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代月 《大家健康》2013,(16):68-69
目的:总结肺结核并肺癌的患者临床的特征,分析其CT影像学的特点,进而提高临床上的诊断率。方法:选取我院从2011年3月到2012年3月间所诊断50例的肺结核并肺癌的患者,回顾性的分析患者临床的资料。结果:患者主要的临床特征是消瘦,气喘,痰血,胸痛,盗汗,低热等。在这50例的患者中,有13例患者肺癌的部位是出现肺结核肺段,肺叶。有18例患者CT影像有非常明显中央型肺癌的特点,有16例的患者CT影像具有明显周围型肺癌的特点,有3例患者CT影像不能确诊为肺癌。绝大部分的患者CT影像学的特点非常明显。结论:在临床诊断中,常有肺结核并肺癌患者,其肺癌影像并无典型的特点的患者不容易被诊断出来,我们针对进展期以及陈旧性肺结核的CT影像的异常的患者,应给予检查是否是合并肺癌的,并及早做出确诊。  相似文献   

2.
周围型肺癌胸膜凹陷征的螺旋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周围型肺癌胸膜凹陷征的螺旋CT影像表现和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82例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的CT影像表现.结果 82例周围型肺癌螺旋CT影像中64例(78%)发现胸膜凹陷征,主要表现归纳为:典型胸膜凹陷征占54.7%(35/64),线条状影占29.7%(19/64),叶间胸膜凹陷占10.9%(7/64),复合型占4.7%(3/64).结论 周围型肺癌胸膜凹陷征的螺旋CT影像表现特征明显,对肺内肿块的定性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与增强CT对肺癌淋巴结及其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80例(560枚病灶)肺癌患者,均行PET/CT和CT增强扫描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PET/CT与增强CT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特异度、灵敏度及分期诊断准确率。结果:PET/CT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特异度及灵敏度均明显高于增强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T/CT与增强CT对N0期淋巴结的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T/CT对N1和N2期淋巴结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增强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增强CT扫描比较,PET/CT检查技术在诊断肺癌及淋巴结分期方面效果更好,可作为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肺癌高危患者经多层螺旋CT筛查诊断的影像特点。方法选取体检时被筛选为肺癌高危人群的107例受试者为研究对象,均予以多层螺旋CT筛查,对筛查结果显示为疑似肺癌者给予病理检查,详细记录检查结果,分析多层螺旋CT在肺癌筛查诊断中的诊断符合率;归纳整理肺癌确诊患者及非肺癌患者多层螺旋CT的影像特点。结果 1107例肺癌高危患者中,经多层螺旋CT筛查为疑似肺癌者共78例,发现可疑癌结节60个,可疑癌肿块20个,共计80个;经多层螺旋CT筛查为疑似肺癌的78例患者中,经病理检查确诊为肺癌者64例,多层螺旋CT在肺癌筛查诊断中的诊断符合率为82.1%(64/78);其中癌结节55个(83.3%),癌肿块11个(16.7%),共计66个;2肺部癌灶为结节者53例(82.8%),检出癌结节55个,平均结节大小为1.8cm,其中33个(60.0%)合并明显CT征象,剩余22个(40.0%)未合并CT征象;肺部病灶为肿块者11例(17.2%),检出癌肿块11个,平均结节大小3.5cm,其中7个(63.6%)合并明显CT征象,剩余4个(36.4%)未合并CT征象。结论肺癌确诊患者中癌结节所占比例较癌肿块高,多层螺旋CT影像特征性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支气管肺癌影像诊断方法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大庆 《当代医学》2002,8(3):26-29
支气管肺癌影像诊断方法的进展包括有低剂量螺旋CT对早期肺癌的筛查、早期肺癌的综合影像诊断和计算机辅助检测及诊断等方面。先进影像设备和技术的应用促进了支气管肺癌诊断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概括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分析CT影像学特点,从而提高临床诊断率。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4月~2010年4月诊断的46例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的主要临床特征为消瘦、气喘、痰血、胸痛、盗汗、低热等。46例患者中,12例患者的肺癌部位为出现肺结核的肺段、肺叶,19例患者的CT影像具有明显的中央型肺癌特点,15例患者的CT影像具有明显的周围型肺癌特点,2例患者的CT影像不能诊断为肺癌。大部分患者的CT影像学特点明显。结论临床诊断中常有肺结核合并肺癌的患者,肺癌影像无典型特点的患者不易被诊断出来,针对进展期和陈旧性肺结核CT影像异常的患者应检查是否合并肺癌并及早确诊。  相似文献   

7.
周磊  李秋菊 《吉林医学》2014,(11):2415-2416
目的:对肺癌、肺结核球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的影像特征进行分析。方法:选取肺癌、肺结核球患者160例,均进行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对比两组患者的影像特征。结果:肺癌组患者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强化效应、强化峰值时间显著高于肺结核球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明确诊断,无误诊、漏诊情况发生。结论:肺癌、肺结核球的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强化效应和强化峰值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作为肺癌、肺结核球的鉴别诊断检查方法,对肺结核球、肺癌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肺癌临床诊断中应用低剂量螺旋CT扫描的影像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4月—2020年4月漯河市中医院收治的早期肺癌患者80例作为资料,均行低剂量螺旋CT扫描和常规剂量螺旋CT扫描,比较检出率及影像特征.结果:低剂量CT肺癌检出率95.00%与常规剂量98.7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  相似文献   

9.
陈宇  卢定友 《河北医学》2006,12(11):1121-1123
目的:探讨21例CT误诊为肺癌的肺恶性淋巴瘤的CT表现,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收集初诊为肺癌,后经针吸或手术后,病理诊断为肺恶性淋巴瘤21例,回顾性分析CT影像特点。结果:肺淋巴瘤的CT影像特征:①多形态,多病灶,多部位;②病灶小而分叶明显,以外周多见;③支气管周围或粘膜下侵犯致支气管充气症,边缘呈锯齿状。结论:结合CT影像特征与临床表现,可减少肺恶性淋巴瘤的误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周围型肺癌在X线、CT上的影像表现和病理形成基础。方法:搜集病史完整、有X线和CT资料,经穿刺活检、手术、病理证实的17例早期周围型肺癌(首次检查时,直径≤20mm)进行回顾分析,结合文献总结其影像学特征。结果:早期周围型肺癌以小结节状(14例)形式出现多见,形态上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密度均匀略低。少数病灶呈空洞型(2例)或斑片样(1例)改变,密度浅淡,状如肺炎。分叶、毛刺、胸膜凹陷征等征象随病变进展而典型,而毛刺、胸膜凹陷征常见于腺癌,鳞癌的分叶、空洞征较多见,空泡征以肺泡癌多见。结论:早期周围型肺癌影像特征少,容易误诊和漏诊,需平片与CT结合,影像诊断与临床结合,加强随访,当病灶出现分叶、毛刺、胸膜凹陷等征象时,应高度怀疑早期肺癌。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低剂量CT诊断肺癌的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8月至2019年1月收治158例疑似肺癌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以及胸部低剂量CT影像学资料。结果 158例患者当中,可疑癌结节及肿块共151个,149例被证实患有肺癌,9例需要进一步的复查与分析其CT图像;肺癌分布周围型111例(74.5%)多于中央型38例(25.5%),结节型120例(80.5%)多于肿块型29例(19.5%),病变多为类圆形68例(45.6%),密度多为均匀79例(53.0%),边界多为清晰85例(57.0%),组织学类型多为腺癌96例(64.4%);149例肺癌患者中共检出癌结节125个,合并其他CT征象的结节60个(48.0%)平均大小明显大于不合并征象结节65个(52.0%);125个癌结节CT分型:Ⅰ型39个(31.2%),Ⅱ型28个(22.4%),Ⅲ型9个(7.2%),Ⅳ型25个(20.0%),Ⅴ型7个(5.6%),Ⅵ型17个(13.6%)。结论低剂量CT筛查检出的肺癌中外周型多于中央型,且结节型较肿块型多见,癌结节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有助于肺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12.
《右江医学》2017,(1):77-80
目的探讨肺尖孤立性结节的CT影像表现与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肺尖结节患者的CT影像资料。结果 56个病灶中有32个肺癌,16个肺结核,8个炎性假瘤。发生率最高的是肺癌,占57%(32/56),其次为肺结核,占29%(16/56)。肺癌毛刺征、分叶征、胸膜凹陷征、支气管集束征发生率较肺结核及炎性假瘤高。而肺结核空洞、钙化的发生率较肺癌及炎性假瘤高。肺癌、肺结核、炎性假瘤三者的各CT平扫征象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增强扫描提示肺癌及炎性假瘤以轻-中度强化为主,肺结核表现为轻度或无强化。肺癌、肺结核、炎性假瘤在CT增强扫描时,三者在CT增加值幅度<20 HU、21~40 HU、41~60 HU,>60 HU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2.463,P=0.002)。结论 CT在肺尖孤立性结节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概括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分析CT影像学特点,从而降低漏诊、误诊率.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0月诊断的53例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的主要临床特征为乏力、咳嗽、消瘦、咯血、盗汗、低热、气促、胸痛及体重减轻等.53例患者中,20例患者的CT影像具有明显的中央型肺癌特点,29例患者的CT影像具有明显的周围型肺癌特点,4例患者误诊.结论影像诊断医师对进展和陈旧性肺结核CT影像异常的患者应提高警惕,影像密切结合临床,以利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肺癌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ALP)、降钙素(CT)水平的测定,分析肺癌骨转移患者血清ALP、CT水平的变化,并评价其监测肺癌骨转移的临床意义。方法:对80例经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为肺癌的患者行99m锝-亚甲基二磷酸盐(99mTc-MDP)全身骨显像,根据骨转移诊断标准将肺癌患者分为未骨转移组(48例)和骨转移组(32例),并对80例肺癌患者及30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进行血清ALP、CT水平测定,比较各组患者间血清ALP、CT水平的变化,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及联合检测来评价其监测肺癌骨转移的临床意义。结果:肺癌组患者血清ALP、CT水平明显高于肺部良性病变组(P<0.01);肺癌骨转移组患者血清ALP、CT水平明显高于未骨转移组(P<0.01);患者血清ALP、CT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OC curves,AUC)分别为0.715、0.760,患者血清ALP的敏感性为69.400%,特异性为79.600%,血清CT的敏感性为61.900%,特异性为84.600%;通过联合检测可将敏感度提高至85.000%,特异度提高至93.333%。结论:血清ALP、CT可作为肺癌骨转移的初筛及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使用CT对诊断肺结核合并肺癌的价值。方法:选择2010-2013年收治于我院的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86例,单纯性肺结核患者86例,通过对比分析CT显示的影像结果做出判断。结果: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CT影像与单纯性肺结核者有区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诊断肺结核合并肺癌时,需重视CT诊断的作用,需尽早治疗,避免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早期周围型肺癌的数字化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与CT影像学特点,探讨胸部DR与CT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5例早期周围型肺癌患者胸部DR与CT资料.结果 本组25例早期周围型肺癌患者中,胸部DR结节型15例,密度中等偏低,病灶内可见微小透光区,小泡征者3例(12.0%),分叶征11例(44.0%),边缘有细小毛刺征7例(28.0%),胸膜凹陷征8例(32.0%),空洞征5例(20.0%).CT影像多表现为球形、椭圆形和结节状肿块.CT见病变边缘分叶征21例(84.0%),长短毛刺征19例(76.0%),病灶周围血管集束征16例(64.0%),空洞征11例(44.0%),胸膜凹陷征15例(60.0%),锯齿征8例(32.0%).结论 CT在早期周围型肺癌的影像学诊断中优于胸部DR影像,认真观察胸部CT病变的局部特点,能为早期周围型肺癌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提高肺癌诊断的准确性,给患者早期手术根治创造机会.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肺癌单发脑转移的CT影像特点及诊断。方法:回顾性的分析18例肺癌单发脑转移的CT和相关临床资料。结果:脑部CT影像有一定的特点,胸部CT可以进一步证实。结论:脑部有一定特点的单发病灶,进一步做胸部CT检查时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周围型肺癌的基本影像表现为肺内的结节(直径≤3cm)和肿块(直径>3 cm).在肺癌的综合影像诊断中,CT是主要的检查方法.多层螺旋CT的进展提高了≤3 cm肺癌检出和鉴别诊断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肺癌患者继发性肺结核CT影像特征表现,以提高对肺癌患者继发性肺结核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肺癌患者继发性肺结核的CT影像特征,并与同期单纯的继发性肺结核患者64例的CT影像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肺癌患者继发性肺结核组团块影伴毛刺征、分叶征、棘状突起和胸膜凹陷征多于单纯继发性肺结核组,空洞、钙化和病灶周围的卫星灶少于单纯继发性肺结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且单纯继发性肺结核组有明显的好发部位,而肺癌患者继发性肺结核组则无明显的规律。结论在区别结合病灶是肺癌患者继发性肺结核病灶还是单纯继发性肺结核病灶时,应发挥CT影像的优势,注意鉴别影像特点,并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辅助检查,降低误诊和漏诊。  相似文献   

20.
董连军 《当代医学》2021,27(32):173-174
目的 探讨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18F-FDG SPECT/CT)对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19年10月于本院就诊的97例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接受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及18F-FDG SPECT/CT检查,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病灶检出情况及对不同类型肺癌的检出情况.结果 经检查,18F-FDG SPECT/CT对肺结核合并肺癌检出率高于CT检查结果,且误诊率及漏诊率均低于CT检查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式对Ⅰb及Ⅱb肺癌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F-FDG SPECT/CT检查对Ⅰa及Ⅱa肺癌检出率均分别高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8F-FDG SPECT/CT对肺结核合并肺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特别是对非活动性肺结核合并肺癌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