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不同眼底改变的高度近视视网膜脱离患者对侧眼后极部功能形态学变化,以及与相关因素的关系,寻找不同眼底改变对高度近视眼视力、形态损害的早期客观敏感指标。方法从11方面分组分析:视力、年龄、职业、眼别、性别、病程、近视度数、视网膜脱离眼裂孔位置、眼轴、B超形态及眼底形态。将临床与黄斑形态相关的检查项目筛选,采用OCTOPUS101中的中心低视力程序(LVC)、罗兰RETIscan和RETIport视觉电生理系统中的单次视锥-ERG、30Hz闪烁ERG、P-VEP,多焦视网膜电图中-阶反应1、2环,联合A/B超、Heideldery激光扫描眼底荧光/吲哚青绿造影系统等检测手段对高度近视视网膜脱离患者对侧眼后极部视功能状态22项指标进行定性定量观察。结果高度近视眼在不同眼底形态诸分组中,资料齐全的不同眼底改变组病例共94例。从构成比分析,〉-10D、40岁以上以及视力低于0.4的近视眼眼底多为豹纹状改变、混合改变。随眼底形态变化的复杂化和累及范围增加,伴有年龄、视力、近视屈光度、眼轴的相关变化。视野的平均光敏感度下降;视觉电生理中单次视锥细胞和30Hz闪烁b波振幅下降;2环振幅密度下降,2环b波振幅均有下降(P〈0.05)。结论高度近视患者眼底的变化是随年龄、度数的增加、视力下降而逐渐形成的,因而定期对高度近视的眼底客观功能检测有助于早发现隐匿性器质性病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不同程度视网膜脱离高危眼的高度、中低度近视的视觉电生理改变,了解视功能损害程度.方法:回顾我院门诊高度近视的24例48眼,与高度近视伴对侧视网膜脱离眼20眼、中低度近视伴对侧视网膜脱离眼11眼、正常人48眼对照组进行传统视觉电生理F-ERG、F-VEP、多焦视网膜电图(一阶反应,first orderkernel,FOK)联合检测.结果:传统视觉电生理检查,与中低度近视相比,高度近视眼各项F-ERG中,仅最大反应a波,单次视锥、30Hz闪烁b波表现为振幅下降明显,而高度近视眼伴对侧视网膜脱离的F-ERG b波各值下降明显(P<0.05).多焦视网膜电图检查,中低度近视眼与高度近视眼在3-6环a波潜伏期延长、b波4环振幅和6环潜伏期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与高度近视伴对侧视网膜脱离眼3-6环中心凹振幅密度、a波潜伏期和b波振幅及潜伏期各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低度近视眼对侧伴视网膜脱离的在FERG、FVEP尚无改变的情况下,MERG已有多项变化,而这些变化依次轻于高度近视组和高度近视伴对侧视网膜脱离眼组;未发生视网膜脱离时,MERG潜伏期延长,特别是周边潜伏期的指标敏感,该指标的监控有利于视功能损害的亚临床诊断和预防性治疗,以减少高度近视眼视网膜脱离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不同近视屈光度下,高度近视眼视功能状态的改变,寻找不同近视屈光度对高度近视眼功能、形态损害的相关早期客观敏感指征。方法:采用视野的中心低视力程序(LVC)和黄斑程序(M2,C08,TG2),以及视觉电生理系统中反映眼视功能状态的指标进行定性定量观察,包括单次视锥-视网膜电图(ERG)、30Hz闪烁ERG、P-VEP,多焦视网膜电图中一阶反应1、2环。结果:随近视屈光度的增加,视野的光敏感度(MS)下降;视觉电生理中PVEP、单次视锥细胞和30Hz闪烁b波、1环和2环振幅密度、1环b波振幅和2环a、b波振幅和潜时延长有下降(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提示,近视屈光度的数值与眼轴呈负相关关系,并与PVEP振幅呈正相关关系、与单次视锥b波潜时呈负相关关系。结论:视野、视觉电生理振幅可以较早检测到不同近视屈光度对视网膜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眼患者多焦视网膜电流图在视网膜的分布特征,以了解高度近视眼患者视网膜功能的早期改变。方法:应用法国Metrovision公司生产的VisionMonitor视觉诱发系统检测66例高度近视眼患者,将高度近视分3组:高度近视组:-6.00D~-10.00D,超高度近视组:-10.00~-15.00D,极高度近视组:>-15.00D。结果:N1波振幅密度下降1环在3组间差异有显著性。2至5环P1波和N2波振幅密度下降在3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1环仅在高度近视组与超高度近视组、极高度近视组间振幅密度下降差异有显著性,而在超高度近视组与极高度近视组间差异无显著性。mERG的N1、P1和N2波潜伏期延长在高度近视组与超高度近视组、极高度近视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高度近视眼的视网膜功能变化表现为视锥细胞和/或双极细胞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5.
伴视网膜脱离的高度近视眼m-ERG和传统视觉电生理改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观察高度近视患者视网膜脱离术前的视觉电生理改变,了解视功能损害程度。方法 回顾我院住院手术的高度近视患者视网膜脱离29例,与对侧高度近视眼、正常人48只眼对照组进行A/B超、传统视觉电生理F—ERG、F—VEP、多焦视网膜电图(一阶反应,first orderkernel,FOK)联合检测。结果 高度近视患者视网膜脱离眼轴比正常对照组眼眼轴长;F—ERG表现为振幅下降明显,同时潜伏期下降,甚至呈熄灭型,F—VEP P100改变无明显差异。m—ERG高度近视视网膜脱离眼及对侧眼中心凹振幅密度下降,a、b波振幅下降,但对侧高度近视眼潜伏期无改变。结论 联合应用A/B超、传统视觉电生理、多焦视网膜电图,为观察其眼轴变化,视功能受损提供了敏感客观依据,能定量、定性评价黄斑部后极部视网膜、视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局部视网膜电图(local clectrorctingoram,LERG)频谱分析方法,进一步了解高度近视眼黄斑部光感受器细胞与光感受器后神经元细胞功能异常的情况。方法:66例高度近视眼患者(128眼)的LERG被记录研究。应用手提眼底镜式局部刺激器,通过放大的瞳孔直视眼底监控固视状况,闪烁光频率31Hz。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度近视眼底仅有豹纹状眼底改变和伴后巩膜葡萄肿两组闪烁LERG的1f与2f均有降低(P<0.05),2f在后组中下降显著(P<0.01),且1f/2f比值有明显增加。对屈光度分组的Fourier分析发现:1f与2f在名组均有降低(P<0.05),2f的下降在-10D以上组显著(P<0.01);1f/2f比值在早期RP病变表现正常或轻度异常,随发病病程增加有升高趋势。结论:高度近视眼的黄斑功能早期以视网膜外层为主,随着病情的发展,黄斑部内层的受累有加重趋势。不同眼底改变与黄斑功能受损程度具有一致性。LERG频谱分析对高度近视眼黄斑功能的定位定性诊断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视网膜脱离高危眼中的高度近视眼的视觉电生理改变,了解视功能损害程度。方法回顾我院门诊高度近视患者24例48眼,分别与高度近视伴对侧视网膜脱离20眼、正常人48眼对照组进行传统视觉电生理F-ERG、F-VEP、M-ERG(一阶反应,first order kernel,FOK)联合检测。结果与正常人对照组相比,高度近视的各项F-ERGa、b波表现为振幅下降明显(P<0.05),同时潜伏期下降(P<0.05),F-VEP P100改变无明显差异(P>0.05);但高度近视的各项F-ERGa、b波振幅下降程度没有高度近视伴对侧视网膜脱离眼明显(P<0.05),F-VEP P100与高度近视伴对侧视网膜脱离眼相比无明显改变(P<0.05)。M-ERG高度近视眼1~6环中心凹振幅密度下降、a,b波振幅下降介于对侧视网膜脱离眼和正常人眼之间(P<0.05),高度近视眼b波潜伏期延长在3~6环介于对侧视网膜脱离眼和正常人眼之间(P<0.05)。结论联合应用传统视觉电生理、M-ERG,为观察视网膜脱离高危眼的高度近视视功能受损提供了敏感客观依据,能定量、定性评价黄斑部后极部视网膜、视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高度近视与近视视网膜脱离眼(RD)的视网膜周边部视功能状态分布特点—90°视网膜光敏感度,为预防性治疗视网膜脱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Octopus101中的周边低视力程序(LVP),对高度近视360例的视网膜周边部视功能状态-90°视网膜平均光敏感度(MS)、四象限光敏感度、四象限视野绝对暗点、平均视野绝对暗点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并分别与高度近视性视网膜脱离对侧眼161例、高度近视性视网膜脱离眼118例、正常眼108例、中低度近视视网膜脱离眼41例及其对侧眼54例进行对比分析,共计842例。结果:高度近视眼平均光敏感度(21.3±5.4)dB,视力0.56±0.37;高度近视视网膜脱离对侧眼(20.4±5.2)dB,视力0.55±0.40;正常对照眼(27.6±3.6)dB,视力1.00±0.00;高度近视视网膜脱离眼(14.1±5.7)dB,视力0.19±0.26;中低度近视视网膜脱离眼(15.6±5.7)dB,视力0.27±0.32;中低度近视视网膜脱离对侧眼(23.3±4.9)dB,视力0.87±0.27。视力和平均光敏感度在高近组与高度近视视网膜脱离对侧眼,在高度近视视网膜脱离与中低度近视视网膜脱离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度近视眼视野平均绝对暗点(9.3±8.7)个,高度近视视网膜脱离对侧眼(10.5±8.2)个,正常对照眼(4.6±4.5)个,高度近视视网膜脱离眼(19.8±11.0)个,中低度近视视网膜脱离眼(17.5±12.0)个,中低度近视视网膜脱离对侧眼(7.2±6.0)个。平均视野绝对暗点在高度近视组与高度近视视网膜脱离对侧眼和中低度近视视网膜脱离对侧眼,在高度近视视网膜脱离与中低度近视视网膜脱离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度近视眼已经存在明显周边部视网膜光敏感度的严重损害,与视网膜脱离高危眼在发生视网膜脱离之前相似;高度近视眼和中低度近视视网膜脱离手术成功复位后,周边部视网膜光敏感度仍会降低,且中心视力仍呈不可逆降低;与正常人群、中低度近视有着明显的功能和结构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高度近视患者的视网膜中心部视功能状态分布特点-10°~30°视网膜光敏感度,以期建立监测高度近视眼视网膜中心部视功能的方法,为预防性治疗视网膜黄斑病变提供依据.方法采用OCTOPUS 101中的中心低视力程序C08、M2程序,对373眼高度近视患者的视网膜中心视功能状态-10°~30°视网膜平均光敏感度、4象限光敏感度、4象限视野缺失点、平均视野缺失点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并分别与高度近视性视网膜脱离对侧眼149眼、中低度近视性视网膜脱离对侧眼51眼、正常108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高度近视眼30°平均光敏感度(27.60±6.26)dB,视力0.57±0.39;高度近视视网膜脱离对侧眼(28.51±4.95)dB,视力0.62±0.39;中低度近视视网膜脱离对侧眼(28.45±6.53)dB,视力0.87±0.25;正常对照眼(34.05±2.29)dB,视力1.13±0.28.高度近视组视力仅与高度近视视网膜脱离对侧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平均光敏感度和4象限平均光敏感度在高度近视组与高度近视视网膜脱离对侧眼、中低度近视视网膜脱离对侧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高度近视眼30°视野平均缺失点(1.76±7.16)个,高度近视视网膜脱离对侧眼(0.50±2.58)个,中低度近视视网膜脱离对侧眼(0.88±4.16)个,正常时照眼(0.04±0.38)个.平均视野缺失点分别在高度近视组与高度近视视网膜脱离对侧眼与中低度近视视网膜脱离对侧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人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JP<0.05).但除鼻上象限与正常人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余三象限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度近视眼已经存在明显中心视网膜光敏感度的损害,但与视网膜脱离高危眼在发生视网膜脱离之前相似,他们与正常人群眼有着明显的功能差异;根据高度近视中心视网膜退行性病变形成机制和与中心视网膜光敏感度下降的关系,对此人群进行系统眼底视网膜结构和功能状态的检测有益于视网膜黄斑病变的临床前症状体征的早期发现.  相似文献   

10.
近视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最高的眼部疾病,且发病原因尚不明确,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高度近视眼及其眼底并发症严重影响视功能。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技术是一种对视网膜、脉络膜自动精确分层,通过量化血流面积、无血流面积和血流密度区域,对视网膜、脉络膜多层面进行定性、定量的研究手段。应用OCTA,可对高度近视眼的发病机制从视网膜各层次微血管层面进行深入研究。笔者就高度近视眼底形态改变以及OCTA在评估高度近视眼底结构、功能及血流密度变化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期望为高度近视发病机制探究及干预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1.
M F Marmor 《Ophthalmology》1990,97(3):380-384
Fundus albipunctatus (FA) is considered to be a congenital stationary night-blinding disorder, but there has been no electrophysiologic or photographic documentation of long stability or change. This documentation is presented for two cases followed for 13 to 14 years. The physiologic (functional) deficits appeared to be stable, in support of the concept that FA is not a progressive dystrophy. However, the fundus lesions evolved in appearance from flecks in childhood to relatively permanent punctate dots that increase in number over the years.  相似文献   

12.
背景 视网膜激光光凝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主要方法.临床上,DR患者是否需要接受全视网膜光凝(PRP)主要依据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结果,而部分患者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接受FFA检查,彩色眼底照相成为指导PRP治疗的主要指征.因此研究彩色眼底照相与FFA在判断DR病程和分期中的一致性是非常重要的. 目的 评估彩色眼底照相与FFA对判断DR临床分期的符合程度.方法采用患者自身对比研究设计.纳入2010年6月至2012年3月在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的2型DR患者136例238眼,所有受检眼先行数码彩色眼底照相,对5张非立体、50°视野的照片进行拼图,然后行FFA检查.根据2003年国际DR临床分期标准分别对彩色眼底照相和FFA图像进行分析并行DR分期.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法对两种方法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在238眼中,彩色眼底照相诊断为轻度非增生型DR(NPDR)者41眼,占17.2%;中度NPDR者48眼,占20.2%;重度NPDR者66眼,占27.7%;PDR者83眼,占34.9%.FFA诊断为轻度NPDR者48眼,占20.2%;中度NPDR者42眼,占17.6%;重度NPDR者46眼,占19.3%;PDR者102眼,占42.9%.两者在判断DR临床分期方面的一致性较好(κ=0.653,P<0.01).在判断非严重威胁视力的DR(NSTDR)和STDR方面,两种方法的一致性好(κ=0.812,P<0.01). 结论 根据5张50°视野彩色眼底照相拼图对DR进行临床分期是一种简便、无创、可靠的方法,临床上可以替代FFA法进行PRP时机的预测,但在判断无血管灌注区、隐匿新生血管时应谨慎.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