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随着对剖宫产技术的提高及操作技术水平的进步,腹膜外横切口剖官产术逐渐被医患所接受,目前逐渐推广。现将我院自1999年6月至2000年6月对168例腹膜外横切口剖宫术患者术前、术中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我院自1999年6月至2000年6月共行剖宫术382例,其中子宫下段剖宫产术185例,古典式剖宫产术28例,而腹膜外横切口剖宫产术为 168例,占总数的43. 9%。1.2手术方法取下腹pfannenstied切口,切开皮肤,不要达脂肪层,撕开皮下组织,剪开向膜,分离腹直肌,推开腹…  相似文献   

2.
冯相珍 《中原医刊》1999,26(9):18-19
我院自1998年起开展新式剖宫产术,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新式剖宫产手术(研究组)89例,年龄21~34岁,初产妇76例,经产妇13例,Pfanntnstiel’s切口剖宫产术(对照组)46例,年龄22~34岁,初产妇30例,经产妇16例,两组孕周、年龄、手术指征,无显著性差异。1.2 方法:Pfanntnstiel’s剖宫产术按文献报道的操作方法[2,3],新式剖宫产术方法参照马彦彦报道的方法[1]。即采用Joelcohen切口钝分脂肪层及前鞘腹直肌,纵形撕开…  相似文献   

3.
高位三步分离膀胱法腹膜外剖宫产80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优化腹膜外剖宫产术。改良pfannenstiel切口,采用三步分离膀胱法和加强围手术期的膀胱护理。经800例实践及与同期80例改良Waters法腹膜外剖宫产比较。高位三步分离膀胱法腹膜外剖宫产术蛤有解剖标志明显,步骤简单,损作小,手术时间短和预后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我们在国内外首次发现了“腹膜外剖宫产膀胱翻转法”[1]并研究了“腹膜外剖宫产的解剖学基础”[3]。我们用该法施行腹膜外剖宫产1725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1988年4月~1998年10月,作者完成了腹膜外剖宫产1725例,均...  相似文献   

5.
我院于1998年6月开始试行改良的腹部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即新式剖宫产术,临床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有手术指征的106例产妇试行新式剖宫产术作为观察组,另选103例pfannenstiel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以色列Stark医生从1988年开始研究新式剖宫产的手术方式,该术式采用了Joel-Cohen切口进腹,撕拉法分离皮下脂肪、腹膜、膀胱腹膜反折以及子宫肌层,不缝合腹膜及膀胱腹膜反折,其关腹方法的特点为连续缝合筋膜、皮肤及皮下脂肪全层缝合。经过近10年的实践探索,1994年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召开的世界妇产科会议上,被认为是全球剖宫产的标准手术,并以发明者Stark所工作的医院命名,称为“Themisgar-laelach-method”剖宫产术。1998年6月~1999年6月我科行新式子宫下段剖宫产…  相似文献   

7.
左越  赵丽侠 《中原医刊》2000,27(12):10-11
新式剖宫产采用改良Jod-cohen切口开腹,撕开腹膜,子宫肌层一层缝合,不缝合腹膜、去除所有不必要的手术操作,改良必要的手术步骤,充分考虑肌肉、神经、血管有弹性的解剖特点。这种手术的优点,减少术后病率,减少腹膜粘连,减少疼痛与不适,恢复快。我院妇产科1999年2月至1999年8月实施新式剖宫产术135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有关情况总结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35例,年龄24~38岁。均为初产妇。临产88例,择期57例。孕周27~43周。以下简称研究组。选择1998年…  相似文献   

8.
本院自 1998年 12月至 2 0 0 0年 10月开展了耻骨联合上腹部横行半月状切口 (pfannenstiel切口 )纯性分离、不缝合腹膜的新式剖宫产术 ,并与同期随机抽样腹部纵切口剖宫产术进行对比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新式剖宫产术 (新式组 )和腹部纵切口术(对照组 )各 12 8例。新式组 :年龄 2 2~ 35岁 ,平均 2 4岁 ;对照组 :年龄 2 1~ 36岁 ,平均 2 3岁。两组均选择初产妇。剖宫产手术指征及手术前宫口扩张情况 (见表 1)。表 1 剖宫产指征及手术前宫口扩张情况 (n)组别例数胎儿窘迫头盆不称臀足位 高龄初产珍贵…  相似文献   

9.
先天性巨结肠在胃肠道先天性畸形中发病率居第2位[1]。治疗方法很多,我院自1980年6月至1998年10月收治35例,应用Grob-赖氏手术(Grob-Lai’s)治疗22例,效果满意,现予报道。1临床资料本组35例,男27例,女8例,男∶女为3.4...  相似文献   

10.
剖宫产后腹壁切口疤痕子宫内膜异位症13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潘永苗  石一复 《浙江医学》2002,24(11):665-666
子宫内膜异位症 (EndometriosisEM)为生育年龄妇女常见病 ,病灶多见于盆腔腹膜和脏器。腹壁切口疤痕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虽少见 [1],但随着近年剖宫产率的增加 ,剖宫产术后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 (AbdominalincisionEM,AIEM)宜引起重视。现就我院收治的13例AIEM分析如下。1.1一般资料1989年3月~2000年1月我院收治AIEMS患者13例 ,占同期剖宫产的0.12 %(13/11059) ,年龄26~42岁 ,平均年龄35.5岁。9例有足月妊娠剖宫产史 ;4例曾在中孕期作剖宫取胎…  相似文献   

11.
横切口顶-侧斯拉法腹膜外剖宫产术郑锦萍,徐凤珠内蒙海勃湾矿务局总医院妇产科(016000)关键词横切口;腹膜外;剖宫产术1994年2月至1995年4月,我院采用腹壁横切口"T"型剪开腹直肌前鞘顶-侧撕拉法行腹膜外剖宫产术78例,现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  相似文献   

12.
迅速有效的复苏是抢救新生儿窒息的关键。我院1995年1月~1998年6月采用气管插管法抢救重度窒息儿43例,抢救成功率95-4%,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以出生后1minApgar评分0~3分为新生儿重度窒息[1]。1995年1月~1998年6月,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5457例,其中发生重度窒息43例,发生率0-79%(43/5457),死亡2例,病死率为4-6%(2/43)。本组中出生后1minApgar评分:1分9例,2分13例,3分21例。其中体重低于2000g2例。1-2…  相似文献   

13.
我院自1998年6月至12月开展了改良式剖宫产术,即采用撕拉法分离皮下脂肪,腹膜,膀胱返折腹膜,以及子宫肌层,不缝合腹膜及膀胱返折腹膜,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有剖宫产术指征、无下腹部手术史的产妇共72例,均为初产妇,年龄22~36岁,孕周37~42周。手术指征:头盆不称30例,胎儿宫内窘迫26例,臀位8例,过期妊娠5例,妊高征3例。随机选取与其指征相同的腹部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70例作为对照组。1.2手术方法:常规术前准备,均采用硬外麻醉。①切口选择Pfann…  相似文献   

14.
缺铁性贫血(IDA)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发病率较高,且往往继发于其它疾病和/或与其它疾病并存。为了观察细胞因子在IDA中的变化,我们于1998年8月至1999年3月对50例IDA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进行了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50例患者,男7例,女43例,年龄29~59岁,平均44.5岁。全部病例均为我院住院及门诊病人,按文献[1]诊断标准确诊。其中血红蛋白在38~89g/L,平均65g/L;骨髓涂片铁染色显示细胞外可染…  相似文献   

15.
腹壁横切口行腹膜外剖宫产36例欧海燕(郴州地区人民医院妇产科)近年来剖宫产率逐渐增加,如何选择损伤小、愈后好、病人恢复快、外观美的腹壁切口及剖宫产术,是我们产科工作者共同努力的方向。我院自1992年6月至1993年7月开展的腹膜外剖宫产同时行腹壁横切...  相似文献   

16.
新式剖宫产手术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比较新式剖宫产术(theMisgavLadachmethod)与传统腹壁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Pfannenstiel)。方法:比较54例新式剖宫产与42例传统腹壁横切口,腹壁切口仅缝合2~3针,结果:观察组胎儿娩出的平均时间缝合膀腹膜反折与腹膜,一层缝合子宫下段切口,腹壁切口仅缝合2-3针。结果:观察组胎儿娩出的平均时间为(5±3)min,对照组为(10±4)min,P〈0.01;观察组  相似文献   

17.
常俊霞 《中原医刊》2000,27(7):15-16
随着近年来剖宫产率的上升,其严重并发症子宫切口坏死裂开所致的晚期子宫出血也明显增多。文献报道,发生率为 0.39%~ 1.2%,原因主要与子宫切口缝合过密、过多、组织缺血性坏死及切口感染有关。我科自1998年元月至1999年10月对258例子宫下段剖宫产子宫切口采用三种不同方法缝合,对其效果进行前瞻性比较研究。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我院1998年元月~1999年10月有剖宫产指征的子宫下段剖宫产者258例分为三组:A组128例,采用单次全层连续缝合:B组70例全层连续锁边缝合;C组62例连续…  相似文献   

18.
刁素 《四川医学》2001,22(6):568-569
在新式剖宫产〔1〕的推广应用中 ,为探讨不缝合腹膜切口的临床价值 ,我院于 2 0 0 0年 2月至 5月施行新式剖宫产不缝合腹膜 38例 ,收到了满意的效果。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有剖宫产指征、既往无下腹部手术史的孕妇共 38例。年龄 2 0~ 38岁。手术指征 :胎儿窘迫 11例 ,头盆不称 7例 ,胎位异常 7例 ,妊高征 5例 ,过期妊娠 3例 ,前置胎盘 2例 ,羊水过少 2例 ,高龄初产 1例。选同期手术指征相同的 50例行新式剖宫产腹膜切口予以缝合作为对照组。所有病例术后均随访3月。1.2 手术方法 :①切口选择耻骨联合上缘Pfannen stiel…  相似文献   

19.
新式剖宫产是改良的下腹部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由以色列的Stark医生于1988年开始推广,并被19个国家所采用。该术式采用了Joel-Cohen切口进腹,撕拉法分离皮下脂肪、腹膜、膀胱腹膜返折以及子宫肌层,不缝合腹膜及腹膜返折。具有手术时间短,损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缩短拆线时间等优点。我院自1998年10月开展新式剖宫产术以来,取得较好的效果,兹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及方法1.1 资料来源 1998年10月~11月底,我院共行新式剖宫产48例,术后均未镇痛。年龄21~35岁,平均28…  相似文献   

20.
本院自 1999年开展新式剖宫产术 ,即是经以色列Stark医生改进的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采用Joel Cohen切口 ,钝性分离各层组织 ,全层缝合子宫肌层 ,不缝合脏、壁层腹膜 ,全层间断3针缝合皮肤皮下脂肪的术式 ,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新式剖宫产术 (新式组 ) 15 0例 ,年龄 2 2 - 2 6岁 ,其中初产妇 139例 ,经产妇 11例 ,pfannenstiel切口剖宫产术 (对照组 ) 6 6例 ,年龄 2 3~ 35岁 ,其中初产妇 5 8例 ,经产妇 8例 ,两组孕妇年龄及孕产次无明显差异。两组均以妊高征、头盆不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