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总结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原因。方法 1994-2000年共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27例,其中再手术治疗18例,占4.2%,再手术所行椎间盘切除的节段为L3-41例,L4-57例,L5S18例,同时两节段L4-5及L5S12例,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平均29个月,优良率77.7%。结论 再手术原因有:病变节段定位错误,术后再突出,多节段突出只切除一个节段,腰椎节段性不稳以及对腰椎管及神经根管减压不彻底等。根据病人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影像学检查。制定出合适的手术方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 ,临床上常用开放式手术治疗为主。如何减少破坏脊柱的正常组织结构 ,尽最大限度保持脊柱的稳定性 ,减少神经粘连、血管损伤、腰腿痛等手术并发症一直是外科领域努力的方向 ,我院于 2 0 0 1年 5月引进美国的腰椎间盘镜手术系统 (MED) ,现已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4 2例 ,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现将手术护理配合上积累的一些经验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 4 2例 ,男 30例 ,女 12例 ;年龄 19~ 5 9岁 ,平均 39岁 ;本组腰椎间盘突出部位 ,L3~ L4 1例、 L4 ~ L52 5例、L5~S1 15例、L4 、 5~ L5、 S1 …  相似文献   

3.
郑宏 《福建医药杂志》2001,23(5):120-120
腰椎间盘突出症为常见病和多发病 ,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 (APL D)技术作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新方法 ,是介于保守和开放手术之间的一种疗法 ,意义在于使一部分病人在经保守治疗无效而适应该手术 ,本院近期治疗 6 8例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期收治 6 8例患者 ,其中男 42例 ,女 2 6例 ;年龄 2 5~ 5 8岁 ,平均 33岁 ;病程 1~ 16 5个月 ,平均 8个月。病变节段 :单个间盘突出 6 7例 ,2个间盘突出者 1例 ,共 6 9个椎间盘 ,其中 L5~ S1 椎间盘 2 6个 ,L4~ 5椎间盘 41个 ,L3~ 4椎间盘 2个。1.2 手术操作 :1.2 .1…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CT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17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表现。结果 :本组17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 ,其中CT影像表现突出于椎间盘边缘的局限性软组织影 ,突出方向以后中央型和外侧型多见 ,本组病例中后中央型和外侧型突出者162例 ,占91 0 % ;单发段突出103例 ,双节段突出75例 ,L1~2 椎间盘突出2例 ,L2~3 椎间盘突出4例 ,L3~4 椎间盘突出15例 ,L4~5 椎间盘突出95例 ,L5~S1 椎间盘突出62例 ,L4~5 及L5~S1 椎间盘同时突出42例。结论 :CT能清晰地显示腰椎间盘横段剖面像 ,故能清晰地显示腰椎间盘突出的方向及程度 ;由于椎管内脂肪较多 ,CT能清晰显示神经根和硬膜囊 ,故CT扫描对诊断腰椎间盘突出具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MRI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通过对66例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的MRI定位分型的诊断,结合临床及影像学表现,采用多种术式联合应用的手术方法治疗,并对腰椎间盘突出的不同形式共存于多个节段的问题和手术方法的选择等加以探讨.结果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以L4/5 L5/s1,L3/4,L4/5双间隙多见,分别为36例(54.5%)和20例(30.3%).术后随访6个月-4年,平均18个月,优良率95.5%.结论MRI对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具有敏感性高,定位分型准确,为临床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多种术式联合应用可显著提高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显微内窥镜椎间盘切除术 (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减压彻底、创伤小 ,可维持腰椎稳定性。我院自 2 0 0 0年 11月引进 SOFAMOR DANEK公司生产的显微椎间盘镜手术系统行腰椎间盘髓核切除术 ,取得满意疗效 ,现就其围手术期处理初步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 12例 ,男 8例 ,女 4例 ;年龄 2 1~ 6 4岁 ,平均 39.4岁 ;病史 3天~ 10年。突出间隙 L4~ 58例 ,L5~ S1 3例 ,二节段突出 1例 ;其中中央型突出 2例 ,游离型脱出 5例 ,合并侧隐窝狭窄 6例。患者术前多施行牵引、理疗、推拿、骶管封闭等非手术治…  相似文献   

7.
腰椎间盘突出症按突卅的程度分为:膨出型、突出型、脱出型、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大多发生在L4-5、L5~S1两个节段。我科对17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全部采用骶管阻滞术治疗和针对此病的一些特殊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自 198 0年 10月至 2 0 0 1年 10月 ,我院对 80 9例患腰椎间盘突出的病人进行了各种治疗 ,其中对 89例患者施行了手术治疗 ,术后给予脱水剂、活血化瘀、地塞米松等辅助治疗方法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 8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依据体征、CT及 MRI相结合 ,作出明确诊断 ,手术中确实得以证实。其中以 L4、5间隙突出最常见为 5 5例 ,L5、S1 间隙突出 3 4例。男 62例 ,女 2 7例。年龄均在 19~ 40岁。其中 3例为第二次手术 ,2例为不全瘫。1.2 治疗1.2 .1 手术方法 :本组均严格按照手术指征进行手术 ,连续硬膜外…  相似文献   

9.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临床的多发病 ,近年来发病率日趋增高 ,并日益受到骨科医师的关注。其手术治疗已较普遍地开展 ,大多数疗效满意。但术后症状未缓解或复发而需再手术等情况时有发生 ,使部分患者对手术治疗产生误解 ,给临床工作带来不便。本文就资料完整可靠的 12例再手术病例作一总结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89年 7月至 1999年 12月我科共再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12例 ,男 11例 ,女 1例 ,年龄 2 8~ 5 5岁 ,平均 3 8.6岁 ,初次手术在我院 7例 ,在外院 5例 ,初次手术间隙 :L3~ 4 1例 ,L4~ 58例 ,L5S1 3例 ,初次手术与再…  相似文献   

10.
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因腰椎多伴有退行性变 ,其临床特点和诊治较青壮年复杂。我院自 1 988年 2月~ 1 999年 1 0月共收治 60岁以上腰椎间盘突出患者 1 0 2例 ,手术治疗 64例 ,疗效显著。现就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治疗的有关问题分析讨论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64例。男 2 8例 ,女 36例。年龄 60~ 76岁 ,平均 66岁。病史 2个月~ 2 2年 ,病变部位 :L3~ 4间隙 6例(9 .3% ) ,L4~ 5间隙 2 4例 (37.5% ) ,L5S1 间隙 2 2例 (34.3% ) ,L4~ 5L5S1 两个间隙 1 2例 (1 8.2 % )。合并椎管狭窄 2 6例 (40 .6% ) ,伴腰椎滑脱 1 1…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比较经皮椎间孔镜手术与经典开窗手术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方面疗效,为是否继续开展发扬椎间孔镜技术提理论参考.方法:2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年龄31~85岁,平均52.3岁.突出节段L2~3,1例,L3~4,2例,L4~5,12例,L5~S1,5例.全部俯卧位下行经典的开窗手术,1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年龄23~68岁,平均49岁.突出节段L2~3,1例,L3~4,2例,L4~5,5例,L5~S1,3例,在侧卧位下行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所选病例具备明显手术指征,两种手术方式通过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结果:根据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经典开窗手术的病例优良率为81.82%,经皮椎间孔镜技术的病例优良率54.54%,还不能认为两种手术方式在治疗效果的优良率上有差别(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方式与经典的开窗手术方式在治疗效果上无明显差异,经皮椎间孔镜手术作为一种新兴手术方式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发展使用.  相似文献   

12.
在坐俯卧位进行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操作 ,具有损伤小 ,出血少 ,操作简便 ,术后病人恢复快的优点。自 2 0 0 1年2月~ 2 0 0 3年 2月 ,作者采用该方法进行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 2 3例 ,体会到这是一种很好的手术方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人 2 3例 ,男 14例 ,女 9例。年龄2 2~ 5 1岁 ,平均 33.7岁。病史 7个月至 11年 ,平均 1.6年。L4~ 5间隙突出 16例 ,L5~S1间隙突出 7例 ,合并根管狭窄 4例。直腿抬高及加强试验阳性 2 0例 ;小腿外、后侧感觉功能减退 ,伴足背、足底麻木 2 1例 ;脚趾背伸或跖屈力减弱17例 ;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电针拔罐治疗不同椎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方法 125例患者分为A组67例和B组58例,A组为L3~4间盘突出,B组为L4~5与L5~S1混合突出,均用SDZ-Ⅱ电针仪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A组痊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73.13%、95.51%高于B组的18.97%、4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拔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肯定,且治疗单纯L3~4间盘突出效果优于L4~5与L5~S1混合突出。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术后复发的原因,探讨预防措施以及再手术的方法与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患者,再手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腰椎间盘突出复发再手术的原因:23例患者的神经根管变的较窄;7例患者的腰椎不够稳固;6例患者由于第一次手术错误操作引起。对36例患者术后进行随访,随访时间1~7年,平均为4年。选择使用Macnab疗效评定标准,结果显示:其中19例患者优(52.8%);8例患者良(38.9%);3例患者差(0.83%)。结论本次研究结果表明造成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的主要原因是:神经根管变的狭窄以及腰椎不稳。再次手术治疗临床疗效满意,是临床上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电针拔罐治疗不同椎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方法 125例患者分为A组67例和B组58例,A组为L3~4间盘突出,B组为L4~5与L5~S1混合突出,均用SDZ Ⅱ电针仪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A组痊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73.13%、95.51%高于B组的18.97%、4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针拔罐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肯定,且治疗单纯L3~4间盘突出效果优于L4~5与L5~S1混合突出.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脊柱内镜下椎板间隙入路手术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42例单节段L5/S1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局部麻醉,后路经皮穿刺椎板间隙入路置入脊柱内镜,全内镜下摘除突出髓核及双极射频纤维环修补,神经根减压。结果优36例,良4例,可1例,差1例。结论应用脊柱内镜下椎板间隙入路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  相似文献   

17.
王碧  丁瑜 《贵州医药》2003,27(9):823
硬膜外腔注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重要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可有效地消除腰椎间盘突出症状引起的炎性反应并减轻临床症状。本文通过采取逐次增加硬膜外腔注药量的方法来观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疗效,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6 1例患者,男性39例,女性2 2例。30岁以下1例,30~4 0岁10例,4 0~5 0岁8例,5 0~6 0岁14例,6 0岁以上2 8例。有明显外伤史2 5例,病程最短1月,最长15年。经CT及临床检查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盘突出部位L3~4 33例;L4~52 2例;L5~S15例,1例为半椎板切除术后,全部患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失败的原因及再次手术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再次手术的23例进行分析.其中男9例,女14例;年龄24~63岁,平均36.8岁.再次手术原因:术前定位失误7例,多间隙突出遗漏3例,原间隙再突出4例,双侧型或中央型突出只切除一侧2例,中央管狭窄及神经管狭窄未根除4例,椎板减压术后腰椎节段不稳3例.再次手术方法:开窗法间盘摘除术11例,半椎板切除减压加间盘摘除术5例,全椎板切除减压、间盘摘除、神经根管松解术4例.全椎板切除减压、后外侧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同定术3例.结果 23例患者术后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8个月(14~36个月1.根据Macnab评分法进行术后疗效评定,优10例,良7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为73.9%.结论 严格掌握再次手术指征,选择合理的手术方法与人路,术中准确定位,解除椎管狭窄及重建脊柱的稳定性,可使再次手术获得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采用微创减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3 2例 ,收到较好疗效。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 2例均为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 ,男 18例 ,女 14例 ;年龄 2 7~ 65岁 ,平均 43岁。其中L4~ 5 2 4例 ,L5 ~S18例 ;后外侧型突出 2 7例 ,旁中央型和极外侧型 4例 ,中央型 1例 ;单纯性突出 2 9例 ,合并侧隐窝狭窄 3例。1 2 手术方法1 2 1 术前准确定位标记。病人经椎板局部麻醉 ,俯卧位 ,腹部悬空 ,尽量减少腰前突 ,常规消毒铺巾。1 2 2 以定位点为中心 ,在棘旁做长约 2cm之切口 ,钝性剥离至椎板 ,压迫止血 ,用管状…  相似文献   

20.
后路显微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2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显微内窥镜椎间盘切除术 (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减压彻底、创伤小 ,可维持腰椎稳定性。我院自 2 0 0 0年 11月引进 SOFAMOR DANEK公司生产的显微椎间盘镜手术系统行腰椎间盘髓核切除术 ,取得了满意疗效 ,现初步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5 2例 ,男 38例 ,女 14例 ;年龄 2 1~ 6 4岁 ,平均 39.4岁 ;病史 3天~ 10年。突出间隙 L4、52 6例 ,L5、S12 1例 ,双节段突出 5例 ;其中中央型突出 12例 ,游离型脱出 10例 ,合并侧隐窝狭窄 2 8例。患者术前多进行牵引、理疗、推拿、骶管封闭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