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高发区,人群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占10%,孕妇携带率为5%~10%,HBsAg阳性孕妇所生婴儿中40%~70%将成为HBsAg携带者,如果孕妇HBsAg阳性并伴有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通过母婴传播,婴儿感染率可达90%[1].因此,做好HBV携带孕妇的健康教育工作对提高孕妇自我保健能力、阻断HBV母婴传播具有积极的作用.我院采取特殊的护理干预和健康宣教,在阻断HBV母婴传播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126名医务人员意外暴露于HBsAg阳性血液,其中13例抗-HBs和抗-HBc阳性,2例系无症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111例因针刺或粘膜接触而有HBV感染危险作为研究对象。暴露后立即采集血标本,以放射免疫试验检测HBsAg、抗-HBs、抗-HBc和丙氨酸  相似文献   

3.
缪金剑  谢新宝  孙达成  朱启镕 《江苏医药》2012,38(22):2697-2700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产妇前C区和核心启动子(CP)区热点变异情况及与宫内感染的关系.方法 采用HBV核酸扩增荧光定量检测试剂盒抽提99对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携带临产孕妇及其新生儿血清HBV DNA,EIA法检测血清HBsAg、HBeAg,半巢式PCR法扩增产妇HBV前C区、CP区核苷酸片断,ABI3730型DNA自动荧光测序仪对PCR产物直接测序.结果 82例(单阳性52例,双阳性30例)孕妇HBV前C区和CP区核苷酸片断扩增测序成功.无症状HBV携带单阳性孕妇中1896G→A变异的检出率为21.2%(11/52,仅测到1例双阳性孕妇存在1896G→A变异);1899G→A变异仅发生在1例单阳性孕妇,且与1896G→A变异连锁出现.1762A→T/1764C →A变异总是连锁出现,且仅发生于单阳性孕妇,单阳性孕妇中双变异的检出率为17.3%(9/52).1896G→A变异和无该点变异孕妇所生新生儿宫内感染率分别为25.0%(3/12)和37.1%(26/70) (P>0.05);1762A→T/1764GA变异和无该点变异的单阳性孕妇所生新生儿宫内感染率分别为22.2%(2/9)和37.2%(16/43)(P>0.05).结论 HBV前C区和CP区1896G→A及1762A→T/1764G →A热点变异在无症状HBV携带单阳性孕妇中有较高的检出率,而在HBsAg、HBeAg双阳性孕妇中的检出率较低.HBV前C区和C启动子区热点变异对宫内感染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HBV感染的高发区,人群中HBsAg阳性率约占10%,在孕妇中的携带率为5~10%,HBsAg阳性孕妇所生婴儿中40~70%将成为HBsAg携带者。HBV母婴传播是我国慢性乙肝病毒感染形成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孕妇体内乙肝病毒高复制状态是母婴传播的最危险因素,子宫内传播、生产时传播和产后传播是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三大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孕妇乙型肝炎病毒外膜大蛋白检出情况。方法对3243例孕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5项指标及乙型肝炎病毒外膜大蛋白(LHBs)、HBV-DNA。结果 3243例孕妇中,血清HBsAg阳性241例,HBsAg阳性的孕妇血清中LHBs阳性率高于HBeAg。135例HBV-DNA阳性孕妇血清中,LHBs(OD值)与HBV-DNA拷贝数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两者阳性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71例HBeAg阳性标本中,LHBs和HBV-DNA阳性率分别为91.5%、93.0%,170例阴性标本LHBs和HBV-DNA阳性率分别为50.0%、40.6%。241例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孕妇中LHBs与HBV-DNA诊断结果符合率为74.7%。结论 LHBs在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孕妇中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在HBeAg阴性的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中,LHBs较HBV-DNA更能敏感反映HBV的感染复制状态。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HBV感染的高发区,人群中HBsAg阳性率约占10%,在孕妇中的携带率为5—10%,HBsAg阳性孕妇所生婴儿中40-70%将成为HBsAg携带者,如果孕妇HBsAg阳性伴有HBeAg阳性,母婴传播婴儿感染可达90%。因此,阻断母婴传播是控制HBV感染的重要措施。助产士和护士接触孕产妇和婴儿次数最多、时间最长,她们进行的孕产期、围产保健知识宣教,助产及护理工作在阻断HBV母婴传播中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孕妇乙型肝炎病毒DNA含量及胎儿窘迫与宫内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 (HBV)DNA含量及胎儿窘迫与宫内感染的影响。方法 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 16 9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HBsAg)阳性携带者孕妇血清中HBVDNA含量 ,随访观察胎儿窘迫和胎儿HBV宫内感染情况 ,并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对胎儿HBV宫内感染 ,筛选胎儿HBV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1)HBVDNA阳性孕妇的宫内感染率为 12 6 4 % ,HBVDNA阴性孕妇为 0 ,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2 )HBVDNA阳性孕妇的胎儿窘迫发生率为 2 7 5 9% ,HBVDNA阴性孕妇为 12 2 0 % ,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3)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选入 3个胎儿HBV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 :HBVDNA含量、胎儿窘迫、孕妇年龄 ,而HBeAg被排除在回归模型之外。 结论 估计宫内感染危险性高低 ,HBVDNA较HBeAg更可靠 ;HBVDNA含量可作为孕妇HBsAg阳性孕妇孕期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 (HBIG)的指标 ;发生胎儿窘迫的和高龄的HBsAg阳性孕妇是宫内感染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8.
HBV母婴垂直传播乃指乙型肝炎或无症状携带HBsAg的孕妇在妊娠期或分娩时将HBV传给婴儿,婴儿于出生后HBsAg即阳性或6个月内转为阳性,或发生乙型肝炎者。关于HBV的垂直传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导了无症状HBsAg携带者家庭成员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率为62.10%,而健康对照家庭成员HBV感染率为45.94%,两者有明显差异,说明无症状携带者在家庭内通过日常生活密切接触传播乙型肝炎的可能性是存在的。此外,还对携带者血液HBsAg滴度与HBV家庭成员感染间的关系及唾液HBsAg阳性者在HBV感染中的流行病学进行了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10.
发育障碍者收容院中的乙型肝炎(HB)携带者是HB病毒(HBV)医院内水平传播的传染源。1976~1978年,位于日本南部九洲岛佐贺县的一所发育障碍者收容院中有13例HBV感染者。作者于1981~1983年对该院53名住院儿童和26名医务人员检测了HBsAg、抗-HBs和HBeAg。结果发现,1981年有32人(40.5%)的HBsAg和抗-HBs均阴性(即对HBV易感);6人(7.6%)的HBsAg阳性(HBV携带者),其中5人HBeAg阳性;41人(51.9%)的抗-HBs阳性。1982年和1983年对HBV易感者复查时发现HBV易感者分别减少5人和2  相似文献   

11.
阻断乙型肝炎母婴垂直传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联合乙肝疫苗阻断母婴垂直传播的疗效。方法选择2002年6月~2003年6月血检HBV阳性105例孕妇作为对照组,2003年6月~2004年6月经血检HBV阳性55例孕妇作为实验组。对照组按0、1、6程序接种乙肝疫苗,实验组产妇产前最后3个月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婴儿出生后立即接种HBIGl针,以后按0、1、6程序接种乙肝疫苗。结果对照组大三阳的孕妇新生儿脐血HBsAg阳性率为100%,孕妇不同状态HBV阳性者新生儿脐血HBsAg阳性的总检出率为68.57%,实验组脐血HBsAg阳性检出率为3.6%,对照组脐血HBsAg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实验组,其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垂直传播疗效显著,认为对高传染性产妇(即HBsAg、HbeAg阳性和/或HBV-DNA阳性)实施产前干预的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无症状HBsAg携带者(ASC)是HBV感染后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也是乙型肝炎的重要传染源.现将我们对13例ASC进行肝组织学检查的结果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男8例,女5例,年龄12~37岁,平均25.6岁.全部病人无临床症状、肝病体征,肝生化指标正常,为健康体检时发现HBsAg阳性.其中4例HBsAg、HBeAg和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对乙肝病毒(HBV)母婴传播及HBV携带孕妇初乳中HBV感染性标志物(HBV-DNA)的影响。方法选取2005年5月至2006年7月在我院产科门诊定期产前检查并住院分娩的HBsAg阳性孕妇300例,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180例(HBsAg携带者58例、小三阳57例、大三阳65例)于孕28、32、36周肌注HBIG200U,对照组120例(HBsAg携带者40例、小三阳43例、大三阳37例)不用药。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两组新生儿乙肝五项指标,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法检测产妇初乳中HBV-DNA情况。结果(1)两组产妇的新生儿脐血HBsAg阳性率分别为12.8%和2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乙肝大三阳产妇两组新生儿的脐血HBeAg阳性率为6.2%和10.8%,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产妇初乳中HBV-DNA感染率分别为36.1%和45.0%,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BIG能够阻断小三阳和乙肝携带者孕妇的母婴传播,但不能阻断大三阳孕妇的母婴传播;HBIG对HBV携带产妇初乳中的HBV-DNA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简称(HBsAg),HBsAg持续阳性者又叫病毒携带者。在社会人群中大量慢性持续病毒携带者,大部分来自HBV阳性的母亲;对出生的婴儿多在出生后3个月左右转为HBsAg阳性。70~90%成为HBV慢性携带者。所以应重视母婴的乙肝传染。阻断乙肝的母婴传播最好的方法为联合免疫法:即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和乙肝疫苗两种联合应用。免疫对象主要是HBsAg阳性孕产妇的婴儿,特别是e抗原阳性的孕  相似文献   

15.
作者将69例不同人种的乙型肝炎病人分为4组:健康携带者16例,其中8例HBeAg阳性,8例抗-HBe阳性;性传播疾病诊所中的HBsAg阳性病人10例,其中6例HBeAg阳性,4例抗-HBe阳性;慢性携带者25例,其中6例HBeAg阳性,19例抗-HBe阳性;急性肝炎病人18例,血清中仅有HBsAg。多聚酶链反应(PCR)过程在Perkin-Elmer-Cetus热循环系统中进行,从HBV基因组中挑出前核心/核心及多聚酶片段的寡核苷酸序列作为引物——1763、2032R及KL  相似文献   

16.
乙型肝炎垂直传播是指乙型肝炎或无症状携带 HBsAg 的孕妇在围产期或分娩时将HBV 垂直传给婴儿的过程。现将我院1983年9月至11月在妇产科正常分娩的产妇采脐血100例及同时采脐血与母血100例送检测 HBsAg。HBsAg 阳性的产妇再检测 HBeAg及抗—HBe。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1 孕妇豳生期感染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病毒临床类型HBsAg阳性母亲,其临床表现有以下两种类型:一是母亲在孕期后3个月患急性乙肝,尤其是怀孕晚期发病,其婴儿HBsAg阳性率可高达60%;二是母亲为慢性无症状HBsAg携带者。  相似文献   

18.
58例HBsAg 无症状携带者第7~12年的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48.28%仍为持续稳定的无症状携带者,仅10%其HBsAg 阴转或康复;24人在携带过程中出现肝功能异常,发生急性肝炎,其中14人预后良好,成为病后携带者;10人发生急性肝炎后,发展为迁肝、慢活肝。平均每年有5.91%的携带者发展成各型临床肝炎。凡有过HBsAg 阳性、慢迁肝病人或抗-HBcIgM 滴度≥1:100者,Dane 颗粒检出率均高(63.64%,70.00%,44.00%),三者检出率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均有较强的传染性;因此在乙型肝炎防治工作中应列为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19.
我国为乙型肝炎高发区,无症状HBsAg携带者占人群的10%~20%,肺结核病患者中乙型肝炎病毒(HBV)标志物阳性率也很高。而且肺结核病化疗用药时间长,同时并用几种药物,而抗结核一、二线药物中大多数对肝脏有一定影响,可产生一定的毒性。文献报道有10%~30%结核患者在化疗时出现肝损害。而且无症状HBsAg携带者肝脏  相似文献   

20.
替比夫定阻断乙肝病毒宫内感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阻断乙型肝炎病毒(HBV)宫内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008年1月—2009年5月在杭州六院妇产科分娩的HBsAg、HBeAg双阳性且HBV DNA≥10~5拷贝/mL的孕妇48例,22例孕妇于孕28周开始服用替比夫定600 mg,1次/d,分娩后停药为治疗组,26例孕妇未用药为对照组。两组孕妇于孕28周用药前、分娩前及产后1月行肝功能、血清HBV标记物及HBV DNA定量检测。新生儿出生后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200 IU和乙肝疫苗10μg。结果:治疗组22例新生儿出生时2例HBsAg阳性(〉0.05 IU/mL),且HBV DNA均〈10~3拷贝/mL;对照组26例新生儿出生时10例HBsAg阳性,其中HBV DNA阳性4例,治疗组与对照组新生儿宫内感染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分娩时HBsAg、HBeAg均未转阴,治疗组孕妇HBV DNA水平分娩前明显下降,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及新生儿未发现不良反应,产后1月治疗组HBV DNA回到治疗前水平。结论:HBV感染孕妇孕晚期服用替比夫定可有效减少HBV宫内感染的发生率,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