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3 毫秒
1.
目的探讨西甲硅油联合链霉蛋白酶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门诊及住院接受胃镜检查的患者20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研究组(西甲硅油联合链霉蛋白酶组)检查前服用西甲硅油及链霉蛋白酶的混合液,并辅以丁卡因口腔喷雾表面麻醉;对照组(盐酸利多卡因胶浆组)检查前常规口服盐酸利多卡因胶浆10 ml。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胃镜检查时清晰度、检查时间及对微小病灶的观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检查前恶心程度低于盐酸利多卡因胶浆组(P<0.05),但在检查过程中两组患者的恶心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胃镜检查时视野清晰度明显高于对照组(A+B,89%vs 62%,P<0.05);检查时间缩短(P<0.05);微小病灶(红斑、糜烂、出血点、息肉样增生)的检出率增高(P<0.05),更易于提高早期癌前病变的检出率。结论胃镜检查前应用西甲硅油联合链霉蛋白酶,可有效提高胃镜视野清晰度,并减轻患者的不适感,有利于提高微小病灶,尤其是癌前病变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在胃镜检查中的祛泡作用.方法将受检于我院内镜中心的420例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盐酸达克罗宁组),对照组(利多卡因组),两组分别于受检前10~15 min口服盐酸达克罗宁胶浆10 ml,盐酸利多卡因胶浆10 ml,观察胃镜视野的清晰度.结果 研究组的视野清晰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研究组A级清晰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酸达克罗宁胶浆联合利多卡因雾化吸入对老年气管镜检查患者麻醉效果及总体满意度的影响。方法行气管镜检查的老年患者50例参考雾化方案的不同,将利多卡因雾化吸入联合声带局部喷洒利多卡因25例作为对照组,盐酸达克罗宁胶浆联合利多卡因雾化吸入25例为观察组,对比麻醉效果等指标。结果观察组仅有1例评估结果为可,优良率96.00%;对照组5例评估结果为差,6例评估为可,优良率为56.00%,组间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1例肺水肿,1例气管阻塞,2例咽喉不适感,发生率为24.00%;观察组仅有1例(4.00%)咽喉不适感,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利多卡因总量[(76.25±4.26)mg]明显小于对照组[(107.26±3.68)mg](P<0.05);两组基础血氧饱和度与操作时间均无显著差异;观察组1例对麻醉效果表示不满意,总满意度为96.00%;对照组7例对麻醉效果表示不满意,总满意度为72.00%,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盐酸达克罗宁胶浆联合利多卡因雾化吸入方案能够获取到的麻醉效果更为理想,有助于提升老年气管镜检查患者总体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链霉蛋白酶在胃镜检查质量参数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0例拟接受胃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胃镜检查前给予观察组服用盐酸利多卡因胶浆和链霉蛋白酶,给予对照组单纯服用盐酸利多卡因胶浆,观察2组患者消化道气泡产生程度、胃内视野清晰度以及胃镜检查所用时长。[结果]观察组胃镜视野清晰度有效例率为74例(74.0%),对照组有效例率为42例(42.0%),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21.018,P0.05);链霉蛋白酶服用时间对胃镜视野清晰度无显著影响;观察组平均胃镜完成时间为(11.83±1.65)min,显著小于对照组的(15.10±1.87)min(t=13.112,P0.05);观察组出现恶心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对照组出现恶心4例、呕吐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轻微(χ~2=0.248,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链霉蛋白酶可有效分解消除胃腔内黏液和泡沫,保护胃镜视野清晰,缩短胃镜检查操作时间,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用药安全,可有效提高胃镜检查质量,特别是对于直径5mm的微小病变,提升胃镜微小病灶或者早期胃癌的检出率。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达克罗宁胶浆联合利多卡因、咪达唑仑、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在支气管镜检查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拟行支气管镜检查患者160例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给予利多卡因表面麻醉联合咪达唑仑、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术前加用达克罗宁胶浆含服。观察两组患者血压、心率、呼吸及氧饱和度在术前、进声门及术中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术中麻醉效果及术后麻醉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有1例、4例因麻醉效果差而改用全麻完成检查,最终观察组79例、对照组76例获得完整数据。两组患者在进声门时及术中血压、心率、呼吸均有所增高,氧饱和度在进声门时短暂下降,术中恢复至术前水平,观察组血压、心率、呼吸、氧饱和度的波动幅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麻醉效果优良率及术后麻醉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支气管镜检查中应用达克罗宁胶浆联合利多卡因、咪达唑仑、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提高了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异丙酚与芬太尼复合麻醉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220例病人被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先给芬太尼1.5~2μg/kg静脉注射,再缓慢静脉注射异丙酚1.0~1.5mg/kg,Ramsay分级达4~5级后开始进镜检查,如有体动追加异丙酚0.5mg/kg。对照组进镜前1:3服2%利多卡因胶浆。结果观察组病人检查时不良反应发生率3.6%,术后不适感1.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检查时间短,检查中及检查后生命体征平稳。结论应用异丙酚、芬太尼复合麻醉进行胃镜检查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咪达唑仑在ERCP中的镇静作用.方法 将100例拟行ERCP检查和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术前均常规口服利多卡因止痛胶,给予氢溴酸山莨菪碱10 mg静脉注射.试验组同时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6 mg/kg体重).监测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BP、HR、SPO2.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镇静程度、手术依从性和耐受性及术后次日对操作的遗忘程度和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患者围术期BP、HR平稳;镇静程度适中,依从性和耐受性良好;术后患者对操作遗忘程度及满意度较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 ERCP术前静脉注射咪达唑仑可提高麻醉效果,有利于患者配合手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无痛胃肠镜检查后运用穴位针刺方法促进麻醉后患者尽快安全苏醒,以提高无痛胃肠镜检查的安全性及舒适性.[方法]将80例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直接呼唤、拍打 .等传统促醒方法;观察组在传统促醒方法的基础上予针刺内关、合谷穴.观察2组患者术后清醒程度、神经功能敏感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在清醒程度、神经功能敏感度上比对照组有明显提高,不良反应少(P<0.05).[结论]无痛性胃肠镜检查后采用传统促醒方法联合穴位针刺,具有安全、快速、舒适的作用,降低了麻醉后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盐酸利多卡因胶浆主要成分为盐酸利多卡因,系一种淡黄色粘稠液体,10ml/支,含利多卡因200mg,我科采用其作为胃镜检查时的局部麻醉用药,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刺镇痛在结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方法]将作肠镜检查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2组:①治疗组40例,结肠镜检查前15min针刺右侧合谷、内关、手三里、足三里穴位,手法运针,直到检查结束;②对照组42例,给予丙泊汾1rng/kg静脉推注进行静脉麻醉,在患者睫毛反射消失时开始进镜检查,待进镜至回盲部时停止药物注入.检查期间观察2组患者疼痛程度、检查完成时间、术后患者满意度、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组在疼痛程度、检查完成时间、术后患者满意度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不良反应明显减少.[结论]针刺镇痛在结肠镜检查中有较好的适宜性,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