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中西医学的历史与现状进行深刻回顾、评析、比较,阐述华夏文化孕育的中医药学的主要特征及中西医学现状.提出中西医应该在平等的基础上开展学术争鸣,达到和谐相融。  相似文献   

2.
到了清朝的末年,西方医学进入我国,形成了中西医学的辨争。在那个时候,通过研究中西医学的唐容川,著出了《中西汇通》,辨证了气化与形质和医学的关系,勘出了西方医学只讲形质略于气化的片面性,这样就决定了中西医学在哲学、科学、临床实践上谁雌谁雄的问题。在唐容川之后,又出了一个著名医学家张锡纯,他主张中医为体,西医为用,著出了《衷中参西录》,中西医学互相引证,以达到中西医学互相融洽、使“洋为中用”来进一步发展我国的医学。  相似文献   

3.
规范的临床研究是中医药融入主流医学的关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医药学是我国源远流长的疾病防治技术,在西医学传人我国之前,中医学一直处于主流医学地位。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国际文化交流,中西医学相互渗透,在华人社区逐步形成了以西医学为主导、中医药学为辅助的局面,在中西医学并存的形势下,中医药学如何发展,如何尽快融入主流医学,  相似文献   

4.
从哲学和人文视角对中医药学的未来走向进行思辨和分析,指出现代中医研究的难点和关键是建立科学的、原创的、适合中医特点的研究范式。把中医药中的科学基因和人文因素分辨出来以后,中医药学范式才能确立,才能在与西医、民族医学等其他医学碰撞的过程中走向融合,最终走向不分中西的医学。  相似文献   

5.
现代危重病医学是20世纪70年代才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是现代医学进步的产物,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危重病医学是一门边缘学科,它以危重病为研究对象,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结合为基础,以应用现代化的监测及干预技术为方法,通过对危重病更全面的观察理解,采取更有效的综合治疗措施而最终提高危重病人的生存率。现代中医危重病医学同样是一门新兴学科,是时代发展给古老的中医药学提出的一个崭新课题。它是以中医学丰富的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为基础,结合现代医学先进的理论和技能,以“能中不西,先中后西,中西结…  相似文献   

6.
循证医学与中医药学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循证医学箩定义、内容、层次、意义4个方面阐述了循证医学的基本理论,就循证医学在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医学领域的应用现状说明.现代医学和中医药学这两个不同的学术体系各有特点和优势,又各有局限性.应相互取长补短、融会贯通,运用循证医学的理论和方法开发和研制新药。  相似文献   

7.
吾师詹文涛教授兼通中西医学,学术造诣良深,他既有广博的中医药和西医药理论知识,积累了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还善于总结并不断创新,先后撰写了十多部专著,并在相关杂志上发表论文百余篇,影响深远.詹文涛老师是云南省人民政府审订的十三名云南省名中医之一,国家人事部、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认定的国家级名老中医.他曾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任医政司司长、政策法规司司长、局发言人及云南省卫生厅副厅长.现任中国中医药学会、针灸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医药网”专家团专家,云南省中医药、针灸、中西医结合三个学会会长.詹老师对中医医药学未来发展方向一直十分关注,他认为二十一世纪是中医药学全面振兴发展的新世纪也是实现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和标准化的新世纪.在新世纪中医药学直面机遇与挑战,必须不断发展与创新、扬长避短、再展宏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中西结合防治原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新方向。方法从阴阳五行以及冲任学说、子午流注学说的角度浅析了中医学对卵巢功能不全的认识;并结合西医学相关研究现状进行简要归纳,探索中西结合防治本病的方向。结果西医学对其认识较深入并逐渐微观化,而中医学多从宏观出发,把握其基本病机辨证施治,治疗途径多样。结论现代中医学在本病的防治中,应继承传统思维方法,并以现代医学研究为参考,把握西医学的研究动态,实现中西贯通。  相似文献   

9.
临床疗效是中医药学的生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字本作"醫".<说文·酉部>说:"醫,治病工,从酉,殴声".专门为人治病的人,称之曰"医".为人治病是医者的天职,研究、讨论、阐述和记载专门为人治病的学问称之为"医学".我国医学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中,与西医学有着本质的不同,故称之为"中医学"或"中医药学",亦可简称为"中医".中医药学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斗争的经验积累,它包含着古人与疾病长期斗争的实际经验和理论知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阐述转化医学与中医药学的关系、及在中医药研究领域中的发展概况。方法 将转化医学在中西医领域里的研究性、报道性文献进行归纳整理,介绍该学科的发展及应用等。结果 转化医学已经被成功地引入到中医药学科的研究领域之中。结论 转化医学的兴起将会给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发展创新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