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古交市中心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24例为研究对象, 采用抛硬币分组法将入选者分为两组, 对照组(62例)采用常规对症治疗, 研究组(62例)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采用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症消失时间、临床疗效、炎性反应及血气分析指标情况。结果治疗后, 研究组气喘、咳嗽、肺啰音、发热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2.28±0.71)d、(3.30±0.82)d、(5.25±1.03)d、(19.01±2.65)h]均短于对照组[(2.71±0.89)d、(3.81±0.98)d、(5.72±1.37)d、(20.76±3.12)h](t=2.97、3.14、2.15、3.36, 均P < 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1.94%)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水平[(83.94±4.02)mmHg]均高于对照组[77.42%、(81.25±5.53)mmHg](χ2=5.03, t=3...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INSURE技术用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将确诊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并同意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的62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采用INSURE技术治疗)和对照组31例(应用PS后不拔除气管插管,直接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1,12h动脉血气改善情况,第2剂肺表面活性物质应用情况,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气漏、颅内出血发生率,呼吸机使用时间、用氧时间、住院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1h动脉血氧分压为(72.45±9.04)mmHg,高于治疗前的(46.68±4.45)mmHg;二氧化碳分压治疗后为(42.58±5.06)mmHg,低于治疗前的(52.77±4.62)mmHg(P<0.05)。对照组患儿治疗后1h动脉血氧分压为(73.13±8.88)mmHg,高于治疗前的(48.06±4.24)mmHg;二氧化碳分压治疗后为(44.26±3.81)mmHg,低于治疗前的(53.87±5.36)mmHg(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1h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2h后动脉血氧分压为(75.87±11.88)mmHg、二氧化碳分压为(42.03±4.79)mmHg,与对照组的(77.87±11.22)mmHg和(41.90±5.14)mmH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剂肺表面活性物质应用情况,观察组2例,对照组3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气漏、颅内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9.68%(3/31),3.23%(1/31),25.81%(8/31),均低于对照组的22.58%(7/31),12.90%(4/31),45.16%(14/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机使用时间、用氧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4.29±1.006)d,(7.90±1.193)d,(30.52±4.857)d,对照组分别为(5.39±0.761)d,(9.23±2.655)d和(33.35±2.19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NSURE技术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创伤小、效果好、并发症少、费用低、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85岁。主因咳嗽5d,伴发热1d,于2005年1月6日入院。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病及冠心病史,对磺胺类药物过敏。查体:T38.3℃,P78次/min,R18次/min,BP120/60mmHg(1mmHg=0.133kPa)。咽部轻度充血,双扁桃体无肿大。桶状胸,双肺叩清,听诊双肺呼吸音低,左下肺可闻少量湿性啰音,心界向左扩大,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辅助检查:胸片示:两肺纹理略多、紊乱。血常规:WBC6.78×109/L,N0.815,L0.15。CRP51mg/L;血K 3.2mmol/L,Cr103μmol/L;血气分析:PCO236mmHg,PO262mmHg,SO293%,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AaD pO2)48mm…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69岁。于2004年12月6日,因心悸1个月入院,既往有高血压、心律失常、慢性肾功能不全病史。经B超检查诊断为腹主动脉瘤。1月5日行腹主动脉瘤切除、大隐静脉搭桥术。1月10日查体T38℃,BP180 ̄190/90 ̄100mmHg。患者出现腹泻,10次/d。粪培养示:可见革兰阳性球菌。因患者发热有肺部感染伴腹泻,根据药敏结果给予去甲万古霉素0.4g,2次/d口服,美洛培南(美平)0.5,1次/12h静脉滴注。6d后腹泻好转(5次/d),停用去甲万古霉素、美洛培南。给予双岐三联活菌(培菲康)4片,3次/d。治疗3d腹泻加重(11次/d),再次给予去甲万古霉素0.4g,4次/d口服。3d后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联合肝素治疗急性中高危肺血栓栓塞症(PTE)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动脉血气分析和心肌酶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东阳市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急性中高危PTE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 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n=39)与对照组(n=39)。对照组给予肝素治疗, 观察组在肝素基础上结合阿替普酶治疗。两组疗程7 d。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心肌酶及肺动脉压和右房室瓣环收缩期移位(TAPSE)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87%)高于对照组(76.9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8, P <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36.24±5.12)mmHg](1 mmHg=0.133 kPa)低于对照组(44.25±3.78)mmHg], 而动脉氧分压(PaO2)[(78.82±5.1)mmHg]高于对照组[(71.23±4.89)mmHg],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86、6.66, 均P <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乳酸脱氢酶(LDH)[(107.42±15.45)U/L]、肌酸激酶(C...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的动脉血气、D-Dimer、vWF及血液流变学系列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阿魏酸钠对其急性期的治疗作用。方法5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在一般抗感染、吸氧、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静脉滴注阿魏酸钠治疗2周,测定治疗前、治疗后3、7、14d动脉血气分析及静脉血流变、D-DIMER及vWF。对照组20例同期做抗感染、吸氧、对症治疗。结果14d后,阿魏酸钠治疗组患者动脉血PO2由(60.24±10.36)mmHg(1mmHg=0.133kPa)升至(88.2±8.6)mmHg,PCO2由(55.46±11.24)mmHg降至(38.35±10.61)mmHg,D-Dimer由(1.29±0.39)mg/L降至(0.41±0.29)mg/L,vWF由(137.46±32.8)μg/L降至(80.89±29.3)μg/L,血流变得到明显改善。结论阿魏酸钠对COPD急性加重期的缓解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患者男,39岁。因右肺鳞癌行化疗于2012年11月9日入院。体格检查:脉搏62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40/86mmHg(1 mmHg=0.133kPa)。既往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入院后考虑患者体质差给予基础抗肿瘤方案EP方案,应用依托泊苷、顺铂等化疗药物。化疗当天建立静脉通路后,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依托泊苷100mg静脉滴注,调节滴速至30滴/min,约2min后,患者出现面色青紫,胸闷,憋气,呼吸急促。查体:血压120/80mmHg,脉搏60次/min,呼吸30次/min,心电监护示动脉血氧分压(SpO2)80%。立即停用依托  相似文献   

8.
病例:患者,女,51岁。因"手腕关节疼痛1月余"于2013年1月3日到我院骨科门诊就诊。查体:体温(T)36.2℃,血压(BP)120/78mmHg,脉博(P)82次/min,呼吸(R)18次/min。  相似文献   

9.
<正>患者为育龄期女性,31岁,因"停经2+月,不规则阴道出血1月,右下腹痛半月"于2013年8月17日入院。16岁月经初潮,平素月经规律,月经周期28 d,持续4 d,量少,痛经阳性(以右下腹为著)。末次月经(LMP):2013年6月3日。既往孕3产2。2006年因"阑尾炎"行彩超检查提示"双子宫"。2008年1月足月自娩一女婴,生后夭折;2009年足月自娩一男婴,现体健;2010年早孕行药物流产1次。患者于2013年8月6日就诊于当地诊所,考虑盆腔炎,给予静脉滴注头孢类抗生素(具体不详)治疗3 d,腹痛无缓解。于2013  相似文献   

10.
《中南药学》2019,(11):2013-2014
<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2岁,因"头晕4 d,胸闷2 d"于2018年7月11日入院。入院诊断为:2型糖尿病。现症见:口干多饮,夜尿0~1次/晚,头晕、胸闷不适。稍感目矇,无明显肢体麻木。精神一般,余无异常。近期体重无减轻。高血压病史18年,最高血压180/120 mmHg(1mmHg=133.2 Pa),近2年服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2.5 mg bid)降压治疗,自诉平素血压控制可,约控制在130/70 mmHg左右。糖尿病史8年,近2年降糖方案为诺和灵30注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重组人生长激素能否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无创通气患者的营养状况。方法选取COPD营养不良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治疗组24例。两组患者均予氧疗、抗感染、化痰、支气管扩张及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治疗组每晚临睡前皮下注射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0.1IU·kg-1,共7d。比较两组患者营养状况、血淋巴细胞计数、血气分析等。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前白蛋白(2.2±0.2)g·L-1、动脉血氧分压(75.2±7.3)mmHg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46.4±4.8)mmHg均较对照组〔(2.1±0.2)g·L-1,(65.8±7.8)mmHg,(50.8±6.9)mmHg〕有明显改善。结论重组人生长激素能促进蛋白合成、改善营养状况,提高动脉血氧分压,降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有助于COPD无创通气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中心静脉血能否替代肺动脉血对重症病人进行混合静脉与动脉血PCO2阶差(VAPCO2)和动脉血与混合静脉血pH值阶差(AVpH)监测,对56例无心内分流的心脏手术病人在体外循环前同时经中心静脉、肺动脉和桡动脉采血行血气分析,并对所得资料进行直线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中心静脉血和肺动脉血的PCO2分别为39.46&;#177;6.08mmHg和38.45&;#177;6.08mmHg(r=0.928);pH值分别为7.44&;#177;0.06和7.46&;#177;0.06(r=0.953);VAPCO2分别为9.38&;#177;3.26mmHg和8.28&;#177;2.97mmHg(r=0.745);AVpH分别为0.07&;#177;0.03和0.06&;#177;0.02(r=0.618)。结论:从中心静脉取样基本上可以替代肺动脉取样作VAPCO2及AVpH的分析,从而使临床上应用该项指标更为方便。  相似文献   

13.
患者, 女, 36岁。因"胸闷气喘6 d, 干咳2 d"于2021年12月4日入住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6 d前无明显诱因下患者出现胸闷、呼吸急促, 活动后症状加剧, 咳嗽伴口干, 背部酸痛。2021年12月3日门诊查血常规:红细胞计数(RBC)3.70×1012/L, 白细胞计数(WBC)8.82×109/L, 中性粒细胞比值(N%)94.7%, 淋巴细胞比值(L%)3.70%, 血红蛋白(HGB)101 g/L。血生化:肌酐(CREA)133.3 μmol/L, 尿酸(UA)493 μmol/L, 估算肾小球滤过率46 mL·min-1·1.73 m-2, 超敏C反应蛋白(HCRP)29.27 mg/L;血气分析:pH 7.45, 二氧化碳分压(PCO2)35 mmHg(1 mmHg=0.133 kPa), 氧分压(PO2)74 mmHg, 血氧饱和度(SaO2)98.4%;D-二聚体0.74 mg/L;脑钠肽(BNP)5.21 pg/L;胸部CT:两肺广泛磨玻璃密度影, 两下肺斑片状实变影(见图1A)。既往有"慢性肾脏病 3期"病史5个月余, 口服醋酸泼尼松片、骨化三...  相似文献   

14.
1病历摘要患者男,35岁,因"发现皮肤出血点4 d、加重2 d"于2011年2月3日入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同年1月10患者因"上呼吸道感染"自行服用酚麻美敏片(泰诺)(2次共3片)、甲硝唑(2次4片)及牛黄类中药(2次3丸)等,此后五六天出现厌食、乏力等症状,未予重视。1月30日患者无诱因右上臂及小腿出现多发大小不等出血点,因抓挠扩大为瘀斑,同时出现右侧颊黏膜皮下血肿,遂到某医院就诊。血常规检查示血小板计数17×109/L,  相似文献   

15.
氧氟沙星注射液致严重呃逆2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例1男,39岁。因“咽喉肿痛,咳嗽气紧,发热2d”,于2005年1月10日来我院门诊就诊。既往身体健康,无药物过敏史。查体:BP100/70mmHg(1mmHg=0.133kPa),T38.5℃,R22次/min,扁桃体II度肿大,听诊心肺无异常。血常规:WBC11×109/L,中性粒细胞0.9。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予柴胡注射液2ml肌内注射,氧氟沙星100ml(200mg)静脉滴注,2次/d。首次静脉滴注后2h患者出现呃逆现象,第2次静脉滴注氧氟沙星过程中呃逆加重,被迫停止治疗。停用氧氟沙星改用克林霉素静脉滴注,并进行对症治疗,给予哌甲酯20mg肌内注射,2次/d。2d后呃逆减轻,3d后停用哌醋酯,5d后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无创性机械通气在治疗慢性呼吸衰竭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病和支气管扩张)中的作用。方法 98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和22例支气管扩张患者因慢性呼吸衰竭而住院。第1次住院时没有使用无创性机械通气,而在第2次住院时给予无创性机械通气。观察患者的肺功能、动脉血气和住院天数的变化。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病和支气管扩张患者在使用无创性机械通气的过程中:(1)大多数患者能表现很好的依从性,占92%。(2)动脉血气有所改善。PaCO2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由(63±11)mmHg降至(52±6)mmHg(P<0.01);在支气管扩张患者由(57±7)mmHg降至(45±10)mmHg(P<0.01)。同时PaO2也有上升,分别由(62±12)mmHg(、57±12)mmHg升到(72±14)mmHg、(74±17)mmHg(P<0.001)。(3)与没有用无创性机械通气的患者住院天数相比,住院天数减少(P<0.05)。结论无创性机械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病和支气管扩张的治疗中依从性好,动脉血气有改善和住院天数缩短。  相似文献   

17.
男, 52岁。主因"右侧肢体无力伴言语不能17 d"。患者17 d前(2021年9月5日)在安静状态下, 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肢体无力, 右侧肢体活动不能, 伴言语不能, 反应迟钝, 口角歪斜, 理解力差, 饮水、吞咽、视物均正常, 无意识障碍、肢体抽搐, 就诊于侯马市人民医院, 急诊给予静脉溶栓后以"脑梗死"转入神经内科, 给予抗血小板聚集、稳定斑块、改善循环、降压等标准治疗, 以及针灸、床旁康复(大关节松动训练、平衡功能训练)等对症治疗13 d, 患者神志清醒, 反应迟钝, 表情淡漠, 言语不能, 仅可理解部分语言, 口角歪斜, 右上肢活动不能, 右下肢可抬离床面, 于9月20日好转出院。9月22日为求康复治疗, 门诊以"偏瘫;脑梗死恢复期;高血压"收住院, 患者自发病以来, 精神可, 进食差, 睡眠差, 小便失禁, 大便失禁。既往史:高血压史十余年, 血压最高达170/110 mmHg(1 mmHg=0.133 kPa), 平素口服缬沙坦胶囊80 mg/d, 血压控制不详。入我科前1周口服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1片/日、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 mg/d, 晨起顿服。3年前患者脑梗死住院治疗...  相似文献   

18.
肾宝合剂致血压升高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1男,70岁。因尿频于1999年4月13日开始服用肾宝合剂30ml,bid。服药前BP150/90mmHg。6d后,患者自感头部沉重。查BP170/110mmHg(1mmHg=0.133kPa)。加服牛黄降压丸1丸,bid。1天后症状消失,BP150/90mmHg,两药继续同服,共用30d,每昼夜排尿次数由10~12次减至5~6次。随访4个月,疗效巩固,血压未再升高。例2男,48岁。因早泄于1999年4月21日开始服肾宝合剂20ml,bid。服药前BP130/90mmHg。5d后,患者自觉头部昏沉感,查BP140/90mmHg。停止用药,未做其它处理,3d后测BP130/90mmHg。随访2个月,血压稳定于130/90mmHg。例3男,45岁。因早泄于1999…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对脓毒性休克患者组织灌注、容量反应性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脓毒性休克患者10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均予积极的液体复苏、经验性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及血管活性药物等对症处理。治疗组患者加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鼻饲治疗,均治疗5 d。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全身组织灌注指标均明显改善,且治疗组动脉血乳酸(Lac)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每搏变异度(SVV)平均为(15±8)%,容量反应性阳性率为82.3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9±6)%和90.0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率(HR)、收缩压(SBP)、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每搏量指数(SI)、左室内压上升最大速率(dp/d tmax)、全心射血分数(GEF)、心功能指数(CFI)、全心舒张期末容积指数(GEDVI),中心静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Pcv-aCO2)均显著下降,且治疗组的HR,CO,CI,SI,dp/d tmax,GEF、CFI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中心静脉压(CVP)、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Lac、ScvO2显著上升,且治疗组动脉血Lac、CVP、DBP、SVRI均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治疗组患者住院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美托洛尔能降低脓毒性休克患者的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降低容量反应性,改善全身组织灌注情况,同时缩短住院和机械通气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对气管插管术后患者实施渐进式早期康复训练, 对其预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10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在南京中医药大学连云港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气管插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0例。对照组患者男女比例为20∶20, 年龄(67.45±4.45)岁;观察组患者男女比例为22∶18, 年龄(67.05±4.33)岁。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含体征检测、呼吸道护理、环境管控及康复训练), 观察组采用渐进式早期康复训练(包含方案制定、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及第三阶段)。于入院当日、出院前1 d对比两组患者血气指标及临床治疗指标, 使用肺部治疗功能评定量表(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ancer Therapy for Lung Cancer, FACT-L)测评两组患者治疗效果。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出院前1 d, 观察组患者血气指标中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36.54±4.55)mmHg(1 mmHg=0.133 kPa)、碱剩余(BE)(2.79±0.79)mmol/L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