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李××,男,38岁。1985年7月24日诊。患呃逆16年,久治无效。刻诊:呃逆连连,声高急促,胸胁闷胀,口干口苦,食少乏力,面色苍白,舌红无苔,脉弦,重按无力。遂针:降逆(奇穴)、天突、膻中、中脘、内关、足三  相似文献   

2.
《新中医》1991,(12)
例一:葶苈大枣泻肺汤治顽固性呃逆席××,男,41岁,工人,1990年1月21日诊。自诉呃逆3年有余,初时仅在食后发作,以后逐渐加重,日夜不息,经多方诊治,时轻时重。近半月来频呃不止,呃声急促、有力,咳嗽痰稠,恶心呕吐,不欲食,烦渴喜冷饮。  相似文献   

3.
邵××,男,24岁。患者凡食姜(盐姜、生姜)则喉中呃逆,声短而频,不能自止,反复发作半年余而于1988年11月15日来诊。自诉半年前受寒后因自服生姜汤驱寒而致呃逆不止,约半小时后缓解,此后每食姜即诱发,莫名其苦。查:呃声洪亮,舌红苔黄,脉洪稍  相似文献   

4.
刘×,男,45岁,干部,1979年6月10日诊。患者七日前,因晚间饮酒过度,次日早晨即感胃脘胀满不适,阵发疼痛,继而呃逆频作不止,先后用药物、针灸治疗罔效,后纳食困难,食则呕吐,脘腹胀痛加重,转石家庄某医院检查,诊断为“顽固性膈肌痉挛”经治疗不见效,回家后遂求余诊治。患者,呃逆频作不  相似文献   

5.
一、顽固不寐案张××,女,28岁。1983年5月24日诊。(?)失眠年余,临床检查,皆无异常,西医诊为神经衰弱,叠服镇静安眠诸药,初见小效,日后如故。患者喜食肥甘,又嗜饮酒。旬日来,竟彻夜不寐,烦热不安,脘痞不舒,纳呆欲吐,口苦咽干,头昏心悸,神疲乏力,苔  相似文献   

6.
魏庆兴 《中医杂志》1994,35(4):215-216
当消化道器官功能障碍时,尝用其所属的俞、墓穴为主,并配合其相应的下合穴、合穴等治疗,往往对经其他疗法效果不显著者,可收事半功倍的效果,今整理介绍于下。1 顽固性呃逆曾××,男,78岁。1991年1月5日会诊。主诉:呃逆20多天不止。1990年12月初,原因不明,皮肤出现粟状红疹、水疱而住院,诊为湿疹,中西药治疗过程中出现呃逆,1日10多阵,  相似文献   

7.
王××,男,52岁,干部,病历号173,976,1985年1月16日因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寨住我院。1985年1月25日因患者顽固呃逆不止邀中医会诊。询问病情,患者自入院后即恶心,呕吐。呕吐物为咖啡色胃内容物,经注射止血敏,口服云南白药,温开水加去甲肾上腺等,消化道出血被控制。但自1月18日以来呃逆不止,曾  相似文献   

8.
呃逆治验     
何×,男,7岁。1989年9月7日诊。患儿呃逆伴呕吐清涎3月余,脘腹隐痛有冷感,嗳气频频,不欲食,食则胀满,形寒怯  相似文献   

9.
患者何××,女,27岁,南京轮胎厂二车间工人。妊娠3月余,因顽固性呃逆前来就诊。患者于妊娠32天时出现呃逆,昼夜不歇。曾服中药抑肝和胃、降逆止呃之剂,症情有增无减,又经肝俞、膈俞普鲁卡因穴位封闭,并针刺双侧内关,中脘拔罐,呃逆依然。刻诊呃逆频剧,声响如吼,语不能续。形体消  相似文献   

10.
笔者曾遇1例顽固性呃逆,经服用单方黑芝麻而愈。患者黄××,男,48岁,教师。1982年1月2日初诊,见呃逆频频,呃声洪亮。患者素体壮健,自诉除呃逆之外,无其它不适。曾以旋覆代赭汤、丁香柿蒂汤两方加减投之,并给予阿托品、安定片等西药治疗,药后呃逆依然。又用针灸治疗,仍不能控制。1月5日半夜12时许,患者偶服黑芝麻数匙(黑芝麻炒熟,杵碎,拌入白砂糖),食后呃逆即止,便安静入睡。次  相似文献   

11.
呃逆虽系小恙,但呃声连连,十分痛苦。笔者二十年来,以针刺手太阳小肠经后溪穴治疗多人,屡用屡效。举例如下: 例1 1963年诊余,偶遇房产管理处干部李××,呃逆频作,遂针其后溪穴(双),针入即止,同室及病者俱骇其效之验。例2 陈××,建筑工人,1978年秋,呃逆延三日,曾用中西药未效。余针刺其后溪  相似文献   

12.
例一,李××,女,45岁。1984年10月18日诊。胃中不适,纳呆,呃逆已一个半月。近三日来,呃声频频,连服中药二剂未效。刻诊:心下痞硬,食后更甚,但按之不痛,呃逆频作,时呕痰涎,倦怠乏力,二便正常,苔薄白,脉沉级微弦。此胃虚痰阻,气机痞塞,虚气上逆所致。《伤寒论》曰:“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复代赭汤主之。”治疗宗此方加味,以降逆和胃,化痰消痞。处方:旋复花12克,代赭石40克,党参10克,  相似文献   

13.
例一:流行性出血热后呃逆徐××,男,28岁。1985年4月3日初诊。患者因“流行性出血热”收住院,治疗一周后病情好转。4月1日在饮水时引起呛咳,遂即呃逆不止,经用西药对症治疗三天,罔效。邀余诊之。患者体质壮实,呃逆频发不止,剧烈时引起呕吐,影响饮食及睡  相似文献   

14.
1病例孙×,女,63岁,农民,因右肩痛伴呃逆加重半年来诊。追问病史,患者素为忍气积怒之人,罹有呃逆病史数年,时轻时重。近半年来无明显原因(如外伤、劳损、感受寒湿等)而出现右肩疼痛,开始为阵发性钝胀痛,以后逐渐呈持续性酸痛、刺痛,并连颈痛,昼轻夜重,甚...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穴位针刺干预对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术后顽固型呃逆的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6月~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82例肝癌TACE术后出现顽固型呃逆的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穴位针刺干预。记录两组患者呃逆缓解时间、呃逆停止时间、起效时间,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7d后两组患者顽固性呃逆中医证候(呃逆、脘腹胀满、呼吸困难、泛吐清水、胸胁满闷、失眠、食少乏力)积分及生活质量[癌症患者生活质量评估量表(QLQ-52)],比较两组患者干预7d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患者呃逆缓解时间、呃逆停止时间、起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均0.05)。干预7d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QLQ-52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对肝癌患者TACE术后发生顽固性呃逆的患者给予穴位针刺干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呃逆症状体征,改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6.
芳香化湿治呃逆杜维祥刘××,男,46岁,工人,199l年9月23日诊。呃逆半年余,加重2个月。呃声频频,接连不断,甚则饮食难咽,伴恶心,脘痞,腹胀,不欲食等。经延治半年,迭更数医,方拟丁香柿蒂、旋覆赭石之品,仍无明显好转。至余诊时见呃声频长,不能自然...  相似文献   

17.
刘×,男,12岁。1990年5月25日诊。半月前,午饭后伏桌午眠,醒后即呃逆,张口抬肩,频频而作,一日3至4次,每次持续15分钟左右,呃逆停止后,胃脘胀满如  相似文献   

18.
膈下逐瘀汤具有调气逐瘀的功效,笔者根据呃逆气机不顺,上逆动膈的机理,用治呃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蒋××,男,40岁。1989年10月27日诊。患者因胃痛复发,杂治数月无效,并从嗳气中出现呃逆,服疏肝理气,降逆止呃等剂效不明显来诊。现症,呃声频作,胃脘胀痛,胸胁不舒,食少不饥,大便秘,心烦,舌黯,脉弦数。处方:乌药、香附、枳壳、焦三仙各12克,元胡、当归、川芎、桃仁、丹皮、赤芍、大黄各10克,红花、甘草各6克。服药3剂,呃逆胃痛大减。继服上方5剂,痊愈。随访一年,未复发。  相似文献   

19.
刘××,男,24岁。患者于1982年5月20日发热、咽痛、胃痛、呃逆连声;经西医检查诊断和治疗,及用耳针、体针,中医处方丁香柿蒂汤、旋复代赭汤加减,均未见效。病者家属特邀余往诊。患者仰卧床上,呃逆不停,声高而短,目瞪口张,有欲脱之象。诊其脉濡弦带数,苔薄黄;细问其证:傍晚仍有形寒发热,头痛、咽痛、胸胁胀闷隐痛,口干苦,溲赤,此属邪伏少阳,胃气上逆而致呃逆不止之症。姑拟和解少阳、和胃降逆,用小柴胡汤合橘皮竹茹汤加  相似文献   

20.
魏××,男,25岁,社员,1981年2月27日来诊。自诉1975年9月起因右手麻痛,伴频繁呃逆,在当地治疗月余,右手麻痛消失,但呃逆不止。五年多来,除晚间入睡外,整天呃忒频频。饮食、睡眠、二便均正常。曾经当地及外地医院反复用中、西药、针灸等多种治疗均无疗效,遂于1981年2月27日入我院中医科住院治疗。入院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