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针是古代常用的一种针具。《灵枢·九针十二原》:“长针者,锋利身薄,可以取远痹。”说明了长针的特点和应用。而《灵枢·九针论》进一步解释曰:“八风伤人,内含于骨解、腰脊节、腠理之间,为深痹也,故为之治针,必长其身,锋其末,可以取深邪远痹……取法于纂针,长七寸,主取深邪远痹者也。”  相似文献   

2.
管遵惠,主任医师,全国第二批名中医药专家,云南省首批名中医。导师在《内经》、《难经》理论基础上,结合家传及四十载临床经验,能够遵古而不泥古,师古人而多有发展。笔者跟师临证学习,收获颇丰,现将导师刺法经验简介如下。1 针刺方法及临床运用1.1 单针透刺法 针刺方法:《灵枢·官针篇》曰:“关刺者,直刺左右尽筋上,以取筋痹,慎无出血……或曰渊刺,一曰岂刺”。“短刺者,刺骨痹,稍摇而深之,致针骨所,以上下摩骨也”。导师的单针透刺法源于《内经》“关刺”、“短刺”理论,但在临床运用上又有所发展。管氏单针透刺法…  相似文献   

3.
"秩边透水道"针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5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晓飞  冀来喜 《河南中医》2006,26(11):63-64
“秩边透水道”针法来源于《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描述“九针”时曰:“……八曰长针,长七寸……,锋利身薄,可以取远痹。”《灵枢·癫狂》篇载“内闭不得溲,骶上以长针”此处“内闭不得溲”当属癃闭证,本句意为针刺治疗癃闭证,应在骶上用长针深刺。临床也有人使用秩边透水道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有效针法[1]。经过冀来喜博士多年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效果显著,并将这种针法命名为“秩边透水道”。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来自前列腺专科门诊,共计51例。全部为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NBP)和前列腺痛(PD)患者。年龄最大50岁,最小20岁,平…  相似文献   

4.
“痹”症之论首见于《内经》,《内经》言及“痹”处甚多,《素问·痹论》、《灵枢·周痹篇》为论“痹”专篇,其所言“痹”字,涵义颇丰,本文拟就“痹”之含义、病因、病机、及其病证分类、预后作一追溯探析。痹之含义《说文解字》云:“痹、涩病也。”《集韵》:“涩,或作湿”与湿同。《素问·异法方宜论》曰:“南方者……,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其病挛痹,”歧伯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可见,“痹”的原义是指风寒湿邪所引起的一种疾病。其实,“痹”作为病名言,其为“痹证”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素问·痹论》曰:“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又《灵枢·刺节真邪篇》曰:“虚邪之中人  相似文献   

5.
周学平教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经验撷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长松 《国医论坛》2002,17(5):10-10
周学平教授长期从事风湿病的研究 ,尤其对类风湿性关节炎 ( RA)的中医治疗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现撷其一二 ,介绍如下 :1 辨病机 ,肝肾不足是本源 类风湿性关节炎隶属祖国医学痹证范畴 ,《景岳全书·风痹论》曰 :“诸痹者皆在阴分 ,亦总由真阴衰弱 ,精血亏损 ,故三气得以乘之。”周师认为肝肾不足 ,尤其是肾气不足是RA的基本病机 ,外邪侵袭只是疾病诱发和加重的因素。《素问·刺法》曰“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灵枢·百病始生》曰“风雨寒热 ,不得虚 ,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 ,与其身形 ,两虚相得 ,乃客其形”,强调正气虚损…  相似文献   

6.
类风湿关节炎 (RA)是常见病 ,本文拟从针灸治疗 RA的思路出发 ,探讨治疗中应注意的问题 ,从而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下面将从 3个部分予以分析。古代治疗“痹证”的针灸思路RA多归于中医“痹证”一门 ,对其治疗的内容 ,尚见于行痹、着痹、痛痹、历节风、骨痹、顽痹、痛风等病之中 ,对其治疗 ,《内经》从原则、针具、针法等各个方面都予以了论述 ,如《素问·痹论》中说 :“五脏有俞 ,六腑有合 ,循脉之分 ,各有所发 ,各随其过 ,则病瘳也。”确立了辨证循经的治疗原则。在针具的选择上 ,《灵枢·官针》中说 :“病痹气暴发者 ,取以员利针。”对…  相似文献   

7.
针刺“养老”穴治疗痹证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痹证是指气血为病邪阻闭而引起的疾病。凡人体肌表经络遭受风寒湿邪侵袭后气血运行不畅,引起筋骨、肌肉、关节等处疼痛、酸楚、重着、麻木和关节肿大、屈伸不利等症,统称为痹证。《素问·痹论篇》曰“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指出了风寒湿之邪为本病的病因;《灵枢·周痹篇》曰“风寒湿气客于外分肉之间,其痛随脉以上,随脉以下,不能左右”,指出了周痹的病因是风寒湿邪及其疼痛的特点。本组病例均为风寒偏胜之  相似文献   

8.
《灵枢·贼风篇》曰;“贼风邪气之中人也,令人病焉”。《素问·上古天真论》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这指出“贼风虚邪”极易伤人致病。王冰注云:“邪乘虚入,谓之虚邪;窃害中和,谓之贼风”。历代医家对此也分别指出贼风是泛指四时不正之气;虚邪是乘人体之虚而伤人的邪气。其实“贼风虚邪”是外恶邪气的统称。《灵枢·九宫八风篇》云:“风从其所居之乡来为实风,主生,长养万物;从其冲后来为虚风,  相似文献   

9.
针刺留针时间长短与针刺升温作用关系的热像图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 留针法是针刺治疗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古代文献中对此具有专门的论述、如“热则疾之,寒则留之”(灵枢·经脉),“久病者、深内久而久留之”(灵枢·终始),“婴儿者,浅刺而疾发针”(灵枢·逆顺肥瘦)等,并且认为留针是否得当可直接影  相似文献   

10.
Yi R 《中国针灸》2010,30(8):657-659
管遵惠教授在继承家学及前人经验基础上,致力于针法灸法研究,开拓创新,发展了热针疗法等特殊针法,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管氏针灸流派。本文着重介绍管遵惠老师针灸学术思想,从经络辨证经验、管氏针灸处方原则及取穴精要、管氏针刺手法、学术创新等方面进行了综合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