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作为一种隐匿进展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是痴呆最主要的类型,临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的认知功能下降和行为损害。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是指已有认知功能障碍,但尚未达到痴呆诊断标准的一种介于痴呆和正常衰老之间的中间状态。MCI作为AD的临床前阶段,是对AD进行早期干预的最佳时期,一方面MCI患者转化为AD的风险远高于普通人,每年有10%~15%的MCI患者发展为临床可诊断的AD,而健康人中这一比率仅为1%~2%[1]。  相似文献   

2.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是介于正常衰老和痴呆之间的一种认知损害状态,据统计每年约有10%~15%的遗忘型MCI患者发展为阿尔茨海默病(AD),而正常人每年转化率仅为1%[1],因此认识MCI的神经心理学特点、早期诊断并进行干预治疗对预防AD和其他类型痴呆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对MCI的认知损害特点没有统一的认识,而且没有统一的概念和诊断标准,本研究采用神经心理学方法对MCI患者和正常老年人的认知功能进行全面的评价分析,探讨MCI认知功能损害特点并对认知康复训练的疗效进行观察.  相似文献   

3.
轻度认知障碍(MCI)是介于正常衰老和痴呆,尤其是阿尔茨海默病(AD)之间的一种认知缺损状态.研究发现每年约10%~15%的MCI患者发展为痴呆,而相同年龄的健康老年人每年发生AD的概率为1.0%~2.0%[1].  相似文献   

4.
轻度认知损害的临床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轻度认知损害(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的概念 MCI于1997年由Petersen提出。MCI填补了认知功能增龄性老化和痴呆的病理性老化之间的空白,是正常衰老与极早期阿尔茨海默病(AD)之间的一种以认知功能损害为主要特征的过渡状态。Petersen最早提出的MCI诊断标准包括:(1)记忆障碍的主诉;(2)客观的记忆障碍的证据;(3)没有其他方面认知功能的损害或影响到日常生活;(4)总体认知功能正常;(5)没有痴呆。  相似文献   

5.
轻度认知损伤(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是介于正常老化与痴呆之间的过渡阶段,表现为与年龄和教育程度不相符的记忆损伤和认知功能下降,但尚未达到痴呆诊断标准[1].根据其记忆功能是否受损,MCI可分为遗忘型MCI(Amnestic MCI,aMCI)和非遗忘型MCI(Non-amnestic MCI nMCI)[2].每年高达12%~15%的aMCI患者可转化为常见的痴呆症即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1].由于aMCI患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情节记忆受损,认知干预的重点内容主要体现在记忆训练上,目的在于改善受损的记忆功能,促进患者日常功能独立性,从而达到预防和减缓AD发病的目的.目前有关aMCI的记忆训练涉及多种方法,且记忆训练效果的评价也不尽一致,本文拟对记忆训练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同时对记忆训练的效果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方向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6.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诊断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是介于正常老化与轻度痴呆之间的一种临床状态,每年约10%~15%的MCI患者会发展为痴呆,老年痴呆(AD)患者中有2/3由MCI转化而来[1].因此,研究和正确诊断MCI将有助于识别痴呆高危个体并对探索有效干预途径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轻度认知损害(mildcognitiveimpairment,MCI)是介于正常老年和痴呆之间的一种认知功能损害状态,被认为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disease,AD)的一种高危因素。每年大约有10%-15%MCI发展为痴呆,故MCI被认为是AD早期干预治疗的最合适人群。我国2000年北京社区调查结果显示健康老年人MCI发生率为11.8%,与国外文献资料类似。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社区正常老年人的认知功能变化特点、转归和预测方法.方法 分别于2000年5月和2004年6月(间隔4年)对杭州市采用分层、分段、随机抽取方法,对158名≥60岁老年人进行调查.采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进行诊断,用世界卫生组织老年认知功能评价成套心理测验(WHO-BCAI)进行测查.结果 随访到127例(80.38%);其中有97例(76.4%)正常(NC组),16例(12.6%)为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组),14例(11.0%)为痴呆(痴呆组);60岁以上标准化年发病率MCI为2.46%,痴呆为1.34%.WHO-BCAI测验4年后减分率比较,MCI组与NC组比较在听觉词汇学习测验、语言能力测验、视觉辨认测验、连线测验、注销测验、运动测验和空间结构等项下降明显;痴呆组表现为全面下降.逐步判别分析预测正常认知能力准确率为74.2%、预测MCI准确率为68.8%、预测痴呆准确率为64.3%,预测总准确率为72.4%.结论 正常老年人的记忆老化与老年期MCI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变是异质的,老年期痴呆的认知功能损害是在MCI基础上发展的全面性损害.年龄、受教育年限、WHO-BCAI测验(命名回忆、词汇流畅2和空间结构)对老年期认知功能改变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9.
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是正常衰老和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过渡状态[1].被广泛采用的诊断标准[2]包括:(1)以记忆减退为主诉(有家属或知情者证实);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三种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MCI )患者的病情转归情况。方法76例MCI患者,根据认知功能障碍程度分为单纯记忆损害(SMI)21例(SMI组)、多领域认知功能损害(MD-MCI)43例(MD-MCI组)、单纯非记忆功能认知受损(NMI)12例(NMI组),观察随访3 a后,比较三组患者的认知功能及病情转归情况。结果3 a后MCI患者认知功能减退明显,MD-MCI组MMSE评分、词语延迟回忆评分、数字广度倒数评分、言语流畅性评分、画钟实验评分、本顿视觉保持正确评分均明显低于SMI组、NMI组(P均<0.05);MD-MCI组进展为阿尔茨海默病(AD)19例,其他类型痴呆4例,AD及痴呆发病率为53.5%;SMI组AD发病率为19.0%(4/21);NMI组痴呆发病率为25%;MD-MCI组AD及痴呆发病率与SMI组、NMI组相比,P均<0.05。 SMI组2例、NMI组3例认知状态恢复正常。结论不同类型的MCI转归不同,MD-MCI型较SMI型、NMI型认知功能损害重,3 a后AD及痴呆发病率高。  相似文献   

11.
老年抑郁症对轻度认知功能损害转归产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认为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是正常老年和老年痴呆之间的转变阶段,但并不是所有的MCI患者都发展成痴呆,老年抑郁症患者常伴有MCI,且与痴呆的转化率关系密切.近年研究提示,老年抑郁症对MCI的病程、转归及预后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1],因此研究和探讨MCI和老年抑郁症共病的特征,及早识别共病患者中的抑郁症状.本文就老年抑郁症和MCI共病的相互关系、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及临床特征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是痴呆的最常见病因.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是介于正常老化和痴呆间的一种临床状态MCI是痴呆的高风险人群,其每年转化成痴呆的风险约是健康老人的10倍,但也有一部分MCI患者的认知功能维持稳定或向正常逆转[1].因此,研究如何通过各种临床信息指标早期和准确的确定具有痴呆高转化风险的群体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阿尔茨海默病(AD)的高患病率已成为损害公共健康的一个严重问题.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是与老年痴呆密切相关的轻微认知功能损害状态,平均每年有10%~15%的MCI发展为痴呆[1],因此,MCI是AD的高危人群,早期确诊MCI,尽早采取积极干预措施将有助于阻止或减缓MCI发展为AD.  相似文献   

14.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以认知功能损害为突出表现的神经系统退变性疾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是认知功能低于同龄及文化背景的正常人但未达到痴呆程度的认知功能损害状态,被认为是痴呆、特别是AD的危险因素。临床及流行病学的研究表明MCI存在着异质性,有关MCI的概念及转归一直存在争论。随着对AD痴呆前阶段的关注,有必要了解MCI的含义及其变化。本文复习了MCI概念的提出、定义及其内容上发生的变化,并介绍了新的NIA—AD工作组AD诊断指南。  相似文献   

15.
正神经认知障碍包括痴呆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不仅有认知功能损害,而且存在知觉、情绪与行为等方面的异常体验,这一类非认知症状统称为神经精神综合征(NPS)。痴呆患者的NPS与照护负担加重、功能损害、住院率高、生活质量差以及加速发展为严重痴呆或导致死亡等密切相关[1]。NPS贯穿神经认知障碍的整个病程,包括MCI阶段,甚至可能在认知损害出现之前即生精神行为异常。越来越多的证据将老年人的NPS描述为认知损害和沿  相似文献   

16.
张为民  王建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4):5540-5541
血管性轻度认知功能障碍(V-MCI)是介于正常老年人和痴呆之间的一种功能障碍,可进一步发展血管性痴呆.研究表明,我国每年新发卒中病例约250万,发病后1年内有近70%的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1];65岁以上人群中痴呆的患病率约为5%,其中血管性痴呆占20%左右.因此寻找有效治疗轻度认知障碍(MCI)的方法尤为重要.本研究旨在评价针灸对MCI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HIV神经认知损害(NCI)是HIV感染患者重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神经认知损害根据中枢神经受损部位的不同可出现认知、运动和行为异常.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神经学和行为学功能表现,结合神经心理测试结果将该病分为无症状性神经认知损害(ANI)、轻度神经认知紊乱(MND)和HIV相关痴呆症(HAD) [1-2].调查发现,在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之前,20%~30%的进展期HIV感染者患有严重的NCI (HAD);而在HAART时代,虽然HAD患病率显著减少,但是轻度及无症状性认知损害的患病率明显增加,总患病率约为37%[2-4].  相似文献   

18.
轻度认知损害 (MCI)指记忆力下降比正常对照组 (normalcontrol,NC)严重 ,但总的认知功能相对完好 ,日常生活能力正常 ,尚未到 Alzheimer病 (AD)的程度。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表明 ,MCI老人转化为 AD的几率是 NC的 5~ 10倍〔2 1〕。因此 ,诊断 MCI成为早期干预、延缓 AD发展进程的重点 ,而探索有效鉴别指标更是当前研究的热点。美国每年用于护理和治疗痴呆病人的花费超过14 0 0亿〔2 5〕。 Portin等〔2 3〕对 389名 6 2岁被试的研究表明 ,认知功能正常、轻度损害、中度损害者在 10年后存活率分别为 89%、80 %、71%。所以 ,研究 MCI的…  相似文献   

19.
<正>由于中晚期痴呆治疗效果不佳,研究的焦点已逐渐转向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1〕。作为介于正常老化和痴呆的过渡状态,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1999年被Petersen等〔2〕提出后,已成为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痴呆和认知功能领域的研究热点和焦点。目前针对MCI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流行病学调查〔3,4〕,筛查工具研究〔5,6〕及探讨MCI的转归〔7,8〕。此外,另一个备受争议的焦点问题为MCI与抑郁二者关系的研究。初始针对MCI患  相似文献   

20.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是介于正常老化和痴呆之间的一种临床状态。根据认知领域损害的类型和数量将MCI分为4个亚型,即遗忘型;伴记忆障碍的多个领域型;无记忆障碍的单一领域型;无记忆障碍的多领域型。MCI可转化为阿尔茨海默病(AD)或其他痴呆、可停留在认知障碍阶段、有些患者认知可恢复正常。遗忘型MCI可能为AD的早期表现,而非遗忘型MCI更有可能发展为其他类型的痴呆如血管性痴呆、额颞叶痴呆或Lewy小体病性痴呆。多领域型MCI特别是伴记忆障碍的多领域型MCI其转化为AD的可能性最高,而单一领域型MCI(遗忘型和非遗忘型)常转化为正常认知状态。但目前对MCI的治疗或预防MCI向痴呆的转化尚无有效方法。许多方法正处在研究阶段,其效果有待进一步确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