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鼻腔鼻窦横纹肌肉瘤的CT诊断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 探讨鼻腔鼻窦横纹肌肉瘤(RMS)的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学证实的鼻腔鼻窦RMSl8例,均行横断面及冠状面CT扫描,其中15例行增强扫描。结果 主要临床表现为鼻堵及眼突。最常见部位为上颌窦。HRCT均表现为鼻腔及鼻窦内大的软组织肿块影,密度不均。3例伴有钙化。18例窦壁骨质破坏。12例肿瘤侵犯鼻窦周围脂肪间隙及邻近结构。病灶强化不均匀。结论 CT扫描能清晰显示病灶及其侵犯程度,对指导临床手术及其他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HRCT对眼眶骨折的综合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眼眶骨折是眼外伤中常见的损伤,由眼眶受钝力打击所致,受伤原因多种多样,由于眼眶解剖结构复杂,与副鼻窦、前颅凹底紧密相连,同时不同类型的骨折及骨折程度的不同,在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及预后评价上均有不同。随着CT技术的进展,其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眶部外伤的检查,既往文献报道眶壁骨折多侧重影像表现,对所造成的副损伤估计不足。本文着重对HRCT扫描的方法及骨折所造成的副损伤作综合评估。  相似文献   

3.
鼻泪管骨折HRCT扫描及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鼻泪管骨折HRCT扫描方法及诊断意义。方法:回顾分析HRCT横断及冠状扫描25例鼻泪管骨折病人,其中21例为临床眶骨骨折病人,只有4例出现典型伯临床表现:溢泪,伴有泪囊内积脓后才行CT检查。结果:18例为双侧鼻泪管骨折,7例为单侧鼻泪管骨折,所有病人均合并其他骨折。25例鼻泪管骨折在HRCT横断扫描均可显示,但冠扫只显示4例,横断扫描显示鼻泪管优于冠状扫描。结论:HRCT扫描能清楚显示鼻泪管骨折,对临床诊断及早期治疗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冠状位高分辨CT对副鼻窦疾病的诊断价值,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00例患者的副鼻窦CT表现,所有患者均为仰卧、冠状位扫描,层厚、层间距分别为3、6mm,高分辨骨算法重建。根据CT表现不同分为三个组,即解剖变异组、炎症组和肿瘤组。结果解剖变异组55例118个部位,所有图像都能清晰显示解剖变异和鼻道窦口复合体等重要结构;炎症组70例,肿瘤组10例均被手术、病理证实。结论HRCT对副鼻窦病变可以准确诊断,对窦壁和窦外的病变可以完整描述作出,HRCT应作为FESS术前常规检查,对设计手术方式、判断手术疗效和有无复发都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和评价筛骨眶板骨折的CT征象对诊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46例筛骨眶板骨折患者的CT资料,男,40例,女,6例,轴位扫描38例,冠状位扫描8例,其中42例行HRCT扫描。结果:清楚显示骨折线的46例,结论:CT、特别是HRCT能细致显示筛骨眶板的解剖结构,能清楚显示筛骨眶板骨折的直接,间接征象和并发症,是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回顾性分析72例眼眶内侧壁爆裂性骨折患者的CT表现,以提高高分辨率CT对该病的诊断,为临床提供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影像学依据。材料与方法:对72例眼眶内侧壁爆裂性骨折患者行HRCT检查,层厚3mm,层距2mm,扫描范围为眶上缘到眶下缘,骨算法重建图象。结果:72例眼眶内侧壁爆裂性骨折患者中,表现为眶内侧壁骨质不连续、眶壁局部凹陷者为72例,同时合并有内直肌挫伤、筛窦积液、眼睑及眶内积气、眶内血肿等45例。结论:HRCT能准确显示眶内侧壁骨折及周围软组织、副鼻窦的变化情况,是临床最具诊断价值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高分辨率CT扫描技术提高对颅底骨折及外伤性鼻窦积液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对临床可疑颅底骨折的132例脑外伤患者除常规CT扫描外,还对其颅底进行薄层扫描,并进行高分辨率重建。结果 132例患者84例显示明确骨折线,70例显示鼻窦积液,其中55例鼻窦积液同时合并骨折征明,15例鼻窦积液未显示骨折征象,通过临床及鼻腔镜排除外伤性积液,属鼻窦腔炎性积液,结论常规CT虽较X线平片显像好,但难以显示细微结构,高分辨率CT扫描技术的临床应用,提高了图像的空间分辨率,使骨质细微结构清晰显示,能够明显提高颅底骨折的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CT不同重建技术对视神经管(optic canal,OC)骨折的诊断效能及漏误诊原因,以提高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2014年3月经临床及CT检查诊断OC骨折6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行单纯轴位高分辨率CT(HRCT)扫描漏诊19例,轴位扫描加曲面重建(cueved planar reformation,CPR)漏诊14例,轴位扫描加容积再现技术(volume rendering technique,VRT)漏诊16例,轴位扫描加二维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format,MPR)全部确诊。5例误诊均因轴位扫描所致,其中将颈内动脉钙化斑块误认为骨折碎片4例、前床突骨嵴状突起误认为管内骨折碎片1例。诊断效能显示,轴位扫描加MPR的诊断灵敏度及特异度均为100.00%,单纯轴位扫描诊断特异度为0;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分析显示,轴位扫描加MPR对OC骨折诊断的准确性最佳。结论 OC骨折需行轴位HRCT扫描结合MPR、CPR、VRT等后处理技术共同诊断,以轴位HRCT扫描加MPR诊断效能最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 CT 扫描显示骨质破坏对鼻和副鼻窦病变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软组织窗和骨窗观察150例 CT 扫描的鼻和副鼻窦病变,30例有骨质破坏,经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证实。结果:30例 CT 检查显示鼻和副鼻窦病变骨质破坏中有17例炎性病变,良性肿瘤9例,恶性肿瘤4例,经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证实。结论:1.CT 检查用骨窗观察可准确显示鼻和副鼻窦骨质改变部位及程度。2.炎性病变与肿瘤骨质破坏部位在上颌窦内侧壁时要注意观察鼻腔和窦腔软组织密度情况并进行鉴别。3.恶性肿瘤病变区软组织影膨胀性生长侵犯周围结构,骨质破坏范围大。  相似文献   

10.
支气管扩张的HR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支气管扩张(以下简称支扩)的HRCT征象,探讨HRCT在支扩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支扩患常规胸部CT、HRCT表现。结果 56例支扩患有53例HRCT清晰显示了支气管扩张的部位、类型和范围。支扩的HRCT扫描常见的征象为印戒征、轨道征、胸膜下征。而常规CT显示37例支扩;常规CT和HRCT对支扩的检出敏感性分别为66%和94.6%。结论 HRCT对支气管扩张患尤其无明显症状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