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灯盏花滴丸含量测定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永志  刘新元 《中草药》2002,33(6):519-519
灯盏花滴丸是灯盏细辛经加工制成的滴丸剂,为部颁标准灯盏花颗粒改变剂型而得,用于脑血管意外恢复期及冠心病、心绞痛.灯盏花滴丸主要有效成分为灯盏花乙素,本实验对灯盏花乙素的含量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灯盏细辛胶囊的检测方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杨晖 《中成药》1997,19(7):37-39
以芦丁为对照品,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灯盏细辛胶囊中的总黄酮含量,具有简便、准确、稳定、线性关系良好的优点;以灯盏花乙素为对照品,采用薄层层析法定性鉴别灯盏细辛胶囊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灯盏花素片中灯盏花乙素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灯盏花素片中灯盏花乙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30:70:1).检测波长335nm。结果:该制剂中灯盏花乙素在0.0624~0.312ug范围内线性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94%,RSD为0.2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灯盏花素片的含量测定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不同海拔生长的灯盏细辛药材中灯盏花乙素的提取收率及含量。方法:采用乙醇热回流提取方法提取灯盏花乙素,提取的灯盏花乙素用HPLC检测含量。结果:所采样品中,海拔在1000 m以下及2000 m以上生长的灯盏细辛中灯盏花乙素提取收率为5‰~8‰;药材中灯盏花乙素的含量为1. 8%~3. 3%;海拔在1000~2000 m之间生长的灯盏细辛中灯盏花乙素提取收率在8‰~12‰;药材中灯盏花乙素的含量为3. 4%~5. 3%。结论:适合于种植灯盏细辛的地理位置为海拔在100~2000 m左右的地方。  相似文献   

5.
灯盏花素药理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灯盏花素系中药灯盏细辛中提取的有效成分,为灯盏甲素和乙素的混合物,主要含灯盏乙素。临床上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等疾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概述如下。1药理作用药理实验证明:灯盏花素具有扩张脑血管的作用,能降低脑血管阻力,增加脑血流量,改善微循环,提高脑记忆...  相似文献   

6.
赵艳  施荣富  王春红 《中草药》2009,40(Z1):153-155
目的 建立质量分数高于99.0%灯盏花乙素的吸附树脂法分离工艺。方法 根据灯盏花乙素、灯盏花甲素结构特征,综合调控树脂的疏水性和氢键作用力,达到树脂的高吸附选择性。结果 MA比例为45%的酰胺基树脂ac-3吸附选择性最佳。以灯盏花提取物为原料,可分离得到质量分数高达99.4%的灯盏花乙素。结论 兼具疏水性和氢键作用力相互协同作用的酰胺基树脂,可高选择性的吸附灯盏花甲素,达到分离纯化灯盏花乙素的目的。该分离工艺操作简单,成本低廉,适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7.
灯盏花及其制剂临床应用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灯盏花是菊科植物短葶飞蓬Erigerm breviscapus(Vant.)Hand.-Mazz.的干燥全草。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省区,首载于《滇南本草》,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77年版一部。灯盏花性寒、微苦、甘温辛,具有散寒解表、祛风除湿、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消炎止痛的功效。灯盏花素是从天然植物灯盏花中提取的黄酮类活性成份,为灯盏花甲素、灯盏花乙素的混合物,主要为灯盏花乙素。现代药物研究证明,灯盏花素具有增加血流量,改善微循环、扩张血管、降低血粘度、降血脂、促纤溶、抗血栓、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  相似文献   

8.
灯盏花素片中灯盏花乙素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伟  张彦 《陕西中医》2005,26(10):1005-1005
目的灯盏花素片中灯盏花乙素的鉴别。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薄层板为硅胶G板;流动相为乙酸乙酯-甲酸-水(20∶2∶1.5)。结果灯盏花素片中灯盏花乙素分离Rf值较好。结论该法可用于灯盏花素片中灯盏花乙素的鉴别实验。  相似文献   

9.
吴丰  刘爱民  马林   《中国中药杂志》2007,32(11):1092-1093
<正>灯盏细辛,又名短茎飞蓬,为菊科飞蓬属植物短葶飞蓬Erigeron breviscapus(Vant.)Hand.-Mazz.的干燥全草。主要有效成分为灯盏花乙素(seutel- latin),临床用于治疗中风后瘫痪,冠心病等。由于原药材需求量大,野生植物资源日益减少,目前我国云南地区已开始引种栽培,但栽培种有效成分含量如何未见报道,本研究利用HPLC测定了栽培  相似文献   

10.
正灯盏花素是从灯盏花[又名灯盏细辛,为菊科植物短葶飞蓬Erigeron breviscapus(Vant.)Hand.-Mazz.的干燥全草]中提取分离的黄酮类化合物。灯盏花素提取物的主要成分为野黄芩苷(C_(21)H_(18)O_(12)),又名灯盏花乙素(4’,5,6-三羟基黄酮-7-O-葡萄糖醛酸苷),其含量占总黄酮的90%以上。该提取物具有活血通络  相似文献   

11.
毛细管电泳法测定灯盏花及提取物中灯盏花乙素含量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饶毅  魏惠珍  王义明  罗国安 《中草药》2002,33(9):796-798
目的建立灯盏花药材和灯盏花提取物(灯盏花素)中灯盏花乙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缓冲液为40 mmol/L硼砂(pH 8.50,磷酸调节),未涂层石英毛细管(57 cm×50um),分离电压20 kV,检测波长280 nm.结果灯盏花乙素线性范围0.1~4.0 mg/mL(r=0.998 5),回收率大于98.0%.结论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灯盏花药材和灯盏花素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孙银芳 《新中医》2015,47(11):206-208
目的:建立灯盏生脉胶囊中灯盏花乙素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方法:选用Water XTerra RP C18色谱柱(5μm,4.6×150 mm),以乙腈-0.02 mol/L磷酸二氢钾(含0.1%三乙胺)(15∶85,v/v)为流动相;流速:1.0 m L/min。检测波长为334 nm。柱温及进样器温度:室温。结果:灯盏花乙素在6-100μg/m L的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1。灯盏花乙素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14,RSD=1.14。结论:HPLC法测定灯盏生脉胶囊中灯盏花乙素含量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控制灯盏生脉胶囊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灯盏细辛胶囊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莫静义  许政 《中成药》1991,13(12):5-6
治疗心血管、脑血管疾病的有效药物灯盏细辛胶囊含主要有效成分——灯盏花乙素。为了充分提取其有效成分,确保药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作者在提取工艺设计上采用了科学的正交试验法进行试验。根据试验结果结合具体的生产实际情况,考虑到工时减少,原辅料节约,能源消耗降低等综合因素,找出最佳提取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4.
灯盏花乙素是从灯盏细辛中提取的有药理活性的化合物,目前主要用于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灯盏花乙素苷元是灯盏花乙素在人体内的主要吸收形式,但是灯盏花乙素苷元存在溶解度和稳定性差,生物利用度低、脑分布低、活性弱等缺陷。基于已有的灯盏花乙素苷元的构效关系发现,灯盏花乙素苷元A环的6、7、8位和B环的4'位对活性影响较小。对灯盏花乙素苷元在A环和B环上的结构优化进行总结,为进一步开发以灯盏花乙素苷元为先导化合物的新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灯盏花素片中灯盏花乙素的含量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戚爱棣 《中草药》2003,34(4):322-324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灯盏花素片中灯盏花乙素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 Diam onsil C1 8( 4.6 mm× 15 0 mm,5 μm) ,流动相 :乙腈 - 0 .5 %乙酸溶液 ( 2 2∶ 78) ,检测波长 :335 nm,柱温 :30℃ ,流速 :1.2 m L/min。结果 灯盏花乙素线性范围为 0~ 6 .0μg,加样回收率为 10 0 .43%,RSD为 0 .5 8%。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可用于灯盏花素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6.
灯盏花种植技术初探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目的 筛选灯盏花优质种源,研究其种植技术及栽培习性。方法 观测了6份灯盏花种源的主要经济性状,种子发芽、出苗与大田生育进程及其不同生育期的灯盏花乙素含量。结果 种源QS-3,QS-6和QS-1在产量和含量方面表现较好,其大棚种植条件下的产量均高于露地;种子发芽率和出苗率均较低,出苗时间较长;引种栽培后的灯盏花个体较野生条件下大;不同生育期的灯盏花乙素含量不同,其中初花期含量最高。并针对上述特征,提出相应栽培技术措施。结论 通过人工种植灯盏花前景是广阔的。  相似文献   

17.
灯盏花素注射液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灯盏花素注射液为灯盏花全草中提取的黄酮类活性成分的制剂,其主要成分为灯盏花乙素(scutel-larin),即野黄芩苷,主要用于治疗脑动脉硬化、脑血管栓塞、脑血管病后瘫痪、失语等症及心血管疾病等。该品种药品在近期临床使用广泛且用量较大,国内有多家生产单位,为评价不同市售品种的产品质量状况,  相似文献   

18.
复方灯盏细辛胶囊的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复方灯盏细辛胶囊的质量控制,采用TLC法鉴定复方灯盏细辛胶囊中的灯盏花素与人参皂甙Rb1,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其中灯盏花素与总皂甙的含量。结果:复方灯盏胶囊中的灯盏花素含量为8.010%,RSD为3.44%(n=9)。总皂甙含量为34.25%,RSD为1.76%(n=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50%(n=9),RSD为1.24%,提示该法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9.
灯盏花乙素苷元的胆汁排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车庆明  陈颖  潘丽怡  何红 《中国中药杂志》2006,31(20):1710-1712
目的:建立大鼠胆汁中灯盏花乙素的高效液相-电化学色谱(HPLC-ECD)测定方法,研究灌胃给药灯盏花乙素苷元200 mg·kg-1后,代谢产物在胆汁中的排泄方式。方法:Pronto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 流动相50 mmol·L-1磷酸盐缓冲液(pH 2.6)-甲醇-四氢呋喃(60∶40∶10);流速1 mL·min-1, 分析电压100 mV。结果:灌胃给药灯盏花乙素苷元后,胆汁中主要以灯盏花乙素(灯盏花乙素苷元7-O-GlcA)的形式排泄。结论:口服灯盏花乙素苷元后,大鼠胆汁中没有原形药排出,只有代谢产物灯盏花乙素。  相似文献   

20.
灯盏花乙素清除活性氧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刘宏  杨祥良  周林珠  徐辉碧 《中药材》2002,25(7):491-493
目的:研究灯盏花乙素体外清除活性氧的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灯盏花乙素对邻菲罗啉-抗坏血酸体系产生的羟自由基、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鲁米诺体系产生的超氧阴离子及过氧化氢的清除作用。结果:灯盏花乙素具有清除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及过氧化氢的作用,其 IC_(50)分别为66 μg/ml、1.3 μg/ml和 1.6 μg/ml。结论:灯盏花乙素是一种有效的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