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肺吸虫病的误诊原因,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肺吸虫病误诊病例临床资料。结果本例因消瘦、间断腹部胀痛3月余入院,病程中在多家医院就诊,血白细胞计数、嗜酸粒细胞比例升高,红细胞沉降率增快,两次肺吸虫抗体均阴性,影像学检查相继提示肝大、胸腹腔积液、肝脏多发囊性占位性病变、气胸、胸膜增厚,先后误诊为消化系统疾病、嗜酸粒细胞增多症、结核性腹膜炎、肺结核,给予相应治疗无效。转我院后,详细追问病史获知发病前有生食蟹史,再次查肺吸虫抗体阳性,确诊为肺吸虫病。予吡喹酮治疗,1个月后复查嗜酸粒细胞恢复正常,胸腹腔积液消失。结论肺吸虫病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易误诊;重视流行病学资料搜集,对可疑患者及时行血清学检查,对高度可疑患者应多次行血清学检查,以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肺吸虫病的临床特点、发病原因、发病机制、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提高对其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期收治的1例误诊为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肺吸虫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儿因间断发热、咳嗽20余天,呼吸急促1d入院。曾在当地医院按支原体肺炎,胸腔积液、心包积液治疗20余天病情好转出院。出院后2d再次出现发热、咳嗽,遂转入我院。查血白细胞、嗜酸粒细胞明显升高,红细胞沉降率增快,肺炎支原体抗体阴性,胸部CT检查示双肺感染并右侧胸腔积液、心包腔少量积液、肝顶部低密度影,详细追问病史获知患儿发病前有进食溪蟹史,进一步查肺吸虫抗体IgM、IgG均阳性,确诊为肺吸虫病。予吡喹酮治疗,患儿症状逐渐缓解,共治疗20d出院。出院2个月后复查胸部CT病变基本吸收。结论肺吸虫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临床遇及疑似患者时应全面、详细问诊,同时不能忽视对异常检查结果的全面、综合分析,以减少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3.
我院1984年1月~1996年1月12年间共收治肺吸虫病132例,中枢神经系统肺吸虫病26例,占19.7%,其中脑型25例,脊髓型1例,现报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诊断标准 ①有生食或半生食螃蟹或饮用肺吸虫病疫区生水史;②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并排除其他疾病;③肺吸虫抗原1/2000皮内试验阳性或间接血凝试验阳性;④外周血和(或)脑脊液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高。1.2 一般资料 本组患儿男18例,女8例,年龄最小3岁,最大12岁,平均8.9岁。25例为农村患儿。疫源接触史:食生或半生螃蟹18例,玩蟹2例,饮用疫区生水3例,生蟹捣碎涂口腔1例,2例不明。1.3 辅助检…  相似文献   

4.
肺吸虫病伴发肺结核52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肺吸虫病伴发肺结核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肺吸虫病伴发肺结核的认识.方法:对52例肺吸虫病伴发肺结核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与转归等情况进行数理分析.结果及结论:52例肺吸虫病伴发肺结核患者,平均38岁,男多于女(2∶ 1);40例(77%)为疫区居住的农民;50例(96%)有食半生石蟹、醉蟹、腌蟹或烤石蟹史,其余有饮溪流生水史.痰虫卵检查48例找到肺吸虫虫卵,占92%(48/52),其余4例痰肺吸虫虫卵检查阴性者在粪便检查时找到肺吸虫虫卵.痰抗酸杆菌涂片检查100%阳性.误诊率21%(11/52).病原学检查特异度高,结合病史及病原学检查可尽早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5.
脑型肺吸虫病是临床少见的危重病症,来势凶险,及时治疗和正确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现将本院收治的14例患儿的临床护理总结如下。临床资料共14例,男11例,女3例,年龄5~15岁,均来自肺吸虫病流行地区,有食生石蟹史。急性13例,一周内确诊,1例亚急性,发病到住院已有3个月。患儿出现头痛、呕吐(13例),抽搐(5例)、意识障碍(7例)、颈强直、克氏布氏征阳性(各4例)等中枢系统损害的症状和体征,以及发热38~39℃,嗜酸白细胞增高(7例)。脑脊液检查外观呈均匀血性8例,脑脊液有核细胞数在120~2900/mm~314例,瑞氏染色分类嗜酸性粒细胞高达22~96%。1:2000肺吸虫抗原皮试阳性。  相似文献   

6.
肺吸虫病又称肺并殖吸虫病 ,是肺吸虫在体内脏器寄生、繁殖所致以肺部为主的急性或慢性寄生虫病。肺吸虫性胸腔积液在肺吸虫病中较常见 ,但常常被临床医师忽视 ,导致误诊误治。本文报告 2例。1 病例资料【例 1】 女 ,4 6岁。因右胸轻度疼痛、咳嗽、胸闷 9个月伴发热 4个月入院。病程中伴盗汗、乏力、食欲缺乏 ,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 ,给予抗结核治疗 2个月无效 ,转我院。查体 :体温 37 9℃。右下肺叩诊浊音 ,听诊呼吸音低。左上腹壁触及一 2cm× 4cm包块 ,质软 ,可移动 ,无压痛。血白细胞 2 7 3× 10 9/L ,中性粒细胞 0 39…  相似文献   

7.
我科于近年收住1例4个半月,体重44kg,重度贫血,营养不良,坏死性肠炎并发肠梗阻,结肠坏死穿孔,弥漫性腹膜炎的患儿.现将护理介绍如下.1 病例简介患儿,男,4个半月,以“发热,脓血便10天”由基层医院转入.入院查体:T38.5℃,R40次/min,P 160次/min.重病病容,Ⅰ°脱水外貌,面色苍白,烦躁不安,腹胀;血色素5.2g/L,白细胞 29×10~9/L;大便脂肪球(?).入院诊断;贫血,肠炎,脱水酸中毒.经输液等支持治疗10余天,体温波动于37.5℃~38.5℃,腹泻次数减少,腹胀明显,给予肛管排气,灌肠,频普照射,胃肠减压及药物治疗未能缓解,即行剖腹探  相似文献   

8.
肺吸虫病为一自然疫源性疾病。人因吞食生或半生的含有囊蚴的溪蟹(石蟹)或蝲蛄而感染。其临床表现多变而复杂,极易造成误诊和漏诊。本文分析1982年至1991年本院门诊和住院治疗的。后确诊为肺吸虫病患者10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10例中,年龄:3~38岁,其中男7例,女3例,成人2例,儿童8例。二、肺吸虫病误诊病例分类:  相似文献   

9.
现将我院1994~2004年误诊肺吸虫病43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36例,女7例,年龄3~46岁;来自农村34例,城镇9例.20例有明显呼吸系统症状、体征,出现多发性浆膜腔积液5例;16例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消化道症状6例;其中出现游走性皮下结节13例,提供有吃生蟹或喇蛄29例、饮溪水、捉过溪蟹9例次,5例无确切流行病史.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者41例,39例肺吸虫病皮试( ),2例皮下结节、2例颅内病灶术后病理发现肺吸虫童虫及夏科来登结晶和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潜伏期最短1个月,最长2.5 a,以受染0.5 a内发病率最高(本组病例33例于受染后0.5 a内发病,占76.9%)[1].本组最后均经肺吸虫成虫抗原皮试阳性、病理活检及诊断性治疗有效而确诊.   ……  相似文献   

10.
病例报告患儿,女,5岁,蒙族,阿拉善右旗人,因腹部膨大1月余,以腹部肿块、腹水原因待查、结核性腹膜炎入院。入院前1个月家属发现患儿腹部膨大,触感较硬,伴不发热,无明显腹痛、腹泻,小便正常,无恶心呕吐、厌油腻,曾在当地医院住院治疗,经超声波、腹部拍片及...  相似文献   

11.
鄂西山区属斯氏肺吸虫病流行区。由于肺吸虫病临床表现变化多端,缺乏特异性,容易误诊。为吸取经验教训,提高诊断水平,现将我院1975~1989年8月收治的30例误诊情况分析如下。一、一般资料 30例中男24例,女6例;年龄5~12岁。诊断依据:①来自肺吸虫病流行区。②有食生蟹或半生蟹史。③外  相似文献   

12.
2008年6月,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发生一起食醉蟹引起的肺吸虫病群体性暴发事件,本次事件中共18人食用过醉蟹,16人在食用醉蟹后几个小时到1周的不同时间出现腹胀、腹痛、腹泻、发热和周身不适等临床症状明显。采集15人血清(1人因转入外地医院而未能采集),用ELISA法进行肺吸虫抗体检测,结果为1例强阳性,2例阳性,2例弱阳性。16名发病者经病史、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综合考虑,确定为肺吸虫病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13.
小儿肺吸虫病2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小儿肺吸虫病的临床表现,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23例确诊小儿肺吸虫病患者,分析其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诊疗情况.[结果]23例患者均有生食溪蟹病史,表现为胸肺型肺吸虫病11例,脑型肺吸虫病3例,心包炎型肺吸虫病5例,皮下型吸虫病4例.18例周围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20例行肺吸虫抗原皮内试验均阳性,5例病理检查支持肺吸虫病诊断.19例入院时误诊.所有患者以病原治疗,治愈16例,好转6例,1例确诊后带药出院.[结论]小儿肺吸虫病临床表现复杂,易误诊误治.应注意询问流行病学史,结合患者临床表现、血液嗜酸性粒细胞、肺吸虫抗原皮试、病理检查综合分析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4.
1病例 患儿男,1岁7个月,体重10kg,因全身多处开水烫伤2个多小时入院,受伤后家属曾往创面上涂泡菜坛沿水,入院前未输液,入院时患儿反应差,口唇发绀,四肢凉,心率180次/分,呼吸30次/分,体温36.5℃,烫伤创面分布在腹部、胸部、左前臂、右上臂及左大腿一部分,烫伤面积为25%,以深浅二度混合为主.  相似文献   

15.
2013年10月,浙江省松阳县发生一起因参加农家乐餐馆聚餐食用腌制溪蟹引起的肺吸虫病聚集性疫情。病例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胸痛、腹痛症状。采用斑点金免疫渗滤法,检测13名聚餐者血清肺吸虫抗体,阳性7例,阳性率53.8%。与腌制溪蟹同一来源地点捕捉的11只溪蟹有8只检出卫氏并殖吸虫囊蚴,检出率为72.7%。综合发病者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确定为一起肺吸虫病聚集性疫情。  相似文献   

16.
以自发性气胸为首发表现的肺吸虫病(附3例报告)浙江省景宁县医院(323500)徐永胜,蔡美红,雷镇海1995年1月至2月,我院诊治因集体进食盐腌石蟹而引起的以自发性气胸为首发表现的肺吸虫病3例,报道如下。1病例报告例1患者男,39岁。因左侧胸痛、气急...  相似文献   

17.
患儿 ,男 ,4岁 ,因反复贫血、血小板减少 2 1个月 ,于 2 0 0 1年 6月 1 2日入我院。入院前 2 1个月体检时发现贫血 ,Hb 77g/L ,BPC 2 2× 1 0 9/L ,给予补铁治疗无效。入院前 1 6个月因“指、趾端红肿 1 0d ,入当地医院治疗 ,血常规检查示三系减少 ;骨髓涂片示增生活跃 ,粒、红细胞比例为 0 .3∶1 ,可见大红细胞 ;小巨核酶标示小巨核细胞 47个 ,考虑“MDS待排除”。给予糖皮质激素及康力龙治疗近 2个月 ,血常规恢复正常。入院前 3个月患儿Hb进行性下降 ,给予达那唑、VitB1 2 等治疗无好转。入院前 4天于当地骨髓穿刺 ,疑…  相似文献   

18.
李娟  席学莉  江华容 《护士进修杂志》2010,25(2):192-192,F0003
肺吸虫病又称肺并殖吸虫病,我国主要有卫氏并殖吸虫和斯氏并殖吸虫2种,人因生吃、腌吃、醉吃溪蟹或喇蛄而感染,也可因饮用含有囊蚴的生水而受到感染。肺是卫氏并殖吸虫最易侵犯的脏器,肺吸虫病发病过程多缓慢,早期症状不明显,潜伏期不易确定,或长或短,多为1个月至1年,但最短只有2d,最长达10年之久。  相似文献   

19.
斯氏狸殖吸虫1959年由陈心陶首次报道,是中国独有虫种。湖北省丹江口市曾在蟹体内查出斯氏狸殖吸虫囊蚴,在猫、犬体内也检出过斯氏狸殖吸虫成虫。由于当地人群有钦生水和食生蟹的习惯,斯氏肺吸虫患者时有发现。而斯氏肺吸虫病的确诊主要依据活检,往往漏诊、误诊较多。为此,亟待探讨一种在斯氏肺吸虫病流行地区经济、有效、简便和实用的血清学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0.
肺吸虫病3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笔者在上海长征医院进修期间接诊过的肺吸虫病3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 例1:男.37岁。因咳嗽、胸闷1周入院。发病前有喜食醉蟹、喇蛄史。查体:一般情况好,双下肺叩诊浊音,肺泡呼吸音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