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儿童腺样体生理大小的多层螺旋CT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腺样体的多层螺旋CT(MSCT)测量方法,测定各年龄组儿童腺样体的生理大小.方法:回顾性分析因其它疾病而行鼻咽部CT扫描的56名儿童的CT横断图像,薄层重建后传送至工作站行多平面重组(MPR),于MPR正中矢状面测量腺样体的厚度(A)及鼻咽腔的宽度(N),以A/N比率反映腺样体的大小.56名儿童分三组分析:Ⅰ组1~3岁14人,Ⅱ组4~8岁19人,Ⅲ组9~14岁23人.结果:三组儿童腺样体厚度分别为8.78±1.19mm、10.19±1.18mm、9.32±1.21mm,Ⅰ、Ⅱ组腺样体厚度(A)有统计学意义(t=2.65, P<0.05);鼻咽腔宽度(N)分别为17.53±1.47mm、19.13±2.12mm、22.91±2.34mm,Ⅰ、Ⅲ组的鼻咽腔宽度具有显著差异性(t=3.25, P<0.01);三组儿童腺样体的A/N比率分别为0.49±0.07、0.51±0.08、0.46±0.05,各组儿童腺样体的A/N比率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了解儿童不同时期腺样体的生理大小,有助于临床判断腺样体有无肥大、肥大的程度.多层螺旋CT检查是儿童腺样体检查的首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鼻咽部侧位片对小儿腺样体肥大的诊断价值。方法:86例怀疑腺样体肥大患儿均摄鼻咽部侧位片,测量腺样体厚度、鼻咽腔宽度及后气道宽度(PAS),并计算腺样体指数A/N,以评估腺样体肥大程度。结果:A/N≤0.60者16例,0.61~0.70者14例,A/N≥0.71者56例;PAS≤5mm者36例;6~10mm者24例;≥10mm者26例。结论:X线鼻咽侧位片是诊断腺样体肥大简单、经济的一种重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咽侧壁厚度在腺样体肥大CT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咽侧壁厚度在腺样体肥大CT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析117例临床考虑腺样体肥大患者的CT表现,重点观察腺样体厚度、咽侧壁厚度,对其矢状面图像进行腺样体与鼻咽腔宽度(A/N)比值测定,探讨比值与咽侧壁厚度的相关性.结果 117例患者中,Ⅰ组A/N≥0.70,50例,咽侧壁厚度为(1.26±0.33)cm;Ⅱ组0.60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螺旋CT在诊断儿童腺样体肥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8例患儿行鼻咽部行轴位CT扫描,层厚3.75mm,行0.625mm矢状面重建,观察腺样体形态并测量A/N比值。结果:68例均为腺样体弥漫性增大并向前不同程度突入后鼻孔,伴有双侧咽鼓管口淋巴组织增生及副鼻窦炎48例、中耳乳突炎25例、扁桃体肥大33例、鼻甲肥大57例。A/N≤0.61≥0.70者28例,A/N≥0.71者40例。结论:CT检查能全面准确显示腺样体肥大及阻塞鼻咽腔的程度,同时可以显示其并发症,CT检查是腺样体肥大术前检查的首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鼻咽部侧位CR片对儿童腺样体肥大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临床及手术证实的儿童腺样体肥大120例,均摄取鼻咽部侧位CR片,测量顶后壁软组织厚度(A值)和鼻咽腔宽度(N值),并计算A/N比值。结果120例儿童腺样体肥大病例鼻咽部顶后壁软组织均不同程度增厚,为13.7~27.3 mm,均值达21.9 mm,并可见鼻咽腔不同程度受压变窄,A/N比值平均比率>0.70,达0.80。结论鼻咽部侧位CR片测量,是一种简便准确可行的儿童腺样体肥大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腺样体肥大的CT及MR诊断价值及腺样体-鼻咽腔比率(A/N比值)对判断腺样体肥大程度的应用。方法:分析139例腺样体肥大患者的CT及MR表现,其中作CT矢状面图像重组或MR矢状面扫描的42例。重点观察病变部位的形态改变、邻近解剖关系及其并发症,并对其矢状面图像进行A/N比值测定。结果:腺样体肥大的CT及MR表现为鼻咽顶后壁中央弥漫性的软组织增生,呈团块状、山丘样突出或不规则增厚,咽旁间隙及颈动脉鞘区均无浸润表现,邻近骨质无异常改变。腺样体肥大指数A/N比值≥0.71有33例,0.70≥A/N比值≥0.61有7例,A/N比值≤0.60有2例。结论:CT和MR的横断面图像及矢状面图像的A/N比值的测定能准确地诊断腺样体肥大,明确并发症,并能准确量化肥大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疑似小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临床怀疑为OSAS的各年龄组儿童30名(Ⅰ组1~3岁,Ⅱ组4~8岁,Ⅲ组9~14岁),分别进行鼻咽部多层螺旋CT(MSCT)扫描及多导睡眠监测(PSG).CT横断图像经薄层重建后传递至工作站行多平面重组(MPR),于正中矢状面测定腺样体的厚度(A)及鼻咽腔宽度(N),以腺样体鼻咽比率(A/N)反映腺样体大小.结果:以A/N比率≥0.71为腺样体病理性肥大为参考标准,CT诊断OSAS 29例;经PSG证实OSAS 33例,其中A/N比率≥0.71者24例,A/N比率<0.71者9例.CT与PSG疾病检出的符合率为72.7%.儿童腺样体肥大与OSAS的诊断无明显的相关性(r=-0.991, P>0.05).33例各年龄组OSAS儿童的A/N比率分别为:0.73±0.04、0.75±0.04、0.72±0.03,非OSAS(单纯性鼾症)各年龄组的A/N比率分别为:0.52±0.06、0.54±0.05、0.51±0.05.各年龄组OSAS儿童与单纯性鼾症儿童的A/N比率有显著差异性(P<0.01).CT显示并发症:伴分泌性中耳炎9例,副鼻窦炎21例,鼻甲肥大18例.结论:MSCT能准确测定OSAS儿童腺样体的大小、评价鼻咽腔阻塞的程度,并且可清楚地显示并发症.MSCT可广泛地运用于临床对疑似OSAS的普查、筛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病因、X线征象及其在本病中应用的价值.方法:对75例经多导睡眠检测(PSG)确诊的OSAHS儿童患者,应用仰卧位X线咽腔侧位及张口位造影片检查,观察及测量腺样体形态、厚度,扁桃体大小,咽腔宽度等.并进行统计学处理及分析.结果:单纯腺样体肥大14例(18.67%);单纯扁桃体肥大5例(6.7%);两者均大56例(74.7%);合并副鼻窦炎4例(5.3%).腺样体呈双弧形突出34例(45.3%);单弧形突出36例(48%).厚度最大26 mm,最小11.5 mm,平均17.67 mm.A/N:最大0.94,最小0.50,其中≤0.60的5例,0.60~0.70的22例,0.71~0.80的29例,>0.80的19例,平均值0.74.扁桃体肥大,最大37 mm×18 mm,平均值24.88 mm×13.50 mm.口咽腔横径:最宽17 mm,最窄1.5 mm,平均值7 mm.单纯扁桃体肥大与单纯腺样体肥大及扁桃体肥大合并单纯腺样体肥大的AHI、鼾声指数、最低SaO2(%)、平均SaO2(%)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单纯腺样体肥大与扁桃体肥大合并单纯腺样体肥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AHI轻、中、重度各组间扁桃体各级分布较均匀,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腺样体各级分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扁桃体、腺样体均达到Ⅲ、Ⅳ的AHI轻度组为23.0%,中度为58.3%重度为75.6%,轻度与重度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OSAHS的的主要原因为腺样体、扁桃体肥大,腺样体肥大与OSAHS之间有相关性,扁桃体作用不明显,同时存在可产生相加效应.X线在本症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腺样体指数即A/N值(儿童增殖腺一鼻咽腔比率测定),用米判断儿童的增殖腺属正常或病理性肥大。目前腺样体肥大的诊断标准国内尚不统一,耳鼻喉科和影像科专家意见也不尽一致,临床常根据症状、鼻咽镜检查及X线鼻咽侧位片测量等方法来确诊,但因鼻咽镜检查很难取得儿童的合作,而X线鼻咽侧位片又存在放大、重叠模糊定位点难找的缺陷,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鼻咽部侧位片对小儿腺样体肥大的诊断价值。方法76例怀疑腺样体肥大患儿均摄鼻咽部侧位片,测量腺样体厚度、鼻咽腔宽度及后气道宽度,并计算腺样体指数A/N,以评估腺样体肥大程度及后气道(PAS)宽度。结果大多数患儿腺样体有不同程度的增厚,13例患儿的A/N≤0.60,26例患儿的A/N在0.61~0.70之间,37例患儿的A/N≥10.71,同时PAS≤5mm的19例,最小直径约1.5mm;6~10mm的32例;≥10mm的25例。X线鼻咽部侧位片评估腺样体大小与鼻咽腔阻塞情况与鼻内镜及术中所见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X线鼻咽侧位片是诊断腺样体肥大简单、经济的一种重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多层螺旋CT对儿童腺样体肥大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儿童腺样体肥大的多层螺旋CT表现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1例患儿鼻咽部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并进行矢状位重组,测量A/N值。结果:CT平扫所见鼻咽顶后壁软组织弥漫性增厚、鼻咽腔变窄,10例伴有鼻窦炎,6例伴有分泌性中耳炎。A/N值≤0.60者6例,介于0.60与0.70者15例,>0.70者20例。结论:多层螺旋CT检查儿童腺样体肥大有明显地优势,应作为腺样体肥大术前检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白三烯(LTs)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钠)联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在儿童腺样体肥大(AH)治疗中的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3月—2014年2月在我院门诊确诊的69例AH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对症治疗及按需给予抗生素,观察组同时给予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钠)及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治疗16周。观察治疗前后打鼾、鼻塞、睡眠不安、张口呼吸及腺样体/鼻咽比值(A/N)的改变。结果:治疗16周后观察组及对照组呼吸相关睡眠障碍症状指标及A/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治疗前后指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联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治疗西宁地区儿童腺样体肥大可以短期内缩小腺样体,改善临床症状,是有效的保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儿童腺样体肥大与相关疾病的临床影像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儿童腺样体肥大与分泌性中耳炎、鼻窦炎的CT表现及其相关性.方法:对81例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为腺样体肥大且术前进行鼻咽部CT扫描(同时具有鼻窦炎或/和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腺样体肥大程度分为两组:中度肥大(33例)和重度肥大(48例),分析两组间分泌性中耳炎和鼻窦炎发病率的差异性和影像学特征.结果:中度肥大组伴发病变的CT表现为:上颌窦炎26例(24.7%),筛窦炎17例(16.2%),额窦炎3例(2.8%),蝶窦炎7例(6.6%),鼻甲肥大30例(28.6%),外耳道炎3例(2.8%),鼓室炎23例(21.9%),乳突窦炎23例(21.9%);重度肥大组伴发病变的CT表现为:上颌窦炎45例(42.8%),筛窦炎43例(40.9%),额窦炎11例(10.5%),蝶窦炎14例(13.3%),鼻甲肥大44例(41.9%),外耳道炎5例(4.7%),鼓室炎40例(46.7%).乳突窦炎40例(46.7%).81例中56例(71%)同时合并有鼻窦炎、分泌性中耳炎.结论:腺样体肥大与分泌性中耳炎和鼻窦炎发病率呈正相关,重度肥大组分泌性中耳炎和鼻窦炎发病率明显高于中度肥大组,双侧发病率高于单侧.  相似文献   

14.
儿童腺样体肥大的MR定量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儿童腺样体肥大的MR形态学表现、MR测量方法及手术指征。方法:对100例1~13岁经临床确诊为腺样体肥大且行刮除手术的儿童术前行鼻咽部MRI,将Fujioka X线平片测量法原理应用于MRI行腺样体形态学测量,并与100例同龄同性别健康儿童匹配分析比较。结果:研究组中,A—N比0.512~0.604者27例.A/N比率0.621~0.678者44例,A/N比0.695~0.859者39例;对照组中,A/N比〈0.55者69例,AN比率0.556~0.613者24例,A/N比〉0.66者7例。后气道间隙(PAS)测量显示:研究组中3岁以下A/N比〉0.55者.PAS为2~2.8mm;4~8岁A/N比〉0.65者,PAS为4.1~5.2mm;其它均在8mm以内。对照组中3岁以上者PAS平均宽度均超过8~10mm,3岁以下者超过4.0mm。腺样体在鼻咽部MRI正中矢状面上主要表现为4种形状:镰刀形、刀鞘形、子弹形和山丘形。对照组以前2种形态为主,研究组主要为后2种。结论:腺样体MRI形态学测量方法明显优于X线侧位平片。A/N比与PAS是评价腺样体肥大的重要依据,当A/N比≥0.70,且PAS≤5mm及婴幼儿A/N比≥0.61,PAS≤2mm时是儿童腺样体肥大的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使用3D U-Net模型在CT图像上自动分割肾上腺并完成自动测量的可行性,并尝试使用模型输出值初探多期增强CT检查中正常肾上腺的强化特点及肾上腺体积随年龄段的体积变化规律。方法:第一步,训练肾上腺自动分割模型。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1日-2019年3月14日本中心腹盆部CT检查且结果未见异常的图像,共纳入520个薄层序列(434个检查)作为模型训练数据集。分别标注双侧肾上腺后随机分为训练集(左侧N=419,右侧N=413)、调优集(左侧N=53,右侧N=55)、测试集(左侧N=48,右侧N=52)训练3D U-Net分割模型,模型客观评价指标为测试集的Dice系数。第二步,验证肾上腺分割模型用于自动测量的可行性。回顾性收集2019年3月15日-2019年4月30日本中心住院成人患者腹盆部CT检查且结果未提示肾上腺病变的图像,共纳入988个薄层序列(523个检查)作为外部验证数据集。使用第一步建立的模型对双侧肾上腺进行分割并检查结果,对自动分割满意的图像统计其肾上腺的体积、三维径线、平均CT值,分析增强规律,并在门静脉期图像中按每15岁年龄段统计肾上腺体积随年龄变化的关系。结...  相似文献   

16.
杨影  魏崴  杨军 《放射学实践》2023,(11):1442-1446
目的:分析锥形束CT在儿童腺样体肥大诊断中的准确性,探讨其对腺样体肥大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2年1月因睡眠打鼾于本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的158例患儿锥形束CT和电子鼻内镜资料。测量计算腺样体正中矢状面A/N(腺样体-鼻咽腔比率)、PAS(后气道间隙)和腺样体占后鼻孔范围比值,并将患儿的锥形束CT诊断结果与电子鼻内镜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锥形束CT图像上A/N诊断结果与鼻内镜检查相比敏感度为86.72%、特异度为70.00%、准确性为83.54%;PAS诊断结果与鼻内镜检查相比敏感度为92.19%、特异度为76.67%、准确性为89.24%。158例患儿合并鼻窦炎者106例,其中内镜诊断确诊率18.87%,锥形束CT诊断确诊率96.23%;158例患儿合并中耳炎者46例,其中内镜诊断确诊率71.74%,锥形束CT诊断确诊率78.26%。结论:锥形束CT是诊断腺样体肥大可靠和准确的工具,可以作为鼻内镜不耐受患儿的替代检查方法。且一次低剂量的精确扫描,在了解腺样体大小的同时,观察鼻窦及中耳有无积液,有助于全面把握患儿的病情,综合性考虑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索基于3D U-Net深度学习网络对眼眶CT图像中主要结构进行自动分割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搜集34例患者的58个正常的眼眶CT检查图像,由两位影像科医师标注双侧眼眶、眼球、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外直肌、视神经结构,按照8∶1∶1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调优集及测试集,训练3D U-Net分割模型,输出径线、体积及CT值,并返回到结构化报告。用测试集的Dice值进行客观评价,并用非参数检验和Bland-Altman散点图比较手工标注和模型预测的结果。医师对预测结果进行满分为10分的主观评价。用另外10个眼肌增粗图像进行外部验证。结果 测试集各结构的平均Dice值为0.82±0.12,眼肌平均体积为552.83~859.04 mm3。模型预测与手工标注所得到的体积、径线及CT值的测量结果之间的差异大多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模型的主观评价总分为7.00±2.00。外部验证敏感性为95.12%,特异性为53.85%。结论 基于3D U-Net的眼眶CT图像的分割以及体积、径线和CT值的自动测量是可行的,其测量结果可自动导入结构化报告,准确性符合临...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基于U形全卷积神经网络(U-Net)对CT图像上Couinaud法肝段的自动分割及体积测量的准确性,探讨其用于半肝切除术剩余肝脏体积百分比(FLR%)评估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收集医学中心A的腹部CT增强扫描数据(共170例)用于肝段分割模型的建立,先分割肝脏轮廓,再训练自动分割肝段的模型,最终获得各肝段体积。将放射科医生标注的肝段数据作为金标准。采用医学中心B的CT数据(50例)作为外部验证集,以平均Dice相似性系数(DSC)评价模型效能,分析比较模型与医师在肝段分割、体积测量、FLR%评估上的差异。结果:医学中心A所有数据随机分为训练集(132例)、调优集(19例)、测试集(19例)。外部验证集平均DSC值为(0.92±0.00),肝段平均体积最小为Ⅰ段[(37.59±1.26) mL],最大为Ⅷ段[(241.76±6.07) mL]。模型与手工标注FLR%评估结果一致性高(95%一致范围为0.9768~0.9906),在手术可行性预测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结论:基于U-Net的Couinaud’s肝段自动分割、体积测量并评估半肝切除术FLR%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小儿鼾症鼻咽部侧位片105例X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105例小儿鼾症鼻咽部侧位片的X线观察,探讨简便及适合基层医院的判断腺样体大小的检查方法。方法:105例小儿鼾症均照鼻咽部侧位片,采用A/N法测量及平行曲线法测量腺样体。结果:38例A/N≤0.6,59例A/N0.61~0.7,8例A/N≥0.71。结论:鼻咽部侧位片是了解腺样体大小的简便廉价有效的方法,可常规作为首选。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训练U-Net模型自动分割腰椎矢状面T2WI图像中各结构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搜集腰椎矢状面T2WI图像数据,共获得80个矢状面T2WI序列。由2位影像医师手工标注矢状面腰椎椎体、椎间盘、椎间孔、椎管/硬膜囊、脊髓及马尾神经。将数据随机分为训练集、调优集和测试集,使用U-Net网络分两步(coarse-to-fine)训练腰椎矢状T2WI分割模型。模型评价指标包括客观评估(Dice系数)和主观评估。结果:11例测试集数据中U-Net模型预测腰椎5个解剖部位分割的Dice值分别为椎体0.82~0.9(平均0.864)、椎间盘0.86~0.92(平均0.898)、椎管/硬膜囊0.76~0.87(平均0.837)、椎间孔0.6~0.76(平均0.67)、脊髓及马尾神经0.55~0.9(平均0.669)。主观评估各解剖部位分割满意率分别为椎体97.5%、椎间盘97.9%、椎管/硬膜囊86.4%、椎间孔76.7%、脊髓及马尾神经78.6%。结论:基于U-Net深度学习网络对腰椎矢状T2WI图像的解剖结构进行自动分割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