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淋巴细胞胞浆分裂阻滞微核法是检测人及动物细胞在Cyt-B作用后形成的双核CB细胞中的微核,它克服了常规培养微核法在细胞动力学上存在的问题,确保检测第一次分裂后细胞中的微核。该法比常规培养微核法准确、敏感,预计不久将有可能取代常规培养微核法。  相似文献   

2.
青蒿素( artemisinin)是从黄花蒿中提取的一种含内过氧化基团的倍半萜内酯化合物,在临床上治疗恶性疟疾和脑型疟疾有显著疗效.近年发现,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对肿瘤细胞有显著的杀伤作用及放射增敏作用[1-4].但是,有关青蒿素的另一个衍生物蒿甲醚的放射增敏作用,目前国内外相关报道较少.本研究以人鼻咽癌CNE-1细胞为实验对象,采用胞质分裂阻滞微核法(cytokinesis-block micronucleus method,CBMN)研究青蒿素与蒿甲醚对人鼻咽癌CNE-1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Fenech和Morley[5]提出了胞质分裂阻滞微核法比常规法更敏感,检测染色体断片的效率更高,能较为精确、快速、简便地衡量染色体损伤程度[6],故本实验采用胞质分裂阻滞微核法来研究青蒿素与蒿甲醚对人鼻咽癌CNE-1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主要目的是比较胞质分裂阻滞微核(CBMN)法和集落形成法,并对辐射敏感性产生的结果是否相关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鼻咽癌的放射敏感性预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索原位缺口平移、早熟凝集染色体分析和胞质分裂阻断微核法等技术成为判断鼻咽癌放射敏感性预测指标的可能性。方法 以原位缺口平移法研究了鼻咽癌细胞株CNE、CNE- 2Z细胞对γ射线的放射效应;以早熟凝集染色体分析技术和胞质分裂阻断微核法研究了鼻咽癌活检组织的放射敏感性。结果 在0 ~8 Gy 之间,CNE 及CNE- 2Z 的脱氧三磷酸核苷(dNTP) 掺入率与照射剂量间有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来源于低分化肿瘤的CNE- 2Z细胞株的放射敏感性高于CNE;32 例鼻咽活检标本进行早熟凝集染色体分析,其早熟凝集染色体周期分布与鼻咽癌患者放疗疗效有明显关系,临床上对放疗呈高敏的患者,晚G1 细胞比例显著升高;胞质分裂阻断微核法提示20 例患者照射后微核形成有显著个体差异,其中低反应者2 例有复发倾向。结论 实验结果提示上述3 项指标可望成为综合判断鼻咽癌放射敏感性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澄清迟发增殖死亡(DRD)与辐射诱发基因组不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检查了照射的人鳞状上皮癌细胞(SCL-)的集落形成率和后代细胞中微核(MN)的着丝粒阳性和阴性。方法:1X射线治疗机照射SCL-细胞,剂量率为0.4Gy/min。2用集落形成培养法检测细胞存活。为了测定DRD,照后细胞分别培养7、10及14d,测定其培养细胞总数及集落生成能力。3用胞质分裂阻滞法测定细胞MN,其鉴定按Countryman和Heddle的标准进行。以人α-随体着丝粒探针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微核的着丝粒阳性(MNC )和阴性(MNC-)。结果:1SCL-细胞对X射线较敏感,D0(37%细胞…  相似文献   

6.
在有丝分裂期间不能掺入子核的染色体或染色体断片,以微核形式存留在胞质中.辐射能诱发微核,并证明离体照射血细胞,微核与剂量存在着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采用Fenech和M?rley提出的用松胞素B(Cyt-B)阻断胞质分裂的方法,研究正常人淋巴细胞在低剂量率(LDR)和高剂量率(HDR)γ射线以及低剂量率的~(252)Cf照射后所诱发的经PHA(植物血凝素)刺激和不经PHA刺激淋巴细胞的微核率.  相似文献   

7.
为了克服常规微核方法不能区分分裂和不分裂细胞,使微核分析能用于人淋巴细胞研究,并能排除细胞动力学问题,特发展了细胞质分裂阻断微核技术(CB法)。为此,本文研究自然微核率与年龄的关系,以及X线低剂量照射的效应与其它方法的灵敏性比较。材料与方法:体内老化组和X线低剂量照射组分别选择健康者42名(20~85岁)和12名(20~30岁)。全血以Ficoll-Hypaque梯度分离淋巴细胞,在  相似文献   

8.
应用胞浆分裂阻滞微核法探讨了微核细胞和微核在滴片中不同部位的分布规律,发现从总体上微核细胞和微核在头、体、尾各部及全片或上、中、下各部及全片无显著性差异,对观察到45个微核时的微核细胞率和微核率与全片观察比较也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与已报道的微核研究相同实验条件下, 观察了不同剂量(0~5Gy)照射后, 人血淋巴细胞第一次分裂时的染色体畸变, 用WHO推荐的4个模式进行了剂量效应曲线的拟台, 并选出了较优的拟合模式, 以此与CB微核法进行了比较。所得结果说明, 尽管染色体畸变的剂量效应模式可能与微核不同, 但两者的辐射敏感性是接近的。染色体畸变细胞率、总畸变、CB法微核细胞率和微核宰的加倍剂量分别是0.11、0.36、0.18和0.18Gy。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优化胞质分裂阻滞实验方案用于辐射诱导核质桥分析的可行性,为以核质桥为指标进行生物剂量估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2 Gy 60Coγ射线(剂量率为1 Gy/min)照射人离体外周血(设0 Gy对照),照射后28 h在细胞样品中加入终浓度为6μg/ml的松胞素B,培养48、56、68和72 h后收获;或照射后加入终浓度为0.6、1、2、6、10μg/ml的松胞素B,培养68 h后收获。应用胞质分裂阻滞法进行标本制备,分析单核细胞、双核细胞、多核细胞的比例,以及辐射诱导核质桥率及微核率。结果对不同细胞培养时间,随细胞培养时间的增加,0和2 Gy核分裂指数和双核细胞比例具有升高的趋势;2 Gy核质桥率无明显变化规律(0.0230~0.0330/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核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不同浓度松胞素B处理组,随松胞素B浓度的增加,0和2 Gy时核分裂指数和双核细胞比例有所升高;2 Gy核质桥率无明显变化规律(0.0230~0.0470/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6μg/ml组相比,10μg/ml组微核率显著降低(U=2.74,P<0.01)。结论不同细胞培养时间组和不同松胞素B浓度组的辐射诱导核质桥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适当缩短细胞培养时间可提前得到核质桥分析结果;培养开始加入松胞素B可简化实验步骤,但可供分析的细胞数过少,用于剂量估算的可行性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胞质分裂阻断微核法愈来愈多地被用于评估染色体损伤的程度,已有许多学者研究了供血者年龄、性别对微核率的影响,但均由于样本量太小或各年龄组样本不充足而受限。为准确评估年龄、性别对淋巴细胞微核率的影响,对265名健康个体的微核自发频率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快中子治疗肿瘤是目前克服低LET(线性能量转移)辐射(γ射线、高能X射线和高能电子束)治疗的不足,提高肿瘤治疗效果有希望的途径之一。选择适合用中子治疗的病人,目前已经成为提高中子治疗效果的重要研究方向,而寻找能反映肿瘤细胞辐射敏感性的指标是研究热点。本文应用细胞浆分裂阻滞荧光微核方法(简称CB细胞荧光微核法)测定了快中子照射下人黑色素瘤和鼻咽癌CNE-2细胞的存活分数及微核频率,并程序化模拟计算了不同情况下微核频率与存活分数之间的关系,以探讨微核能否作为肿瘤细胞中子辐射敏感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索HPRT基因位点突变检测作为辐射生物剂量计的可行性。方法 运用多核细胞法及胞质分裂阻断微核(CBMN)法研究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的HPRT基因位点突变及微核与累积剂量、剂量率之间关系。结果 静注晚期混合裂变产物后第1天(累积剂量1.73cSv),与对照组相比,HPRT位点变异频率(Vf),微核细胞(MNC)率,微核(MN)率均已显著增加(P〈0.01)。HPRT,Vf,MNC率,MN率与累  相似文献   

14.
期前染色体浓缩(Premature ChromosomeCondensation,简称PCC)是分裂中的细胞核对滞后的染色质(微核)或对同一细胞中第二个核的效应。带有附加染色质或附加细胞核的细胞是来自两个细胞的融合,或是细胞分裂紊乱,致使一个染色体或染色体断片在有丝分裂末期未能进入子细胞核的染色体中,逐形成分开的微核。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氡温泉周边居民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为氡温泉对健康是否有影响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抽取某地氡温泉周边居民42人;同时简单随机抽取生活习惯相似,但未接触过氡温泉的居民44人。采用胞质分裂阻断微核法检测两组居民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 结果 氡温泉组的微核率(u=8.26,P<0.01)和微核细胞率(χ2=47.76,P<0.01)均值显著高于对照组。氡温泉组微核率和微核细胞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034、27.739,P<0.01)。氡温泉组女性的微核率(u=7.98,P<0.01)和微核细胞率(χ2=37.123,P<0.01)均高于男性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控制年龄、性别、吸烟和饮酒等混杂因素后,氡暴露与微核率呈高度正相关(χ2=57.68,P<0.01)。 结论 高氡温泉能够引起居民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增加。  相似文献   

16.
自1985年Fenech和Morley建立了胞浆分裂阻滞微核法(即CB微核法)以来,CB微核法已广泛应用于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中,以检测辐射诱导的微核。1989年我们在Fenech和Morley的CB法基础上建立了人微量全血法。目前,我们又着重从Cyt B浓度、Cyt B加入时间和培养时间三方面,探讨了狗外周血淋巴细胞CB微核法。  相似文献   

17.
用胞质分裂阻断微核法分析60Coγ射线和X射线照射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后诱发的微核剂量效应关系,同时对不同个体微核的自发率进行检测,以阐明微核作为辐射生物剂量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人体淋巴细胞微核试验的应用常受培养时细胞分裂增殖程度的限制。辨别不清细胞是否经过分裂是试验误差的重要原因。本文报道一种改良的差别染色程序(harlequin staining procedure),以便按细胞核的颜色很容易地鉴别出经培养而分裂的细胞。实验证明,微核只出现在分裂过的细胞。因此,若除去未分裂的细胞数,将明显地提高微核试验的准确性。方法:取健康成人静脉血,经~(60)Co源体外照射。  相似文献   

19.
为比较快中子与γ射线的辐射损伤效应及其修复过程,用胞质分裂阻断微核分析法,对照射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诱发的微核剂量-效应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20.
验证如下假设 :在胞质分裂阻滞细胞中辐射诱发微核(MN)的多少是细胞辐射敏感性大小的表现 ,所以 ,辐射敏感细胞将有高的 MN率 ,而辐射抗性细胞将显示较低水平的MN率。方法 :1用辐射敏感性大不相同的 13种神经元细胞系进行实验。其中人成神经细胞瘤有 N2 α、SHSY5 Y、SK- N-SH、KEL L Y及 SK- N- BE(2 c) ,鼠成神经细胞瘤有 OP- 6及OP- 2 7,人成胶质细胞瘤有 G12 0、G6 0、G2 8、G112、G44及G6 2。 2用 0 .5~ 0 .6 Gy6 0 Coγ射线照射各细胞系 ,剂量率为1.2 1Gy/ min,然后分别以胞质分裂阻滞法测定双核细胞的MN数。 30 .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