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琳 《临床荟萃》1996,11(6):273-274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伴快室率房颤的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洋地黄为首选,但单用洋地黄对部分患者心室率控制并不满意,因此我们使用自身对照法观察美托洛尔加地高辛治疗CHF并快室率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毛琳 《临床医学》1996,16(8):42-43
对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伴快室率房颤的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洋地黄为首选,但单用洋地黄对部分患者心室率控制并不满意,因此,我们使用自身对照法观察美托洛尔加地高辛治疗CHF并快室率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谢兴宇  郑罡 《临床荟萃》2005,20(13):750-751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时,药物对房颤的转复率相对较低,房颤复律后也难以维持窦性心律。因此,有效控制心室率是治疗房颤合并充血性心衰的首要目标。洋地黄具有正性肌力作用和拟迷走神经作用,一直是控制快速房颤伴充血性心衰患者心室率的首选药物,但洋地黄起效较慢,对紧急控制房颤心室率有一定的局限性。Ⅲ类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可显著延长房室传导系统的不应期,且负性肌力作用和促心律失常作用较小,是治疗危重症患者快速心律失常的最常用药物之一。本研究通过比较静脉应用胺碘酮与毛花甙C控制充血性心衰患者快速房颤心室率的即时效应及安全性,探讨静脉应用胺碘酮对紧急控制快速房颤伴充血性心衰患者心室率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伴快室李房颤,洋地黄是首选药物,但单用洋地黄对部分患者心室率控制并不满意,本文旨在观察以地高辛合用美托洛尔治疗CHF伴决定事房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CHF伴房颤41例,男27例,女14例;年龄42~68岁,平均54.6岁。心功能(NYHA分级)级别:Ⅱ级15例,Ⅲ级23例,Ⅳ级3例。其中冠心病16例,风心病14例,高血压性心脏病6例,扩张型心肌病5例。入院后均经常规应用利尿剂及血管扩张刑,并且服用地高辛0.25mg/d,5个半衰期后,静息心率仍超过90/min。1.2治疗在维持原强心、利尿…  相似文献   

5.
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伴快速房颤患者采用最佳剂量的洋地黄是目前治疗的合理用药,但单用洋地黄治疗部分患者心率不能满意控制。本文以地戈辛加用硫氮唑酮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本文收集均予以利尿、扩血管常规治疗无效的CHF伴快速房颤患者34例,男16例,女18例,平均年龄47±12岁,心功能按NYHA分级Ⅱ~Ⅳ,风心病12  相似文献   

6.
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 ,多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当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时 ,单用洋地黄治疗效果往往不够理想 ,特别是心室率较快的患者 ,症状不易改善。加用阿替洛尔 (氨酰心安 )治疗后 ,能够有效地控制心室率 ,缓解病情 ,取得良好疗效。1 资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 选择CHF患者 4 0例 ,均为急诊留观和住院病人。其中冠心病和高血压病人 2 8例 ;风心病 8例 ;扩张型心肌病 4例。男 2 8例 ,女 12例 ,年龄 2 4~ 78岁。心功能的判断按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 (NYHA)分级法。Ⅲ级 2 6例 ,Ⅳ级 14例。收缩压 (SBP) <90…  相似文献   

7.
韦鉴钦 《实用医学杂志》1997,13(12):819-819
心脏病患者存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伴快速房颤时,洋地黄是首选药物,但临床上单用洋地黄对部分患者的心室率控制不满意,我们在应用洋地黄基础上合用小剂量β受体阻滞剂治疗此类病人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CHF伴快速房颤患者83例,男性38例,女性45例,平均年龄40±8岁,心功能Ⅲ~Ⅳ级。风湿性心瓣膜病57例,扩张型心脏病10例,冠心病或伴高血压性心脏病16例。1.2治疗方法:常规应用扩血管药和利尿药,静脉应用西地兰O.2~0.4mg/d,或加用口服地高辛0.25mg连续3天,如心电监护或静息心率仍>100次/…  相似文献   

8.
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伴快速房颤的患者,尤其是有器质性心脏病者,洋地黄常作为首选药物;但洋地黄对部分患者心室率控制不满意,因此我们在应用地高辛治疗的基础上合用小剂量氨酰心安治疗CHF伴快速房颤,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  相似文献   

9.
屠莉莉 《临床医学》1997,17(10):8-10
作者对42例快室率房颤伴心功能不全患者,在使用洋地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氨酰心安,结果发现,两药联用后,房颤的心室率明显减慢(P〈0.01),心功能也明显改善。未发生Ⅲ°房室传导阻滞?也无洋地黄中毒。因此,小剂量氨酰心安与洋地黄合用治疗快室率房颤伴心功能不全,疗效显著,毒副反应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静脉应用胺碘酮与毛花甙C控制快速心房颤动 (简称房颤 )伴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衰 )患者心室率的即时效应及安全性。方法  4 6例房颤患者 ,心室率≥ 12 0次 /min ,心功能Ⅱ级以上(NYHA)。采用随机方式分组 ,分别静脉应用胺碘酮、毛花甙C。结果 胺碘酮、毛花甙C组控制房颤快速心室率的总有效率分别为 81 0 %和 60 9% (P <0 0 5 ) ;心室率平均下降幅度分别为 3 5 %和 2 5 % (P <0 0 1) ;平均起效时间分别为 (2 3 1± 8 2 )min和 (5 0 7± 10 4 )min (P <0 0 1)。胺碘酮组有 1例出现症状性低血压 ,1例出现Ⅰ°房室传导阻滞 ,无心衰加重表现。结论 静脉应用胺碘酮能迅速、安全、有效地控制房颤伴充血性心衰患者的快速心室率  相似文献   

11.
贾丽枝  吕长泳  霍本良  王靖  邓娟 《临床荟萃》2003,18(11):623-624
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 ,几乎见于所有的器质性心脏病 ;未治疗的房颤心室率往往快于窦性心律时的心室率 ,可引起心悸、气短等临床症状。房颤时快速的心室率可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性心肌病等 ,心室率得到控制后 ,可以逆转[1] 。故对于不能转复为窦性心律的房颤患者控制心室率将对改善症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2 ] 。本研究根据2 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记录分析药物控制满意的慢性房颤患者的心律变化及RR间期特点 ,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入选 1997~ 2 0 0 1年我院门诊及住院的心室率控制满意的 4…  相似文献   

12.
姜卫东  高想 《临床荟萃》2007,22(9):653-654
心房颤动(房颤)伴快速心室率是临床常见的快速心律失常之一,迅速有效的控制房颤的心室律,是减少房颤急性并发症、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的重要环节。临床常用毛花甙C(商品名:西地兰)静脉注射,但近年来认为除非有心力衰竭,洋地黄已不是控制房颤快速心室率的首选药物。2005年3月至2006年6月我院对30例快速房颤患者予静脉注射美托洛尔治疗,并与静注毛花甙C比较其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58例患者均为本院急诊及住院房颤患者。其中冠心病24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8例,风湿性心脏病8例,特发性房颤8例;男27例,女31例。房颤持续>24小时,…  相似文献   

13.
对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衰 )伴心房纤颤 (房颤 )、心房扑动 (房扑 )患者分别静脉应用地尔硫艹卓 和毛花甙丙 ,观察其对心室率控制的疗效及对心功能的影响。1 病例与方法1.1 病例 :30例患者房颤、房扑持续 >2 4小时 ,心室率≥ 110次 /min,心功能 ~ 级 ,未用其它抗心律失常药物者。排除 :严重的低血压 ; ~ 度房室传导阻滞和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及水、电解质紊乱 ;急性心肌梗死(心梗 )和急性左心衰 ;预激的房颤、房扑。男 2 1例 ,女 9例 ;平均年龄 (5 6 .73±6 .5 9)岁。房颤 2 8例 ,房扑 2例 ;心功能 级 12例 , 级 13…  相似文献   

14.
快速有效地控制房颤的快速心室率 ,是减少房颤急性并发症 ,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的重要环节。传统的洋地黄类药物通过兴奋迷走神经 ,增加房室结隐匿传导 ,使心室率减慢。但洋地黄类药物对交感神经张力增高所致的快速房颤疗效差 ,故对上述患者及少数对洋地黄类药物有禁忌证的患者 ,寻找更有效的药物来控制快速心室率 ,已成为房颤处理中的重要环节。我们对 16例快速房颤患者给予硫氮酮 (地尔硫 )静注 ,对 3 0例单用地高辛不能有效控制房颤快速心室率的患者加服硫氮酮 ,取得满意治疗效果 ,现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病例选择 Ⅰ组 :1…  相似文献   

15.
胡东达  潘根富 《浙江临床医学》2004,3(11):997-998,1000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心力衰竭患者房颤发生率可以从心功能Ⅱ级(NYHA分级)的10%上升至心功能Ⅳ级的40%[1],恢复窦性心律或控制心室率对于改善血流动力学,控制心力衰竭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观察静脉应用胺碘酮与毛花甙丙治疗心力衰竭伴快速房颤降低心室率及转复窦性心律的有效性,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45例快速型房颤并心衰病人常规应用利尿剂、血管扩张剂、洋地黄不能有效控制心室率,改善心功能者,加用美托洛尔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男26例,女19例。平均年龄47.8岁。心功能Ⅱ~Ⅳ级,其中风心病16例,扩张  相似文献   

17.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伴发快速心房纤颤(简称房颤)时常易引起严重的血流动力学障碍,加重心力衰竭,形成恶性循环而增加病死率,迅速复律或控制心室率对有效改善血流动力学及控制心力衰竭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应用地高辛联合阿替洛尔治疗CHF伴快速房颤,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洋地黄类药物是当今治疗心力衰竭常用药物。洋地黄类药物有效治疗量和中毒量接近,安全范围小,容易造成中毒。我们自1995年1月至8月间,对25例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洋地黄类药物,3例出现洋地黄中毒,由于严密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无1例死亡。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5例中,男14例,女11例,年龄57~86岁;患慢支、肺气肿、肺心病19例;出现洋地黄中毒2例;肺气肿,扩张型心肌病、心律失常2例;中毒1例;阻塞性肺气肿4例,无中毒者。应用地高辛0.25mg每日1次口服,用药第5~22天出现洋地黄中毒。3例洋地黄中毒患者中心电图提示频发室早,房颤2例;伴胃肠道反应2例;视物模糊1例。 2 临床观察 2.1 心率的改变 洋地黄治疗心衰时,当症状得到控制、心率由快变慢或转至正常后,又出现心率增快或低于60次/分,则提示洋地黄中毒。这种心率变化在开始和没有中毒前病人往往无自觉症状。我们对服用洋地黄类药物的患者,用药前后定时测量脉搏或心率,可以达到早期发现及早期治疗的目的。 2.2 节律改变 心率或脉搏不规整,应考虑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心律失常。室性早搏是  相似文献   

19.
陈菊 《华西医学》2009,(11):2901-2902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心房颤动伴快速心室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各种原因所致的房颤伴快速心室率的CHF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抗CHF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静脉负荷量胺碘酮150 mg后,再以1000μg/min静脉点滴维持6小时,500μg/min静滴18小时。同时口服胺碘酮0.2,3次/d,1周;再0.2,2次/d,1周以后以0.2,1次/d至观察终点,随诊为12个月。结果:治疗组53例使用胺碘酮治疗可显著增加抗心律失常有效性,改善左室射血分数,减少心力衰竭再住院率,42例患者转复为室性心律。结论:静脉及口服胺碘酮同时应用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房颤是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20.
房颤是十分常见的心律失常,伴心室率快者病人会有心慌气短,严重者出现血流动力学紊乱应用洋地黄、B-受体阻滞剂及钙离子拮抗剂能控制心室率,减轻患者的症状,避免心流动力学紊乱的加重,有些在控制心室率后,心流动力学改善可以自行复律,本文将我院2年多来发作快速房颤的47例患者进行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