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 探讨住院期间精神病患者死亡原因,为临床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对110例住院精神病死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躯体疾病死亡80.0%,其中>60岁71.6%,病程>20 a者53.4%;意外死亡10.9%,其中噎食5.45%,病程均>11 a;猝死9.1%.患者以冬、春季死亡居多,肺部感染和多器官功能衰竭多发于春季,心血管疾病多发于冬季.结论 精神科护士应掌握多学科相关知识与技能,加强监测与管理,做好护理防范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老年精神病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82例老年精神病住院患者的住院时年龄、病程、发病原因、住院时间、临床诊断、用药状况等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住院时年龄60岁-79岁占84.15%,病程〉5a者占57.32%;发病原因与躯体状况、经济问题、婚姻问题、离退休等生活事件密切相关;临床诊断以器质性精神障碍较多见,其中老年痴呆比率高达30.49%,临床表现多样易变,包括思维、情感、行为障碍,睡眠障碍,躯体不适,智能障碍,社会功能下降,自理能力丧失,意识障碍等;临床治疗多采用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及新型抗抑郁剂治疗,且治疗剂量仅为青壮年的25%-50%。结论老年精神病住院患者具有其典型的临床特征,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伴发躯体疾病的主要种类、特点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以住院期间患躯体疾病的精神病患者为线索,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精神病患者在住院期间所患躯体疾病多种多样,以感染、营养代谢疾病及管理与设施不当所致疾病为多,心血管疾病是主要致死原因。精神科药物所致疾病应引起高度的注意。家属及患者的态度对护理的影响较大,精神病患者对躯体疾病的正确反映有困难。结论提高护理人员对伴发躯体疾病精神病患者护理的主动性,对保证精神病患者护理质量是至关重要的,护理不仅涉及饮食、心理、治疗等方面,管理、医院的设施及家属方面的因素也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深圳市住院流浪精神病患者特点.方法选择2003-06/2004-06在深圳市康宁医院住院的流浪精神病患者96例(观察组);同期入院的其他精神病患者中随机选取96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的调查统计,用大体评定量表、躯体生活自理量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入院时的精神状况.结果192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两组入院原因、合并躯体疾病、精神科诊断比较观察组中,男性患者占62%(59/96),因伤人毁物肇事行为入院者占68%(65/96),合并的躯体疾病者占76%(73/96),诊断精神分裂症者占81%(78/96),既往有精神病史者占46%(44/96),均高于对照组[45%(43/96),29%(28/96),27%(26/96),55%(53/96),27%(26/96),P<0.01~0.05].②两组患者大体评定量表、躯体生活自理量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比较观察组入院时大体评定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15.6±6.2,28.2±7.9,P<0.05);躯体生活自理量表评分,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其中阴性症状分,一般病理症状分均高于对照组¨8.5±4.4,12.1±3.1;99.6±14.8,77.3±13.5;39.7±7.4,22.3±5.7;41.2±7.9;34.9±6.8,P<0.05或P<0.01].③两组患者住院时间、自动出院率、欠费率及出院时疗效转归比较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14.8±8.3)d,(28.5±12.9)d,P<0.05].观察组自动出院者占60%(58/96),最终欠费者占85%(82/96),均高于对照组[9%(9/96),2%(2/96),P<0.01~0.05].出院时疗效显著好转以上者(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的减分率50%以上者为显著好转)占9%(9/96),低于对照组[59%(57/96),P<0.01].结论流浪精神病患者精神症状较严重,多伴发躯体疾病.住院时间短,自动出院率高,出院时欠费率高.阴性症状突出,生活自理能力低,疗效较差.  相似文献   

5.
影响化疗患者心理健康相关因素调查与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化疗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实施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及自拟调查问卷,对在我院接受化疗的30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组)和30例其他疾病住院患者(对照组)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评分析。结果症状自评量表评分,两组总分及各因子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化疗组心理健康水平较差者占16.67%,症状自评量表评分前三位排序为躯体不适、强迫和抑郁;化疗组在接受化疗过程中出现的副作用与总分、总症状指数、阳性项目数、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得分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0.05);探视次数与总分、总症状指数、阳性项目数、躯体化、强迫症状得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病程长短及患病时的自理状况与躯体化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整体化护理及健康教育干预,能显著提高化疗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在化疗过程中的副作用、探视次数、病程长短及自理状况对其心理健康状况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深入开展整体化护理,有针对性的进行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肺结核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慢性传染病[1].精神病患者肺结核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为0.94%~18.00%[2],且以住院精神病患者并发肺结核为显著.由于这些患者受精神症状的影响,生活自理能力差,给护理工作增加了难度,本文将我院2009年收治的89例精神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护理经验总结,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精神病长期住院患者不同住院时间的影响因素及其临床特征.方法 将40例连续住院1 a-5 a的精神病患者设为甲组,40例连续住院≥10 a的精神病患者设为乙组.对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出院愿望、长期住院原因、临床特征、用药状况、躯体疾病、辅助检查结果等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精神病长期住院患者诊断以精神分裂症居首,精神症状以阴性为主,多数患者均应用抗精神病药物维持治疗,1/3以上的患者合并躯体疾病,60%以上辅助检查均存在明显异常.甲组除年龄显著低于乙组外(t=2.84,P<0.01),其他一般社会人口学资料与对照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甲组有出院愿望者占65.0%,乙组为15.0%,甲组显著高于乙组(χ2=20.83,P<0.01).两组长期住院原因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精神病患者长期住院的影响因素较多,合并躯体疾病较多,住院时间的长短不同,其治疗方案和康复手段应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女性住院精神病病人的月经自理情况进行护理分析.[方法]制定月经不能自理标准,对月经不能自理病人的有关人口学资料和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月经不能自理的发生率为17.1%,精神分裂症占81.4%,病程不足半年者达73.3%,48.8%出现在入院的第1周,导致的可能原因:62.8%为行为紊乱或怪异,27.9%为兴奋激越,17.4%为幻觉,14.0%为妄想.[结论]应加强对重点精神病痛人的月经护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精神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性回顾分析对我中心结核病区的45例精神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进行住院-社区一体化护理干预的观察分析。结果 精神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病程长、体质差,病人的精神症状对其躯体疾病的治疗及康复均有影响。结论 精神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护理工作中要采取各项干预措施,以增加肺结核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
王云仙  温爱玉 《护理与康复》2011,10(10):846-847
目的了解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家属对保护性约束的认知及护理需求。方法自行设计调查表,对71例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家属进行调查。结果患者家属中,83.09%对精神病患者接受保护性约束有心理准备、87.32%对精神病患者接受保护性约束持支持态度,大部分患者家属有陪护需求。结论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家属对保护性约束有一定认识,大部分家属的护理需求合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住院精神病患者并发躯体疾病的危险因素。方法:住院治疗的精神疾病并发躯体疾病患者846例纳入研究。统计患者并发躯体疾病的类型,分析年龄、性别、病程、学历、住院时间对并发躯体疾病的影响。结果:住院精神病患者合并的躯体疾病以高血压、脑血管病、高脂血症、糖尿病的发生率较高。住院精神病并发躯体疾病与患者的年龄、病程和住院时间有关,其中40~60岁、病程10年、住院时间11月的住院精神病并发躯体疾病患者人数较高(P0.05)。年龄、病程和住院时间是影响住院精神病并发躯体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躯体疾病的概率较高,年龄、病程和住院时间是住院精神病患者并发躯体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家属所承受的负担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对149名住院精神病患者家属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住院精神病患者家属有轻度照顾负担(ZBI为34.48±14.76),其所承受的负担与社会支持和能否承受医疗费用呈负相关、与照顾者的年龄成正相关(P<0.01)。此外,照顾者负担还与照顾者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对疾病的认知、与患者的关系和有无躯体疾病相关(P<0.05)。结论:应重视精神病对照顾者造成的负担,加强社会支持系统,减轻家属照顾者的负担,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精神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发生医院感染的20例老年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老年精神病患者多伴有躯体疾病,其中〉76岁占65%,上呼吸道感染占15%,下呼吸道感染占60%,老年痴呆占70%,活动受限占90%.住院时间≥30d占55%,有侵人性操作占50%。结论老年精神病患者医院感染好发部位为下呼吸道,老年痴呆患者是易感者,高龄、活动受限、侵人性操作、住院时间长等是医院感染重要危险因素,应针对危险因素及高危人群,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降低老年精神病患者的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住院精神病人死亡原因,死亡与诊断关系、死亡与病程、年龄、性别,精神症状之问的关系。方法:对我院1985年-2005年收治3372例患者其中死亡210例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精神病人的死亡率明显高于自然人群0.3%;精神分裂症伴躯体疾病死亡率占90%;精神病人意外死亡率占10%;精神分裂症病人意外死亡2—6年为高峰;合并躯体疾病死亡7-16年为高峰;年龄最小者19岁,最大者80岁;弱女性别比例大约为7:3;幻觉妄想、思维障碍、生活不能自理者为多。结论:造成精神病人死亡原因多种,但加强责任心、加强护理管理特别重要。对长期住院合并躯体疾病的精神病人采取防治结合、康复治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住院精神病患者并发躯体疾病的特点及解决办法。方法对住院期间并发躯体疾病的精神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和结论住院精神病患者所患躯体疾病常涉及多个系统和器官;患者及家属对检查配合度不高,躯体疾病与精神疾病的治疗可能存在矛盾,导致住院期间并发躯体疾病精神病患者诊断、治疗困难。  相似文献   

16.
精神病患者院内急诊214例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精神病患者院内急诊原因及相关因素。方法对214例精神病院内急诊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4例患者共急诊323例次,精神分裂症患者占急诊例次的61.9%;其中以精神疾病原因急诊者占57.9%,以躯体疾病原因者占42.1%。男性急诊率显著高于女性(P〈0.05),但不同性别患者急症原因均以急诊住院、兴奋躁动、意外为多见。≤60a年龄段急诊以精神疾病原因为主,依次为急诊住院、兴奋躁动、意外等;而〉60a年龄段以躯体疾病原因为主,依次为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急腹症、呕吐等。对症治疗后86.9%的患者病情得到控制而好转;13.1%的患者因病情严重以及医疗水平和条件的原因而转院外治疗。结论精神病患者院内急诊原因复杂,精神科医师应加强内外科理论基础学习的实践操作的训练,以拓宽诊断思路以便更好的处理急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住院精神病患者的死亡原因及特点,为临床管理与急救提供依据.方法 对3063例住院精神病患者中死亡的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同期住院精神病患者死亡率为0.59%;死亡原因主要为猝死(38.89%),其次是多器官功能衰竭(22.22%);死亡患者以精神分裂症居多占77.78%,年龄≥50岁占83.33%,病程≥11 a占66.67%,住院时间1 a-5 a占55.56%,合并躯体疾病较多(其中低钾血症50.00%,高血压病44.44%),心电图异常率高达83.33%;患者死前1周多有纳差,体温升高,眼睑、下肢水肿等非特异性临床表现;死亡时间主要分布在0:00时-8:00时(55.56%);春季死亡率高达44.44%,夏季为22.22%,秋季、冬季为16.67%.结论 住院精神病患者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易发生糖脂代谢异常及心脑血管性疾病,中老年患者心源性猝死发生率高,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及时完善相关检查,减少或杜绝意外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精神病患者家属对精神治疗的效果.方法 对60例患者陪护家属进行护理干预,60例患者无家属陪护,进行常规治疗,两组患者进行为期2个月的疗效观察统计.结果 护理干预陪护家属的患者除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外,服药依从性、阳性症状缓解消失等方面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护理干预陪护家属能明显提高精神病患者的临床治愈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出院复发率.  相似文献   

19.
林秀英  李巧敏  宇双琼  熊焰 《全科护理》2009,7(27):2455-2456
[目的]对女性住院精神病病人的月经自理情况进行护理分析。[方法]制定月经不能自理标准,对月经不能自理病人的有关人口学资料和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月经不能自理的发生率为17.1%,精神分裂症占81.4%,病程不足半年者达73.3%,48.8%出现在入院的第1周,导致的可能原因:62.8%为行为紊乱或怪异,27.9%为兴奋激越,17.4%为幻觉,14.0%为妄想。[结论]应加强对重点精神病病人的月经护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护士对回归后的精神病患者及家庭进行护理干预的时机、方法和技巧等规律。方法根据患者填写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因子分析,对精神病患者及家庭现存的、可预料的问题进行评估,制订护理干预措施,并根据头3个月护理干预的间隔时间将回归后的精神病患者分A、B、C组,每月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表(WHO/QOL-26)对患者及家属进行问答和观察。结果A、B、C3组的自我综合评分98分以上者分别为25、30和8例,分别占各组的83.33%、81.08%和22.22%;男性回归者就业率为57.69%,女性回归者就业率为9.81%;护理干预1年末复发率为1.887%。结论干预以15d为1个周期比较合适,男女患者的干预方法、方式应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