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偏头痛以反复发作的偏头痛或双侧头痛为特征,是临床常见的原发性头痛,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与颅内、外血管舒缩功能障碍有关〔1〕。其病因复杂,治疗棘手且易复发。本研究观察苦碟子注射液联合甲氧氯普胺(胃复安)治疗偏头痛患者的疗效。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急性偏头痛患者共90例,均符合由国际头痛协会(IHS)制定的"头痛疾患的国际分类"(ICHD)22中无先兆偏头痛、先兆偏头痛的诊断标准〔2〕。均经神经系统检查并排除颅内外各种感染性疾病引起的头痛、头痛性癫、颅内肿瘤、高血压、眼屈光不  相似文献   

2.
养血清脑颗粒剂与西比灵治疗偏头痛7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振荣  刘新  张岩 《山东医药》2003,43(22):36-36
20 0 1年 1月至 2 0 0 3年 1月 ,我们采用天津天士力制药公司生产的养血清脑颗粒剂与西比灵防治偏头痛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同期收治的 144例偏头痛患者均符合国际头痛协会 1998年拟定的偏头痛诊断标准。随机分成两组 :1治疗组 :76例 ,其中典型偏头痛 5 2例 ,普通型 2 4例。 2对照组 :6 8例 ,其中典型偏头痛 48例 ,普通型 2 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与年龄无明显差异 (P >0 .0 5 )。治疗组发作频率 1~ 7次 /月 ,平均 2 .4次 /月 ;对照组 1~ 8次 /月 ,平均 2 .6次 /月。两组的病程均在 3个月以上。头痛程度分级 :治疗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卵圆孔未闭(PFO)伴偏头痛的影响因素,以及卵圆孔封堵后对PFO伴偏头痛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内科诊断PFO患者70例,其中合并偏头痛者42例(PFO组)。另选取同期我院非PFO者95例,其中合并偏头痛者30例(非PFO组)。对比两组偏头痛的发生数,同时比较PFO右向左分流(RLS)不同分级对偏头痛的发生以及严重程度的影响。对比其中PFO组中38例患者成功行卵圆孔封堵术前后头痛严重程度以及头痛对生活质量影响评分。结果 PFO组偏头痛发病人数较非PFO组明显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28,P0.05);RLS分级与偏头痛的发生及头痛程度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08,24.86,P0.05,γ=0.600)。对比封堵1年后头痛评分以及头痛影响生活质量因子-6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49,5.98,P0.05)。患者术后1年随访时均未发现心内膜炎、原位血栓形成、封堵器脱落等并发症。结论 PFO患者右向左分流量越大其偏头痛发生率以及头痛程度越高。对PFO合并顽固性偏头痛患者,行封堵术治疗能有效减轻其头痛程度,改善其生活质量,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偏头痛患者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水平的变化,国内尚未见报道。我们测定了22例偏头痛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患者的血浆GMP—140水平,并对血小板在偏头痛发生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2例患者中,男7例,女15例;平均年龄36.5±7.8岁;病程1~18年,平均8.4±6.3年。典型偏头痛2例,普通偏头痛20例,均按国际头痛分类及诊断标准确诊,且排除肝、肾、心脑血管病及内分泌代谢疾病。另设正常对照组28例,无头痛及其他疾病病史(男11例,女17例;平均年龄33.2±6.1岁)。 偏头痛患者分别于头痛发作1周内和3周后两  相似文献   

5.
1.一般资料:治疗组44例,男5例、女39例,年龄16~65岁;病程15天~13年。神经系统检查(21例行CT检查)均无阳性发现,排除高血压病、脑炎、颅内占位性病变等。口服药物效果均不满意。女性病人多与月经、情绪有关,诊断上符合血管神经住头痛,或偏头痛、肌紧张性头痛。对照组病人的病情、诊断、治疗与治疗组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们采用封闭疗法和药物联合治疗偏头痛,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36例偏头痛患者,男女各18例,年龄20~65岁,病程3个月~30a。患者均符合国际头痛分类及诊断标准.CT检查未见异常。采用2%利多卡因2ml+地塞米松5mg封闭痛处或痛侧太阳穴,1次/d或隔日1次;同时口服托吡酯100mg/d,百优解20mg,均1次/d。10d为一疗程,连用2~4疗程。疗程结束后,治愈(偏头痛及伴发症状完全消失)28例,显效(头痛减轻,发作次数减少50%~75%)8例,有效率100%。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微创手术治疗顽固性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年1月—2013年1月采用病侧颞浅动脉结扎术治疗顽固性偏头痛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手术后头痛即刻消失。手术后无伤口感染、局部皮肤感觉异常等并发症。结论采用颞浅动脉结扎术治疗顽固性偏头痛,可显著减轻患者痛苦,避免此类患者长期服药而引起其他脏器的负担,同时明显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及心理负担。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头痛宁胶囊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偏头痛患者120例,按照就诊顺序将其分为头痛宁胶囊组、尼莫地平组和联合治疗组,各40例。在治疗前、治疗第2周末及治疗第4周末,以头痛影响测定-6(HIT-6)问卷评分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3组HIT-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2、4周末,3组HIT-6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尼莫地平组HIT-6评分高于头痛宁胶囊组、头痛宁胶囊组HIT-6评分高于联合治疗组(P0.05)。各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头痛宁胶囊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效果优于单独治疗,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我院采用蛇毒抗栓酶治疗血管性头痛34例,取得满意效果,总有效率为88.2%。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1986年1月至1987年1我院共收治血管性头痛80例。其中应用蛇毒抗栓酶治疗34例(治疗组),男13例,女21例,年龄16~73岁,病程4天至30年。偏头痛26例,高血压性头痛6例,丛集性头痛1例,脑栓塞1例;应用阿斯匹林、潘生丁治疗46  相似文献   

10.
偏头痛是神经科常见病,据国内调查,偏头痛的年患病率为985.2/10万人口,发病率为79.7/10万人口。血小板在本病中的作用引起了人们注意。本文旨在观察偏头痛病人血小板活性和变化规律,从而对偏头痛的发作因素进一步防治提供了依据。1.对象和方法1.l对象:病人组:门诊确诊的偏头痛患者55例,诊断标准见。男性19例,女性36例,平均年龄375岁,其中发作期ZI例,间歇期34例,病程为1月~20年,发病有先兆者为典型偏头痛15例,先兆均为视物模糊,发黑,发花。无先兆者为普通型偏头痛40例,女性患者与月经有关者10例,有家族史者14例,…  相似文献   

11.
养血清脑颗粒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7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多发病之一,是一种周期性发作的血管性头痛,多在青春期起病,女性多见。目前治疗方法较多,疗效不一。临床应用养血清脑颗粒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76例,收到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52例病人均为门诊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6例。治疗组男25例,女51例,年龄(16~62)岁,平均40.2岁;对照组男27例,女49例,年龄(17~61)岁,平均39.8岁。1.2诊断标准①反复发作性头痛,间歇期无症状。②具有下列症状中两项者:头痛偏于一侧(双侧头痛病例未入选);头痛可有先兆(如闪光、暗点、幻视、偏盲);头痛伴有恶心、呕…  相似文献   

12.
王顺英  续慧英 《内科》2007,2(5):784-784
偏头痛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临床表现以阵发性、偏侧搏动性头痛为主。近年来临床上用钙离子拮抗剂治疗偏头痛发作有诸多报道。本文主要用西比灵(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4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48例偏头痛病人均系我院2002年6月至2006年3月门  相似文献   

13.
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儿童偏头痛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技术诊断偏头痛患儿30例,经临床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病例组男13例,女17例;年龄7~12岁,平均9.8岁;病程3个月至2年半,平均1年零1个月。临床表现为典型偏头痛4例,余均为反复发作的头痛、头晕...  相似文献   

14.
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偏头痛4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2000年,我们采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偏头痛患者4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根据国际头痛学会制定的头痛分类标准,将80例未进行任何治疗的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女28例,男12例,年龄18~50岁,平均34岁,病程2~5年;典型偏头痛12例,普通型24例,偏瘫型及群集性各2例.对照组40例,女30例,男10例,年龄1 2~40岁,平均26岁,病程2~10年,其中典型偏头痛10例,普通型26例,偏瘫型及群集性各2 例.治疗组口服养血清脑颗粒,每次1袋,每日3次;对照组口服天麻丸,每次5粒,每日3次 .2周为一个疗程,均连服2个疗程.头痛停止发作、停药1年内未复发为痊愈,发作次数明显减少、程度明显减轻、停药3个月内仅发作1次为显效,发作次数减少、平均每日头痛发作次数减少到服药前的一半且程度减轻为好转,服药后头痛发作次数和程度均无好转或恶化为无效.  相似文献   

15.
<正>偏头痛反复发作,迁延难愈,是临床常见病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目前现代医学尚缺乏安全有效的根治方法,现有的药物治疗普遍存在毒副反应多、禁忌证多等问题〔1〕,本文就采用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治疗老年偏痛临床效果进行评价。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共收集偏头痛患者79例,为2013年1月至12月期间就诊于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老年病科门诊的患者,均符合国际头痛协会制定的《国际头痛疾病分类》2004年  相似文献   

16.
20 0 1年 10月~ 2 0 0 2年 10月 ,我们应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偏头痛 10 0例 ,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10 0例均系典型或普通型偏头痛患者 ,男 2 7例 ,女 73例 ,年龄 18~ 84岁 ,平均 3 2岁。偏头痛病史最长者 15年 ,最短者 2个月。所有患者均行脑电图及颅脑 CT检查 ,除外颅内肿瘤、炎症、脑血管疾病。患者口服养血清脑颗粒每日 3次 ,每次 1袋 ( 4g) ,10天 1个疗程 ,休息 1~ 2天再开始第 2个疗程 ,治疗期间停用其它镇痛药物。全部患者均服完 3个疗程。其中头痛缓解、观察 2个月无发作者 43例 ( 43 % ) ;头痛程度明显减轻、偶有…  相似文献   

17.
1999~ 2 0 0 2年 ,我们应用经颅多普勒 (TCD)技术对 36例儿童偏头痛患儿进行检查 ,观察其脑血流动力学变化。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 36例 (观察组 ) ,男 10例 ,女 2 6例 ;年龄 6~14岁。临床表现 :发作时单侧跳动性头痛 15例 ,双侧跳动性头痛 2 1例。其中先兆症型偏头痛 (MWA) 9例 ,表现为视物模糊 ,短暂性黑蒙、冒金星 ,无先兆型偏头痛 (MOA) 2 7例。有恶心、呕吐、心慌、出汗、腹痛等 5例 ,有偏头痛家族史 2 4例。36例均符合 1998年国际头痛协会 (IHS)制定的偏头痛分类诊断标准。随机抽取同期正常体检的健康儿童 2 0例为对照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新瑙力隆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4年-2005年采用经颅多普勒(TCD)检测,于偏头痛病人中筛选出44例血流速度增快、血管痉挛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T组)服用新瑙力隆,另一组服用全天麻胶囊作为对照组(N组),服药12周。结果 治疗后两组病人头痛发作频率及头痛指数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新瑙力隆治疗偏头痛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9.
<正>1病历资料患者女性,49岁,主因"发作性头痛伴视物不清2年"于2018年12月3日来我院诊治。患者近2年来无明显诱因间断出现头痛,伴视物不清,无恶心、呕吐,无肢体活动障碍,无胸闷、胸痛等不适,持续约数小时至1 d不等,可于休息后逐渐缓解。多次于我院神经内科按"偏头痛"治疗,予以多种抗偏头痛药物规律治疗8个月,症状无明显改善。既往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病史,失眠症3年余。心、肺、腹及神经系统查体未见明显阳性体征。辅助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经导管封堵卵圆孔未闭(PFO)合并偏头痛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14年3月—2018年5月在我院行介入治疗PFO合并偏头痛病人17例,收集临床资料并对所有病人进行随访。结果封堵成功16例(94.1%),所有病人在院及随访期间均无并发症发生,除1例封堵未成功外,14例术后2~3个月头痛消失,2例头痛明显减轻。结论经导管封堵PFO可以明显缓解合并有PFO偏头痛病人的头痛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