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微循环学杂志》2020,(3):49-52
目的:观察益生菌对婴儿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某三甲医院2019-07—2019-12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的58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28)和观察组(n=30),对照组于术后24h内常规早期肠内营养,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酪酸梭菌制剂(米雅)。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和胃肠功能紊乱发生情况,并比较术前、术后第7天两组患儿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儿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较对照组短,术后第7天CRP和PCT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益生菌可减轻婴儿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炎症反应,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自体血回输对体外循环下心瓣膜置换术患者血液携氧功能的影响。方法抽选河南省胸科医院心外科2014年4月—2016 年1月收治的90例首次接受心脏手术的心脏瓣膜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5例采用自体血液回收技术;对照组45例不采用自体血液回收技术,直接使用库血。检测并比较两组术前(T1)、术毕(T2)、术后24 h(T3)、术后第7天(T4)的动脉血液携氧功能指标,包括RBC、Hb、红细胞比容(Hct)、氧合指数、红细胞内2,3-二磷酸甘油酸浓度(2,3-DPG) 、红细胞变形指数(RCD)。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T2时点的RBC分别为(3.59±0.37)×1012/L和(3.64±0.44)×1012/L,Hb分别为(101.26±19.54)g/L和(102.38±20.05)g/L,Hct分别为(0.35±0.12)和(0.34±0.13),较组内T1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T3和T4与组内T1时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且组间各时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观察组在T1~T4的氧合指数分别为(415.14±51.24)、(348.33±39.45)、(317.59±33.36)和(377.16±45.44) mmHg(1 mmHg=0.133 kPa),对照组则分别为(418.16±52.18)、(344.44±42.20)、(320.65±35.11)和(375.24±43.94) mmHg,组间各时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组内术后各时点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两组间及组内术前术后红细胞2,3-DPG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RCD术后较术前的有明显增高(P值均<0.01),而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应用自体血液回输对成人心脏瓣膜置换术中血液携氧功能无明显损伤,可减少库血的使用,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血栓弹力图联合凝血功能检测在创伤患者输血治疗中的指导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2021年9月期间本院接收的103例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检测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血栓弹力图联合凝血功能检测,n=53)和对照组(凝血功能检测,n=50).分析比较两组的凝血功能、血制品使用量和输血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输血24 h后,观察组PT、APTT、TT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血浆FIB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新鲜冰冻血浆、血小板、冷沉淀及红细胞使用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病死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栓弹力图联合凝血功能检测在创伤患者输血治疗中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能实时监测创伤患者的凝血功能,降低血制品的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观察心脏不停跳与停跳下行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术期情况,来探讨心脏不停跳下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术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不停跳组(50例)和停跳组(40例)进行麻醉处理,观察术中体外循环时间和心肌缺血时间的差异以及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心脏停跳组的心肌缺血时间与体外循环时间呈正相关(相关系数0.913,P〉0.05);心脏停跳组的体外循环时间显著长于心脏不停跳组(t=5.335,P〈0.01),且预后较心脏不停跳组差(P〈0.05)。结论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术中,心脏不停跳下麻醉处理的心肌保护效果优于停跳组。  相似文献   

5.
背景:同种异体输血在相同血型的人类中已经得到实现,但关于猪的血型类型及如何异体输血国内外无确切报道。 目的:探讨术前蛙跳式自体预贮血在猪心脏体外循环手术模型中应用的可行性。 方法:16只家猪随机区组法分为2组,自体预贮血组、同种异体输血组。另4头猪放血供同种异体输血组异体输血应用。两组猪均在体外循环下行心脏手术。自体预贮血组手术全程仅输自体血,同种异体输血组手术全程输注等量异体血。记录自体预贮血组放血前后的血红蛋白及血细胞压积,两组术前基础值、体外循环过程中、体外循环结束后及术后1 d的血红蛋白值。 结果与结论:20只实验猪全身血容量 (2500±428) mL;自体预贮血组第1次预计放血量为(501±86) mL,实际放血量为(493±93) mL;第2次预计放血量为(750± 128) mL,实际放血量为(719±98) mL。自体预贮血组猪采血前后血红蛋白计数及血细胞压积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1)。自体预贮血组术后1 d时点血红蛋白数值明显高于同种异体输血组(P< 0.01),两组其余术前基础值、体外循环过程中、体外循环结束后时点血红蛋白数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1 d时点血红蛋白值显著低于术前基础值 (P < 0.01)。自体预贮血组存活率明显高于同种异体输血组(P < 0.01)。结果说明与同种异体输血相比,术前蛙跳式自体预贮血安全有效,术后猪成活率更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系统康复训练联合个性化心理疏导对体外循环心脏瓣膜术后患者心理韧性、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签法将100例心脏瓣膜术后患者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系统康复训练联合个性化心理疏导;比较两组干预后中文版Connor-Davidson心理韧性量表评分、中文版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评分、心功能改善情况及出院时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心理韧性各维度(坚韧、自强、乐观)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7.938,6.719,8.393;P0.01);干预后,观察组MCMQ量表中面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2.002,P0.05),回避、屈服等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3.818,-4.395;P0.01)。观察组较对照组心功能改善率明显提高(χ~2=5.005,P0.05),出院时6min步行距离明显增加(t=4.616,P0.01)。出院时,观察组SF-36量表中躯体功能、身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等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586,2.486,4.190,2.418,2052;P0.05)。结论:系统康复训练联合个性化心理疏导能够改善体外循环心脏瓣膜术后患者心理韧性、应对方式,有助于提高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大量输血对输血科车祸多发伤患者凝血四项指标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我院输血科收治的车祸多发伤患者10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输血量分为大量输血组(输血量>2000 ml,n=57)与少量输血组(输血量≤2000 mL,n=48)。比较两组临床资料、输血前、输血后1 d、5 d凝血四项指标: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以及血小板(Platelet,PLT)变化趋势。结果:输血后1 d大量输血组FIB、PLT低于输血前及少量输血组,PT、APTT、TT长于输血前及少量输血组(P<0.05);输血后5 d两组FIB、PLT高于输血后1 d,PT、APTT、TT短于输血后1 d(P<0.05),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大量输血组凝血障碍发生率高于少量输血组(P<0.05)。结论:大量输血应用于车祸多发伤患者可显著增加凝血功能障碍风险,需密切监测凝血四项指标,适时合理补充PLT,以促进凝血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清经导滞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效果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院确诊的88例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患者,用简单随机分组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4)和对照组(n=44).对照组用左氧氟沙西和甲硝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用清经导滞汤加减治疗,持续治30d.治疗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于治疗前后,评估患者的中医症候评分、检测免疫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0.91%,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5.00%有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免疫功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18.18%,较对照组不良反应率29.54%无差异(P>0.05).结论:清经导滞汤可以缓解慢性盆腔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血型实验室的输血检验的质量控制与输血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未实施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质量控制前的患者468例,将其设为对照组.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实施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质量控制后的患者523例,将其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在输血期间安全事故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输血安全事故发生率为1.34%,对照组输血安全事故发生率为27.56%,两组患者安全事故发生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血型试验室的输血检验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管理,能够有效的提高输血质量,并且输血安全性有显著的提高.对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进行质量控制管理对输血安全的保障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应对其进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和白三烯B4(LTB4)对直肠癌围术期输血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确诊直肠癌并入住我院的患者,均采取输血治疗,选择发生输血反应的66例纳入观察组,同期选择未发生输血反应60例纳入对照组,总共126例,所有患者的血清Eotaxin及LTB4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进行检测,两组患者单因素分析影响输血反应的相关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确认关键危险因素;绘制输血反应发生的ROC曲线,考察血清Eotaxin及LTB4对输血反应的预测价值,并探究血清Eotaxin及LTB4联合诊断输血反应发生的敏感度与特异性.结果 两组患者基础数据中,观察组患者的既往输血史、过敏史、发血-输血间隔及输血次数4个参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输血前,两组患者的血清Eotaxin和LTB4处于同等表达水平(P>0.05),输血后,观察组的Eotaxin及LTB4较对照组及输血前均明显增高(P<0.05),而对照组输血后则保持与输血前相当水平,未产生显著变化(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有既往输血史(OR = 2.336,95%CI:1.059?5.153)、过敏史(OR =3.880,95%CI:1.475?10.208)、发血-输血间隔≥0.5h(OR = 2.745,95%CI:1.113?6.769)、输血超过2次(OR=2.672,95%CI:1.078?6.620)、血清 Eotaxin(OR = 3.185,95%CI:1.253?8.098)及血清 LTB4(OR = 3.594,95%CI:1.457?8.863)是影响直肠癌患者输血反应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结果可知,以57.6μg/L作为预测的临界值,血清Eotaxin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13,灵敏度为76.1%,特异性为71.5%;以16.8 pg/L作为预测的临界值,血清LTB4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5,预测的灵敏度为80.8%,特异性为82.5%.结论 血清Eotaxin及LTB4与患者输血反应的发生关系密切,可作为输血反应发生的潜在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