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是临床常见病之一,一般均有典型X线表现,诊断比较容易,我们曾遇到6例股骨慢性亿脓性骨髓炎X线表现类似骨肉瘤骨膜反应,其中3例在外院误诊为骨肉瘤。为提高对此病的认识与骨肉瘤鉴别,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骨肉瘤亦称成骨肉瘤,在原发性恶性骨肿瘤中最常见。恶性度高,预后差,2年死亡率较高。典型的骨肉瘤不难确诊,但在病变初期,特别是早期只在骨髓内呈局限性溶骨或硬化性病变或合并骨膜反应时,极易在临床上被误诊为化脓性骨髓炎。作者仅见1例报告如下:1病历摘要患者男,22岁,自诉在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大腿下端局部红肿、疼痛,夜间明显,与行走活动无关。实验室检查:血尿便均正常,X线示:右小腿软组织肿胀,肌肉间隙模糊,骨质未见明显异常,股骨远端隐见骨膜增生。结合各项检查诊断为:右股骨下端化脓性骨髓炎。行抗炎0.9%NaCl1500ml,头孢曲松钠4.…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T、DR、传统X线对骨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6月~2010年12月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23例骨肉瘤患者X线、DR和CT表现。结果病理结果为股骨肉瘤9例,肱骨肉瘤5例,胫骨肉瘤3例,下领骨肉瘤3例,骨盆肉瘤3例。传统X线、DR和CT检查骨肉瘤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显示,DR诊断符合22例,准确率为95.65%;传统X线诊断符合16例,准确率为69.57%;CT扫描诊断符合11例,准确率为47.83%。3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在骨肉瘤诊断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R数字成像对骨肉瘤的影像诊断最佳,传统X线次之,CT扫描在判断肿瘤的范围方面有明显优势,有助于辅助诊断,两者结合应用将提高对骨肉瘤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4.
骨膜骨肉瘤是发生于骨膜的恶性肿瘤,较一般骨肉瘤生长相对缓慢.临床上少见.我们复习近20年的骨肿瘤资料,仅得骨膜骨肉瘤3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本文将着重探讨其X线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骨肉瘤的X线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晓勤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6):2485-2486
骨肉瘤是青少年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临床及X线征典型者诊断不困难,但早期容易误诊。本文总结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骨肉瘤8例,分析骨肉瘤的X线征象,以提高骨肉瘤的早期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儿童长骨嗜酸性肉芽肿的影像表现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病理证实的21例儿童长骨嗜酸性肉芽肿的临床和X线、CT、MRI影像表现。结果 21例中,20例单发,1例多发。其中股骨12例,胫骨3例,肱骨5例,趾骨1例。主要影像学表现为髓内征象、骨质破坏、骨膜反应或骨化、软组织肿胀和肿块。结论长骨嗜酸性肉芽肿影像表现具有的一定特征性,密切结合临床和病理能够提高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 以X线平片的方式,对33例糖尿病性骨关节病进行回顾性总结和探讨。并就其X线表现,进行分型和鉴别诊断。方法 运用X线摄影对糖尿病患者骨关节的病变部位进行普通摄片检查。结果 糖尿病性骨关节病X线表现可分三型:骨质吸收、增生型和混合型。结论 运用X线平片检查,往往能使糖尿病性骨关节病得以较明确的诊断。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愈后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提高对骨肉瘤的诊断水平,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资料与方法对我院近20年来骨肉瘤资料完整的28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临床症状主要有局部进行性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硝等。所有患者均拍有正、侧位片,部分患者还加拍切线和/或斜位片。结果 患者病变部位骨骼呈肿瘤骨化和破坏,骨皮质外的软组织肿块内出现放射状骨针;骨膜反应;软组织肿块等。结论 临床、X线、病理三者相结合,就能提高骨肉瘤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18岁。因右大腿疼痛11月并逐渐加重入院。入院体检:右大腿轻度萎缩,中上段内侧压痛,未触及明显肿块,局部皮肤温度无增高。X线片示:右股骨干中上段内后侧局部骨膜增生,边缘模糊,长约10cm(图1)。CT示:右股骨上段内侧骨膜局限性增厚,骨膜反应明显,周围软组织肿胀,骨质未见明显破坏或增生。MRI检查:右股骨中上段增厚,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骨样骨瘤的X线及CT表现,提高其诊断正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骨样骨瘤16例,其中男10例,女6例。所有病例均行X线检查,同时有CT扫描6例。分析X线和CT对瘤巢及瘤巢周围改变的显示能力。结果 X线和CT检查分别有13例和6例表现为一圆形或卵圆形小于2cm瘤巢,周围可有程度不一的骨质硬化、骨膜反应、软组织肿胀,X线和CT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5%和100%。结论 大多数骨样骨瘤有X线特征表现,通过X线检查可得到诊断,CT对瘤巢定位更准确对提高本病诊断准确率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四肢关节专用MRI诊断疲劳性骨折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经临床诊断或随访证实的疲劳性骨折的X线和MRI影像资料.结果 46例数字化X线摄影均未见明确骨折线,而MRI不仅能显示疲劳性骨折的骨折线,而且能显示骨折周围骨髓腔、软组织的水肿和出血,骨膜反应等变化.骨折线在T1WI和T2WI均呈低信号,TSE-T2WI和GE-STIR为诊断骨挫伤的最有价值的序列.17例骨膜反应中,12例T2WI表现为包绕骨皮质的环形等或略高信号,5例为低信号.结论 四肢关节专用MRI对疲劳性骨折能作出早期诊断,对临床鉴别诊断和早期干预治疗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福转 《中国基层医药》2005,12(11):1576-1577
目的 探讨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骨肉瘤的认识。方法 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0例骨肉瘤,全部病例均作了X线、CT平扫与19例MRI,其中8例CT增强扫描,1例MRI增强扫描。结果 骨肉瘤的基本征象有骨质破坏、肿瘤骨形成、骨膜反应及软组织肿块,这些征象在平片、CT与MRI上均可见到,但他们的表现有所不同。CT与MRl可显示平片不可见或难以发现的征象:肿瘤与周围软组织的分界、肿瘤坏死、出血、肿瘤侵犯关节及跳跃性病灶。增强扫描更有利于显示肿瘤的边界及肿瘤.骨髓交界面。结论 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X线、CT与MRI相结合可为临床提供更为准确全面的影像学信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骨肉瘤的临床X线以及CT、MRI临床表现。方法将2009年5月以来,本院X线诊断的13例怀疑骨肉瘤患者的结果与上级医院的CT、MRI以及临床病理诊断结果对比分析。结果 MRI对于早期发现骨肉瘤较为敏感,CT的临床诊断正确率低于MRI,但是高于X线。结论对于可疑骨肉瘤的患者,第一时间进行MRI检查是早期确诊的必要手段,为挽救患者的生命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4.
李爽 《中国医药指南》2012,(31):612-613
目的探讨厚皮性骨膜病综合征的特征性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提高临床诊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厚皮性骨膜病综合征患者临床诊断及治疗资料,分析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骨X线特征及治疗效果。结果厚皮性骨膜病综合征特征表现:厚皮、杵状指、回状皮纹、骨膜增生。经对症治疗后,增厚的皮肤及沟回状皮纹均有较大范围改善,双膝关节肿胀减轻,关节疼痛缓解,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厚皮性骨膜病综合征确诊需依据临床表现及X线表现,注意鉴别诊断。目前治疗仅处于对症治疗,整形手术可有一定程度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先天性骨梅毒X线表现及诊断。方法对经临床证实的20例早期先天性骨梅毒患儿的骨骼X线平片进行分析。结果所有病例都有干骺端炎,其中15例主要表现为先期钙化带致密、增厚,下方有不规则的透亮带和不规则硬化;5例表现为干骺端不规则骨质破坏。骨膜炎8例,显示葱皮样骨膜增厚。骨干炎6例。全部病例均为多骨受累、对称性分布、侵犯长骨为主、早期干骺端炎等特点。结果X线检查对早期先天性骨梅毒的诊断非常重要,能够明确诊断并确定病变范围。  相似文献   

16.
1、本文在国内首次报告了鸡骨质石化病的X线诊断,利用X线检查,共发现了20只本病的自然病鸡。鸡的骨骼X线照相对诊断骨质石化病是有效可行的。在生前检出骨骼的病变较其他方法更为可靠。 2、本病的X线征为双侧骨骼的密度增高和骨质硬化,骨皮质变厚,骨髓腔变窄甚至闭塞。病变可见于多骨,但最常发生在四肢长骨。最先损害的是胫骨,其发生率最高(20/20);股骨其次(12/20);而乌喙骨、尺骨和桡骨再其次,均为11/20;跖骨较低(6/20);趾骨最低,只有3/20发生病变。其X线表现可分为四种类型:(1)四肢长骨(尤其跖骨)梭状畸形与骨质硬化;(2)后肢长骨畸形与泛发性骨质硬化;(3)泛发性骨质硬化但无骨骼畸形;(4)胫骨骨内膜局限性增生硬化或小灶性硬化,有时累及股骨或尺骨。第一种类型的表现可能只发生于仔鸡。没有跖骨“靴样”畸形的其他类型通常见于成年鸡。 3、对其他骨病如佝偻病、骨质疏松、骨膜骨质增生、葡萄球菌病、慢性骨髓炎、成骨肉瘤和佩吉特氏病(Paget’s disease)等的区别诊断作了讨论,并建议在大群检疫时用一侧胫骨的X线照相作为检出该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80例RA病人中,41例为早期病例,X线改变多发生在双手,食、中、无名指近指指间关节,表现为近关节处骨质疏松,关节间隙变窄,骨膜下囊性变。手放大像及后旋位片可提高早期诊断率。X线检查仍不失为RA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分析痛风性关节炎的X线表现,提高对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X线诊断。方法对28例痛风性关节炎患侧关节进行X线正侧位摄片并分析病变影像表现。结果28例患者血尿酸增高,发生第一跖趾关节26例(93%),24例关节旁有痛风结节。15例早期患者X线表现为关节肿胀,关节旁偏侧性软组织结节,伴有邻近骨皮局限性浅小弧形侵蚀压迹,压迹大小与软组织结节相符。13例中晚期患者X线表现为关节旁痛风结节增大,密度增高,关节端出现小囊状、穿凿样或不规则的骨质凹陷性缺损,边缘锐利致密,邻近骨皮质可伴有少量的线条状骨膜反应,关节骨端局部或广泛骨质疏松,关节间隙变窄,关节脱位或强直。结论X线平片是检查痛凤性关节炎的首选检查方法,掌握痛风性关节炎的X线表现和特点,结合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就能够对本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9.
徐向红  庄一平  王海彦  顾慷 《江苏医药》2003,29(12):917-918
目的 探讨早期食管癌气钡双对比造影X线表现与病理所见对照观察,以提高对早期食管癌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了5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早期食管癌的X线表现。结果 糜烂型、乳头型和斑块型早期食管癌的X线表现可见浅表充盈缺损及浅表溃疡龛影、钡斑以及粘膜皱襞增粗、紊乱、破坏等改变,检出率高。平坦型X线表现轻微,需仔细多轴位观察,一般结合食管镜能作出诊断。原位癌检出率低,易造成漏诊,粘膜癌及粘膜下层癌检出率高。结论 食管气钡双对比造影,多轴位、多角度观察可以发现早期浸润癌的局限性管壁浅凹、粘膜微细颗粒等轻微改变,是诊断早期食管癌有效而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程劲松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1):194-195
目的探讨髓内型骨肉瘤的X线检查、CT检查和MRI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2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髓内型骨肉瘤病例,回顾性分析其X线平片、CT和MRI表现。结果 X线平片检查诊断正确率为91%,CT检查正确率为100%,MRI检查正确率为100%。结论 X线平片是诊断骨肉瘤的首选检查方法,CT、MRI可以提供更丰富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