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试探基础体温变化与中医辨证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惠珍 《光明中医》2001,16(6):12-13
基础体温 ,是一种无损伤既简单又经济的监测手段 ,基于黄体的致热作用使基础体温上升 ,而形成高温相与低温相的双相体温。因此 ,基础体温在妇科尤其在月经及不孕症诊断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笔者于妇科临床 ,就不孕症、痛经、闭经患者的诊治中 ,在结合观察其基础体温变化中发现 ,基础体温的变化与中医辨证存在着一定关系 ,根据基础本温的变化可为中医的辩证提供客观依据 ,进一步丰富了中医辨证。本文试从中医理论探讨基础体温及其变化机理。基础体温的产生机理古人未曾论及 ,然而“有诸内必形诸外”。基础体温的变化无不与女性体内阴阳气血变…  相似文献   

2.
编读往来     
《家庭中医药》2004,11(2):27-29
(一) 编辑同志: 我结婚3年未孕,主要表现为月经不调。做全面检查,医生说没有器质性毛病,是功能性差。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现基础体温曲线仍呈单相型。 请问我患的到底是啥病?该用啥药,怎样用?若不行,是否可以采用人工助孕技术?  相似文献   

3.
论基础体温的"阴阳消长"在中医周期疗法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础体温指在机体静息状态下测得的体温,反映机体处于静息状态下的能量代谢水平。发育成熟妇女的基础体温受卵巢分泌的性激素影响而呈周期性波动,因此基础体温可用于了解卵巢功能。同时,基础体温的变化亦能将月经周期的阴阳消长变化表露于外。目前基础体温在妇科领域的应用越来  相似文献   

4.
中药人工周期疗法的应用南京市浦口医院(210031)许志保关键词中药人工周期疗法促卵泡期排卵期促黄体期活血调经期要求测基础体温。至六诊(11月12日),观其基础体温表发现:一是本周期内未显示双相型体温;二是黄体期天数过短(8天)。即显示此患者属无排卵...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根据基础体温运用中药人工周期法治疗育龄期女性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已确诊的120名育龄期女性痤疮患者,根据基础体温采用中药人工周期疗法,进行为期3个月经周期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局部症状、基础体温、生殖激素及伴随症状的变化情况。结果治愈80例,好转36例,无效4例,总显效率为96.67%,并且多数患者的基础体温、生殖激素及伴随症状均有明显改善。结论根据基础体温运用中药人工周期法治疗育龄期女性痤疮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导了朱南孙治疗不孕症的经验,列举双侧输卵管不通、子宫发育不良而基础体温单相、流产后肾气不足、排卵功能不佳且基础体温高水平不典型双相、继发不孕且基础体温单相、输卵管慢性炎症伴通而不畅等不同类型的案例,并加按语,值得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青春期月经失调的中医药疗法,将62例患者辨证分为肾虚内热型和脾肾气虚型,以具有益肾活疏冲作用的左归饮加减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期间测基础体温,治疗前后作B超检查。结果:治愈37例,好转18例,未愈7例,总有效率88.7%。  相似文献   

8.
笔者通过随师临证,总结了尤昭玲教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诊疗心得:尤教授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因复杂,排卵障碍为其基本病机,他结合测基础体温,B超监测排卵,针对卵泡期、排卵期、黄体期3个阶段,制定分别从肾、心、肝、脾4脏调治之周期疗法,自创临床验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培土抑木法治疗黄体萎缩不全肝郁脾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分为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55例。治疗组予培土抑木中药,对照组予醋酸甲羟孕酮片。结果:治疗组痊愈58例,显效6例,有效1例,无效0例;对照组痊愈47例,显效8例,有效0例,无效0例。治疗组基础体温高温相持续时间小于14天53例、大于等于14天12例、平均基础体温高温相持续时间(11.81±4.55)天,对照组基础体温高温相持续时间小于14天26例、大于等于14天29例、平均基础体温高温相持续时间(15.92±4.13)天,两组平均基础体温高温相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培土抑木法治疗黄体萎缩不全与醋酸甲羟孕酮片临床疗效相当,但基础体温高温相持续时间调节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
月经周期根据子宫内膜组织形态周期性变化分为"增生期"、"分泌期"、"月经期"三个阶段,结合基础体温在月经周期三个阶段的变化及气血、脏腑、经络对月经及基础体温的影响,通过月经三期调周法结合基础体温测定,在月经周期三个阶段分别辨证拟方,予口服中药调经治疗月经过少,临床收到标本皆治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根据子宫内膜异位症基础体温低温相期不同表现形式,将基础体温分为4型,并发现与中医辨证分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采用辨证论治与调周法相结合治疗,总有效率达90.4%。  相似文献   

12.
基础体温的测定,是妇科临床中不可少的检测方法。一、测定方法:晨起前口表试5分钟,将温度记录下来,按日划成曲线,并将生活中发生的事件记录下来(外感、性生活、月经期等)。试表前禁止起立、活动、进食。每天最好能固定在清晨5~7点测量。所测体温可反映卵巢功能情况。二、基础体温的价值(一)反应有无黄体形成:正常生殖期,基础体温在月经前1~2天开始下降,排卵期更低,然后上升维持至下次月经前再复下降。  相似文献   

13.
基础体温(BBT)是指凌晨醒后未起床、未活动时,将体温表置于舌下5min所测得的体温,又称“静息体温”。由于它能间接地反映女性卵巢的功能,它的双相性又有助于辨别月经周期的各个阶段,且对妇科各类月经病的诊疗也有一定指导意义,加之方法简单实用,故在中医妇科临床,基础体温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因此辨清月经周期各阶段基础体温的生理、病理变化与中医辨证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加味右归调经汤治疗月经失调伴基础体温异常5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巧艳  田裕红 《陕西中医》2005,26(10):1025-1026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调经类中药配伍方治疗月经失调伴基础体温异常的疗效。方法采用加味右归汤治疗月经失调伴基础体温异常52例。结果痊愈35例,总有效为86.5%,提示肾虚为月经失调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69例无排卵性不孕症的辨证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排卵是造成不孕的重要原因,近年来笔者辨证治疗本病69例,收效较为满意。 一般资料 婚后2~5年不孕者49例,6~10年者20例,年龄22~25岁者41例,26~30岁者12例,31~35岁者16例,全部经基础体温测定证实不排卵(基础体温呈单项型)。  相似文献   

16.
育龄期女性黄褐斑的发生与其月经、内分泌关系非常密切。卵巢分泌的性激素影响女性的基础体温(BBT),且BBT呈周期性波动。因此根据基础体温运用中药人工周期方法对治疗育龄期女性黄褐斑起着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保阴煎对虚热型黄体萎缩不全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40例虚热型黄体萎缩不全致经期延长患者在知情同意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70例。治疗组予保阴煎1剂/d水煎服,早晚两次分服;对照组予醋酸甲羟孕酮片10mg/d口服,两组均按患者月经周期,下次月经前10d开始连服10d,持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治疗期间同时监测基础体温。结果:临床疗效治疗组65例,痊愈58例,显效6例,有效1例,无效0例;对照组55例,痊愈47例,显效8例,有效0例,无效0例,两组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基础体温(BBT)测定治疗组基础体温高温相持续时间≤14d者53例,≥14d者12例,平均基础体温高温相持续时间(11.81±4.55)d;对照组基础体温高温相持续时间≤14d者26例,≥14d者29例,平均基础体温高温相持续时间(15.92±4.13)d,两组比较P0.01,治疗组高温相持续时间缩短较对照组明显。结论:保阴煎治疗虚热型黄体萎缩不全与醋酸甲羟孕酮片临床疗效相当,保阴煎比醋酸甲羟孕酮片对虚热型黄体萎缩不全患者基础体温高温相持续时间调节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8.
基础体温测定可了解有无排卵及黄体功能情况,临床参考价值高,在妇科临床特别是基层医院是不可或缺的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用热敏灸与氯米芬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对血孕酮、内膜厚度及基础体温的影响。方法将50例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采用热敏灸与氯米芬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氯米芬治疗。结果治疗组的血孕酮、内膜厚度及基础体温的影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热敏灸与氯米芬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有效提高血孕酮、内膜厚度及基础体温,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20.
补肾活血法对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基础体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法对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基础体温的影响。方法:将45例内异症不孕患者按2∶1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和西药内美通对照组,经过6个月经周期的治疗后比较两组基础体温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前后黄体时间的高低温差呈增加趋势,体温上升时间及黄体期体温波动呈下降趋势;对照组在治疗前后黄体时间、高低温差、体温上升时间和黄体期体温波动无显著差异。结论:补肾活血法治疗内异症不孕,能影响基础体温,提示中药对卵巢功能有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