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究替米沙坦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9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药物替米沙坦联合组以及吲达帕胺联合降压组,分别与左旋氨氯地平进行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效果。结果吲达帕胺联合组治疗有效率为79%,不良反应率为8%,替米沙坦联合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8%,不良反应率为3%(P0.05)。结论替米沙坦联合左旋氨氯的降压方案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有明显的疗效,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的效果。方法将我院门诊确诊的60例原发性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组和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组,各30例,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组给予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2.5mg,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2.5mg,随访4周,观察两组清晨血压降幅、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组清晨血压平均降幅均高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和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均能起到降压的作用,但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较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对于清晨血压的控制表现出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氨氯地平与替米沙坦联合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早期肾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替米沙坦。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压、肾功能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DBP和SBP均较服药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SCr、BUN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0.05),MAU、β2-MG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38/40),对照组为75.0%(3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5/40),观察组为15.0%(6/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与替米沙坦联合治疗老年高血压能够显著提高降压疗效,并改善早期肾损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中重度高血压病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就诊的中重度高血压病患者32例,给予替米沙坦40.0~80.0mg,1次/d;左旋氨氯地平2.5mg,1次/d;治疗8周后观察其降压效果。结果治疗后血压由(164±21)/(119±11)mmHg下降至(131±13)/(83±9)mmHg,两者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替米沙坦联合左旋氨氯地平中重度高血压疗效确切,服药方便,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科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卡托普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临床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0%(97/100),高于对照组的83.0%(83/100)(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少数不良反应均轻微可耐受。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降压疗效更确切,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分析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8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49例。其中对照组予以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观察组则予以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中治疗有效的有46例(93.88%),观察组中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有3例(6.12%),对照组中患者治疗有效的有42例(85.71%),发生不良反应情况占20.41%,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可有效改善患者血压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经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临床对照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舒张压、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观察组总有效率9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效果好,总有效率高;治疗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经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的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观察以左旋氨氯地平为主的不同降压方案治疗老年高血压病人的降压疗效及性别差异。方法将临床确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均先给予左旋氨氯地平2.5mg/d口服,连续2周,血压未能达标的160例患者随机分为"S+T"组(80人)和"S+Y"组(80人),两组分别于晨起时加用替米沙坦80mg和吲达帕胺2.5mg口服,疗程均为8周。结果两组治疗前后24h平均收缩压与舒张压、日间及夜间平均收缩压与舒张压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8周后"S+T"组24h平均收缩压与舒张压、日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均较"S+Y"组下降(P<0.05);男性"S+T"组总有效率高于"S+Y"组(P<0.05),女性"S+T"组总有效率低于"S+Y"组(P>0.05)。结论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与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吲达帕胺均能有效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老年男性使用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降压疗效优于联合吲达帕胺,且副作用更小;老年女性使用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与联合吲达帕胺降压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替米沙坦20~80mg,1次/d,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2.5~5mg,1次/d,治疗8周。结果 8周末患者坐位平均收缩压与舒张压均较治疗前降低,收缩压由(170.1±8.5)mmHg降到(118.6±6.8)mmHg,舒张压由(126.8±10.1)mmHg降到(75.6±8.3)mmHg。结论替米沙坦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与耐受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的效果,为高血压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8月见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患者分别应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及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3.0%高于对照组72.1%,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4.7%明显比对照组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能有效控制患者血压,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比较苯磺酸氨氯地平和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对治疗高血压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70例,按照患者自主用药意愿将其分为A组与B组,各35例。对A组患者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给B组患者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的A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取得88.5%,相较于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的B组的74.6%,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情况也少于B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苯磺酸氨氯地平和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对治疗高血压均有明显效果,相较于苯磺酸氨氯地平,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更小,更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苯磺酸氨氯地平和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方法将2017年1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160例高血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和观察组(口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每组患者30人。对比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不同方案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6.67%)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3.33%)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70.00%)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30.00%)相比有显著差异,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应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且用药安全性较高,临床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对老年高血压(EH)患者实行坎地沙坦酯片+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本医院收治的86例老年EH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坎地沙坦酯片+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对照组(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各43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比较两组血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DBP、SBP值较低;观察组有效率(95.34%)高于对照组81.39%;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65%)低于对照组18.60%(P0.05)。结论坎地沙坦酯片+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老年EH患者能提高整体疗效、减轻血压波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取11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B组单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6周,观察疗效。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91.6%,B组总有效率为60.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缬沙坦联合治疗老年高血压疗效显著,是较为理想的降压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施慧达)联合贝那普利对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经余杭医院确诊的高血压患者320例,采用整群随机分组法分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加贝那普利组和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组各160例,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加贝那普利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3.8%vs.80.0%,P<0.05)。两组治疗组后血压均比治疗前下降,但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加贝那普利组收缩压下降优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3.6±9.6)mm Hg vs.(144.7±12.8)mm Hg,P<0.01,1 mm Hg=0.133 kPa]。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贝那普利对高血压降压效果明显,且副作用少,是治疗高血压的理想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中心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替米沙坦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75.7%,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确切,血压达标速度快,且不增加不良反应,是临床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较为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社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中缬沙坦与氨氯地平联合应用下取得的效果。方法取社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98例,利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包括对照组、观察组分别为49例,分别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单一用药治疗、缬沙坦与氨氯地平联合应用治疗方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血压值观察,治疗前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压值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值变化观察,治疗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值、餐后2 h血糖值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糖值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08%(2/49)、6.12%(3/49),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中,药物选择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的基础上联合缬沙坦,在帮助患者控制血压、血糖效果上明显,且安全性较高,应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焦虑症状的疗效。方法将94例原发性高血压伴焦虑症状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治疗组采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降压效果。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进行分析比较,治疗组比对照组血压明显平稳下降,具有明显的可比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焦虑症状明显缓解,汉密尔等焦虑量表(HAMA )汉密尔等抑郁量表(HAMD )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 P<0.01)。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焦虑症状疗效显著,比单用降压药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19.
甄杰 《山东医药》2011,51(23):32-33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同期收治的152例老年EH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6例,两组均口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2.5 mg/次、1次/d,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口服贝那普利10 mg/次、1次/d;服药1周未能达目标血压者将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增至5 mg/次、贝那普利增至15 mg/次,疗程均为6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贝那普利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EH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0.
董凯霞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7):3671-3672
目的 分析小剂量氨氯地平联合复方阿米洛利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老年高血压患者112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6例患者给予氨氯地平+复方阿米洛利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替米沙坦进行治疗;治疗期间半个月随访一次,观察两组患者血压、心率、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2w、4 w时,平均SBP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治疗前、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观察组平均SBP下降较对照组明显,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第2周血压比较,观察组达标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后期两组治疗效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氨氯地平联合复方阿米洛利或替米沙坦能显著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少;氨氯地平联合复方阿米洛利方案在尽早达标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