 6例 ,7~ 1 3岁 9例。对照组 40例 :男 2 3例 ,女 1 7例 ;年龄 8~ 1 1个月 8例 ,1~ 6岁 2 0例 ,7~ 1 3岁 1 2例。全部病例均有腹痛 ,泻粘液脓性便或脓血便 ,里急后重感 ;有 5 8例伴有发热 ,…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胶囊对慢性盆腔炎模型大鼠子宫组织SOD、MDA、TXB2、6-keto-PGF1α、IL-1β和TNF-α的影响,并比较保留灌肠与口服给药对模型大鼠作用的差异。方法:采用混合菌液感染制备慢性盆腔炎大鼠模型,造模30 d后连续给药7 d,观察桂枝茯苓胶囊保留灌肠及口服给药对各组大鼠血浆SOD、MDA、TXB2、6-keto-PGF1α、IL-1β和TNF-α含量的影响。结果:桂枝茯苓胶囊能够显著降低慢性盆腔炎模型大鼠血浆MDA、TXB2、IL-1β和TNF-α含量,提高SOD和6-keto-PGF1α含量(P<0.01);桂枝茯苓胶囊保留灌肠与口服给药相比,桂枝茯苓胶囊保留灌肠能降低慢性盆腔炎模型大鼠血浆MDA、TXB2、IL-1β和TNF-α含量,提高SOD和6-keto-PGF1α含量(P<0.05)。结论:桂枝茯苓胶囊可通过抑制氧自由基损伤和炎症细胞因子,调节PGI2/TXA2平衡,达到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目的;且桂枝茯苓胶囊保留灌肠给药作用强于口服给药。  相似文献   

15.
先锋必治疗细菌性痢疾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绍锦 《河北医学》2000,6(4):353-354
自 1997年 4月至 1999年 12月本人对 2 8例小儿细菌性痢疾采用先锋必治疗进行疗效观察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为本院住院病儿。年龄 1~ 12岁 ,平均3.5岁。病程 1~ 5d,平均 2 .4 d。诊断依据 :典型的临床症状 (发热、粘液脓血便、里急后重 )大便细菌培养阳性和 (或 ) PC· R检测痢疾杆菌阳性。其中大便培养阳性18例 ,福氏 16例 ,志贺氏 2例 ,入院时将患儿随机分为二组 ,观察组 2 8例 ,男性 16例 ,女性 12例 ,平均年龄 3.4岁。对照组 2 6例 ,男性 13例 ,女性 13例 ,平均年龄 3.6岁。两组病程、大便次数…  相似文献   

16.
作者应用诺氟沙星与地塞米松灌肠治疗细菌性痢疾 (菌痢 ) 5 0例 ,收到很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5 0例中男女各 2 5例 ,年龄在 2周~ 5 4岁 ;发病均在 2天以上 ,体温在 38℃以上。临床表现 :高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粪常规 :脓血便。大便培养 :痢疾杆菌阳性。1 2 治疗方法 :在常规补液治疗的基础上 ,先行常温0 9%氯化钠溶液清洁灌肠 ,用液量依据年龄不同给予10 0ml~ 5 0 0ml不等 ;15分钟后 ,给予诺氟沙星加地塞米松保留灌肠 ,用药量给以诺氟沙星 10~ 10 0ml,地塞米松 5~10mg。2 结果5 0例患者全部痊…  相似文献   

17.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前列腺炎插管深度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麦庄 《医学文选》2003,22(1):78-79
我院采用中草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前列腺炎2 90例 ,经临床观察 ,保留灌肠插管的深度直接影响药物在肠道的保留时间。根据成人肛肠解剖 ,从肛门至直肠的长度为 1 6~ 1 8cm,从肛门至乙状结肠的长度为 2 0~ 2 5 cm,现将传统插管深度组 ( 1 5~ 2 0 cm)与观察组深度 ( 2 0~ 2 5 cm)进行观察比较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2 90例慢性前列腺炎病人 ,年龄 2 6~ 47岁 ,随机分为观察组 1 65例和传统组 1 2 5例。1 .2 用物准备 中药灌肠液 2 0 0 ml(密封瓶 ) ,药温38℃~ 41℃ ,一次性输液管 1条 ,常规灌肠用物。1 .3 方法 嘱…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为探讨黄连素保留灌肠治疗小儿慢性细菌性痢疾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72例慢性细菌性痢疾随机分为黄连素保留灌肠治疗组(观察组)和普通治疗组(对照组),进行疗效对比,对照组常规静脉应用抗生素和纠正脱水及酸中毒,观察组除上述治疗外加用黄连素保留灌肠:先用温生理盐水200毫升清洁灌肠,然后用黄连素100 mg加生理盐水10~20毫升用20毫升注射器吸入,患儿取侧卧位从肛门处插入12号肛管,插入深度10~12厘米,接注射器将药液缓慢推入后再灌注5~10毫升生理盐水冲洗导管,以利药物完全到达肠腔,反折导管拔出.适当抬高惠儿臀部,使药液保留20~30分钟,2次/日,3~5天为一个疗程.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100%,对照组有效率78.1%,经统计学处理P<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且未发现明显的副作用.结论 黄连素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细菌性痢疾疗效好,副作用轻,病人痛苦少,优于常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张萍 《四川医学》2000,21(11):959-959
我院自 1996年 6月至 1999年 8月采用福利平保留灌肠治疗耐药性细菌性痢疾 (菌痢 ) 30例 ,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及分组 :本组患者均为我院 1996年 6月至 1999年 8月住院患者。诊断标准 :有不洁饮食史 ,或与腹泻患者接触史 ;解粘液脓血便伴发热、腹痛、里急后重、左下腹压痛 ;大便镜检 :白细胞、脓球 > ,红细胞 以上 ,见吞噬细胞 ;大便培养 :志贺菌( )。病程 0 .5~ 2月 ;均在院外用抗菌药联合治疗无效。全部病例随机分组 ,其中治疗组 30例 ,男 16例 ,女14例 ,年龄 8月至 6岁。对照组 32例 ,男 18例 ,女 14例…  相似文献   

20.
我院从 1990年以来共收治慢性腹泻病人 5 3例 ,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后 ,效果较好 ,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慢性腹泻病人 5 3例 ,男 2 6例、女2 7例 ;年龄 2 0~ 70岁 ,平均 4 5 .5岁 ;病程 7个月~ 2 1年 ,平均 5 .2年。经钡剂灌肠、乙状结肠镜、纤维肠镜检查 ,确诊为慢性结肠炎 4 4例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9例。粪便培养真菌生长 9例 ,其余未发现致病菌。临床分型 :轻型 4 1例 ,每天大便≤ 6次 ,粪便有或无粘液 ,血沉 <2 0mm/h ;重型 12例 ,每天大便 >6次。粪便中粘液多或有浓血 ,血沉 >30mm/h。经住院治疗 32~ 115天 ,平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