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雷少逸是晚清浙江名医,医德高尚、技艺精湛,所著<时病论>,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八句经文为纲领,分述各种时病的病因、病症,自拟治法,并列备用成方和临证治案,卷末则附有医论十三篇.因该书与临床联系密切,所拟诸法疗效较好,加之文辞畅达,颇为近代医家所推崇.然而<时病论>在文字、词汇、修辞等方面亦有不少深奥难懂之处,若能解决这些问题,将有助于对该书的确切理解.  相似文献   

2.
略论《伤寒论》服药后的病情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伤寒论>是中医经典著作,东汉张仲景所著.该书阐述了多种外感疾病与内伤杂病的辨证论治,同时记载了大量中医护理内容,笔者对其服药后的病情观察与护理试作初步探讨,以备临床之用.  相似文献   

3.
《金匮要略》方剂的运用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匮要略>为东汉张仲景所著,它与<伤寒论>原为一书,合称<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学的经典著作之一.晋代王叔和将伤寒部分单行编纂整理后,<金匮要略>始另列问世.<金匮要略>是一部以"脏腑辨证"为核心治疗杂病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典范之作.<金匮要略>共22篇,包括所论疾病40余种,所载方剂248首(其中4首方剂只有方名而没有列药味),主要以脏腑经络为基本论点,采用了病与证相结合并根据脏腑病机进行辨证的辨证方法.该书对后世内科杂证、外科杂证、妇科杂证,以及皮肤科杂证等的辨证论治均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并对上述各科的逐渐独立与完善具有重大影响,可谓开中医临床各科论治之先河.本文谨就<金匮要略>运用方剂的特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唇舌症候图>一直被工具书著录为"清力钧绘",定为清代的著作.本文从有关力钧的史料、图书特征和全书内容等办面进行论证,证明该书并非力钧所著,而是日本的汉医著作.  相似文献   

5.
杨威  刘寨华  于峥 《北京中医药》2010,29(6):421-423
<时疫温病气运徵验论>为李天池先生所著,1919年维新印务局印制.该书以天火、人火而区分瘟疫为客病、标病,温病为主病、本病,自成纲目,对<内经>义理的阐发颇合临证治疫之用.治疫之法次第有序,传五花傩疫饮、洗肠涤胃五根饮等治疫良方,初起多用花药以散疫之邪火,中期多用根药当泻早泻以逐疫毒,后期药食双调以养阴生津、顾护脾胃,其治疫经验值得深刻领会.  相似文献   

6.
苏培华 《中医研究》2004,17(1):14-14
纵观仲景所著的<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伤寒论>中未用黄芪,而<金匮>应用七次,提示仲景主要用之于治疗内伤杂病.仲景运用黄芪,药中寓法,给后人多所启迪.现把仲景使用黄芪的方法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7.
《傅青主女科·种子》学术思想浅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洁莎 《国医论坛》2007,22(2):16-16
<傅青主女科>(下称<女科>)为明末清初傅山所著.该书通俗易懂,流传甚广,是妇科医家必读之书.其有"谈症不落古人窠臼,制方不失古人准绳,用药纯和,无一竣品,辨证详明,一目了然"的特点,自问世以来备受推崇,许多方药临床疗效显著,至今仍在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8.
清代虚劳专家吴澄与《不居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人对虚劳病,早就有相当的认识,在祖国医学最早的经典著作<内经>中,就有许多关于虚劳的记载.历代医家,对虚劳一门,虽然也都各有心得和发明,但专论虚劳的书籍,却如凤毛麟角.只有吴澄所著的<不居集>,可称集虚劳病之大成,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虚劳专著.  相似文献   

9.
<十药神书>是我国元代医家葛可久所著的治疗肺结核病的第一部专著,全书共立有10首方剂,分别有止血、止咳、祛痰及补益等功效,多个医家均全文引用该书用以指导临床用药,对后世医家治疗肺结核有很大的影响.现以现代药理学为基础,结合现代医学的观点对<十药神书>治疗肺结核用药特点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0.
<血证论>是论述血证的一部专书,为清末四川唐宗海所著,该书以<内经>为依据,围绕血证在中医基本理论及治疗方面作了不少阐述和探讨.书中许多观点,尤其是治血四法,对于今天在中风脑出血的中医治疗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阴黄证病名概念溯源及释义 首提阴黄证病名为隋@巢元方所著<诸病源候论>,该书根据黄疸发病情况或所出现的不同症状,区分为二十八候,阴黄候的记载日:"阳气伏,阴气盛,热毒加之,故但身目面色黄,头痛而不发热,名为阴黄".  相似文献   

12.
李东垣升清降浊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代医家李东垣所著<脾胃论>是其脾胃学说的代表作,其中"升清降浊"理论是该书的主要内容之一,这一理论至今对我们临床仍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下面对此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3.
崔幸琴  丁瑞云 《光明中医》2007,22(12):10-11
<金匮要略>(简称<金匮>)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研究杂病的专著,有"医方之祖,杂病典范"之誉.<金匮>之所以有如此高的声誉,是以它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分不开的,著中有许多行之有效的治法和方药.  相似文献   

14.
《金匮要略》胸痹论治特点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匮要略方论>为东汉张仲景所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研究杂病的专书.该书治法严谨,方药精练,为后世所流传.其中第九篇胸痹篇,文虽仅九条,叙证亦较简略,然其理论严谨,言简意赅,以证为纲,随证加减,药味简而不杂,虚实轻重分治,层层推进,丝丝入扣,堪称辩证论治之范篇.现就本篇的论治特点,谈些个人浅见.  相似文献   

15.
陆渊雷先生是民国时期著名的中医学家,其著作<伤寒论今释>、<金匮要略今释>广为流传,但其所著<伤寒论概要>一书因时代原因未曾出版,今仅存抄本一册.本文简述该书成书背景.并以此书<急性热病药法之原理>一篇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陆先生在急性热病方面的发病原理和治疗原则,体现他运用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方面的独到见解.虽然在今天看来仍有不足之处,但其灵活运用中医理论、立足中医学的治疗原则及思维方式,有利用丰富中医学,对今人的中医研究思路也有启迪.  相似文献   

16.
旴江医家龚廷贤贯通医理,精熟内、外、妇、儿各科,所著<万病回春>一书集中体现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万病回春>广泛涉及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等内容,本文就中医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中医心理疾病的病因病机和诊治探讨龚氏对中医心理学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千金翼方>是唐代伟大的医药学家孙思邈所著,是一部综合性的医学著作.该书卷13所载辟谷方54首.本文对其辟谷方用药特.最、剂型、服法和禁忌等进行分析,旨在为辟谷疗法的开展运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针灸大成>为我国明代杰出的针灸学家杨继洲所著.杨氏出身世医之家,自幼酷爱医术,博览群书,尤致力于针灸学术研究,行医46载,曾任太医院医官.万历29年(公元1601年),杨氏以家传的<卫生针灸玄机秘要>为基础,参合明以前的针灸文献和成就,编写成<针灸大成>.该书总结了我国明以前针灸学术的精华,内容丰富,说理完备,流传甚广,是研究针灸学的重要文献.该书于卷八著"妇人门",卷九"治症总要"及其后的"(杨氏)医案",记载了历代妇科针灸治疗学的学术理论与经验.为后世临床运用提供了宝贵的临证经验.本文欲从中探讨其用穴规律如下.  相似文献   

19.
刘秀枝  许春华 《光明中医》2009,24(9):1638-1639
金匮要略是东汉名医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中的杂病部分,笔者多次拜读,深深领会其中蕴涵的丰富的辨证法思想,并用于指导临床,获益非浅.  相似文献   

20.
汉代医家张仲景所著中医经典著作<伤寒杂病论>内容广泛,它不仅丰富了中医基础理论、临证医学、药物学、针灸推拿学等学科,而且在预防医学方面,继承了<内经>防病于未然的思想,提出了既病防变的措施,促进了中医预防医学的发展,使之更臻完善.概括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