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应用邻近组织瓣修复唇部缺损3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利用邻近组织瓣修复不同程度唇缺损的方法。方法:本组35例缺损患者,10例唇缺损在1/3以内者,行直接拉拢缝合;14例唇缺损1/3~1/2者,4例采用Abbe瓣法修复,10例用单侧唇颊滑行组织瓣法修复;8例唇缺损1/2-2/3者,采用单侧或双侧唇颊滑行组织瓣法修复;3例唇缺损超过唇长2/3或全唇缺损者,采用扇形颊瓣转移法进行修复。结果:35例各组织瓣成活良好,手术后患者唇部功能及外形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利用邻近组织瓣修复唇缺损应根据缺损的部位、大小、程度、形状、各瓣的特点和术者的操作水平,选择合理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邻位皮瓣修复颌面部组织缺损30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颌面部病变切除后遗留的创面或因外伤造成的组织皮肤缺损(不能或不宜直接缝合)的修复方法。方法:在颌面部组织缺损设计原则上尽量利用邻位组织瓣为主,必要时也选用远处组织瓣或舌瓣,腭瓣等来修复之,其中应用鼻唇沟瓣15例,鼻唇沟瓣旋转灵活,主要用于上,下唇组织缺损修复,颊部旋转皮瓣10例,用于修复颊面部小型洞穿性缺损;邻位颈部瓦合式皮瓣整复5例较大的颊面部组织缺损,供瓣区创面可行全厚皮片游离移植。结果:30例皮瓣转移全部成活,术后随访1年,面部形态及功能满意,结论:颌面部组织缺损修复宁近勿远,就近取材,邻位皮瓣移位方便,手术操作简单,是最为理想的颌面部组织缺损创面修复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下唇大型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11例下唇缺损在1/2-2/3间,采用单侧鼻唇沟与颊组织瓣修复,7例缺损在2/3以上,采用双侧鼻唇沟与颊组织瓣修复。结果:18例患者采用上述方法修复,伤口全部一期愈合,下唇外形满意,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鼻唇沟与颊组织瓣修复下唇缺损,取材方便,血供丰富,口角不变形,下唇外形满意,功能恢复良好,是修复下唇大型缺损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吴俊伟  劳均平  陈巨峰 《广东医学》2006,27(12):1865-1866
目的探讨应用双侧唇颊组织瓣旋转推进联合口腔组织补片植入修复下唇及下前牙龈巨型缺损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双侧唇颊组织瓣旋转推进联合口腔组织补片植入修复下唇及下前牙龈巨型缺损12例病例.分析下唇及下前牙龈缺损的范围,所采用的唇颊组织瓣设计,爱区血管、皮瓣成活情况及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分析唇颊组织瓣联合口腔组织补片植入修复下唇及下前牙龈缺损的适应证、可行性及临床价值。结果12例应用双侧唇颊组织瓣+口腔组织补片植入术后无一例出现血管危象,均获成活。患者的外形和功能均获基本恢复。结论应用双侧唇颊组织瓣旋转推进+口腔组织补片植入修复下唇及下前牙龈巨型缺损安全可靠,成功率高,有利于改善患者术后外形与功能,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新疆医学》2003,33(2):4-5
目的:探讨颊脂肪垫瓣在口内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自1999年一2002年,我们采用颊脂肪垫瓣修复口腔内组织缺损37例。结果:术后术区愈合良好,除1例患者术后术侧颊部明显凹陷外,其余患者术区功能、外形恢复均满意。结论:颊脂肪垫瓣制备简单,组织量大,血供丰富,具有较强抗感染能力,邻近口内组织缺损,不增加远处组织副损伤,术后在口腔内环境作用下可发生上皮化,术后术区外形、功能恢复均满意,经临床证实是目前较理想的口内组织缺损修复的组织瓣。  相似文献   

6.
目的 应用颊肌肌粘膜瓣修复口腔癌术后缺损10例。方法 根据缺损大小和部位设计制作单侧或双侧、蒂在前或蒂在后的不规则梯形肌粘膜瓣。将其旋转修复不同部位缺损,6例修复舌、牙龈、口底、咽侧区,2例单侧瓣修复翼下颌皱襞,2例双侧瓣修复口底正中缺损。结果 本组病例肌粘膜瓣全部成活,1例近期有轻度开口受限,2周后恢复正常,口腔粘膜无明显修复痕迹及收缩现象。结论 颊肌肌粘膜瓣是口腔内软组织缺损理想的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7.
舌蒂瓣修复口腔粘膜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说在口腔颌面外科中,经常会遇到:颊、口腔底部或下颌并涉及舌下区的恶性肿瘤根治术之后,造成颊、下唇、口底等处粘膜及深部组织的缺损,需要在一次手术中进行植皮或转移口腔粘膜瓣等方法来消除创面。但有时由于肿瘤根治术后留下创面及组织缺损范围较大,转移口腔粘膜瓣修复缺损有许多困难。为此,我们考虑到舌具有特殊的解剖组织结构以及它居中于口腔的有利位置,把  相似文献   

8.
周晓红  张玉莲  葛家华  何云 《重庆医学》2008,37(15):1721-1722
目的 探讨颞浅筋膜瓣和(或)颞肌筋膜瓣修复颊黏膜癌术后软组织缺损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带蒂颞浅筋膜瓣和(或)颞肌筋膜瓣Ⅰ期修复颊黏膜癌术后软组织缺损8例及其优缺点.结果 随访2年,全组转移瓣均完全成活,供区创面Ⅰ期愈合,功能与外观均满意.结论 颞浅筋膜瓣和(或)颞肌筋膜瓣用于颊黏膜癌术后缺损的修复,为效果可靠的手术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区域皮瓣用于修复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重建功能,改善外形效果较好。面瓣多用于口腔颌面部较少组织缺损;胸大肌肌皮瓣、胸锁乳突肌肌皮瓣多用于口腔颌面大块组织缺损以及器官再造的重建;胸三角皮瓣、额瓣、颞顶筋膜瓣常分别用于修复大面积皮肤组织缺损和颊粘膜组织缺损。本组病例区域皮瓣成功率为:面瓣96%,胸大肌肌皮瓣86%,胸锁乳突肌肌皮瓣82%,胸三角皮瓣100%,额瓣96%,颞顶筋膜瓣100%。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自体游离组织瓣修复头颈部术后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8年5月至2012年10月期间头颈科肿瘤手术治疗的病例共71例进行分组分析,其中修复组应用自体游离组织瓣修复重建头颈部组织缺损(33例),对照组未应用游离组织瓣修复(38例),总结游离组织瓣应用的经验及价值。结果33例自体游离组织瓣中前臂皮瓣修复重建17例(舌缺损12例、口颊粘膜5例),腓骨骨皮瓣修复颌骨缺损9例,股前外侧皮瓣3例(1:3底2例、面部皮肤1例),空肠瓣修复颈段食管2例,足背皮瓣修复口颊粘膜1例,髂骨瓣修复下颌骨1例。其中2例部分坏死,其余31例均获成功。舌切除后应用前臂皮瓣修复的修复组发音清晰度和吞咽功能比对照组好。上下颌骨缺损的修复组面部颌骨外形好于对照组。结论不同自体组织瓣血管化应用头颈肿瘤手术后原发病灶缺损I期重建修复,不仅有助于肿瘤切除彻底,而且术后功能恢复较好。  相似文献   

11.
下唇全缺损,通常采用双侧上唇方形皮瓣或颊部扇形组织瓣整复,均需二期行口角开大术。若转移远处皮瓣修复下唇则需几次分期手术,常需数月时间。临床使用的 Bernard 法主要适用于修复下唇半缺损,若用于修复下唇全缺损,则因张力过大,中线缝合处易感染裂开。术后下唇过于紧张,不仅美观欠佳,功能也受限。为此,我们改进了手术方法,即将 Bernard法仅在下颌龈颊沟作松弛切口的唇颊组织瓣改为全层切开,形成两颊矩形滑行组织瓣,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颊脂肪垫瓣在口腔组织缺损修复。方法:选择我院于2015年1月-2016年5月采用颊脂肪垫瓣进行口腔组织缺损的患者78例,总结颊脂肪垫瓣在口腔组织缺损修复临床特点。结果:本次研究中78例采用颊脂肪垫瓣进行口腔组织缺损的患者均完全成活。所有患者在术后1周出现明显水肿,2-3周后颊脂垫瓣呈现上皮化,质地相对变硬。经过2个月后移植部位上皮明显增厚,质地仍然比较硬。6个月后,移植部位的颊脂垫瓣与周围黏膜的颜色,质地已经比较接近。术后6个月与3年的随访,颊脂垫均成活良好,所有的患者未存在张口受限的情况。所有患者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采用颊脂肪垫瓣进行口腔组织缺损,操作简便,组织修复能力强,不影响美观,具有较为满意的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肿瘤切除、外伤或坏死性口炎等均可造成下唇缺损。不仅影响美观 ,而且可致语言、进食等功能障碍。为此 ,对下唇缺损的修复尤为重要。下唇小型缺损的修复较容易 ,然而下唇大部缺损在取材与修复方法上均较困难。我们应用唇组织瓣交叉转移加双侧唇颊组织瓣推进术修复下唇大部缺损 ,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 ,杨富 ,6 5岁。因下唇鳞状细胞癌入院 ,肿物大小约3 0cm× 1 0cm× 1 0cm ,肿物呈菜花样、无蒂。病理诊断为下唇鳞状细胞癌。2 手术方法及结果2 1 按Abbe Estlander法设计上唇矩形组织瓣即…  相似文献   

14.
舌骨下肌皮瓣设计于1978年。1979年5月我们首先用此瓣再造全舌体成功。16年来我们又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完善。1981年起将此瓣推广到整复口底、颊粘膜、口咽及颌面部皮肤缺损。1983年起设计以本瓣带随意皮瓣修复颊洞穿或颊腭联合缺损。1985年起研制复合舌骨下肌皮瓣再造全舌、全喉咽或全舌加口咽等  相似文献   

15.
本文叙述了7种颊粘膜恶性肿瘤术后立即一期修复缺损的方法,并从我们近二年来治疗14例患者的体会,比较了各种术式的优缺点。认为术式的选择要决定于缺损的具体情况。小面积颊粘膜缺损用游离中厚皮片移植或舌瓣修复较为合适;单纯颊粘膜缺损用额部隧道皮瓣为首选;颊粘膜带肌层缺损用胸大肌肌皮瓣修复较为理想;洞穿性缺损用复合皮瓣修复。  相似文献   

16.
对于下唇较大恶性肿瘤手术切除后所造成组织大部或全部缺损,以往常采用口唇交叉组织瓣(Estlandcr—Abbe)、唇颊旋转滑行组织瓣(Gillies扇形瓣手术)修复,此方法均需二期手术,即断蒂修复红唇和口角开大成形术,效果欠佳。近几年来,作者利用双颊组织瓣一次性重建下唇5例,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本文就术式设计、方法及要点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17.
动脉岛状额瓣在颊癌术后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头颈部恶性肿瘤的破坏性手术大多遗留大面积组织缺损,如何及时好,较理想地修复术后所致的组织缺损问题,已成为现代治疗恶性肿瘤的突出问题,而目前国内外应用较多而较好的方法,是用带血管蒂的底状肌皮瓣进行一期修复,但用动脉岛状额瓣行颊癌术后大面积缺损一期修复者,国内报告尚少,近6年来(1985~1991年)采用此法对27例行颊癌术后一期修复,均了取满意疗效,其中3例缺损面积较大的病例更为典型。  相似文献   

18.
颊癌是常见的口腔癌,多数为中等分化的鳞状细胞癌,少数为腺癌。手术是治疗颊癌的主要方法,配合放化疗等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颊癌术后将遗留颊部缺损,需及时进行修复。对此,临床常采用前臂瓣、额瓣、颞肌筋膜瓣等修复,但这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37例颊癌的临床和治疗方法,35例为鳞状上皮癌,2例属于唾腺上皮癌。治疗以外科切除加清扫术为主,术后颊粘膜缺损采用中厚皮片、邻近组织瓣及游离皮瓣修复;对颊部的洞穿性缺损,则用游离皮瓣折叠或两种皮瓣瓦合修复。本文并提出术前放疗有助于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20.
本文收集自1979~1982年间13例患者,分别采用不同类型的头颈部组织瓣,一次手术修复口腔粘膜或颌面部软组织缺损。其基本情况如下:①,应用舌蒂瓣分别修复颊、口底和下唇粘膜缺损6例;②,应用腭粘膜瓣分别修复磨牙后区、舌腭弓区以及后位颊部的粘膜缺损3例;③应用颈部或颈胸皮瓣分别修复下颌面部,腮腺区颊部以及下唇颏部的组织缺损3例;④,应用颊部全厚软组织瓣重建下唇1例。上述13例患者,除1例由皮瓣缝合后张力较大而延期愈合外,其他12例均获一期愈合。术后效果亦比较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